分享

田野考古发掘和资料整理的一些问题和建议

 渔唱樵歌 2018-09-27

笔者在田野考古工作中,经常会发现在发掘和资料整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也思考了一些改进或解决的办法。在此将这些问题及一些不成熟的建议提出,旨在抛砖引玉,与同行共同探讨,也希望得到专家、学者的指导,使田野工作开展得更加成熟、高效。

  墓葬发掘和资料整理

  对葬具的清理不够细致 在实际发掘当中,大多数墓葬的椁已朽没塌陷,只残存痕迹。从痕迹可以看出椁的长、宽、残高,有的墓葬还可能存在重椁。有时候因为找不到椁痕上口或者没有耐心找,使椁痕上口被挖掉一部分,影响了对椁残高的数据采集,重椁或多椁现象更是往往被忽视,没有进行仔细观察。由于保存不好,棺木腐朽坍塌,大多数墓葬可以看出棺痕,这样可以获取棺的长、宽,但高度无法知道。棺痕往往伴有红黑色漆皮,这些漆皮基本上没有采集过,如果能把漆皮采集出来,进行分析、研究,也许能得到一些数据,填补一些空白。

  对墓底的清理不够细致 对墓葬发掘来说,墓底的遗迹现象和出土遗物是重点。在平时的发掘中,往往对于出土遗物非常重视,却忽略了墓底的遗迹现象。比如,出土铜矛的地方要注意寻找木柲痕迹,出土铜镞的地方要注意寻找木箭杆痕迹。由于埋藏环境的原因,漆器往往保存不好,发现漆器的时候要注意记录、描绘漆器痕迹、形状,推测漆器器型。有的陶器内存留有风化的粮食,要注意提取标本,留作科技考古检测。有的铜镜背面残留有彩绘,要注意保护彩绘痕迹,不使其脱落,这样文物更有价值,还可以分析颜料的成分。有的彩绘中甚至包含有文字,可以送回室内仔细清理,不至于使文字被抹掉。

  陶器比较常见,因此对出土陶器往往不够重视。然而在后期的修复中,如果缺失一块小小的陶片,需用石膏补上,用石膏补的地方较多,会破坏整件陶器的美感,看起来杂乱无序、不够整齐,更会降低文物的价值。因此在发掘现场一定要把陶片尽量收集齐全,整座墓葬都发掘了,不在乎多花一些时间清理墓底。

  器物修复应细心、耐心,力求把文物修复完美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流传下来的实物见证,价值非常大。修复环节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无论是陶片清洗拼对、石膏补缺、刻画纹饰、打磨,各个环节都要认真对待,不出差错。特别是一些较大的器型,拼对时容易变形,在拼对时一定要步步注意,否则变形后很难纠正,还会在最后一步拼对口沿时出现对不上的窘况。如果陶鼎、陶盒的器盖因为变形,无法完全扣合在器身上,那么就严重影响了整件器物的美观。

  精心修复后的文物在画图时更加方便,不会因为器型不规整无法绘图;还可以参加各种展览,发挥其最大价值。修复成型的文物可以说是各地考古所的宝贵财富,不要因为一些原因,造成文物在修复环节的损失。

  墓葬发掘报告应少些研究性内容,只做基本的分型、分式、分期和初步的研究即可。为拓展研究面和充分了解发掘资料,应进行科技考古检测、环境考古分析,并附上相关的报告墓葬发掘报告 墓葬发掘报告是全面、翔实、准确的报告,最好能够采用多种手段、方法,比如拓片(包括全形拓)、线图、照片等充分反映资料,为将来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报告的最后可以进行分型、分式、分期和对墓地布局、墓葬形制特征、埋葬习俗、随葬品特征的初步总结。更深入的研究可以留给学者们另外发表专门的研究性文章。这样各有侧重,使报告编写者更加专注于资料的完整呈现,不至于舍本求末。

  对每一个墓地总的平面布局情况及其所反映的问题缺乏研究 韩国河先生提出在发掘和整理过程中尽可能全面地收集和公布墓葬信息,特别是对墓地资料的公布,包括其周围的地形、中小型汉墓地貌、与中心城址和聚落的位置关系以及完整的墓地平面图。

  在考古发掘中,往往每发掘完一个墓地就算大功告成,很少去总结墓地的整体布局情况,探索一些规律和积累经验,更缺乏各个墓地之间的综合考量。其实,如果每年把考古单位派出的每支发掘队伍发掘的墓地放在一起观察,每五年再观察一次,会从中发现一些问题,可以对本地的墓葬分布、遗址分布、墓葬和遗址的关系有所了解,甚至对城址的沿革和范围的研究都会有很大帮助。

  遗址发掘和资料整理

  布方时很难找到永久基点 由于农村的大规模开发,民房、电线杆、道路、通讯基站塔等都不能确定为永久不动的设施了,因此在发掘现场极难找到遗址布方需要的永久基点。现在只好用GPS设备测出T0101探方的西南角数值,作为基点。

  布方时习惯于用简单的T1、T2、T3表示,基本不用T0101、T0201、T0301等规范的探方编号方法 由于在一块地范围内,不均匀分布着各种遗迹,比如灰坑、井、陶窑、墓葬……如果按部就班的用T0101、T0201、T0301这样布方,探方号的数值相差很大,而且很容易出现把一个遗迹布在两个或三个方内的情况,不方便发掘。为了简便快捷,现在经常采用T1、T2、T3……的表示方法,直接在每个遗迹处布方。但是这样看不出方与方之间的位置关系、遗迹与遗迹之间的位置关系,在后期整理资料和发表时,这样的布方方法也显得不够规范,需要改过来。

  探方中的灰沟很难确定用途 在实际发掘中经常发掘到灰沟。这些灰沟大小不一,都是沟状,定为灰坑不太恰当,只能定为G1、G2、G3……。沟中填土多为淤积土,可以推测有的是排水沟,但因为数量较多、分布密集,有的沟很小,因此不可能都是排水沟,这些灰沟很难判断其用途。

  可以采用灵活的布方方法 在实际发掘中发现,布方可以灵活一些。由于遗址分布不均,有时候想先挖遗址堆积较厚的区域,看发掘情况再决定在遗址堆积较薄的区域是否布方和如何布方;有时候需要先把一座墓准确布在探方内,再在墓葬探方的基础上扩展出其它探方,布进遗址。这时采用四个象限的布方方法很方便。比如,遗址堆积较厚的区域在西北,堆积较薄的在东南,可以采用第四象限布方法,把基点设在西北角,所有的探方编号前加上“Ⅳ”即可;如果一座墓在正北,遗址在西北,可以采用第二象限布方法,把基点设在东南角,先把墓葬布进探方,再把遗址布进探方,最后在所有的探方编号前加上“Ⅱ”即可。

  忽视了对陶片各种统计表的填写 实际工作中,往往在遗址发掘结束后,只挑一些陶片标本上交库房,对陶片不做总体统计。不能忽视陶片统计表这一环节,要对陶片进行陶质、陶色、器型的数量和重量统计,为以后整理发掘简报做准备。陶片的百分比数据能够反映遗址的一部分文化面貌,非常重要。

  因为遗址出土遗物标本不好整理,影响遗址发掘简报发表,影响了人们对区域内考古学文化面貌的全面认识 在高校,考古专业师生经常发表一些遗址发掘简报,但是由于遗址资料繁杂、整理起来头绪较多、陶片拼对困难、整理工作需要长期坚持、不能在短时间内看到成果等原因,在地方考古单位遗址资料的整理和发表受到较大影响,这严重影响了对本地考古学文化面貌的认识。长期这样下去,不利于考古发掘工作的开展。

  文物库房对遗址出土陶片标本不够重视,使陶片标本在学者们对文物库房的参观中得不到充分的呈现 在文物库房中,墓葬出土的精美、完整的随葬品摆放在主要的位置,遗址出土的陶片由于没有欣赏价值,常常被放置在角落里,得不到参观者的重视。因为参观者多是资深专家、学者,因此这一现象极大影响了对遗址文化内涵的研究。

  对聚落考古的研究不够充分 由于有些遗址发掘资料长期得不到整理、发表,使近年来学术界重视的聚落考古研究受到较大影响。有意进行这方面研究的人也无从下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陶窑的发掘需要引起重视

  陶窑在实际田野发掘中比较常见,虽然陶窑形制较为单一,但把一定数量的陶窑总结、归纳起来,也能说明一些问题,可以为以后的发掘积累经验。

  在发掘中,要注意对陶窑细部的清理、出土遗物的收集,留意同一工地陶窑之间的相互关系,要重视陶窑遗迹图的绘制,为手工业考古积累资料。

(作者单位: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来源:《中国文物报》(2018年8月10日 第7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