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物进化论、价值进化论与情感进化论

 timtxu 2018-09-28

达尔文认为,生物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逐渐进化而来的,这就是“生物进化论”;“统一价值论”认为,动物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以价值作为其动力源,因此价值也必然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逐渐进化而来的,价值伴随着生物的进化而进化,这就是“价值进化论”;“数理情感学认”认为,价值在主体(人类或生物)的头脑中所产生的主观反映就是情感,情感也必然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逐渐进化而来的,情感伴随着价值的进化而进化,这就是“情感进化论”。

一、生物进化论

物质运动经历了四个基本的进化阶段,才形成了原始生命:即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从“有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大分子”,从“有机大分子”生成“有机多分子体系”,从“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原核生物)。

原始生命出现以后,生物将会自发地从低层次生命向高层次生命的进化。传统的生物学在考察生物的进化过程时,往往只是从结构主义(或解剖主义)或机制主义(或功能主义)的角度进行分析,而没有从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即“老三论”)的角度进行分析。如果从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角度来分析生物的进化过程,那么,生物的进化可分为六个基本阶段:

1、原核生物的形成。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主要包括蓝细菌、细菌、古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螺旋体、支原体和衣原体等。原核细胞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中膜体、核糖体、鞭毛等组成。原核生物可以看作是多种有机物(如多糖、脂类、蛋白质、多磷酸盐、DNA分子等)所组成,可以看作是多种有机物进行分工与合作的结果。总之,原核生物实现了机体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分工与合作的进化目的,它集机体的感觉功能、认知功能、评价功能与意志功能于一体。

2、原生生物的形成。原生生物是最简单的真核生物,可分为藻类、原生菌类、原生动物类等三大类。原生生物通常由多个原核细胞或单个真核细胞所组成,它是由原核生物演化而来,单个真核细胞的原生生物的每个细胞器都可以近似地看作是一个原核细胞,真核细胞中的每个细胞器(如细胞核、溶酶体、内质网、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等),分别扮演控制中心、消化中心、生产中心、加工中心、物流中心。总之,真核生物是从原核生物进化而来的,它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断走向“专业化”和“功能化”,从而实现了细胞器官之间分工与合作的进化目的,但它仍然是集机体的感觉功能、认知功能、评价功能与意志功能于一体。

3、感觉类生物的形成原核生物实现了各种有机物质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原生生物实现了各种细胞器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感觉类生物将实现各种细胞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具有感觉器官的生物称为“感觉类生物”,感觉类生物有神经细胞作为联络中介,以沟通细胞之间的联络,还具备了初步的感觉器官(即平衡囊、触手囊),主要是指腔肠动物。但是,在腔肠动物出现之前,有一种过渡形式:海绵体动物。海绵动物虽然实现了各个细胞之间初步分工与合作的进化目的,但这种细胞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是非常松散的,各自具有较强的相对独立性,如将海绵磨碎过筛,其中分离了的细胞仍能存活数天(相当于原生动物),因此它是细胞之间进行分工与合作的过渡形式,可以把它划归为感觉类生物。海绵体中的变形细胞有些彼此相连形成了网状,构成了星芒细胞,它很可能是一种最原始的具有神经机能的细胞,用以沟通细胞与细胞之间的联系,并开始具有了原始的感觉功能。总之,原始感觉器官的形成使动物能够初步了解“有什么?”,并完整地实现了细胞之间分工与合作的进化目的,开始把感觉意识从机体的综合意识中分离出来。

4、认知类生物的形成。感觉器官是动物用以感觉外部事物的直接物理化学刺激信号,以了解外部事物与生命机体直接的物理化学联系;认知器官是动物用以感觉外部事物的间接物理化学刺激信号,以了解外部事物与生命机体间接的物理化学联系,这种间接的物理化学联系主要包括时间联系、空间联系、声乐联系、逻辑联系、数量联系以及上述联系之综合联系等。由此可见,认知器官(或分析器官)是一种高级形式的感觉器官,它是在感觉器官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认知器官的生物称为“认知类生物”,主要是指扁形动物、节肢动物、鱼类、鸟类、两栖类、爬行类动物等。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节是最原始的分析器官,分析器官是在网状神经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分析器官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基本阶段:网状神经系统(腔肠动物,归于感觉类生物)、梯状神经系统(扁形动物)、链式神经系统(节肢动物)、索式神经系统(鱼类、鸟类、两栖类、爬行类动物)。总之,原始认知器官(或分析器官、运算器官)的形成使动物能够初步了解“是什么?”,并实现了生理器官之间分工与合作的进化目的,物开始把认知意识从机体的综合意识中分离出来。

5、评价类生物的形成。分析器官是动物为了感觉外部事物的间接物理化学刺激信号,以了解外部事物与生命机体间接的物理化学联系;评价器官是动物为了感觉外部事物的一种特殊的间接物理化学刺激信号——价值信号,以了解外部事物对于生命机体生存与发展的关系。由此可见,评价器官是一种高级形式的分析器官,是在分析器官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评价器官的生物称为“评价类生物”,主要是指旧哺乳类动物(如虎、牛、狗等)。动物的评价器官主要是边缘系统:其中,杏仁体是评价器官的核心组织。总之,原始评价器官的形成使动物能够初步了解“有何用?”,并完整地实现了生理系统之间分工与合作的进化目的,开始把评价意识从机体的综合意识中分离出来。

6、意志类生物的形成。评价器官是动物为了感觉外部事物的价值信号,以了解外部事物与生命机体的价值联系;意志器官是动物为了感觉自身行为的价值联系,以了解自身行为对于生命机体生存与发展的价值关系。由此可见,意志器官是一种高级形式的评价器官,它是在评价器官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意志器官的生物称为“意志类生物”,主要是指新哺乳类动物(如猴子、猩猩、猿、人类等)。大脑皮层是新哺乳类动物的意志器官,而意志器官的核心是联合皮层。联合皮层与大脑边缘系统之间的神经联系决定和计算着各个层次行为模式(本能行为、简单行为、复杂行为、超复杂行为)的价值率大小,进而决定着动物对于各个行为动作的取舍。总之,意志器官的形成使动物能够初步了解“怎么办?”,并完整地实现了个体之间(或人际间)分工与合作的进化目的,开始把意志意识从机体的综合意识中分离出来。

生物的进化序列如下图所示: 

二、价值进化论

价值是生命机体的动力源,价值的进化取决于生物的进化,并且价值进化的各个阶段与生物进化的各个阶段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价值的进化序列可分为六个阶段:


1、原核生物实现了从“无机能”向“无机能价值”的进化。价值是能量的有序化状态(即广义有序化能量),生物界(包括人类)的一切价值都起源于能量,而最早的能量都是无机的化学能或光能,而且它们基本上都来源于太阳。最早的生物就是原核生物,它将各种无序状态的无机化学能或光能转化为有序化状态的能量。原核生物种类虽不甚多,但其生态分布却极其广泛,生理性能也极其庞杂,它能够利用各种形式的无机化学能或光能,从而使各种无序的无机化学能转化为有序的无机能(即无机能价值),如红色无硫细菌、红色硫细菌、绿色硫细菌、硝化细菌、硫细菌、氢细菌、铁细菌、一氧化碳细菌等(反硝化细菌除外),它们分别吸收和利用各种硫化物、硝化物、氧化物、氮化物、含铁化合物、含氢化合物等无机物中所蕴含的无机化学能。蓝细菌或蓝藻的主要功能就是将光能转化为体内的能量,并以此为生命运动的动力源。因此,原核生物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各种无序的“无机能”(包括无机化学能与光能)转化为有序的无机能(即“无机能价值”)。

2、原生生物实现了从“无机能价值”向“有机能价值”的进化。原生生物包括原生藻类、原生菌类和原生动物。其中,原生藻类相对于原核生物进一步提高了光能的利用效率,属于自养型生物,其主要功能仍然是将无序的无机能转化为有序的无机能;原生动物大都为可运动的掠食者或寄生者,通过掠食或寄生于原生藻类,把储存于体内的碳水化合物之中的能量转化为自己的能量,由于原生动物的能量来源是有机物,它开始把有机能转化为有机能价值,进而转化为其它食肉动物的食物来源,由此进入生物能量的循环系统之中,实现了价值资源在整个生物圈之内的可通兑性;原生菌类(如黏菌)虽然能够吞入固体食物,并分泌酵素,将食物分解而进行吸收,但是基本上不能转化为其它生物的食物来源,很少进入生物能量的循环系统之中,因此不能实现价值资源的可通兑性。对于原核生物,能够吸收和利用各种无机化学能,但是一种无机化学能往往只能适应于一种原核生物的生存,这种化学能及其价值不具有可通兑性;对于原生动物,能够吸收和利用各种有机化学能,而有机化学能却能够适应于众多生物的生存,可以成为可通兑的价值。因此,从原核生物向原生生物的进化,就是从“无机能价值”向“有机能价值”的发展,实际上也是从“不可通兑性能量型价值”向“可通兑性能量型价值”的发展。

3、感觉类生物实现了从“有机能价值”向“要素性价值”的进化。物质的某些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虽然不属于能量特性,但是它们能够改变生物机体对于能量的利用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补偿、增强和扩展一部分能量型价值。随着细胞的进一步发展,许多细胞进化出不同类型的生物功能,多细胞生物就是由多种不同生物功能的细胞共同组成新生物体,并通过分工与合作,使生物体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当某一环境要素或生命要素(如水、氧气、温度等)出现稀缺状态或非正常状态时,生物体内就会通过具有特定生物功能的细胞运行来进行适当补偿或替代,并以消耗一定数量的有机能价值为代价。与此同时,一些非能量特性的生命要素(如氧气、水分、温度等)能够替代、补偿、增强和扩展一些细胞的生物功能,从而可折算成一定数量的生物化学能或有机能价值,因而具有了价值。这些环境要素或生命要素对于生物机体所产生的价值,等效于一定的能量型价值,因而称作“要素性价值”。因此,从原生生物向感觉类生物的进化,就是“有机能价值”向“要素性价值”的进化,实际上也是从“能量型价值”向“非能量型价值”的发展,使价值的内涵从能量领域向非能量领域的扩展,从“有序化能量”向“扩展有序化能量”的延伸。

4、认知类生物实现了从“要素性价值”向“生理性价值”的进化。如果不同事物的价值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则生物机体就不需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如果不同事物的价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则生物机体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动物一旦拥有了认知器官,就可以开始感知各种事物及其之间的时间关系、空间关系和逻辑关系。感觉类生物虽然开始利用各种要素性价值,但是,只能孤立地、片面地、单方面、直接地利用各种要素性价值。多种生命要素共同作用于生物机体,从而为生物机体的各种生理性运动提供动力源,因而称作生理性价值。由于多种生命要素的价值有机地组合起来所产生的综合价值(即生理性价值)往往不是各种生命要素的价值的简单叠加,这就需要生物机体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以深入了解各种生命要素价值与生理性价值之间的时间关系、空间关系和逻辑关系。认知器官生物能够根据认知器官的分析结果,根据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环境条件、不同的对象来调节自己的效应器官,从而达到综合地、关联性地、适度地、多方面地、间接地利用各种要素性价值,以实现最大的生理性价值。因此,从感觉类生物向认知类生物的进化,就是“要素性价值”向“生理性价值”的发展,实际上也是从“独立性价值”向“关联性价值”的发展。

5、评价类生物实现了从“生理性价值”向“个体性价值”的进化。如果事物的价值量度不发生变化,则生物机体对于它的反应模式就是刚性的、本能的、无条件性的;如果事物的价值量度发生变化,生物机体对于它的反应模式就是弹性的、机动的、有条件性的,这就需要生物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动物一旦拥有了评价器官,就可以开始感知各种事物及其价值之间的量度关系,从而形成对于动态性价值产生动态性的反应。认知器官生物对于价值资源的利用行为通常是刚性的、本能的、不能变更的、无条件性的,它属于无条件反射的范畴。评价类生物对于价值资源的利用行为通常是弹性的、能够变更的、条件性的,它属于条件反射的范畴,它使生物具备了后天学习的能力。由于评价类生物能够对各种事物的价值特性进行分析与计算,从而可以借助于外部物质资和自然力量来间接地作用于劳动对象,并间接地获取各种价值,这类动物还具备了初步的制造和适度操作劳动工具的能力。因此,从认知类生物向评价类生物的进化,就是“生理性价值”向“个体性价值”的发展,实际上也是从“不可计量价值”向“可计量价值”的发展,也是从“价值的定性分析”向“价值的定量分析”的发展。

6、意志类生物实现了从“个体性价值”向“社会性价值”的进化。高等动物的行为通常具有高度的动态性、复杂性和关联性,而对于各种行为所产生的价值进行准确的评估,就需要具备高度的预测能力。高等动物的行为主要是依靠意志来控制,意志的本质是人脑对于行为关系的主观反映,其客观目的在于引导人追求最大的行为价值率。由于高等动物的行为往往具有很强的社会性,这种社会性通常包括社会分工、社会管理与社会意识三个层次。意志器官的核心作用在于提高人对于各种社会性生产资料(包括社会分工、社会管理与社会意识)的利用效率,并通过调节自己的社会行为,来实现最大的行为价值率。由于人类社会是一个高度复杂化、动态化、关联化的系统,人的社会行为通常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动态性和关联性,因此要想实现社会行为的最大价值率,就必须确立正确的价值目标,制订正确的行为方案,实施正确的行为细则,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各种社会行为所涉及的各种社会事物的价值特性进行全面而精确的预测,并在社会行为的实施过程中进行不断的修正。意志类生物的最大特点,就是对自身的行为(特别是社会行为)所产生的价值进行准确的预测,因而必须具有高度的价值预测能力,特别是具有高度的社会性价值的预测能力。因此,从评价类生物向意志类生物的进化,就是“个体性价值”向“社会性价值”的发展,实际上也是从“不可预测价值”向“可预测价值”的发展。

价值的进化序列如下图所示:

 

三、情感进化论

情感是生物对于价值所产生的主观,情感的进化取决于价值的进化,并且情感进化的各个阶段与价值进化的各个阶段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情感的进化序列可分为五个阶段:

1、从无机能趋性向有机能趋性的进化。任何有机能价值都是从无机能价值转化而来,都是以无机能(无机化学能与光能)作为动力源的生物(如藻类、植物)生产出来的。生物对于无机能价值所产生的主观反映就是无机能趋性,生物对于有机能价值所产生的主观反映就是有机能趋性。对于有机能价值的直接利用,就是对于无机能价值的间接利用;对于有机能价值的直接趋性,就是对于无机能价值的间接趋性。因此,“无机能趋性”向“有机能趋性”的进化,实际上就是从“直接性情感”向“间接性情感”的发展。

2、从有机能趋性向感性情感的进化。着细胞的进一步发展,许多细胞进化出不同类型的生物功能感觉类生物是各种不同生物功能的细胞之间进行分工与合作的产物,它能够在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大的要素性变动范围下进行生存。由于许多要素性或生命要素(如水、氧气、温度、阳光等)能够对感觉类生物细胞的生物功能产生替代、补偿、加强与扩展作用,因而开始具备了价值。这样一来,价值的表现形态就从单一性的能量形态向多样性的非能量形态扩展,与此相对应,情感的表现形态也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因此,从“有机能趋性”向“感性情感”的进化,实际上就是从“单一性情感”向“多样性情感”的发展。

3、从感性情感向知性情感的进化。感觉器官只能感觉事物本身的独立特性,而不能感觉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联特性。动物一旦拥有了认知器官(或分析器官),就可以开始感知和利用各种事物及其价值之间的时间关系、空间关系和逻辑关系,并根据自己的生存需要调节自己的效应器官。关联性的价值必然会产生关联性的情感,因此,“感性情感”向“知性情感”的进化,实际上就是从“独立性情感”向“关联性情感”的发展。

4、从知性情感向弹性情感的进化。情感是人脑对于价值关系的主观反映,情感的变化情况必须与价值的变化情感相对应,才能正确地指导自己的行为,并产生最高的价值率。随着生物的不断进化,生物的复杂性、动态性和关联不断加强,从而导致它所对应的价值关系的复杂性、动态性和关联性不断加强,进而导致它所对应的情感的复杂性、动态性和关联性不断加强。感觉类生物对于价值的感觉是本能的、刚性的、不可变更的,它往往通过几十代、几百代生命过程的信息积累,才能逐渐形成并且稳定下来,这种情感属于动物的遗传性状或无条件反射范畴。然而,评价类生物开始具备了学习的能力,能够针对不断变化着的价值来不断调整自己的情感,这种情感属于动物的条件反射范畴。因此,从“知性情感”向“弹性情感”的进化,实际上就是从“不可调性情感”向“可调性情感”的发展。

5、从弹性情感向理性情感的进化。意志是人脑对于行为关系的主观反映,其客观目的在于引导自己的行为,选择最佳的价值目标,规划最佳的行为方案,实现最大的行为价值率。意志类生物(即人类)能够自主性地、积极性地、辩证地、创造性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感,而不是盲目地、被动地、机械地、因循守旧地在情感的驱动下实施自己的行为,从而可以应对各种高度复杂的、动态的、关联的价值关系(特别是社会性价值关系),以更多地获取长远利益、整体利益和高层次利益。因此,“弹性情感”向“理性情感”的进化,实际上就是从“被动性情感”向“自主性情感”的发展。

情感的进化序列如下图所示:

 

四、生物进化论、价值进化论与情感进化论的对应关系

生物、价值与情感各有自己特有的进化序列,由于情感是主体对于价值所产生的主观反映,因此情感的进化序列取决于价值的进化序列,而且情感进化的每个阶段与价值进化的每个阶段存在之间着一定的对应关系,因此“情感进化论”必须建立在“价值进化论”的基础之上;由于价值是生物的动力源,因此价值的进化序列取决于生物的进化序列,而且价值进化的每个阶段与生物进化的每个阶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因此“价值进化论”必须建立在“生物进化论”的基础之上。

生物进化、价值进化与情感进化的对应关系如下:

1、原核生物。它的主要动力源是无机能价值,主要的主观反映方式是无机能趋性,它实现了有机物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实现了从无机能向无机能价值的转化。

2、原生生物。它的主要动力源是有机能价值,主要的主观反映方式是有机能趋性(即有机能情感),它实现了细胞器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实现了从无机能价值向有机能价值的进化。

3、感觉类生物。它的主要动力源是要素性价值(或非能量性价值),主要的主观反映方式是感性情感(即间接性情感),它实现了细胞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实现了从能量型价值向要素性价值的转化。

4、认知类生物。它的主要动力源是生理性价值(或关联性价值),主要的主观反映方式是知性情感(即关联性情感),它实现了生理器官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实现了从独立性价值向关联性价值的进化。

5、评价类生物。它的主要动力源是个体性价值(或可计量价值),主要的主观反映方式是弹性情感(即可调性情感),它实现了生理系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实现了从不可计量价值向可计量价值的进化。

6、意志类生物。它的主要动力源是社会性价值(即可预测价值),主要的主观反映方式是理性情感(即自主性情感),它实现了人际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实现了从不可预测价值向可预测价值的进化。

生物进化、价值进化与情感进化及其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