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原反应原理分析,明白原理,才能有效预防

 生物小青蛙 2018-09-28

空气中的氧气是人体新陈代谢必须的物质,我们摄取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素必须经过生物氧化反应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那么氧气是如何到达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呢?

这主要依靠一种叫血红蛋白的物质

人呼吸的氧气首先要通过肺部的毛细血管溶解于血液中才能被血红蛋白搬运走,氧气浓度越高,压力越大,溶解进血液的氧气就越多,这种物理溶解于血液的氧会形成一种力,促使血红蛋白更容易结合氧气,这种力有个学名叫氧分压。肺部是呼吸器官,这里氧气浓度高,压力大,毛细血管中溶解的氧气最多,氧分压最高,血红蛋白在这里跟氧气结合,当载有氧气的血红蛋白到了氧分压较低的组织中就会释放掉氧气,这就完成了氧气的运输。

细胞有了氧气,经过各种氧化反应从而为人体提供能量,整个人自然神清气爽。

突然有一天,你心血来潮,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高海拔地区,空气是稀薄的,外部气压很低,导致肺部血管中溶解的氧气减少,血管内氧分压降低,血红蛋白结合氧气的能力下降,运输的氧气就会减少,人体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供应。就会出现各种不适,而脑细胞需氧量最多,占人体的25%,所以缺氧影响最大的就是大脑。

还会乏力疲倦,食欲减退,反正就是各种不爽,这些就是高原反应的症状。原理就是这样的,那么什么样的人更容易出现高原反应呢?

这个很好解释,因为高原反应的本质是缺氧导致的,所以耗氧量大的人,高原反应会更加明显,这就是为什么男性多于女性,胖人多于瘦人,青年人多于老年人的原因。

当然这和体质有很大关系,有些体质的人对缺氧适应性比较强,就更不容易出现高原反应。

知道了原理,我们就知道如何预防了。

方法一:既然本质是缺氧,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吸氧

虽然吸氧是最简单的方式,但却不够方便,西藏旅行你总不能天天背个大氧气罐子吧,小的氧气袋能够使用的时间又很短。

方法二:提高身体的适应性

达尔文说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的进化史就是对环境的适应过程,所以不要小看身体的适应性,给我足够的时间以及合适的环境,我可以进化成你想要的任何样子。

1、有条件者的可以在低压舱内进行间断性低氧刺激,让身体自动调整一下。

2、阶梯式上山是最稳妥、最安全的方法。如需进入3000m以上高原时,一般应在2000m处停留3天左右,然后每天上升的速度不宜超过1000米。

3、开源节流。减少剧烈运动,降低身体对氧气的需求。

方法三:提高人体的缺氧耐受力

这话听起来很抽象,但结合前面的原理就很好理解了,如果某些食材或产品可以使血红蛋白在氧分压较低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很好的结合氧气,那缺氧环境就不会对人体产生太大影响,这就是所谓的提高了缺氧耐受力。比较典型的中草药就是高山红景天。

还有很多其他可以提高缺氧耐受力、抗高原反应的产品。但是不是这些就一定就有效果呢?当然不是,因为不同人体质不一样,效果不尽相同,经常去高原地区的人不妨都试一下,选出适用自己体质的产品。

另外我们还要明白,不是所有人都会出现高原反应。生活在平原的人快速进入海拔3000m以上高原时,50%~75%的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但经过3到10天的适应后部分人症状会逐渐消失,少数人会情况严重需要及时就医。所以说有时不一定是抗高原反应的产品起了作用,也有可能是自身调节适应了高原环境。这个都要靠自己亲身经历了才知道。

我们专注科学饮食,让您吃滴明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