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管镜下痰的真实照片告诉你,排痰有多重要!

 李金荣LWD 2018-09-30

      慢阻肺患者的特征是:咳、痰、喘。

      痰是因、咳是果,解决痰才能止住咳,也就是所谓的化痰止咳:化痰就是使痰液变得稀薄有流动性以便容易咳嗽出来的方法;咳嗽是保护性反射,象喝水呛到一样,咳嗽可以把异物咳出来,支气管里面有脓痰,咳嗽反射可以把痰咳出来,所以先化痰再止咳,化痰在前,止咳在后。

       如果病人不会咳嗽,那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痰堵在气管里面排不出来,会发生窒息危及生命,因此,呼吸康复的核心一定是“排痰”,排痰才有利于康复。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排痰首先要了解一下痰在支气管里面的样子,我们借助纤支镜,直接来了解支气管里的痰。


        了解完痰液清除的重要性后,我们接着谈谈如何排痰,排痰的关键是化痰:化痰就是使痰液湿化变得稀薄有流动性,湿化不足不但不利于排痰,甚至会出现痰痂。


       很多人会问:病人在用呼吸机时都开湿化,为什么会出现湿化不足呢?

       这是因为呼吸机湿化是通过底盘加热,使水温升高产生水蒸汽,呼吸机的涡轮吹气进湿化罐带走水蒸汽进行湿化的,水蒸汽产生的量跟底盘加热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产生水蒸汽越多,但温度不能太高,过高会灼热患者,另外,吸入气温度高病人不耐受,一般底盘的温度控制在60度以内,也就是说加热型的湿化装置受温度影响,远远达不到排痰所需要的湿度,即37度下的100%相对湿度,从而出现湿化不足甚至痰痂。

      根据广州呼研所郑则广教授的科普,雾化是化痰的最好方法(详见郑则广:雾化吸入在慢阻肺患者呼吸康复中的应用),雾化方式常见的有氧气(射流)雾化、超声雾化等,那一种雾化方式适合化痰呢?我们分别来了解一下:

     首先是射流雾化,它是利用射流原理将水滴撞击成微小颗粒,县浮在吸入气流中一起进入气道而达到湿化气道的目的。

       我们知道,痰液最佳的湿化条件是37度下100%的相对湿度,射流雾化以压缩气体为动力,喷出的气体由于减压和蒸发效应,其温度明显降低,起不到气道加温的作用,湿化作用不明显,温度低诱发气道痉挛; 另外用氧气当驱动源时,流量在6-8L/min,会导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或AECOPD的血CO2进一步潴留。

       第二种是超声雾化:它是通过超声发生器产生的超声波把水滴击散为雾滴,与吸入气体一起进入气道而发挥湿化作用。具有雾滴均匀、无噪声、可调节雾量、不受温度影响等优点。

         超声雾化能够充分稀释气道分泌物达到化痰的作用,但由于湿化效果太好,痰液稀释后容积增大,气道阻力增加,呼吸功增加容易诱发低氧血症;另一方面雾化期间低温度的雾化气体刺激气道诱发气道痉挛,加重呼吸困难和胸闷。解决普通超声雾化的副作用的方法就是加温给氧。

       解决了痰液的流动性也就是化痰后,有咳嗽能力的患者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辅助排痰:震荡排痰、排痰背心等。

        对于有咳嗽能力的病人,化痰后进行呼气相正压排痰,对于咳嗽能力差不能自行排痰的患者,可以进行气管镜吸痰,气管镜吸痰效果最好,但有风险。

纤支镜吸痰优点多多:

1、在直视下操作避免对大气道分泌物盲吸和吸痰时负压对呼吸道黏膜的损伤;

2、能深入呼吸道、吸痰范围可以扩至小气道、对痰液吸出彻底,保证气管通畅;

3、在用于痰样本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方面更科学、更准确,能避免外界干扰导致的误判;

4、纤维支气管镜的直视下能迅速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目标性强,效率高、损伤小。

       但纤支镜吸痰会导致患者暂时缺氧的风险,对此,可以借助无创正压气管插管面罩进行无创通气下的吸痰:

更详细全面的“无创通气下纤支镜吸痰操作”请看无创正压气管插管面罩操作详解(PPT+视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