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经内科专科医联体建设为百姓提供一体化、连续性、全程健康管理

 WenLongTSG 2018-09-30
  假如患者突发脑卒中,通过家门口的社区或基层医院就能对接上苏州市的三甲医院卒中救治通道,完成脑卒中溶栓手术,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又转回家门口的医院完成后续的康复和二级预防管理,无疑是为患者带来的福音。

  一天中午11:00,家住沧浪新城的王大爷(化名)突然言语含糊、左脚瘫软、一下子跌到在地上,随后嘴角歪斜,家人迅速将其送往家门口的沧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1:10接诊医生在接诊王大爷后初步判断其为突发脑卒中,需要马上采取溶栓治疗。但由于该社区并未开展溶栓相关治疗,而溶栓治疗又有一定的时间要求,必须在发病4.5小时内实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救治效果。


  11:20在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病情后,社区医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一边通知救护车护送转院,一边快速将患者的信息及时上传到苏大附二院“信息平台”。就在患者转院途中,接受到王大爷初步病情的苏大附二院神经科卒中救治团队已经早早在急诊大厅等候患者到来。


  11:40在王大爷抵达医院,经快速病情确认后立即启动院内卒中救治绿色通道,开展溶栓前的相关检查检验。


  11:58分王大爷顺利实施了静脉溶栓治疗,溶栓治疗后1小时,王大爷言语转清,左脚力气完全恢复正常。


  经过5天的治疗,王大爷身体康复。苏大附二院神经内科为他制定好防再次复发的二级预防治疗方案后,转至沧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基层进一步进行二级预防方案的执行和监测。


  这都得益于神经内科专科医联体的建设。



  为深化医改,优化医疗卫生资源,进一步推进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框架,高效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和双向转诊制度,苏大附二院神经内科以组建专科医联体为载体深入推进苏州市健康市民“531”工程建设,更好地为百姓提供一体化、连续性、全程的健康管理和基本医疗服务。

  成立“紧密型医联体”是我院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又一重大探索,神经内科作为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临床重点专科,在脑血管病、帕金森病、肉毒毒素治疗以及睡眠障碍诊治等方面都走在全国、全省的前列,通过医疗、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合作与各单位建立紧密型的合作关系,促进共同发展。



  我院神经内科组建“紧密型专科医联体”后,将坚持公益性、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合二为一,进一步形成较为科学的分工协作机制和较为顺畅的双向转诊机制,使医联体成为服务、责任、利益、管理的共同体。基层医疗机构首诊,在不能解决问题时,通过医联体可以顺利“上转”,确定了治疗方案后,基层医疗可以执行,通过医联体进行“下转”,使患者就近治疗。此次“紧密型专科医联体”的启动,将发挥集约优势,推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发挥科技引领与支撑作用,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整体能力与绩效,对于苏州市分级诊疗医联体工作的推进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8月29日下午举行了合作签约和首次工作会议,苏大附二院院长孙光夏,神经内科包仕尧教授、科主任刘春风教授以及来自苏州大市范围的各家医院神经科、康复中心、养老机构以及社区共20余家单位的领导、科主任参加此次活动。

  目前已顺利运行一个月,陆续还有多家医疗机构加入该专科医联体,为市民提供更便捷的优质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