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五章 守中

 龙潭今语 2018-09-30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注释】

 

导语:本章的主题是“守中”。“守中”就是要把教化百姓置于核心地位,行不言之教。结构上,本章首先聚焦天地与万物这对阴阳关系,演绎出冲气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得出“守中”之要诀。然后通过类比,将上述模式运用于圣人与百姓这对阴阳关系,揭示了治理实践中“守中”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老子的“守中”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搞好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仁:亲疏有别。不仁:一视同仁,不偏不倚;不仁不等于无情无义,而是仿天地之道,行道德之公正。刍狗:祭祀时用稻草扎成的狗,仪式完毕或扔掉或烧毁。

整句的意思是,天地视万物如一,不分彼此,任万物自由生长,自生自灭。圣人待百姓平等,不言尊卑,任百姓自作自息,自习自强。

 

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龠(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犹:好像。橐龠:风箱。屈:本意弯屈、倒下。不屈:充实、不塌陷。愈:更多。此处“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的主语被省略,它有两种可能:橐龠或天地之间(冲气)。流行的说法是橐龠,而我们认为是天地之间。橐龠是用来比喻天地之间的,天地为主,橐龠为次。我们认为,后句修饰前句,句意从主而不从次。若主语是橐龠,则“动而愈出”可理解为越鼓动风越大,但这和天地之间又有可关系?若主语是天地之间,则“动而愈出”可理解为天地间万物不断繁衍,愈生愈茂长愈繁,如同风箱里的风越鼓动风越大。如此,突出的是天地间冲气在调和阴阳时起到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即“守中”的核心地位。

整句的意思是,天地之间,不就像一个巨大的风箱一样吗?看似空虚,其实充实无比;天地间万物不断繁衍,愈生愈茂长愈繁,全凭“冲气”使然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言:帛书作闻;言为说出的话语,闻为听到的话语,两者指向同一事物,故意同。数:本意为一、二、三等数字,引伸为讲道理时列举的一、二、三等一条条的说辞。穷:竭尽,完结。中:同冲,指冲气。“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意思是,说道理总有说完的时候,教化百姓,更有效的方法是行不言之教,用价值引导和制度防范去规范百姓的言行,这就是“守中”。

为什么“守中”是指“行不言之教”我们将在下文作进一步说明。

 

【解读】

 

本章三句话涉及了三个中心词,“不仁”、“橐龠”、“守中”。表面上看三者似乎并无联系,因此人们往往觉得本章逻辑上出现了断裂,不理解老子为什么把三件不相干的事凑在一块。其实不然,这三句话的背后有一条清晰的逻辑脉络。

 

首先,“天地——万物——橐龠——守中”是一条线,它揭示了阴阳冲三位一体的辩证关系。紧接着,老子以天道比人道,阐述了圣人治国应遵循的法则。于是出现了第二条线,“圣人——百姓——XX——守中”。要全面理解老子本章的含义,就要解开“XX”的奥秘,而老子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

 

我们先看第一条线。天地与万物可视为一对阴阳,天地为阳,万物为阴,它们是宇宙这个整体的两个对立面。按照矛盾的对立统一法则,天地与万物共生共灭,相辅相成。道生天地万物,天地未成形前,没有万物,一旦形成,便有了万物,此谓共生;天崩地裂,则万物不存,万物皆逝,也就没了天地,此谓共灭;天地滋润万物,万物生生不息,万物世代繁衍,则天长地久,此谓相辅相成。可见,天地与万物确实构成了一对阴阳关系。只要有阴阳,就会有阴阳间的相互作用,也就自然会有调和阴阳交合的冲气,这是《道德经》地四十二章的重要结论,“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那么,什么是天地间的冲气呢?上一章中,我们通过对冲气属性的探讨对其体貌及功能有了具体人识,它虚而无形,无处不在,不断地作用于天地与万物之间,滋润万物,带给万物无穷无尽的生机。这恰恰就是本章所说的“虚而不屈,动之愈出”。所以,这里的橐龠就是老子用来比喻天地间的冲气的。于是,我们便有了一个完整的“阴阳冲模型”,其三位一体,共生共灭,相辅相成,而冲气是决定阴阳交合不可或缺的媒介,没有冲气,阴阳也就丧失了各自的作用。冲气犹如橐龠,撑起了苍天的脊梁,主宰着大地的沉浮,滋润着万物的生长。冲气又名中气,守中就是守冲。只有守住了冲气才能守住阴阳交合,才会有延绵不断的生息繁衍,此谓“守中”。

 

现在我们来看第二条线。圣人与百姓构成了一对阴阳,圣人为阳,百姓为阴。按照老子的理论,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是因为圣人没有自我,圣人的身就是百姓的身,圣人的心就是百姓的心,否则就不成其为圣人,此谓共生共灭。圣人不为百姓之所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其目的就是让百姓大有作为,百姓的成就便是圣人的成就,此谓相辅相成。所以圣人与百姓构成了一对阴阳关系。圣人和百姓既为阴阳,那么调和这对阴阳的冲气又是什么?这便是本章的核心所在。答案并不难找,就在“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当中。我们在《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中将会看到,老子的阴阳说是典型的“三元论”,其中,阴阳并不直接发生作用,而是通过其媒介冲气间接地发生作用。“居无为之事”就是圣人要完成那些由百姓所做的事情,但却并不是自己亲力亲为地去做,也不是通过言传身教指导百姓去做,而是一切通过“行不言之教”将目标、任务、乃至方法传授给百姓,由百姓自己独立完成。由此可见,“不言之教”扮演了冲气的角色。何又为“不言之教”?《道德经》第三章作了完整的阐述,就是价值引导和制度防范,即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于是,在圣人与百姓这对矛盾中,“守中”就是搞好文化建设与制度建设。这便是老子没有挑明、让人自悟的答案。可见,在老子的治理模式中,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被置于一个决定圣人与百姓这对阴阳赖以生存的核心地位。

 

一旦完整地勾勒出上述两条可以类比的平行线,本章的主题便随即就跃然纸上,它就是“守中”。本章的逻辑脉络也显得十分清晰,通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引导出两个可以类比的模式——“天地万物”模式和“圣人百姓”模式,再根据以天道比人道的法则,归纳总结出圣人治国中“守中”的核心作用,即必须守住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这一高地。本章在理论铺垫上用到了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四章中有关“冲气”的属性描述,以及第四十二章中的阴阳冲作用模型“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这反映出《道德经》在大的章节布局上也是环环相扣、十分严谨的;而《道经》的论述中频繁引用《德经》部分的结论,从侧面说明了为什么帛书以《德经》为先,《道经》随后的内在逻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