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铁路1985年,乘客多管理差的绿皮车

 dongchang 2018-10-01

在中国客车空调化和中国铁路大提速之前,“老绿皮车”是中国铁路客车的标准涂装。“绿皮车”是中国铁路20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中国旅客列车的最具代表性的形象。

时代的发展、技术力量的升级,导致客车类型大升级、多样化,绿皮车就如旧彩电、老电脑一样,成为列车史上的一个类型。自20世纪90年以来,中国客车空调化和中国铁路大提速,铁路部门不断加大“绿皮车”的淘汰和改造力度。

“绿皮车”大多为20世纪90年代之前建造的,大部分设计都不科学。列车长时间不保养,车窗打不开;有的车厢内服务设施不全,配件丢失,电管路不通,洗漱池、便器破损,地板塌陷;车体外皮窗不擦,积满污垢。

有的卧具破旧,洗涤不净,厕车茶炉不及时烧水,旅客喝不上开水,有的甚至连洗漱用水都难以保证。炎炎夏日,有的车厢因电扇配置不齐或不能用,成了名副其实的“闷罐”;“三九”严冬,车厢内感觉透风,车厢成了“冰箱”。

不少城镇旅客难以忍受“绿皮车”恶劣的乘车环境。但是,“绿皮车”因票价低廉,仍然有相当市场。因为票价便宜,所以很受农民以及农民工朋友们以及学生与打工者等其他低收入人群的欢迎。

由于“绿皮车”车窗可开,没有玻璃的阻挡,便于相机伸出窗外拍摄风景,因此“绿皮车”在非客流高峰时段也受很大一部分铁路、火车爱好者的欢迎。

20世纪90年代以后,部分符合翻新条件的“绿皮车”进行了翻新改造。车厢的外表经过重新喷漆后,提高车窗的密封性和透明度,墙板粉刷、喷漆,更新座椅、地板,整修水暖管道,换上照明灯罩。也有不带空调的绿皮车被改造成空调客车。

青藏铁路开通后,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重庆相继开通通往拉萨的特快列车,这些车采用25T车型(不同于普通的25T,该车为改进版的青藏25T,有氧气设备等先进设施)。

有些高等级车厢(如铁道部部用车、公务车、专列等)从战略安全角度考虑,外表也是墨绿色,好似新绿皮车但内部设施比普通的绿皮车高级很多,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绿皮车。【中国铁路,1985年。摄影:阿德·范德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