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荐读 | 格律精讲第三课:诗的对仗,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

 文冠厚朴 2018-10-01

格律精讲第三课:诗的对仗,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

 (本文根据“搜韵诗词课堂”9月27日授课录音整理)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准备上课,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对仗的相关知识。

对仗这个概念,大家肯定都接触过。很多初学者、认为对仗很难,在写律诗的时候都先卯足力气去做对子,把中二联的对子写完之后再去添头加尾,这种完全不考虑整体架构的写法是不对的。

诗是以达意为先,是要立意的。对仗对律诗来说更接近一种体裁形式上的要求。写诗时为对仗而对仗,为对仗而先去凑对仗,这种写作习惯是很要不得的。闲话不多说,我们进入今天的主题。

今晚的课,我将分四个部分,为大家介绍对仗的相关知识,第一部分,讲对仗的基本要求;第二部分,讲对仗的注意事项;第三部分,讲对仗的宽严;第四部分,讲对仗的特殊类型。


一、对仗的基本要求

我们先来看第一部分,就是对仗的基本要求。

对仗是指前后两个词组或句子相互成对。相互成对就是说:两个词组或句子、字数相等、词性相近、句法相似、意义相关。对仗的别称有很多,比如对偶、对章、属对、骈偶等等,这些词其实都是在说一个东西,并没有什么区别。

现在有些学者强生分别,说平仄相对的是对仗,平仄不相对的是对偶,这是没道理的。这几个词前人经常混用,没有什么严格的区别。

对仗的要求其实很简单:

首先,对仗的两部分字数必须相等;其次,对仗的两部分位置相同的字,其词性必须要相同,就是说,要: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

比如: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这是句与句之间形成对仗的一个例子。

在句与句形成对仗的时候,上句称为出句,下句称为对句。在“穿花蛱蝶”这一联里,第一字的“穿”和“点”,第七字的“见”和“飞”都是动词;第二字的“花”和“水”都是名词;第三四字“蛱蝶”、“蜻蜓”都是专有名词;而五六字“深深”和“款款”都是叠字的副词。

不仅句与句之间能构成对仗,词组之内也能构成对仗。例如:天朗气清。这就是一个在词组之内形成对仗的例子:“天”对“气”,“朗”对“清”。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是完全对仗的。

刚才讲的就是对仗的基本要求,对仗的基本原则是非常容易理解、掌握的。


二、对仗的注意事项

接下来我们看一看对仗的注意事项。

对仗的注意事项有两个,第一,避免同字相对;第二,避免合掌。

我们先看第一个注意事项,就是避免同字相对。在古诗、赋以及骈文当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在对仗的两句中,同一位置虚字相同的情况。

这是《诗经·采蘋》中的一段: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锜及釜。同字相对的“于以”、“之”、“维”、“及”都是虚词;又如《两都赋》中的两句:周以龙兴,秦以虎视。同字相对的“以”也是虚词。

但是,在近体诗和词中,这样的虚字都会被省略。所以在近体诗和词中,要避免同字相对的情况出现。

对仗的第二个注意事项,是避免“合掌”。所谓合掌,是指出句和对句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而且描写角度也基本一致,也就是《文心雕龙》中所说的“事异义同”。比如: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这两句诗从意思上来说都是写环境安静,而且都是用喧闹声来衬托环境的幽深。这样的对仗就是意思基本相同且描写的角度基本一致。这样的对仗就是合掌。虽然这两句诗是名句,但也确实是犯了合掌的毛病。前修未密,后出转精,这是常有的现象,不必因为是名句就觉得样样都好。又比如:

汉祖想枌榆,光武思白水。

这一联的出句,说汉高祖刘邦怀念家乡枌榆,对句又说汉光武帝刘秀思念家乡白水。出句和对句都写思念家乡,而且都用汉代的皇帝来表达这个意思。这也是典型的“合掌”。

之所以强调对仗的两句不能合掌,是因为同一个意思用相同的方法说两遍,从表意上看是非常冗赘的。

避免同字相对的原因也与此类似:相同的字意思往往是一样的,更何况出现在句中相同的位置。这样的对仗不但容易出现废字,而且两句“合掌”的概率会很大。

陈寅恪说“(对子)若词类声调皆适当,即有正,又有反,是为中等,可及格。两句话说两个意思,或者两句话从不同角度去突出同一个意思,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两句话从同一个角度说一个事,那不就有一句是废话么?所以合掌的对仗是不及格的对仗。

而陈先生认为最好的对子应该是“正及反前后二阶段之词类声调不但能相当对,而且所表现之意义,复能互相贯通,因得综合组织,别产生一新意义。此新意义,虽不似前之正及反二阶段之意义显著于字句之上,但确可以想象而得之,所谓言外之意是也。”并举了吴梅村“南内方看起桂宫,北兵早报临瓜步”为例。

“南内”一联是写南明的覆灭。出句的“南内”指皇帝居住的宫殿。出句是说:皇帝居住的宫殿里正在修筑藏娇的金屋;对句是说:清军早已兵临长江北岸的瓜步山,眼看就要过江攻取南京了。

出句和对句分别写同一时间南明朝廷和清兵各自的行动,意思上毫不相犯。这就是陈先生说的两句从字面上看,有正、反两阶段的意义。

而这两句合在一起,又是对南明一朝的辛辣讽刺:小朝廷刚刚建立,内忧外患,本未应当励精图治,振兴国家,但弘光帝首先想到的竟是挑选美女,骄奢淫逸。这样的政权,怎么能不亡?

这层意思虽然没有摆在字面上,但读者很容易通过两句话的字面意,来进行这样的想象,来得到这样的结论。

这样的两句话其实表达了三方面的意思,这种手法是极为高明的。所以陈先生说这样的对子是最好的。


三、对仗的宽严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第三部分,对仗的宽严。

对仗有所谓的宽严之分。古人把各种词汇——特别是名词性词汇——分作若干门,比如:天文门、时令门、地理门、宫室门、方位门、鸟兽鱼虫门、草木花果门等等。又把相近的若干门归为一类,比如天文门和时令门一类,地理门和宫室门是一类。

对仗的范畴越小就越严、越工,反之则越宽。如果以宽严为标准,我们可以把对仗分为三类,就是:工对、邻对和宽对。

下面我们来看工对。

1.工对

工对是指出句和对句在对应位置的字词属于同一门,即天文门对天文门,地理门对地理门,器物门对器物门等等。

比如:“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晓”与“宵”均为时令,“金”与“玉”、“鼓”与“鞍”均为器物。出句与对句处于相同位置的字都在同一门,这样对仗的句子便是工对。

更举数例,如: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涧”与“池”均属地理门。地理对地理,为工对)

绕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树一千株。

(“郭”与“城”均属地理门;“荷花”与“松树”均属草木花果门。地理对地理,草木花果对草木花果,为工对)

2.邻对

邻对是指出句与对句在对应位置的字不属于同一门,但属于同一类。如天文门对时令门,器物门对服饰门,草木花卉门对鸟兽鱼虫门等等。如:“年来一夜玩,君在半天看。”“夜”属时令门,“天”属天文门。以天文对时令,这样的对仗便是邻对。

我们再来看几个例子,比如:

海云迷驿道,江月隐乡楼。

(“道”字属地理门,“楼”字属天文门。)

青菰临水拔,白鸟向山翻。

(“菰”属草木花卉门,“鸟”属为鸟兽鱼虫门。)

独坐亲雄剑,哀歌叹短衣。

(“剑”属器物门,“衣”属衣饰门。)

由于古人对于相近门的合并没有特别统一的标准,所以到底是否属于邻对并没有特别严格的说法。对于邻对,我们只要知道这个名词的含义就可以了。

3.宽对

宽对是指只要词性相同,便可以对仗。比如:“津人空守缆,村馆复临川。”“人”属代名,“馆”属宫室;“缆”属器物、“川”属地理,既不是同门,也不是同类,只是词性相同而已。这种对仗就是宽对。

我们再看几个宽对的例子,比如:

饮马鱼惊水,穿花露滴衣。

(“鱼”属鸟兽鱼虫门,“露”属天文门;“水”属地理门,“衣”属衣饰门。鸟兽鱼虫对天文;地理对衣饰。属宽对。)

下药远求新熟酒,看山多上最高楼。

(“药”属饮食门,“山”属地理门;“酒”属饮食门,“楼”属宫室门。饮食对地理;饮食对宫室。属宽对。)

九日黄花倾寿酒,几回青眼望归尘。

(“花”属饮食门,“眼”属地理门;“酒”属饮食门,“尘”属宫室门。饮食对地理;饮食对宫室。属宽对。)


四、对仗的特殊类型

对仗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类型。这里介绍比较常见的八种:借对、句内对、流水对、互成对、双声对、叠韵对、双声叠韵对、切侧对。

1.借对

首先我们来看借对。所谓借对,就是指:某些字,用句中的意思来对仗本来不是很工整,但是,那个字有另外一个意思,可以和并行的句子里 相对应的字、成为工整的对仗。

比如:

白法调狂象,言问老龙。

(玄言的玄是“玄妙”的意思。但是,玄也可以表示黑色,有黑色的意思。这里就是借用黑色这个意思,去和“白法”的“白”去对仗。)

漫作潜夫论,虚传幼碑。

(潜夫论的潜夫,是指隐居的人。夫在这里是人的代称,但夫也有丈夫的意思。这里就是借用丈夫这个意思,去和“幼妇”的“妇”去对仗。)

綵云萧史驻,字鲁恭留。

(文字的文,在这里是字的意思。但文也有花纹的意思。这里是结花纹的这个意思,去和“䌽云”的䌽,进行对仗。)

除了借意之外还可以借音。例如:

事直天在,归迟白发生。

(皇天的皇和黄色的黄同音,这里是借用表示颜色的黄的读音,去和“白”相对。)

偶值乘舆,非关避白衣。

(“篮舆”的“篮”,也就是“篮球”的篮,和蓝色的蓝同音,这里就是借用表示颜色的蓝的读音,去和“白”相对。)

溟恨衰谢,朱绂负平生。

(沧溟的沧和天苍苍的苍同音,这里是借用表示颜色的苍的读音,去和“朱”字相对。)

根非生土,叶不坠秋风。

(下土的下和夏天的夏同音,这里是借用表示季节的夏的读音,去和“秋”相对。)

一般来说,借音多出现在颜色类的字上,大家在读诗的时候可以留意一下。

2.句内对

句内是指:出句与对句在本句之内就有词语可以形成对仗,其余部分仍然是出句与对句相互对仗。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出句用了句内对,对句在相应的位置也要用句内对。比如:

四年三月半,新笋晚花时。

(出句“四年”对“三月”;对句“新笋”对“晚花”。其余地方仍然是出句与对句相对。)

城外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出句“城外”对“屋里”;对句“东家”对“西邻”。其他地方仍然是出句与对句相对。)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出句“花须”对“柳眼”;对句“紫蝶”对“黄蜂”。其他地方仍然是出句与对句相对。)

3.流水对

一般来说,对仗的两句是并行的,所以出对句就算位置互换也不影响意思的表达。也就是说,即使出句变为对句,对句变为出句,也不会对句意本身造成影响。

流水对不是这样的,流水对的出句与对句在意思上是一脉相承的,位置上是不能相互颠倒的。

一般来说,流水对的要点在于出句和对句用虚字呼应,使得句意能够一气贯下。例如: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流水对其实是有一定技巧的,大家仔细看一下。“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这一联其实是“可怜”两个字领起的。什么是可怜的呢?闺里月长在汉家营这件事可怜。句子的主语在出句,谓语成分在对句,主语和谓语成分是分处两句的。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也类似,由“请看”二字领起。看什么呢?藤萝月映芦荻花。句子的主语在出句,谓语成分在对句,和“可怜闺里月”一联方法是一样的。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一联的主语是被省略的我。我来试第二泉,怎么试呢?我携小团月来试。这也是谓语成分在对句。

所以说,只要把主语结构和谓语结构分别置于出句和对句就能写出流水对的句子了。

4. 互成对

互成对是指:在句中的同一位置、运用同类词构成的复音词、来形成对仗。如日与月、麟与凤等等,如果分别放在出句和对句属于非常工整的对仗,如果两字合在一处用,并且出句和对句在相应位置都用这样的复音词,就叫互成对。如: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市朝今日异,丧乱几时休。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5.双声对

双声是指两个不同的汉字有相同的声母。要考察两个字是否双声,必须要在同一历史时期。比如“会贤”,在现代汉语中声母分别是“h”和“x”,两字不双声;在中古汉语中,“会”和“贤”都属匣母,两字双声。

因为诗韵系统沿用中古音系,故在诗词中考察两字是否为双声关系须以中古音系为标准。所谓双声对,就是在诗句中双声词可以与双声词构成对仗。如:

秋露香佳菊,春风馥丽兰

牢落西江外,参差北户间。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万籁参差写明月,一家寥落共清风。

6.叠韵对

叠韵是指两个不同的汉字有相同的韵基。而叠韵对是指在诗句中叠韵词可以与叠韵词对仗。如:

蹉跎暮容色,怅望好林泉。

萧条苔长雨,淅沥叶危风。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袖拂碧溪寒缭绕,冠欹红树晚徘徊

7.双声叠韵对

双声叠韵对是指诗句中叠韵词与双声词可互为对仗。

嘹唳吟笳发,萧条别浦清。

(“嘹唳”双声,“萧条”叠韵。)

雍容持从橐,慷慨动宸旒。

(“雍容”叠韵,“慷慨”双声。)

细草留连侵坐软,残花怅望近人开。

(“留连”双声、“怅望”叠韵。)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支离”叠韵,“漂泊”双声。)

8.切侧对

切侧对,又叫无情对,是指出句与对在句字面上对仗工稳,但意思却全然不同。如:

丈夫白死花岗石,天下苍生风马牛

高材见汝胆齐落,矮树逢人肩互摩。

青眼高歌望吾子,红心大干管他妈


这些特殊的对仗形式看似繁琐,实则是为了在保证对仗匀称整齐的结构美感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丰富句子的表达,为表意留出最大的自由空间

大家一定要记住,对仗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特殊形式,就是为了在最大程度上方便你在写诗时去表情达意。是方便表达用的,而不是炫技用的

有些人,练了几天对仗,就觉得自己对仗水平大有长进,在读诗的时候斤斤计较对仗的工巧,写作的时候,也煞费苦心的在对仗上去求险,去求怪,这种行为是本末倒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