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童年的回忆

 野猫爱鱼 2018-10-02

和平盛世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这不,一年一度的儿童节,转眼又到了。

在这个老少同乐的节日里,我又情不自禁想起童年时给我关怀和快乐的两个人,一位是我终生难忘的陈青云老师,另一位是曾和我同桌近一年的詹明源同学。

关于我和陈青云老师以及詹明源同学之间的故事,那还得从三十多年前说起。

这个故事发生在我读小学时。记得我刚刚从三年级升到四年级,我像中了五百万似的兴奋不已。至今还记得,老师一发下新书,我就高高兴兴地在书的封面上,歪歪扭扭地写上自己的名字,为了保持封面整洁完好,还找来报纸将书封面包得严严实实的。

哪知没过几天,学校又举行了一次摸底考试,并且以这次考试成绩决定升留级,凡是考试成绩倒数后八位的学生,都要留级。

这次考试,因我的汉语拼音知识没过关,语文摸底考试成绩占全班倒数第八位。就因为这样,我和其他成绩倒数的七名同学,不得不执行学校决定,只好灰溜溜搬着自己的桌子和椅子,重新回到三年级。

当我们进入三年级时,那些从二年级升到三年级的新生,齐刷刷地抬头望着我们。顿时,我觉得脸上火烧火辣,难堪极了,恨不得找一条地缝钻进去。

我那时虽然年龄小,还没满十周岁,但我向来好胜心强(其实就是死爱面子)。为此,我为自己留级而感到不光彩。于是,趴在课桌上狠狠地哭了一下午。这时,我多么希望有一位老师来安慰我,可是,这个世界好像不存在我这个人似的,没有任何老师来安慰我一两句。

原来,因三年级的班主任,是上级分配来的公办教师,这时还没有来到我校。其他老师都是民办教师,由于学校的临时考试大变动,一时没安排好,大部分老师在家忙着收割稻子,只有校长和教导主任在校维持学校秩序。

望着教室里其他的同学,正在无忧无虑地打打闹闹,这时向来好动的我,再也没有你追我赶的兴致,反而觉得自己成了不合伴的另类,孤零零地坐在座位上,看着闹哄哄的其他同学直发呆。

好不容易终于捱到放学。回到家里,我将自己留级的情况告诉父母。父母对此很生气,埋怨我读书不用心,念了三年书,居然连汉语拼音都不会,活该!并说我不是读书那块料,就叫我干脆回家放牛去。

对此,我也只好默认父母的决定。第二天,就又随着父亲哭哭啼啼地来到学校,搬回了我的桌子和椅子。一回到家里,父亲就把系在牛栏里的大水牯牵出来,将绳子交到我手上,指着门前不远处的大河,说,三伢,你就把牛牵到到河里去放吧。

就这样,我由快乐的学生娃,变为整天忧郁的放牛仔。

每天,我一大早就要爬起来,揉揉迷迷糊糊的睡眼,手脸都顾不上洗,匆匆扒完几口饭,就跌跌撞撞来到牛栏里,乘着天气凉爽时,将水牛牵到河边,啃着吃了又吃的草皮。我独自闲着无聊,就四肢八叉地躺在草皮上,仰望着蓝蓝的天,白白的云,傻傻地想:难道我的一生就这样过,整天和不会说话却又温顺的大水牛呆在一起?!

这样度日如年地过了十多天,终于迎来了我的人生转机。

大概是离开学校半月之后吧。三年级班主任陈青云老师终于来到我们学校。

得知我已退学回家,来到学校第二天,陈青云老师就登门到我家。

那天,当我将牛牵到河里后,就回家吃早饭,看到堂屋里来了一位客人,只见她剪着齐肩的短发,显得很有精神,跟我的母亲年龄相仿,正在饶有趣味地和母亲坐在一板凳上手拉着有说有笑地谈着什么,就像一见如故的亲姐妹。

陈青云老师看到走进堂屋的我,就微笑着问,你就是三伢吧?我默不作声地点了点头。

陈青云老师又问,你怎么不念书啦?!

我低着头,扭扭捏捏地牵着面前的衣角,羞涩地说,我不会汉语拼音,父母说我不是读书料呢。

陈青云老师转头对我母亲讲,嫂子,孩子太小,不读书太可惜了。

我母亲很疼爱我,对我没上学也很痛心,只是爱莫能助,因为家里一切,都是由父亲决定的,母亲做不了主,再说,谁叫我不争气,我还能怪谁呢。

不一会儿,从田间劳作回来的父亲,看到家里来了客人,连忙叫我去买酒买菜。陈青云老师急忙摆摆手,说,大哥,不用客气啦,随便吃吃就可以了。

一阵寒暄之后,陈青云老师又苦口婆心地劝告我父亲,说,大哥,孩子这么小就留在家里不太合适吧,再说汉语拼音又不是难以解决的问题,还是将孩子交给我吧。我回去一定会把你孩子教会的。

陈青云老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说,终于让我父亲松口了,满口答应让我重新回到学校。得知此消息,我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

陈青云老师在我家吃完便饭后,就用温暖的大手牵着我冰凉的小手,这时,我觉得仿佛有一股暖流通过我全身。我边走边看着父亲用扁担挑着我的桌椅晃动的身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争口气,学会汉语拼音,决不辜负陈青云老师给我又一次上学的机会的良苦用心。

来到学校,发现我的班上来了一个矮矮胖胖的新同学,他见了我大大方方地自我介绍说,我叫詹明源,刚从别的学校转过来,希望我俩成为好朋友。

两三天后,看到詹明源同学经常在陈青云老师的房间随意进出,这时,才知道他是陈老师的儿子,这次他也是随着他妈妈从别的学校转到我学校就读的。

陈青云老师为了照顾我,特意将她的儿子詹明源安排和我同桌,从此,我和詹明源同学成了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陈青云老师说到做到,总是利用课余时间,为我开小灶(我和詹明源一起做课外作业,这时,我才发现詹明源同学有擅长画画的天赋),从最简单的“a、o、e、i、u…”教起,然后告诉我,什么是声母,什么是韵母,教我如何记住字典中的汉语拼音方案知识。

开始学时,我觉得很拗口,总是不能准确地发音,分不清in和ing,以及ong和eng有啥区别,当我快要放弃时,陈青云老师总是鼓励我。

就这样,在陈青云老师耐心细致地辅导下,我终于学会如何正确拼音去识字,后来,她又教我如何去用音序法查字典等。

整个三年级阶段,我稳扎稳打地学到了这些语文最基本知识,为我以后语文的学习,以及后来的阅读和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此,我开始喜欢阅读课外书,和詹明源同学一起,在陈青云老师书房里,阅读了许多当时看得似懂非懂的书。像《红岩》《林海雪原》《红楼梦》等。甚至连当年很流行的连环画《三国演义》《西游记》《岳飞传》全套一本不落地买了回来,每天放学回来,就津津有味地读着这些有字有画的小人书。

我记得詹明源同学仿照《岳飞传》小说里的画像,将岳飞、牛皋等人物描摹得栩栩如生。

遗憾的是,陈青云老师教完我们三年级的语文课程,快放暑假时被调走了。当然,我最要好的小伙伴詹明源同学,也跟着他的妈妈到另一所学校念书去了。

当时,我听到她要调走的消息,像其他同学一样,也难过得鼻子酸酸的,眼泪几乎要掉下来。在临别之际,我拉着和我同桌近一年的詹明源的手,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据说,陈青云老师是随着做行政工作的丈夫,调到邻县去了。曾听说詹明源同学考上了一所著名的美术学院。

后来,我上初中、念高中、读师范,直到像陈老师那样,被分配到母校工作,这些年,我一直惦记着陈青云老师,总希望有一天能见上一面,叙叙旧,并感谢陈老师当年的栽培,我也期盼着出现奇迹,再次遇上詹明源同学,可是,这个愿望终究未实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