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一个人,一旦染上这2个毛病,祸及自身!

 GPF生活教育 2018-10-02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讲,“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简言之,飘风骤雨都是天地对万物施加的影响,但不能够长久,人类更是如此,所以每个人都是自作自受,是“种瓜得到,种豆得豆”。

当然每个人其实都想种下善因、得到善果,但有时还是无形中误犯一些错误,继而遭遇了一些坎坷。本文就为大家分享下《道德经》第二十六章,其中讲到了2个毛病,很多人都容易沾染,但一旦染上,祸患会不请自来。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重是轻的根基,静是躁动的主宰。以树木为例来看,根重在下,枝叶轻而在上,树叶随风摇曳,而根却始终静止,重和静是轻和躁存在的基础。如果没有静止不动的根,一遇到大风,树便会被吹倒,继而失去生命。

孟子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这里,重是百姓,而轻是君王,百姓是君王的根基。同样的,在现代企业里面,重是员工,而轻是老板,如果老板搞错了这层关系,处处不是为大家谋福利,而只是考虑如何为个人谋取更多荣华富贵,就会做出一些不得人心的躁动,这是取祸之道。

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所以圣人终日行走而不离开他的行李辎重,虽然有炫人耳目的可观之景,却可泰然处之,超然物外。圣人就是得道之人。圣人将行李看得很重,故而不敢轻易离开行李辎重,当然更不敢起心动念沉溺于路过的美景之中。举个例子,在日常生活中,有人花费几千块买了新手机,但他并没有把它看得很重,故而在遇到可观之景时便乐在其中,殊不知小偷已经悄悄向他靠近。人就是这样,分得清楚轻重,才不会妄动。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为什么拥有万乘兵车的君主为了自身而轻视天下呢?这是老子发出的感慨,上文中讲到得道之人很能分清轻重,故而不为美景而离开其行李辎重,但当时的君王却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轻视百姓的利益,老子看到此情此景,自然十分愤慨。《道德经》对君王的要求是,“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轻视就会失去根基,躁动就会失去自身。这就是世人容易沾染的2个毛病,一个是分不清轻重,轻视了本该看重的,一个是躁动妄为。

古语有言,“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作为一个君王,若能看重百姓而看轻自己,则自然会保持清静无为,以防干扰了百姓依道而行。如果看重自己而看轻百姓,则会躁动妄为,对百姓的正常发展造成伤害,达到一定程度,则必然是“民不畏威则大威至”,君王的下场可想而知。

作为现代人一旦染上这2个毛病,祸患也是不请自来。一个人若看重他人的利益、家庭的利益,而看轻自己的利益,则他就会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是聪明人,人人都愿意与之结交,也愿意支持他,这样自然好运连连。可是一个人如果单单看重个人利益,而忽视他人利益和家庭利益,则其诸多言行在外界看来必然是躁动妄为,是不得人心的,当然行事也会障碍重重,祸及自身。

▼▽▼

GIF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