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直击惊艳世界的中国超级工程,11万人修建4千多人牺牲

 昵称散步收藏 2018-10-02

在横无际涯的雪域高原与群峦叠嶂的川西大地之间,有一条生命通道,她使我国西藏地区不通公路的历史从此改变。 她被喻为“天路”,半个世纪以来,她将“世界屋脊”与“天府之国”紧密连接,支撑起千山万壑的高原交通网这一“世界第八大奇迹”,成为西藏社会民生幸福、经济建设、长治久安的腾飞“翅膀”,她就是川藏公路

新中国成立后全线开始建设并于1959年全线通车的川藏公路,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里程最长、工程最艰巨、投入人力最多的一条高原公路。她是世界上海拔落差最大的公路,最高点和最低点落差超过4500米。

她是世界上地质结构最多样的公路,覆盖高山、盆地、高原、丘陵、平原、洼地、湿地等地貌;她是世界上最美丽、最危险的公路,一半“江南天堂”一半“冰雪地狱”。

古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今有“川藏线、险若闯鬼关”。当经过被称为“死亡之路”的怒江七十二拐时,可以真实地感觉到自己在与灵魂对话。由此可见,当年在修建公路的时候有多么的艰难。

1950年以前,西藏交通运输原始而落后,12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没有一条正式公路,生产生活物资全靠人背畜驮,艰辛险绝的“茶马古道”曾是西藏与内陆物资传送的惟一通道。

这里高寒缺氧,冬天温度达零下40度,白云从脚下飘过,四季穿棉袄,风吹石头跑。可是长年在这里工作的武警交通四支队官兵却比石头还要坚毅,他们不但没有被吹跑,有的官兵在这里坚守了整整20年,守望着这条天路。

川藏公路是中国筑路史上工程最艰巨的公路。她复线全长3176公里,途经6个地市州、34个县,沿途翻越二郎山、折多山、东达山、怒江山雀儿山、色齐拉等21座冰峰雪岭,横跨岷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五大水系14条大河,平均海拔3500多米,部分路段终年积雪,人迹罕至,冬季含氧量仅有内陆60%左右。

每一个路碑下,都长眠一位烈士的身躯“在修筑川藏线的3年时间里,牺牲的官兵为4963人。” ——裘山山着《遥远的天堂》。

这盘桓地球之巅的“锈死钢丝”“虫蛀麻绳”,是为人类所仰视惊叹、用忠魂默默厮守的英雄线,是烈士鲜血浸泡、用忠骨脊梁支撑的生命线——3176公里,每一个路碑下,都长眠一位烈士的身躯,每一米川藏线,都由烈士的生命铺就。

11万军民工程技术人员和各族民工用铁锤、钢钎、铁锹和镐头等原始工具,用了仅4年多的时间,就于1954年打通了川藏北线。川藏南线于1958年正式通车。相对北线而言,南线经过的地方,多为人口相对密集的地区。但沿线大都为高山峡谷,通麦等几大断裂带山体较为疏松,泥石流、山体滑坡频发,工程更为艰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