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适宜技术」第一篇 针刺类技术|第12章 芒针技术

 雨过云 2018-10-02
「中医适宜技术」第一篇 针刺类技术|第12章 芒针技术


第一篇 针刺类技术
第十二章 芒针技术








芒针技术是用针身细长、形如麦芒的针具深刺腧穴治疗疾病的针刺技术。芒针,由九针之一的长针发展而来,其针身细长如麦芒,因其体长刺深,通过穴位刺激,易产生经络感传以及气至病所的针感,所以其治疗效果明显。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各种痛症和脏腑病症。

一、常用器具及基本操作方法

(一)常用针具

以直径0.30~0.35mm,长100~200mm的毫针为主。

(二)基本操作方法

1.刺手和押手的配合(见图1)

(1)刺手的姿势:用右手(刺手)拇、示、中指第1关节夹持针柄的稍下方,用环指抵住针身,以使针体和皮肤表面保持垂直。

(2)押手的姿势:左手(押手)自如地放在穴位表面的皮肤上,中指、环指及小指的第1关节自然弯曲90°左右,3个指头的指甲尺侧贴于穴位周围,示指端压住穴位旁的皮肤,针身则首先通过拇指与示指第2关节横纹之间,其次通过示指末节与中指末节之间进入皮内。



图1.芒针操作示意

2.进针

先取好穴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刺手持针柄下段,押手拇、示两指用消毒干棉球捏住针体下段,使针尖抵触穴位。当针尖贴近穴位皮肤时,双手同时用力,迅速刺过表皮,并缓慢将针刺至所需深度。穿皮时手法动作要敏捷,以减轻病人痛感。捻转宜轻巧,幅度不宜过大,最好在180°~360°之间为宜。3.常用针刺手法

(1)直刺

指与人体穴位表面呈90°垂直刺入,直达应刺入的深度。肌肉丰厚处的穴位多采用直刺。

(2)斜刺

一般以40°~60°斜刺进针,从一穴透至病变经络、脏腑相关的腧穴,针刺得气后实施针刺手法。适用于骨隙中的穴位或重要脏器周围。

(3)横刺

又叫沿皮横刺,或横刺沿皮透。横刺进针,循经一针即可刺数穴。多用于头、胸、四肢皮肤浅薄处。

(4)倒刺

倒刺在于用针方向,如上廉泉穴,刺时针柄在下,针尖朝上,刺入舌根。

4.出针

在针刺施术完毕后,即可出针,出针应轻柔缓慢,是将针尖提至皮下,再轻轻抽出,同时用干棉球按压针孔以防出血并减轻疼痛。如拔出困难属滞针,嘱病人放松,并可在针穴上下沿经脉循行路线轻轻敲打循按,使血行畅通,促使针顺利拔出。

二、常见疾病的芒针治疗技术
(一)淋浊(泌尿系感染)

淋浊以尿频、尿急、尿痛,余沥不净感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多由肾阴不足、邪火独乘,导致膀胱湿热蓄积而不行,气滞血凝所致。本病依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治法】滋补肝肾,通淋止痛。

【操作步骤】

取穴:主穴取秩边透水道、气海、关元、归来。配穴取肾俞、三阴交。

操作:秩边透向少腹水道穴,进针约100~150mm,高频轻捻,使感应放散向会阴及前阴周围,不留针;气海、关元深刺125mm,施捻转补法,使针感散至前阴,留针30分钟;久病体虚可补气海、归来;余穴常规方法操作。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二)胃下垂

胃下垂是指胃小弯弧线最低点下降至两髂嵴连线以下,十二指肠球部向左偏移的一种内脏下垂病。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中气下陷、脾胃虚弱所致,临床依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治法】调补脾胃,补气升陷。

【操作步骤】

患者平卧,放松腹肌,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取0.35mm×200mm芒针,由巨阙穴刺入,约与皮肤呈30°角,沿皮下捻转进针透至脐左侧13mm处。待患者有腹胀及下腹上抽感,术者提针有重力感时,改为15°角,不作捻转,缓慢提针40分钟,出针前行抖动手法10~15次,然后出针。针后平卧休息2小时。隔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特别提示】

芒针治疗胃下垂最好于空腹进行,治疗期间嘱患者注意饮食调养,切勿暴饮暴食,宜少食多餐。同时加强腹肌锻炼,增强腹肌张力及韧带之弹性,以辅助治疗。

(三)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

本病主要表现为腰痛伴放射性下肢痛、麻、胀,咳嗽、打喷嚏等可加剧疼痛。多因跌扑劳作损伤、感受外邪、经脉闭阻或筋脉失养所致。临床依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治法】行气散瘀、通络止痛。

【操作步骤】

取穴:腰中穴、局部夹脊穴。

1.腰中穴定位与操作

(1)定位:在带脉和腋中线的交点,髂前上棘顶端上一横指。

(2)体位:取侧卧位,上侧下肢呈屈膝状,下侧下肢呈伸直状,医者面对患者背侧面施针。

(3)操作:押手和刺手配合默契方能操作无误,选用0.30mm×150mm毫针选准穴位,垂直于皮肤徐徐进针100~113mm,深刺至第四、五腰椎棘突间的腹侧面,有针感后施重提插补泻法,针感如同热流闪电般麻至足跟和足尖,下肢抽动3次即出针。

2.局部夹脊穴操作

患者俯卧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选用40mm毫针直刺,针下出现酸麻胀的得气感后留针30分钟。

(四)面痛病(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面痛病是指发生在面部的剧烈疼痛,骤然发病,痛如放电、刀割,难以忍受的疾病。本病依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治法】祛风清热,平肝通络。

【操作步骤】

取穴:主穴取患侧下关、风池;第1支痛取患侧鱼腰透攒竹、阳白透鱼腰;第2支、第3支痛取患侧太阳透下关、下关透颊车。配穴:迎香透下睛明、地仓透颊车、合谷透鱼际、合谷透列缺等,皆取患侧之穴位。

操作:鱼腰透攒竹,从鱼腰穴进针,针尖平行患者横刺,轻缓进针,通过眉弓直达攒竹穴,长度25~37mm。阳白透鱼腰,从阳白穴进针,针尖平行患者向下横刺,轻缓进针,直达鱼腰穴,长度37~50mm。太阳透下关为治疗第2、3支神经痛之效穴,从太阳穴进针,针尖平斜向下稍后方,轻缓进针,通过颧骨弓直达下关,长度50~87mm。感应以上齿及颊部酸麻胀感为度。下颊车穴沿下颌骨内侧进针,长度50mm,感应以颌孔下齿槽处呈胀感为度。留针30分钟,每日治疗1次,7次为一个疗程。

【特别提示】

本病的发作常与情绪变化和疲劳有关,因此治疗期间,还应避免外邪侵袭,注意调畅情志、休息,忌食辛辣及膏粱厚味之品。

三、禁忌症
1.久病体质虚弱者、过饥、过饱、酗酒、孕妇和幼儿及少年患者。孕妇怀孕3个月以下者,下腹部腧穴禁刺;怀孕3个月以上者,脘腹及腰骶部腧穴禁刺。一些可以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如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也应该禁刺。小儿囟门未闭者,头顶部腧穴不宜针刺。

2.过敏性体质、肿块周围及进行性皮肤病。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部位不宜针刺。有性病、梅毒、艾滋病可疑的患者不宜针刺。

3.自发性出血、血液病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有自发性气胸的疾病及肺不张的患者不宜针刺颈、胸部穴位。

4.重要组织、器官、结构,如乳头、睾丸、喉头等部位禁刺。

5.诊断未明的急性疾病,切勿滥用芒针治疗。

6.背部第11胸椎两侧、侧胸第8肋间、锁骨中线第6肋间以上的腧穴,禁止深刺,以斜向横突为宜,以免损伤心、肺。尤其对肺心病、肺气肿、肺不张患者,更需谨慎,防止造成气胸。

7.两肋及肾区之腧穴,禁止深刺,以免刺伤肝、脾、肾脏。脾大患者尤为注意。

四、注意事项
1.针具检查:针尖要端正不偏、光洁,要尖中带圆,形如"松针",锐利适度,进针阻力小。针身要光滑挺直,圆正匀称,坚韧而富有弹性;针身处不可有剥蚀伤痕;针柄缠丝要牢固不松脱,便于捏持施术。

2.芒针施术时,针刺穴位顺序一般为自上而下。若患者需变换体位时,应先背部,再侧部,最后脘腹部。

3.针刺时应缓慢,切忌快速行提插手法,遇到阻力须退针或改变方向,以免刺伤内脏或大血管。

4.进针后嘱患者不要随意移动体位。

5.对肌肉过于紧张坚韧不易进针,或皮肤十分松弛者,进针时必须格外小心,可以用转移患者注意力的方法辅助之。

声明:内容来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