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好的教育就是帮助孩子内力觉醒

 tylzgl 2018-10-02

内在动力是很多家长非常关心的话题。一个有内在动力的孩子,好学上进,自律,老师省心,家长放心。可是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学习对于他们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尤其在我接触的很多来咨询家长,他们不少孩子在体制内,厌学的情况比比皆是,家长很痛苦,不知道为什么就会造成今天的局面。 

孩子的内驱力似乎像雨像雾又像风。我们似乎时常能够感受到它,可是又总是抓不住它。为什么孩子的内驱力如此难以培养?我们究竟该如何着手呢?

今天我的分享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内驱力是什么?”第二个“我们如何培养孩子的内驱力?”

内驱力是什么?

相信家长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去游乐场玩,天还没亮,孩子已经爬起来,到你的床边,吵着要你赶快出发。平时早上怎么也叫不起来的孩子,今天第一个起床,还自己洗漱、收拾好背包,一反常态,特别有效率。 

其实内驱力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这就是内驱力。

家长看到孩子这副情形,会忍不住想,平时拼命叫他起床,动都不动,今天这么勤快,要是每天孩子上学都自己起床不用我叫,该多好。

要是孩子自己就知道做事情和听课,自己会认真听讲,那该多好。

要是孩子自己知道该怎么样做,自己知道学习,自己知道进步,该多好啊……。

在上例中,是孩子积极要去游乐场玩,不是我们。所以,孩子的动力比我们强,比我们起得早。而平时是我们家长希望孩子不迟到,但是是否迟到对孩子来讲无所谓,那是家长的动力比孩子强。

要了解内驱力,就需要区分清楚“这个问题究竟是谁的问题”?再把握好“谁的问题谁解决”的原则,后面就好捋清思路了。

要区分这个问题究竟是谁的问题,就是看谁更想解决这个问题,谁更有意愿去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妈妈觉得小明不懂礼貌,出门见人,总不打招呼,可小明总是屡教不改。 这是谁的问题呢?可能有家长会说小明不懂礼貌,当然是小明的问题。我们深究一下,要解决“小明要打招呼”这个问题,究竟是谁的意愿?是妈妈的意愿还是小明的意愿?

其实“小明要打招呼”根本就不是小明的问题,而是妈妈的问题。是妈妈有意愿要去解决这个问题。而对于小明来说,打不打招呼根本就无所谓。即使是意识到这个没有打招呼的问题,他也没有觉得我一定要去把这个事情解决。这种情况下,妈妈就算是再给他讲多少遍也作用不大。而只有小明自己想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了,才会去自发去和别人打招呼。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家馆曾经有一个孩子被发现晚上想偷拿零食吃。老师跟孩子沟通的时候,发现这个孩子想吃零食的欲望非常强,即使道理都明白,但就是忍不住想去偷吃零食。

孩子妈妈很吃惊,她没有想到孩子会有这样的情况。妈妈是一个注重生活品质的人,对饮食健康要求高。 她认为饮食一定要健康,要清淡,不可以吃零食、垃圾食品等等。 因此,家里只提供三餐的健康饮食,不提供零食,同时也不允许孩子吃别人的零食。孩子爸爸则表示,他发现孩子以前就有这样的情况,看到别的小孩吃零食,就紧紧盯着挪不动腿,并厚着脸皮找人要。

针对这个孩子特别爱吃零食的状况,学堂进行了调整。既然这么爱吃零食,以前总是没有机会,那现在就吃个够吧。首先,让孩子在他自己特别爱吃的饼干和巧克力中选购了几样,做为他每日的饭菜,就不再吃其他的食品了。刚开始,孩子非常开心,一副大快朵颐的样子,可能是他实在很少有机会能够如此畅快的去吃这么多零食。这样吃了两天后,孩子看到这些零食失去了兴奋感,只是当成充饥吃下去。再往后,孩子每次吃的时候心不甘情不愿,味如嚼蜡。到最后,孩子已经完全排斥这些零食,这些零食令他恶心难受、想吐。

孩子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他特别想吃学堂的饭菜,再不想吃零食了。我问孩子:“为什么零食才吃了这么一段时间,你就不想吃了,而学堂的饭菜天天吃,却不会觉得腻呢? ”孩子若有所思。孩子自己体验到零食让自己不舒服不健康,老师趁这个机会讲,其实学堂提供的这些食物,是经过几千年来人们的淘汰挑选出来的最适合人们每天去进食的,所以它能够成为我们每天去吃的食物,而零食则不是。再趁机给孩子讲这些食品是什么东西做的,会对身体造成哪些影响,商家做了些什么事情让孩子特别爱吃这些零食……。有了感受,孩子不觉得是说教,用心接受这些观念。

孩子自己对零食产生了厌恶,有了不吃零食、让自己更健康的愿望,在那之后,孩子在家馆没有再表现出对零食特别感兴趣、贪吃零食的情况了。


回顾来看,当时妈妈的做法看起来做到了孩子没吃零食,但从问题发现者到解决者全部是妈妈,而孩子自始至终只是一个被动的受害者,除了被迫吃平淡的三餐,想吃好吃的没得吃外,没有其他感受。可惜,家长只能让孩子没有零食可吃,无法帮助孩子养成不吃零食的习惯。

而家馆的着眼点放在孩子内心产生健康饮食的动力上,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让孩子体会到零食让自己不舒服,不健康,让孩子的身体感受和欲望产生内部斗争,引导孩子自己发现问题,最终为自己选择负责。

不同的思维会有不同的想法和思路,最终形成不同的结果。前面,妈妈给孩子筑起一座高高的堤坝,采用防、堵、围的形式,结果孩子吃零食的欲望反而越来越强,在妈妈看到的时候不吃零食,但会偷偷摸摸寻找各种机会吃,变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而家馆采取的调整方式是泄,顺势而为,借力打力,孩子改变反而显著。

家长可能会说,孩子心里怎么想我把握不好,有没有什么我可以更好去把握的指标?事实上是有的。我们把内驱力看成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要燃起这股熊熊大火,单一的燃料显然是不够的,它是混合动力,需要三种重要的燃料,分别是孩子的自主权、胜任感和归属感。

 




第一种燃料:自主权

首先来说第一个,自主权。顾名思义,就是孩子在一定程度上能为自己做选择做决定。

在家馆,我们有一条原则,就是“我自己动手我才会做事,我自己思考我才会聪明,我自己选择我才会负责。”

上个学期有这样一件事情。有一位黄同学因为个人习惯问题成为“自由人”。因为家馆有个规定,孩子跟不上班级的节奏,经过班会发起、全体同学投票,这位同学就可能会脱离班级,成为“自由人”。如果他针对自己的问题进行了改进,可以向班级申请回归班级。

总之,这位成为“自由人”的黄同学特别希望能早日回到班级和大家一起运动学习,经过一段时间努力之后,他决定申请回班级。在投票前一晚,黄跟班上的林同学说:“明天你一定要投我一票,如果你投了我的票,我就给你一些零花钱。”林听到后,默认同意了。

  第二天晚上,全体同学对黄的申请进行投票,这位“自由人”如愿以偿获得了多数的票,按理可以回到班级进行正常的学习。这时候有同学提出异议,说前一天晚上,他们曾经在宿舍里有过投票给钱的对话。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两个孩子不诚实,在做贿赂的事情。可是,在孩子的眼里是不是这样子呢?他们知道什么叫贿赂吗?他们是否真的明白不诚实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呢?

如果我直接评判他们,把这些标签贴到他们头上,那么他们可能只是得到一些概念,一个被给予的价值观。未经自己思考和审视的观念不 值得珍惜。也许他们今天因为畏惧权威或者理亏,觉得老师说的是对的,承认了错误,但是倘若孩子没有自己思考和真正想明白究竟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做,没有从心底里认可,那么在以后很难避免发生类似的情况。

于是当晚我没有就此做处理,只让每位同学睡觉前都好好思考一下这件事,在第二天一早,我专门就昨天到事件上了一节讨论课。首先,我列出来一系列“关于黄同学申请回班级事件讨论”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你认为林同学投的这票有效吗?为什么?”接着,“根据第一题的答案,黄本次回班级的申请是否通过?为什么?”......,这些问题环环相扣,简洁直接,同时又包括了这件事涉及的各个方面。我让所有的同学先自己思考,写出问题的答案,然后进行讨论。



当时对于第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大家有不同的意见,林和黄认为投票有效,其他同学则认为无效。对于不同意见,老师干脆让双方各自阐述理由,进行辩论。

林的理由是:“我本来就觉得黄同学这段时间进步比较大,改掉了当时成为自由人的问题,所以我本来也是要投他一票的。为什么我答应他的这个请求,那是我的问题,我当时是抱着贪小便宜的心态,认为这样一举两得,就答应了他的请求,但是这与我对申请的判断并没有关系。所以,我认为这票是有效的。”黄认可林的理由,也认为投票有效。

反方则认为,家馆最重要的原则是“诚敬恕”,即使是黄改掉了之前的问题,但他也已经严重地违反了“诚”。虽说现在并没有发生事实的交易,但是如果两位同学不在这件事情上吸取教训的话,会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辩论非常激烈,林和黄很快心服口服地主动承认投票无效。 

而至于后续问题该如何解决,其实老师也设置在这系列问题中了,当最关键的第一个问题解决之后,后面的问题就顺理成章了,同学们共同探讨,很快讨论达成了一致,解决了整个事件的相关问题。

在这个过程当中,老师所做的事情只是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创造了让孩子们自己去讨论的机会。我们尽可能的让孩子们有更大的自主权和更多为自己负责任的机会。学生能做的事情,老师不要去做;老师要做的事情,应该是孩子们自己想不到的事情。 

心理学家丹尼尔.平克写的一本名为《驱动力》的书,将人的驱动力分为三种,第一种驱动力来自基本生存需要的生物性驱动力;第二种驱动力来自外在动力,即奖罚并存的萝卜加大棒模式;第三种驱动力来自内在的动力,即内心里想把一件事情做好的愿望。

 

美国优秀教师雷夫在《56号教室》中将教育分为六阶段:“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第三阶段:我想要取悦某人;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这六阶段可以指引我们准确了解和区分孩子真正动机,家长不妨对照思考。

孩子的动机往往还停留在前面的三个阶段,如惧怕父母的威严而去做一些事情,或者想去讨好父母,在父母面前装乖而去做。新教育强调的是公民意识、契约精神、原则和良知。在刚才关于投票的案例当中,就是对于孩子公民意识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将外力撤掉,引发孩子自己去思考和做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自我负责。 


第二种燃料:胜任感

有父母可能会说:“我也希望孩子能够自己负责任,能够自己去把自己的事情处理好,可是我的孩子没有信心去做,怎么办?”

有个女孩来到和中,入读前,她妈妈特别跟我沟通,她很担心孩子的学习,尤其是英语。根据妈妈的反映,孩子不喜欢英语,认为自己学不好英语。

孩子进来后,老师很快了解到孩子这样的心态与她之前的学习经历有关,这个女孩子在以往的学习经历中不知不觉建立了一个负面的内在信念:我学不好英语。她性格比较倔强,认定自己缺乏这个能力,就自暴自弃,一看到英语就有很强的抵触情绪。

这就涉及到内驱力的第二个方面:胜任感。

担心自己英语学不好吗?老师根据学习进度和能力分梯队,给她好几份材料,孩子非常清楚自己的位置在哪里,不仅会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准,也会根据自己的心态来匹配,效果比老师来挑选更好。

这个孩子发现原来英语可以这样学,跟读,唱歌,觉得挺开心,很快抛弃了之前的畏惧心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给予更多的及时反馈和鼓励,孩子有了自信,一两个星期不到就改变了想法,喜欢上英语,而且英语进度非常快。

可见,我们可以通过1 分解目标;2 及时反馈;3 肯定态度,快速帮助孩子建立胜任感。

培养孩子的胜任感,家长适当的时候可以帮助孩子把目标策略性的放低,当孩子的自信心培养起来,能够更好的去跟随学习、一步步地深入的时候,再慢慢把难度或进度加快。只要我们清楚我们在做什么,怎么样做都没有问题。胜任感和自信心两个意思相近,胜任感偏重于主观感受,自信心则偏重于个人心态。

上面的步骤虽然能帮助孩子逐步建立自信,培养胜任感,但是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孩子能否不需要外力帮助,自发建立自信心呢?那就需要培养孩子成长性思维和坚毅的品格,这也是新教育中特别重视培养的方面。

关于成长性思维的书籍和文章非常多,今天就不去特别的讲这个方面了。自信心要培养,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心态,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仍然有强大的自信心,靠的是什么?坚毅的心态,强大的自控力。

电影《百万美元宝贝》中的主人公麦琪,就是有着坚毅心态的典范。电影讲述一个来自于社会底层的女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拳击手,在问鼎世界冠军的路上虽败犹荣的故事。

影片中,麦琪想成为一个专业的拳击手,她找到一位心仪的教练,希望他训练自己。但是这位教练有自己的原则,他毫不留情地拒绝了麦琪的请求。

麦琪从小没有家人的关爱,家人把她当成一个垃圾,在这种恶劣家庭环境当中长大的,应该说比谁都更有理由玩世不恭或报复社会,但她却在13岁就开始打工养活自己,独立坚强地活下去。

上这个电影课的时候,我问孩子们,“你们每天早上都有做卫生,如果让你们一天到晚做卫生,你们觉得怎么样?”

孩子们回答:“那肯定很辛苦很累,而且非常无聊。”

我说:“如果你们不仅每天一天到晚做卫生,而且一做就是18年,你会愿意每天下班后继续运动训练吗?”

孩子们没有回答,陷入沉默。

在她生日那天,教练再次拒绝麦琪做他的徒弟,麦琪告诉了教练自己的身世。教练心软了,答应了她的请求。麦琪表示,你收了我绝对不会错的,我一定会成为拳击冠军。 

人们往往把自信建立在以往的成绩和经验上,建立在自己对事情的把控度上。这个女孩她出生最底层,没有人爱她,没有受过教育,没有好的工作,甚至在拳击方面,她也很平凡,没有任何成绩,只是爱好。她没有任何可以炫耀的东西,但是为什么她与教练沟通的时候却表现出无比的自信?

她的自信究竟来自于哪里呢?

来自于她不认命不服输的精神。在没有爱的家庭中长大,13岁开始打工自立,因为对拳击的无比热爱,辛苦工作完继续拼命训练,她完全相信自己可以搞定自己。她的自信建立在无比强大的内心之上,比来自于经验或成绩成就的自信,都要更坚不可摧。

家馆提倡“别人能做的事,我可以做;别人不能做的事,我也可以做”,就是为了帮助孩子们建立更高级别的胜任感。这种可迁移的能力和心态一旦养成,对于我们做任何的事情都非常有用,终生受益。


第三种燃料:归属感

当我们帮助孩子成长内驱力的时候,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关系的处理。以往我会把关系的处理做为第1点开始切入内驱力的话题,因为没有好的关系,就算是你有再多的想法和孩子沟通,也没有作用的。关系的处理看起来很简单,其实没有想象中容易。

孩子身边有两种关系,一种是孩子与施教者个人的关系,主要是他的父母老师。如果孩子信任、喜欢甚至崇拜、敬畏他的施教者,他会对施教者所讲的产生向往之心,会主动积极朝施教者希望的方向发展,这样的关系能够给孩子向上的力量。

种是孩子与他所处的集体的关系,包括他的家、学堂或者学校。如果孩子喜欢他所在的集体,他在这个集体当中放松自在,与其他人相处融洽,他关心这里发生的事情,那么,他会积极吸取这个集体传递出来的正面能量,受到共同价值观的影响。

这种“不言之教”或者氛围对孩子的浸泡影响是非常大的。我们经常听说,有的孩子因为讨厌某个老师而某门课程一塌糊涂,也有孩子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将这门课程学得相当好。

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家长可能会对孩子的教育漫不经心,因为孩子小,力量薄弱,不太懂得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家长往往容易忽视对孩子的理解。当孩子到了青春期,做父母的就会非常明显地感受到孩子与自己关系当中的各种问题。

前不久,我碰到一位青春期孩子的家长,她孩子在新教育学堂好几年,暑假回到家居然没有一点自控力,生活懒散,玩游戏,说好去分享会做分享,临到头又不愿出门......,对比分享会上其他同龄孩子的表现,这位妈妈又气又恼,急火攻心,一见面就忍不住数落孩子。现在她与儿子关系已经势同水火,完全无法相处。

其实目前情况下,这位妈妈最需要的不是纠正孩子的行为,而是改善与孩子的关系,否则,她做的任何努力只会让两人的关系更加恶化。

《与神对话》中G先生说:唯有接受,才可能改变。这位妈妈需要先接受孩子,将改善关系做为首要目标,尝试理解孩子证明自己的青春期心理特征,忍住脾气,或者干脆让自己出去散心,眼不见心不烦。

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孩子是一种强有力的支持。相反,如果孩子缺乏对家长老师的信任,即使我们说的话再有道理,也难以影响孩子的内心,难以令孩子形成内在意愿。


依赖兴趣的内驱力靠谱吗?

人一生中会出现很多不同的兴趣,它可能会引发强大的动力,带领我们为之奋斗,成就一生的事业,比如画画之于蔡志忠。有的家长特别重视孩子的兴趣,看到孩子主动要去学个啥,就会特别重视,唯恐错失培养机会。

可惜,更多的情况下,兴趣就像一个客人,一阵风似得来了又走了,没有留下什么。如果仅仅依赖兴趣,孩子遇到瓶颈、遇到困难的时候,很容易失去信心,从而继续探索的动力。

因此,家长不要指望孩子因兴趣自发形成的动力,一方面那如同守株待兔,可遇不可求,另一方面如果孩子没有恒心没有毅力,有兴趣也未必把握得住。所以与其花时间在发掘孩子兴趣上,不如好好培养孩子心性,让开放的心态,持之以恒、勇于探索的精神,帮助孩子牢牢把握兴趣这把钥匙。


内驱力需要目标来点燃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知识的人不如本身就喜欢知识的人,而喜欢知识的人又不如以知识为乐的人。孩子的内驱力一旦点燃,就会以学习成长为乐,享受其中。

刚才讲了混合动力所需要的燃料,现在燃料充足了,火箭要起飞了,别忘了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点火。用什么来点火?——目标。

能点燃内驱力的目标,有以下几个特征:

1、目标可以来自于孩子自己,也可以是引导而来的。

很多时候,尤其孩子小的时候,他需要老师或者家长的引领,帮他去树立一些目标。 

随着孩子成长,家长支持孩子发展目标感,不妨引导孩子多思考以下三个重要问题:

1)我对什么有兴趣?我做什么最享受?什么会让我发光?

2)我最擅长什么?我的才能在哪里?

3)这个世界需要什么?世界有哪些问题、机会,我可以去帮助别人的。

这三个问题的交集,就是一个人兴趣、才能和贡献三方面的结合点,可以成为适合个人发展的人生目标。

在孩子更小一点的时候,比如5、6岁, 他可能更多关注一些细小的、自我的东西,谈不上什么目标,我们可以怎么做呢?这个时候的重点就是教孩子把一件事情做完整,承担自然后果,学习负责任。


2、目标是长期的而非短期的,是利他的而非利己的,是伟大的而非俗气的。

点燃孩子的内驱力,什么样的目标非常重要。

我们以“高考”这个目标为例来分析。体制的学生,基本都以高考考上好大学做为目标。首先,这一个典型的阶段性目标,它没有延续性,无法为孩子一生的发展指引方向。很可惜,学生把全部焦点放在这个中短期目标上,等上了大学后就特别茫然,不知道该做什么,玩游戏谈恋爱,生命严重浪费。

其次,“高考”背后的思潮是为了考上好大学,考上好大学就可以找好工作,好工作的标准是工资高、轻松、稳定。在这种意识潮流的影响下,一批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从“好大学”出炉,名利的目标不能满足,躁动不安;目标满足了,就生出更大的野心。以其说目标,不如说患得患失的欲望。

今日学堂的孩子们的课题却是讨论什么是“更好的生活”,什么是“更好的世界”,如果想做最好的中国人,怎样才能创造“最好的世界”。老师引导孩子们树立伟大美好的梦想,并结合到实际中,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学习,向世人示范更好的教育,用教育创造更好的世界。孩子们也因此更有学习的动力。 

3、目标必须要被内化,成为孩子自己的。

将目标内化,就要让孩子真正地懂得这个目标对自己的意义,从心底里认同这个目标,将之视为自己的真正目标。在“why-what-how”黄金圈理论里,这属于why层面,是最核心的圈层。

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断的反复从各个角度的给孩子“洗脑”,帮助孩子理解这个目标对自己的意义,并让孩子不断参与和表达,使认知深刻植入孩子脑海,成为孩子自己的。


结束语

回顾今天的内容,帮助孩子建立内在动力,最重要的就是与孩子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给孩子自主权,以及帮助孩子培养胜任感,有了这些基础,在目标的引领下,孩子就容易形成学习成长的内驱力,并获得个人突破。

内力觉醒,不仅是对一件事情的内驱力,它是指人整个内心整个状态的觉醒。内力觉醒的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的意义,有着强劲的内在动力围绕目标不断突破前进。新教育是关于“心”的教育,帮助孩子的内力觉醒,是新教育的目标。

内力觉醒无法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长期用心,与孩子共同成长。让我们做一名走心的家长,真正去了解孩子,理解孩子,支持孩子,相信这份“心的教育”,会转化为孩子内心成长的动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