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费城博览会与中国丝绸

 吴越尽说 2018-10-03

费城博览会与中国丝绸

周德华(苏州丝绸博物馆)

 

摘要:通过对1926 年美国费城国际博览会的简单描述, 介绍了当时中国丝绸业的背景及其存在的问题。

 

费拉德尔菲亚简称费城, 美国东北部大城市,原为英国殖民地。177613个州在此宣布独立, 成立美利坚合众国, 曾一度是美国首都(1800年迁至华盛顿)1926年美国政府趁独立150周年庆典之际举办费城国际博览会, 广邀各国参加。中国、日本、西班牙、波斯(伊朗)、古巴、捷克、阿根廷、智利、海地、法国、英国、奥地利、丹麦、匈牙利、埃及、印度、瑞典、罗马尼亚等国皆与会。此前, 中国已几度参加国外举办的展览会, 略有经验, 中国政府委任驻纽约总领事张祥麟为参会总代表, 李佑仁等为代表, 邹鼎新为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 荫荣等为委员。

20世纪20年代, 中国工业尚不发达, 仅能推出丝绸、茶叶、陶瓷及工艺品等传统展品, “吾国此次征集赛品绝少, 时间仓促……加之连年内乱, 工商疲蔽, 对外贸易根基既浅, 兴味尤薄……”(《费城博览会报告书》), 出师之前, 底气就已不足。

19世纪末, 日本蚕业崛起, 中国蚕业大国地位受到严重挑战。1880年日丝输美仅及华丝之52.91 %,1890年则跃增为华丝的3.56, 直至费城博览会前夕, 日丝仍步步进逼, 欲将华丝排挤出美国及欧洲市场, 究其原因, 日方在养蚕技术、缫丝工艺和贸易手段方面均超过我国。据日本生丝公会统计:1925/1926年度, 世界生丝总产量125 309千磅, 其中日本71 000千磅, 56.66 %;中国41 335千磅,仅占32.99 %。同期, 日本出口生丝56 979 千磅, 中国仅18 601千磅, 不到日本的1/3 。而当年蚕丝消费大国美国的进口总量中, 日丝占84 %。在这种形势下, 日本不仅在国际丝市上称霸, 排挤华丝, 且在费城博览会上亦摆出恃强凌弱之势, 力图败坏中国生丝声誉。日本生丝公会及商社在日本政府支持下,官商合作, 先声夺人, 早在博览会开幕前一年就预作准备, 未雨绸缪, 共耗经费100余万美元, 而我国则迟至当年才仓促筹备, 经费支出仅及日本的1/20

中国蚕丝类展品由上海丝茧总公所及无锡丝业公会征集布置, 精选最优等生丝及桑、蚕、茧标本,试图与日本抗衡。中日两国的丝茧及绸缎产品同展于第二馆, 日方占地1万余平方英尺, 为中方的10, 装潢布置极尽豪华, 以求在气势上压倒中方。按照此次博览会章程, 每种展品只能评出一项大奖,日本自以为稳操胜券, 颐指气使, 傲慢自若, 欲囊括所有大奖。在评议会上, 中国代表李佑仁(浙江南浔丝商后裔, 曾参加过1923年第二届纽约万国丝绸博览会)据理力争, 陈述华丝之质优和近年来的进步。美方主席因惧日丝垄断美国市场, 有意挫其霸气而袒护中方, 结果中日两国平分秋色, 同得大奖。其中生丝大奖1, 以上海、无锡69家丝厂为总体;绸缎大奖1, 以老九纶绸缎局(上海)、美亚织绸厂(上海)、纬成公司(杭州)、振亚织物公司(苏州)及盛泽商会为总体。此外, 上海中孚绢纺公司的绢织物和南京的织锦获特别荣誉奖。

表面上似乎与日本打成平手, 实际上中国丝绸业在国际同行间的弱势已十分明显, 有些是老问题,痼疾未改, 1915 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博览会上外商曾批评中国绸缎门幅太窄, 不适宜欧美妇女服用之需。门幅窄必然导致缝纫费用增加, 而国外缝纫工价十分昂贵, 再说拼缝过多也影响服饰的美观。其实20世纪20年代中期, 中国的城市丝织厂广泛实现了电力织造, 加宽门幅不应成为问题, 症结未解, 十年之久, 实乃不谙国际市况, 墨守成规之故。

20世纪之初, 我国丝绸业集中在江浙沪一带,参展厂商和展品也仅限于这一地区, 内陆和偏远地区的一些传统产品如汴绸和茧绸等未曾送展, 以致外商前来要货询价竟不得要领, 坐失商机。由此看来, 费城国际博览会再次向中国丝绸业敲了警钟!

 

作者简介:周德华, , 1934 年生, 现任苏州丝绸博物馆兼职研究员, 主要从事中国丝绸经济与文化史的研究。

原载《丝绸》2002年第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