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概说

 亲阳曾子 2018-10-03

阳明病是外感病病程中,邪入阳明经腑,正邪相争激烈,邪热极盛的阶段,以内热亢盛,津伤化燥为主要特点。故阳明病的性质为里、热、实证。

阳明,指足阳明胃与手阳明大肠而言。足阳明胃经,起于鼻旁,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循颊车,经耳前,主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牌;其直行者,从缺盆下循胸腹而至足。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循臂外侧前缘上肩,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足阳明胃腑,与脾同居中州,以膜相连,且经脉相互络属,故相为表里。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其气以降为顺,性喜润而恶燥;脾主运化,转输精微,其气以升为健,性喜燥而恶湿。脾胃合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手阳明大肠腑与手太阴肺,有经脉相互络属,故相为表里。大肠主传化物,排糟粕,反须依赖肺气的肃降、脾气的布津和胃气的降浊。可见,只有阳明、太阴相济为用,才可完成水谷的受纳、腐熟、吸收、排泄的整个过程。水谷代谢正常,水谷精微就能奉养周身,化生气血,于是《素问·血气形志篇》就有了“阳明常多气多血”的说法。

阳明病的成因,一为邪由他经传来,如太阳病失治误治,或少阳病误治,以致津伤化燥,邪传阳明;也有太阴脏邪还腑,阴病出阳,见大便结硬而成阳明病者。二为本经直接感受外邪,邪气循经入里,进而化热、伤津、化燥、成实。

由于阳明主里,且多气多血,阳气昌明,故邪入阳明,多从阳化热、化燥,正邪斗争激烈,而表现为一派里大热、里大实之证,并且以热盛伤津,津伤化燥,因燥成实的阳明腑实证为主要特征。因此热盛、津伤、化燥、成实即是阳明病的主要病理特点。

阳明病大体可分热证与实证两类。阳明热证,以邪热炽盛,胃热弥漫证为主,可见身大热、多汗、烦渴、脉浮滑或脉洪大等。若阳明经热误下,使邪热留扰胸膈,可见心中懊依;阳明经热误下,使下焦阴伤,邪热与水相结,可见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此二证亦有注家将其归属阳明热证者。阳明实证,主要指邪热与阳明糟粕相结的腑实证,既见潮热、谵语、烦躁、多汗、不恶寒反恶热等燥热内炽之象,又有不大便,腹胀满,或绕脐痛,腹满痛等阳明腑气不畅之症。至于脾约或津液内竭而见不大便者,亦属阳明实证范畴。阳明虽以热证、实证为主,然就阳明胃腑来说,也有虚证与寒证。与太阳病一样,阳明病除本证外,尚有诸种变证。若阳明之热和太阴之湿相合,湿热互结,可致身黄、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腹胀满等,则为阳明湿热发黄证。若阳明之热深入血分,可见口燥,但欲嗽水不欲咽及鼻衄的经热证;下血、谵语的热入血室证;其人喜忘、屎虽硬反易解;其色必黑的阳明蓄血证。阳明发黄证及血证,皆归属阳明病的变证。

阳明病以热、实证为主,治则总以祛邪为要,故清、下二法为主要治法。阳明热证,宜用清法,如栀子政汤的清宣郁热法、白虎汤类的辛寒折热法、猪苓汤的育阴利水清热法。阳明实证,宜用下法,如大承气汤的泄热通腑峻下法、小承气汤的通腑导热缓下法、调胃承气汤的泄热通便和下法、麻子仁丸的滋津通便润下法、蜜煎方或猪胆汁的导便法,以及茵陈蒿汤的清利湿热兼以通下法、抵当汤的逐瘀泻热法。但对阳明虚寒证,则当以温、补法为要。总之阳明病的主要治法,以清下热实为主,但应注意,中病即止,做到“保胃气,存津液”。

关于阳明邪气的传变和阳明病的预后,《伤寒论》中明言“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凡阳明热、实之邪,不可能再传它经,务以清、下二法从本经论治。但阳明燥热上迫肺脏,下劫肝肾,轻则伤津耗液,重则阴损及阳,这种对其他经腑或经脏的影响却是客观存在的。阳明与太阴同属中土,中士热实证多为阳明病,中土虚寒证多为太阴病,阳明病过用清下,损伤牌阳脾气,病可转为太阴;太阴病湿去邪留,邪从阳明燥化,又可外出阳明,故后世就有了“实则阳明,虚则太阴”之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