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瀛勿需再学唐

 凉山泊咖啡加糖 2018-10-03

中国和日本一衣带水。历史上直到清朝中期,由于日本的文化和科技发展一直落后于中国大陆,日本一直不断派遣人员赴中国大陆学习。最有名的就是唐朝时期的遣唐使,从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为了学习中国文化,日本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

 

2001年,日本出台了“第二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该计划雄心勃勃地表示,要在“50年要拿30个诺贝尔奖”,从日本国内到国际社会,认为吹牛的居多。要知道,2001年前,总计只有9个日本人获得诺贝尔奖。

如今,2018年10月1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授予美国的詹姆斯·艾利森与日本的本庶佑,以表彰他们“发现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的疗法方面的贡献”。

日本人在21世纪2001年至今短短18年时间内,18人获得诺贝尔奖,让日本的科技计划离目标又进了一步。虽然诺贝尔奖不是完全没有瑕疵的,但确实是目前世界公认的代表全球最前沿科学技术水准的大奖,获奖的多少,也能够基本反映某个国家的科技实力。


看看日本21世纪以来诺贝尔奖的获奖18人分布:

物理学奖 8人,化学奖 5人,生理学或医学奖4人,文学奖 1人。

实实在在有分量的科学技术成就!

 

再看中国,2012年,莫言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其他的获奖者,更多是华裔,在此不表。

 

单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数量和质量来看,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准目前是明显落后于曾经向中国学习的一衣带水的邻邦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还是躺在古代的四大发明,古代的灿烂辉煌中,不树立危机意识,不认清当前落后形势,不找出阻碍科技发展的根源,不创造适合科研进步的环境氛围,科学技术水平怎么可能得到实实在在的提升发展?


日本与中国同文同种,为什么日本的科学技术能够赶上并超过中国呢?

 

答案是来源于日本19世纪末的明治维新。明治维新在政治改革,文明开化,殖产兴业,大兴教育,社会司法都做了巨大变革。

政治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

文明开化:社会文化方面,提倡学习西方社会文化及习惯,翻译西方著作。

殖产兴业:引进西方近代工业技术,设立工部省管理工商业;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原有土地政策,许可土地买卖,实施新的地税政策;废除各藩设立的关卡;统一货币,并于1882年设立日本银行(国家的中央银行);撤消工商业界的行会制度和垄断组织,推动工商业的发展(殖产兴业)。

大兴教育:教育方面,设立文部省,颁布教育改革法令—《学制》,发展近代资产阶级性质的义务教育。选派留学生到英、美、法、德等先进国家留学。

社会司法:交通方面,改善各地交通,兴建新式铁路、公路。司法方面,仿效西方制度,于1882年订立法式刑法,于1898年订立法、德混合式民事法,于1899年订立美式商法。

 

下面单独说说教育。

甲午战争清朝战败,马关条约赔偿日本白银2亿两。清政府近乎砸锅卖铁,里外里赔给日本二点五九亿两白银,折合日元三亿六千零八十一万。相当于日本每年财政收入的4.87倍!

当时的日本明治政府,从中提取1000万日元(占赔款总额的2.8%),设立了教育基金,资助日本的义务教育。

别小看这区区一千万日元。日本的教育从此高速发展,帝国大学创立,东京图书馆成了当时亚洲最大的图书馆,各类学校纷纷建立,完备的教育体制领先亚洲,我们只看看清末民初有多少中国人跑日本留学,就知道他们教育有多强。
最受益的,还是教育普及,日本的学龄前儿童入学率,1894年甲午战争前是百分之五十八,到1898年,日本儿童入学率达到了97%;到1910年,入学率接近百分之九十九,日本已完全普及了国民教育,成为全球第一个消灭文盲的国家。

 

我们喊着“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但在一些地方,可以对比一下政府大楼和学校建筑,就可以知道是不是一句口号。

 

提到日本的教育,不能不提一个人,那就是被称为“日本近代教育之父”,(一万日元纸币上的人),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

 

福泽谕吉是明治维新的思想导师与精神领袖。福泽谕吉是教育家,他改变的,是日本的人心。福泽谕吉对日本人心的最成功改造,是令近代日本人集体转向“独立之心”。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虽处近代,依然存有东方传统,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够飞黄腾达做个一官半职,在这种情况下,有机会做大官的福泽却不愿做官,人们不理解他为什么这么做。


福泽谕吉认定,人人想作官的思想是孔子儒学教育的遗害。所谓“青云之志”乃是祖先遗传下来的“官场迷信”,他希望能从这种迷信中把人们唤醒,使之懂得文明独立的本义。

 

做为现代日本之父,福泽谕吉,在解析中国儒学,倡导西学维新的论述中,从“人与人平等”作为切入点,并宣扬“人心解放”和“人欲解放”的自由精神。


儒家的伦理道德中,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对人性与精神的压抑,正是使人不能独立,不能发展,不能创造的命门。

 

福泽谕吉指出,三纲五常的关系模式并不是人性中固有的和普世的。孔子为他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经验局限,学说虽然代代相传,但永远只能基于治与被治的模式上,并非是放之四海的真理,一旦知识进步,文明发展,将不可避免地失效,而人类知识和文明的进步其实是独立于儒学而发展的。儒生除了死读书和做官之外一无所成。


中国的儒学,让你永远匍匐在孔子的脚下,不得站立起来。


福泽高度赞扬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解开了人们精神上的枷锁,使人的心灵和思想得到了解放。注重精神之独立自由是所有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为之奋斗的目标。 

 

福泽谕吉认为:一个国家的强盛之道,首先在于强民,而强民的标志,是国民具有独立之心。


福泽谕吉主张重视实用知识的学习,他眼中的“实用知识”就是西方科学。所以他大力提倡学习西洋科学,他不仅重视数学等自然科学,对法学、社会学等西方社会科学也更为推崇。


福泽喻吉是日本文化维新运动的开山鼻祖,让日本彻底摆脱了孔儒的羁绊,大步向现代文明国家迈进。

 

从清朝开始走向共和近100年,我们不断地在摸索发展模式。没有个人人格的独立,就没有个人素质的进步和升华,我们成了典型的物质主义,没有思想内涵和素质的大国,国民素质问题成为世界热议的话题。福泽谕吉的国民独立之心的思想,仍然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让我们用福泽谕吉的一句名言作为结尾:

“一个国家所以能够独立,那是由于国民具有独立之心。如果人人都想做官、举国上下都是老一套的十足官气,那么国家无论如何不能强盛”。


传播常识,探究真相!您的分享和转发就是最好的赞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