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匈奴是怎么败亡的?

 窦倪而已 2018-10-03

  国庆没事,好多天不写了,今天写段历史,说说匈奴是怎么败亡的。

  可能有人会说:匈奴被汉武帝重创,后来就败亡了呗!

  如果再问:匈奴是怎么被汉武帝重创的?

  人们就会纷纷回答:卫青、霍去病啊!深入大漠几千里,多次重创匈奴。时间一久,匈奴就败亡了。

  这是业余人士的看法,一般人看历史都只看到了皮毛。只看到明显的战争,因为战争最热闹,最激烈,最吸引眼球。

  我可以告诉大家:卫青、霍去病深入大漠,那是结果。在此之前,汉武帝已经布局了几十年。并且在占领了匈奴的经济重地之后,匈奴才真正的兵败如山倒。

  汉武帝(公元前156~公元前87年)在公元前141年即位,那时汉朝对匈奴的普遍看法是:匈奴强大,而汉朝弱小。这是因为刘邦曾经被困白登山(公元前200年)七天七夜,差点被冒顿单于消灭,要不是陈平使计策,刘邦率领三十多万大军可能已经饿死或被杀了。所以后来汉朝把匈奴当成大敌,多次和亲。就算经历了文景之治,但是自白登山之围到汉武帝即位时已经六十年左右,“匈奴强大”的观点早已深入人心,和亲政策,早已深入人心。

  不要以为“和亲”是一个什么好词,皇帝把自己家的女人送给别人操,以维持国家的和平,这是奇耻大辱。

  汉朝的前七十年,就是在奇耻大辱中度过的。如果不是出了个汉武帝,我们现在看待汉朝的眼光,可能完全不同。我们很可能会认为汉朝和宋朝差不多,对外都是脓包之极。

  但是,对付匈奴这样一个异常强大的敌人,十五岁登基的汉武帝怎么可能有绝对把握?

  所以他上台伊始,照样执行和亲政策。公元前140年,匈奴的君臣单于又要求和亲了。16岁的汉武帝把宗室的一个女儿,嫁给了单于。

  至此,大汉把多位公主嫁给匈奴,已经六十年。

  武帝十分不满,他之前的一个姐姐之前被汉景帝嫁给匈奴,现在又嫁了一个。这些都是被迫的。他十分难受,所以越发想解决匈奴。

  但是武帝绝不会贸然动手。他上台之后的几年顾及外戚的面子,始终隐忍,直到公元前135年窦太后去世,武帝的皇位坐稳,这才开始大展宏图。由此可见武帝的心机还是很深的。另一方面,匈奴确实很强大,所以就算能甩开膀子干,也要极为小心。

  那怎么办?

  不到二十岁的汉武帝,谋局确实不同于常人。公元前139年,也就是在他17岁的时候,就派张骞率领100多人出使西域了。


  汉武帝之所以派使者出使西域,是因为风闻西域有很多国家,他们被匈奴欺负,虽然有些也是匈奴的属国,但总体上比较仇恨匈奴。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派使者联合呢?

  汉武帝的想法就是联合西域诸国,一同对抗匈奴。剪除匈奴羽翼,为大汉所用

  这是一个很深远的布局。

  但问题是,当时交通不便,往返一趟西域可能要好几年甚至更久。而且沿路必然还有很多匈奴骑兵拦截,一些属国可能仍会被匈奴所用。加上汉朝没多少人愿意出使,也不可能派出很多人,所以武帝这步棋只是预先布局,风险极大,就看有没有人愿意为国出使了。

  这时候,25岁的张骞(前164~前114年)站出来说:“我愿意!”

  汉武帝一看,行,那你就去吧。

  情况果然十分不乐观。张骞在公元前139年出走,到公元前126年才返回长安,历经十三年。这段时间,武帝以为他早已死在西域或者匈奴那儿了。一看张骞衣衫褴褛地回来,大喜过望,忙问他这十几年是怎么过的。

  张骞如实告诉皇帝:他们一百多人果然被匈奴人抓住,然后被软禁了十年。匈奴想让他们投降,但张骞始终不降。十年之后趁匈奴人放松警惕,张骞还是找机会跑到了西域,又在西域住了几年想联合一些国家。但是西域诸国或者畏惧匈奴,或者觉得生活不错,已经不想报仇了,所以没联系到盟国。不过,他这十几年对匈奴和西域已经颇为了解,所以决定返回汉朝。但是半路又被匈奴人抓住囚禁了一年多,好不容易又跑了回来。

  十三年前,张骞出走时带了100多人,这次连张骞在内,只回来两个人。

  汉武帝一看,很感动,不容易!特封张骞为太中大夫。另一个人是匈奴族的向导兼翻译堂邑父(又叫甘夫或甘父),也被封了官,但他的事迹史书记载不详。

  这里为什么提张骞?因为这表明:

  1、汉武帝为了对付匈奴,早已考虑到剪除匈奴羽翼,并让更多国家为汉朝所用。按照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尽量团结更多的人,建立“统一战线”。十几岁时的汉武帝,已经在为攻打匈奴布局了。

  2、但是当时西域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汉朝没人知道,加上路途遥远,所以张骞出使西域,当时不可能投入更多兵力。

  3、这招棋可有可无,毕竟要以自己为主。就算使团全军覆没,汉朝也没什么损失。

  4、如果出使成功,找到盟国,收益可谓非常巨大。

  5、就算找不到盟国,如果能回来几个人,告诉汉武帝西域的情况,也可以让汉武帝对天下大势有更多了解,更好地准备和匈奴的战争。

  6、而且,这些回来的人可以为汉军做向导,更好地攻击匈奴。

  现在这个结果,也就是张骞跑回来了,虽然没能拉到盟国,但带回了西域和匈奴的大量信息,对汉朝来说虽然不算最好,但也不错了。

  而在这十三年里,汉武帝已在公元前133年使了“马邑之谋”,就是想引诱单于率主力南下,汉军做个大包围圈,歼灭匈奴主力。无奈军臣单于很机警,半路发现不对劲,及时率领十万大军跑了,让三十万伏击的汉军无功而返。

  也就是说,武帝已经对联合西域失去希望,打算用机会主义的方式,解决掉匈奴主力,可惜没有成功。

  这样一来,汉匈的脸皮彻底撕破,于是双方磨刀霍霍,准备大打。此时张骞正好回归,武帝一看挺好!以后北征匈奴,你就做向导吧。所以在后来的汉匈大战中,张骞两次跟随卫青、一次跟随李广进兵匈奴,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直到公元前119年,此时汉朝已经和匈奴发生了多次大战,匈奴遭到沉重打击之后,武帝又任命张骞为中郎将,第二次出使西域,联合乌孙抗击匈奴,张骞的向导使命才算结束。

  张骞这颗棋子,武帝用得那叫顺溜!而张骞坚韧不拔,不辱使命,心向大汉,也让武帝的布局得以顺利实施。张骞,不亏为我大汉第一位开拓西域的民族英雄!

  那么,在前133年汉匈两国撕破脸皮之后,是不是立刻大打了呢?

  没有。大国战争,怎么可能那么快?双方第一次大战,是在马邑之谋四年后,也就是公元前129年。

  而且这一战,汉朝是输的。

  所以我们也不必神话武帝,他也是不断摸索,打了之后才发现并抓住匈奴命门的。

  马邑之谋之后,双方已经彻底撕破脸。在汉朝这一边来说,感觉军臣单于很狡猾,匈奴还是太强。所以武帝的策略是“积极的防守反击”,也就是汉朝枕戈待旦,等匈奴大规模进攻之后,汉朝再反击。

  当然,这种反击必须是积极的,也就是绝不单单是防守,必须在某些点主动进攻。从双方实力对比来看,这是正确做法。毕竟匈奴之前的几十年都很强,汉朝不可能贸然派一支大军深入草原。

  前129年,匈奴兴兵南下直指上谷(今河北省怀来县,北京西北)。武帝一看机会来了,分兵四路反击:

  1、骁骑将军李广出雁门。

  2、车骑将军卫青出上谷。

  3、骑将军公孙敖出代郡(今山西大同、河北蔚县一带)。

  4、轻车将军公孙贺出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出兵。

  四路将领各率一万骑兵。由此可见,武帝的这次反击是平均使用兵力,这在军事上根本不算高明。

  战争的结果是:匈奴人二胜一败一平,总体胜利。

  这是因为:他们把成名已久的李广当成大敌,而忽视了初出茅庐的卫青(?~前106),所以匈奴用重兵迎击李广。匈奴的战果也很辉煌,几乎消灭李广的汉军,还活捉了李广。但是李广装死,然后突然暴起抢了一匹马又逃了回来。另外两路汉军,公孙敖惨败损失7000人,公孙贺无功而返。

  只有卫青,因为没被匈奴重视,反而率军直捣匈奴祭天的圣地龙城,并俘获700人。匈奴没想到有人居然敢偷袭龙城,所以在龙城的兵力不多,卫青获得了胜利。当然,事后证明卫青的获胜决不是偶然的,因为他后来六次和匈奴作战,全都获得了胜利。但在当时,无论是匈奴还是汉军其他将领,都觉得是卫青的运气太好了。

  所以这第一次作战,汉军的损失远远大于匈奴。但是汉军也有史无前例的成果,就是暂时攻取了龙城(目前地点说法不一,但在蒙古草原内部)。对于汉武帝来说,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并且发现了一个年轻的将才,已经很有收获了。

  汉匈第二次大战是公元前128年秋,这次卫青作为主力,率领三万骑兵出雁门,长驱而进,斩匈奴数千人。

  第二次作战,武帝已经知道要集中兵力。但还是在汉朝的东北进攻匈奴,并没有伤到匈奴元气。

  公元前127年的第三次大战,匈奴惨败。这一次匈奴大举入侵上谷、渔阳(河北北部),劫掠百姓两千多人。武帝派李息从代郡出击,牵制匈奴主力。另一方面,令卫青率重兵由云中郡(内蒙古托克托县)出击,向西横扫河套南部(宁夏、内蒙一带),直至陇西,赶走了匈奴白羊、楼烦王,占领河套南部地区。

  下图的实色红箭头就是卫青在前127年的进军路线。

  这是一次超级大胜。因为河套地区是匈奴最肥美的地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匈奴的经济中心。卫青在这里活捉匈奴几千人,夺取牲畜(马牛羊)一百多万头。

  一百多万头!在那个时代,匈奴人口能有一两百万就不错了。卫青夺取了他们一百多万头牛羊,并占据了这个最肥美的地方,绝对是重创匈奴啊。由此可见,当时匈奴把主力放在东北是多么失策。

  事后来看,汉匈双方都知道河套南部的巨大价值。武帝立刻命令在此修建筑朔方城,设朔方郡、五原郡,并从内陆迁徙十万人到这里定居,想永久占据此地。而匈奴丧失了这个地区后,经济一蹶不振,军事上也逐渐被动。道理也很简单,草原民族都是靠放牧生活的,失去了这片最肥美的放牧地区,再失去一百多万头马牛羊,匈奴人以后还能吃饱肚子吗?而吃不饱肚子又怎么打仗?

  所以,武帝时期的第三次汉匈战争,是汉匈双方的分水岭。河套地区就是匈奴的经济命门!从此,汉朝越打越强,而匈奴越打越弱,直至溃不成军。汉武帝在战争中的谋划,也越来越高明。

  归根结底,是汉朝比匈奴强,这给了武帝更多机会。

  汉军为什么能越战越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汉军的武器装备,和汉朝初年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为了和匈奴作战,汉朝极大发展了“弩”。这是一种比“弓”更强大的弓箭,在春秋战国就有使用。但是到了武帝时期为了和匈奴作战,汉朝生产了更多“弩”,也进一步强化了性能,这让双方接触战之前的对射,匈奴人反而落于下风(到了宋朝又发展成“床弩”,更加强大)。

  而互射之后的接触战,卫青又造了大量新式“战车”。这种战车的前面是向前伸出的几根长矛,以阻挡匈奴骑兵,然后是盾牌,盾牌后面是汉军的弓弩手和步骑兵。

  你们说,这样作战,匈奴骑兵能有优势吗?所以在双方对砍之前,匈奴兵早已损失惨重了。加上汉军人数多,又勇敢,卫青和霍去病都是有勇有谋、身先士卒的勇将,匈奴焉能不败?

  匈奴丢掉河套南部,经济上成了跛脚鸭,武器装备又不如汉军,结局就注定了。

  但是,此时的匈奴是不是立刻一蹶不振了呢?

  当然不是。匈奴也是大国,怎么可能一战就完蛋?之后匈奴反而更猛烈地侵扰汉朝,凭借精良的骑射,只要碰到的不是卫青霍去病,仍然胜多负少。公元前126年,匈奴数万骑兵攻入代郡,杀掉汉朝太守,掳走千余人。同年秋季又攻入雁门,再次杀掠千余人。武帝命卫青从此反击,击退匈奴。前125年,匈奴又派几万骑兵,攻入代郡、定襄、上郡,被汉军击退。

  匈奴的右贤王也很猛,因为河套地区算是他的地盘。河套丢了他去哪儿?所以他疯狂反扑,一定要夺回这个经济中心!可是武帝怎么可能让他如意?双方打得急了,在公元前124年,汉匈再次展开大战!

  对于匈奴来说,这次集中几乎全部主力,誓要夺回河套地区,恢复经济,这是必须的。而对于汉武帝来说,则是要进一步重创匈奴!

  所以这一战非同小可,尤其对匈奴来说。如果汉朝败了,无非是回到几年前的战争起点,但如果匈奴败了,则基本完了。

  这次战争的结果是匈奴又一次惨败。卫青率三万骑兵深入草原,重创右贤王。右贤王虽然逃走,但汉军俘虏右贤王的小王十余人,男女15000多人,牲畜达二百多万头。

  二百多万头!比上一次俘获的还多。

  这下匈奴在中短期内是彻底起不来了。

  当匈奴被接连重创之后,汉朝对匈奴的战争就变成了碾压:

  • 公元前123年春,汉军出兵十万,歼灭匈奴数千。这一战,17岁的霍去病首次参加出场。

  • 公元前123年夏,汉军休整之后再次歼灭匈奴一万多人。一年大规模出兵两次,可见汉军之强。

  •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向西北进军一千多里,斩杀匈奴4万多人,控制了河西地区(今河西走廊和及湟水流域)。为汉朝进一步开拓西域,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一仗打得匈奴人哀叹:“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繁息;失我胭脂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 公元前公元前119年春,汉武帝命卫青与霍去病各率5万骑兵,以50万步兵和运输物资的军队为后队,兵分两路长驱直入。匈奴这次也拼了,玩命战斗。无奈实力已经大减,饥寒交迫,根本无法和汉军抗衡。战争的结果是卫青斩杀匈奴19000余人,霍去病更猛,歼敌7万余人。

  所以在本文开头就说:卫青、霍去病深入大漠,那是结果。这时候的战争,已经是摧枯拉朽了。

  仗打到这个份儿上,匈奴还能打吗?

  肯定不行啦!过去打仗双方各损失几千人,你来我往还挺热闹。但是现在匈奴一打就损失几万人,完全一边倒。匈奴一共才多少人口?这样的损失又能经得起几次?

  所以在公元前119年以后,整个漠南已经被汉军扫荡,匈奴不得不逃到漠北。

  彻底的满地找牙。

  谁能想到,十几年前还异常强大的匈奴,在武帝时期第一次汉匈战争中还胜多负少的匈奴,现在成了这个样子?

  而西域诸国一看匈奴被打败,纷纷打起了自己的算盘。之后汉朝多次派使者和军队进入西域,也逐渐在西域扩展了势力。而当西域诸国逐渐归汉之后,北边的匈奴就更弱了。西汉末年的名将陈汤,在以汉的名义带领西域一支杂牌军杀掉郅支单于后,说出了那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著名豪言。

  一支杂牌军就能消灭郅支单于,陈汤固然了不起,但另一方面也能看出,当时的匈奴已经弱到了什么程度。

  公元前119年之后的匈奴又几经反复,包括围歼5000人的李陵部队,取得了一些胜利,但基本上是日薄西山。后来一部分匈奴又到了漠南,这部分人就叫南匈奴,他们归附了汉朝,还和汉朝和亲(王昭君)。北匈奴虽然还在作战,但有南匈奴挡着,加上实力大减,所以对中原始终没形成太大威胁。

  东汉建立后,公元46年(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匈奴已经打不过我国东北的乌桓部落了。公元91年(东汉汉和帝永元四年),汉军在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大败北单于。这又是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因为这让北匈奴主力彻底心灰意冷,远走西域和中亚。但在这里,又被东汉将领多次击败,于是不得不继续往西。他们到了欧洲后,在那里痛击欧洲人。在公元五世纪的时候,还涌现出一个大帝叫阿提拉(406年—453年)。

  从冒顿统一匈奴开始,到公元91年,基本上处于统一的匈奴有大约三百年历史。之后就败亡了,北匈奴跑到了欧洲,在那里建立国家并混血;南匈奴也逐渐融合进汉族,成了汉族的一部分。当然,在南北朝时期还是乱了一阵,但从历史上看,已经彻底没戏了。

  我为什么要写匈奴的败亡史?

  因为我想说明以下几个道理:

  1、大国纷争,时间基本上以十年为单位。

  2、大国谋略,布局早已开始。战争,只是长期布局的结果,并快速推动双方实力的进一步消长。

  3、老二和实力雄厚的老大作对,永远要小心谨慎,因为老大的方法更多。在汉匈长期对抗中,汉朝就是老大,匈奴就是老二。老二不是不能取胜,但从概率上看,对抗的时间越长,则胜算越低。

  4、如果老二不能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彻底解决老大,那么或者讲和、投降,或者被灭。失败的一方至少要丧失几百年元气,甚至永远都起不来。

  5、在几十年乃至百年这个时间尺度上,大国之争貌似你来我往,旗鼓相当。但是,一旦过了分水冷,失败的大国将兵败如山倒。

  6、重创对方的经济,是大国争雄的根本。因此此后对方的军事实力将快速消耗,并失去补充。

  7、无论是人口、经济、社会制度还是科技,当时的匈奴都比汉朝差得远。所以作为老二,一定要隐忍,要耐心等待机会。拿匈奴来说,如果老老实实和汉朝搞好关系,或者在初期的失败之后立刻大幅降低姿态,重新和汉朝和好,学习汉朝的弩箭,积累铁器,尤其要保护自己的经济中心:河套地区。那么等到西汉末年天下大乱,匈奴进取中原统一天下,是完全有可能的。可是很奇怪的是,匈奴居然要硬扛到底,这让他们连续受到汉朝的沉重打击。最终倒霉的是谁啊?还是匈奴民族啊。

  所以,老二逞一时之勇和老大硬扛,貌似很热血,很爱国,实则祸国殃民。丧失的,很可能是整个民族的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