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邪由体表进入半表半里的深入分析-《伤寒杂病论》79

 鉴益堂 2018-10-04

本条是对上一条风寒感冒太阳病进入半表半里的病因做深入阐述,尤其着重于半表半里四个典型特征病因的阐述。

原文: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饮食,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

 “血弱气尽”是因为风寒感冒使用麻黄汤类汤剂发汗,发汗多了,产生身体的深层次变化。风寒感冒时,人体大量的精气、津液往体表输送,与病邪抗争,体内营养成分会缺失,尤其是用大汗法治疗时更厉害,出现“血弱气尽”这种阴阳两失的状况,因为血为阴、气为阳;这种情况导致肌肤抵抗病邪的后续不足,毛孔、肌肉组织不能有效抵抗病邪,“腠理开,邪气因入”,进入半表半里。

人体抵抗病邪除了体表之外,半表半里也是抵抗的战场,相当于守城退入“巷战”,即文中病邪“与正气相搏”,倪海厦说,半表半里就是淋巴系统,现代医学证明淋巴系统确实也参与免疫反应,而胸部、腋下是淋巴系统尤其腋下是淋巴结最为密集的地方,以致“结于胁下”如上条上述,产生了“胸胁苦满”,整个胸部,包括腋下(胁)部分闷得慌。

半表半里这个战场不像“城防战”有城墙作为战场分界线,“巷战”反复性大,这就是“正邪分争”,就是正邪纷争,以至于“往来寒热,休作有时”,时寒时热,寒热交替出现,这是正邪双方拉锯战的结果。

“默默不欲饮食”,默默是不喜言语,其原因是少阳经气受阻,而不欲食的原因,是肝气乘脾,脾无力为胃腐熟水谷,致使胃中食积而拒食。

“藏府相连,其痛必下”,“藏”即臓,“府”即腑,就是臓腑相连。邪气进入半表半里,已经直接影响到胸腹的大部分器官,即心肺肝脾和胃肠,尤其是脾和胃肠,脾主大腹,脾气不行一定导致腹痛

“邪高痛下,故使呕也”,邪在胸胁,上焦位置有热,胃肠水气被激动,并出现腹痛,热激动里饮,使之往上撞出现了呕吐现象。

半表半里会产生很复杂的病症,首先一定要使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并驱逐病邪出体表。但是由于病邪比太阳病深,邪气往往不能全部驱逐干净,仍有可能会向里进入阳明即胃肠,这时候需要用到少量白虎汤类(白虎加人参汤)解渴,即“以法治之”之意。

本文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u/195809430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