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血小板减少的常见药物及治疗药物

 一个人的盛开 2018-10-04


作者:高丽丽

来源:掌上医讯


血小板减少症是外周血血小板计数(PLT)<>9/L。通常情况下,血小板<>9/L时存在皮肤、黏膜出血的危险性;血小板<>9/L时有自发性出血的高度危险性;血小板<>9/L时,有自发性出血的极高危险性。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DITP)是因某些药物致使周围血液中血小板计数减少而致的出血性疾病,按药物作用机制分为骨髓抑制性血小板减少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一.致血小板减少的常见药物


分类

药物

特点

抗凝药

肝素

可分为I型和II型,I型较轻,通常发生在使用肝素后的1-2d,血小板计数可轻度降低,不会导致血栓或出血事件,继续用药可自行恢复;II型严重,于首次用药后5-14d引起血小板减少,常发生血栓并发症。

低分子肝素

主要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抗血小板药

氯吡格雷、GPIIb/IIIa受体抑制剂(GPI)等

可引起急性血小板减少症。

抗菌药

氨苄青霉素、哌拉西林、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磺胺类药物、甲硝唑等

主要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化疗药

异环磷酰胺、卡铂、依托泊苷、阿霉素、多柔比星、达卡巴嗪、美法仑、亚硝基脲类等

主要为骨髓抑制性血小板减少症,与剂量相关,一般可逆。

免疫抑制剂

环孢素

主要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非甾体类解热镇痛抗炎药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可抑制环氧化酶,使血栓素A2生成减少,进而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主要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镇静和抗惊厥药

丙戊酸钠、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地西泮等

主要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降血糖药

氯磺丙脲、格列本脲、甲苯磺丁脲等

有抑制骨髓作用。

选择性白三烯受体拮抗体

孟鲁司特钠等

初始体征和症状为出血倾向,包括紫癜、鼻衄和牙龈出血等。

雌激素药

己烯雌酚等

可能与对血小板的生成具有抑制作用有关,停药后一般可逐渐恢复正常,再次给药后血小板减少又可再现。

利尿药

呋塞米、噻嗪类药等

可能是通过抑制巨核细胞生成和形成血小板抗体,使血小板减少。

其他

强心苷类:洋地黄毒苷、地高辛;

降脂药: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

降压药:卡托普利等;

H2受体阻滞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

抗甲状腺药:硫氧嘧啶类;

H1受体阻滞剂:氯苯那敏。


二.治疗血小板减少的药物


分类

药物

注意事项

糖皮质激素

泼尼松等

为减少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影响,早晨1次服药较分次服药更合理。

细胞因子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rhTPO)、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等

rhTPO不良反应为乏力、发热、转氨酶升高、肌肉酸痛、水肿、皮疹、头晕等。

rhIL-11常见的不良反应有乏力、发热、水肿、房性心律失常、短暂贫血以及结膜充血等。既往有体液潴留、充血性心功能衰竭、房性心律不齐或冠状动脉疾病史者,尤其是老年者慎用。

其他

利可君

用于预防、治疗白血球减少症及血小板减少症。急、慢性髓细胞白血病者慎用。

氨肽素

用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细胞减少症。服药期间不得驾驶车、船或操纵危险的机器或高空作业。

肌苷

用于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症。静脉注射偶有恶心、颜面潮红;不能与氯霉素、双嘧达莫、硫喷妥钠等注射液配伍。


此外,若是血小板重度减少或出血严重可输注血小板或免疫球蛋白,以防止严重并发症。


参考文献:

1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血小板减少症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版)[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8,23(3):260-265

2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14)[J].中华肿瘤杂志,2014,36(11):876-878

3秦伟等.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7,17(5):577-579

4都丽萍等.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及防治[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7,9(6):414-417

5日本警示孟鲁司特钠的血小板减少症风险[J].药品评价,2015,32(4):201

6缪丽燕等.临床药物治疗学-血液系统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49,58-60

7刘丽宏.解密朝阳之临床用药思维构建[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8:279-28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