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做好这两点,不让文章留遗憾

 武当书苑 2018-10-05
 

 

文|杜文杰
​​​

 

 
   写文章前要认真思考。有人会说,这还用说?谁不知道。但时下网络时代,快文书写,碎片化阅读,对于写日记体,或追求作品数量,或初学创作的人以及一切想写出较高质量文章的作者来说,写前认真思考却是十分重要且必不可少的。

思考,可以说是进行文章构思,打腹稿,在心里反复琢磨酝酿。

写文章前先认真思考有哪些好处呢?

1)思考就是提前在心中考虑文章的谋篇布局,学会给文章搭好架子。

2)看看写这篇文章的意愿是否强烈,能否从中找到感觉或产生灵感,找出写这篇文章的最好理由,看从哪几个方面去写好这篇文章。这也是寻找文章证据、形成文章观点或论点的过程,非常重要,不可忽视。

3)写作前认真思考(构思)能帮助你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让你清楚从哪些方面去准备素材,并使你真正明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重要意义。

4)仔细思考能帮助你找到写这篇文章所要阐明观点之间的逻辑联系点,不至于文章思想逻辑混乱。写作过程中避免观点重复、错误、遗漏、主次不分等,让你的文章有逻辑层次,有深度、广度和高度。

写文章就像说话一样,最忌口不择言,不考虑他人感受想啥说啥,俗话说:会说话,想着说;不会说话,抢着说话不投机半句多,恶果就是祸从口出。说话要讲场合、方式和方法,写文章也是一样,要仔细思考酝酿周全之后,选择合适的方式用最恰当的语言文字将主题及观点表达出来。

经过认真思考之后写出的文章,能做到有条理,讲逻辑,语言简洁、生动、有力、有神,用词妥帖得当,条理分明。

 

中国知名作家、学者、教育家易中天曾深有感触地说:写文章或说话要重逻辑和证据,建议中国人多读一些外国的侦探小说,侦探小说能治中国人的思维病,他说自己写的36卷《易中天中华史》就是按照侦探小说的逻辑思路来完成的。可见,逻辑思维在写作中是多么重要。而很多人说话或写文章让人摸不着头脑,找不到要点和来龙去脉,主要就是因为不讲逻辑,文章缺乏逻辑性。

我不象有些作者提笔就写,写好了看两遍就发表(大多数作者写网络随笔文字经常如此),当然,个别天才写手,有灵感的作家除外,别说提笔就写,他们很多人甚至可以将讲话稿的录音整理出来,修改编辑就是文章,然后出书。

我要是对一篇文章在写前没有认真思考,写完后看两遍就发表的话,感觉多半会留下很多遗憾。比如,在文章的思想境界高度、字词句篇章等方面都会留下一些缺憾。

所以,多年来,我一直有写文章前思考和打腹稿的习惯,总是要先列提纲(思维导图),再打草稿,然后反复修改。

截至目前,我用近7年时间在书馆发表了170余篇原创作品,近40万字,书稿堆起来足有一尺多高,感觉既写了文章,又练了书法(本人喜爱书法),真是两全其美。先不说文章质量高低,看着这些书稿,心中十分欣慰。

写文章的感觉和惬意,有时就在笔端,即笔墨与纸张之间。当然,这也也只是每个人的爱好和感悟而已。

 

为什么喜欢这么做呢?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说的就是要多写多记,过去判断作品是不是你的原创,就是通过鉴别你的原始手稿,来判断你的写作时间、写作思路、作品内容及资料来源等。

现在很多作者的文章更印证了网络上的一句调侃: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这或许对某些作者来说,说的有点严重。就像说读书人,窃书不算,算借鉴,算学习,这就是歪理和狡辩。一些人认为写文章嘛,别人的也叫引用和借鉴,不管怎么狡辩,但一定得记住:在借鉴引用别人的同时,要多一些自己的东西,写出自己真实的思想、观点和感受,而不是原字不动的,整段整段抄袭别人的文章,或原创作者的文章,更有甚至,直接将原创作者的名字换成自己的,这些都是侵犯原创作者著作权的不道德行为。

写文章中会迸发出一些灵感火花,这些灵感有时稍瞬即逝,不经意消失无影无踪。我电脑打字不是很快,一旦输入不对,电脑经常出现一些错误的文字,所以,我习惯先打草稿,避免因电脑打字慢或受外界影响而打断创作思路,或灵感瞬间消失。因此,先将自己思想和灵感的火花记录在纸上或手机记事本里。

养成随时有灵感,随时记下的习惯,除非你的记忆力特别好之外,这对写文章是很有帮助的。

文思如泉就是一种良好的写作感受,只有心静,不受外界影响或集中精力全心创作时才有。写作灵感来时,要写的文字如同一汪清泉从泉眼里咕咕往外涌出;又如一位充满激情的演讲者站在台上滔滔不绝、慷慨陈词地演讲。那种畅快淋漓的感觉,也只有作者自己才深有体会。

 

发表文章前要认真反复修改,多读几遍,记住,不要着急,要慢一点,再看看,是否还有修改的地方。

尤其是当前写网络文字,文章发表出去了,虽然可以在网上修改,但有些读者每天很早就来关注你的文章,就像一个喜爱读你写的一部摄人心魄的小说著作一样,总是期待着你笔下一个个精彩情节的出现,或你故事中的主人翁的命运或结局。

你要记住对读者负责。你若不认真修改和审查,当你的读者(粉丝)突然读到一句病句或一个错别字,就如同吞下一只苍蝇,心中难免失望。

我有几次深有体会,读别人的文章也是一样,遇到文中的病句或错别字,要是能基本读出作者写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还行,要是读到猜都猜不出的乱码,就会为作者的马虎而降低心中的期望分值。

我自己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有时不管自己多么小心谨慎,文中还是犯下了低级错误——出现错别字。有几次匆忙赶写文章,在往电脑上输入的时候,明明看到每个字词都是正确的,发表之后,第二天一看,竟有几处出现明显错别字,有时还有语句、用词方便的瑕疵,思想观点就不说了,反正是挺遗憾的。对于这些是不能原谅和迁就自己的,因为,这是一个严肃的文风问题。

 

有些人说,出现错误,修改吧,改起来很方便,没什么大不了的。是的,有些地方(网站)是可以改的,但许多读者已经收到并阅读了你的文章,而你因疏忽马虎所犯下的错误已经对不起喜爱你的读者粉丝了。

​  在有些地方,比如在360doc图书馆写原创及原创征文,发表后是不允许修改的。再比如说已经印成出版物的文章,且已经发行了,改起来就更加困难了。这些都会给读者留下永久的遗憾。

当然,在网络上,个别字词错误尚且可以理解原谅,要是观点完全错误,那可就彻底贻误读者了。若真修改不了,就只有一个办法了,忍痛割爱——私了或删除。这就是发表文章前不认真审核的后果,欲速则不达。

所以,要让文章发表后不留遗憾,除了在写前认真思考外,发表前还要把好修改审核这一关。其实,这两点是每个喜爱写文章的作者都能做到的,只是要养成良好习惯罢了,坚持做下去,必出好成果。

文章不厌百回读,文章不怕百次改。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创作这部作品花了整整10年的时间,前后修改了5次(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完成这部73万多字的鸿篇巨著。再看看我们平常写一篇文章又花了多长时间?修改了多少次呢?

​  坚持写文章是一种习惯,坚持写出好文章是一种修养,坚持写出不留遗憾且对读者负责任的好文章则是一种精神。

写不了快文,就慢慢写,不着急,就像品茶一样,重在品,品出滋味,品出茶韵,品出境界。不为仓促成文,致使漏洞百出而留下遗憾。

 

​(图片来自网络,谢谢观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