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传人”曾熙:练太极,也可以年轻又时尚

 jplhj06 2018-10-05

能在最初的生命里,找到自己热爱一生的事业,曾熙走在了大多数人的前面。爱上太极,是一次偶然,也是一种必然。

“武侠梦”成真

梦想到现实的距离,有多远,每个人的答案不尽相同。从小就喜欢武侠电影的曾熙,憧憬着未来的某一天,自己也可以像电影里的侠客一样,飞檐走壁,踏水无痕。

2004年,曾熙10岁。当同龄人还在学校肆意地描绘童年时,曾熙已经背上了行囊,开始追逐自己的梦想了。郑州少林武术学校,是曾熙追梦旅途的第一站。一晃三年,曾熙在武术学校积累了一些“武术底子”后,回到了家乡的绵阳三台文武学校继续学习。白天读书,早晚练功,这样的生活,过了两年。

因为曾熙有一点的武术基础,很快就被一个武校的教练“发现”,选送武当山学习,成为武当龙门派第26代弟子,主修太极功夫。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曾熙随武当太极道教功夫团受邀赴上海,在世博会上表演功夫剧《武当·太极道》,他成功参演100余场。

没到武当之前,曾熙以为武当山只是一座山。踏进武当之后,他才深刻地体会到武当山绵延不断的源长。山上门派云集,各有所长。

在少林时,曾熙学的少林外家拳强劲刚猛;而武当太极拳讲究阴柔。如何让自己更好地适应太极拳,曾熙唯有刻苦钻研。当时,除了跟着师父学习太极拳,曾熙还要和师兄们一起学习文化知识。《道德经》《弟子规》……都是必修课程。

春去秋来,时光飞逝,曾熙的太极人生一往无前。“与少林弟子修炼的内家功不同,他们学成之后可以融入社会从事安保、保镖等职业;而众多武当弟子学成下山,为了生存,会开武馆从事太极养生、健身、文化等方面的教学工作;大多数则转行到其他行业中,久而久之,练太极仅为爱好而已。”曾熙选择了和师兄们不同的方式,“在宜宾从事武当太极的推广教学,就是传承和弘扬武当太极和道家文化”。

“公益太极”路

18岁,是成年的伊始。2012年,曾熙入选当年赴新加坡表演的武当道教功夫团,并随团参加了2013年新加坡传统农历新年时举行的妆艺大游行活动。

“新加坡的公益事业很发达,我们在新加坡城隍庙教学、演出,当地民众入会学习,每月只需花1新币(相当于人民币6元钱),其余开支全部由新加坡方面承担。”曾熙说。

在新加坡的生活是安逸的。但是,这种安逸的生活并不是曾熙想要的。人生还这么长,未来是什么样子的,曾熙的心里有着自己的想法。

2015年,曾熙从新加坡回国。当时,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公益太极逐步进入全民健身运动体系,曾熙考察之后,选择在宜宾以公益形式来普及武当太极。

2016年,曾熙在宜宾成立“熙游记”公益太极,自己作为太极拳的“引导者”,以传播太极拳文化为己任,实现太极拳“时尚年轻化”运动的趋势,让更多人能够了解、认识、学习、感触太极拳的乐趣和魅力。

现在熙游记公益太极已经有400多名学员了,分为成人班和儿童班。曾经,真武山、长江公园、翠屏山……都可以看见曾熙带领着一群太极拳爱好者们练拳的身影。2017年11月,曾熙发现白塔山是一个很好的练习场所。2018年4月16日,曾熙租下了白塔山原来的游客中心作为训练基地,“熙游记”武术俱乐部正式挂牌。

“能走到今天特别不容易,我会在推广太极的道路上继续前行。”曾熙感慨着。

“熙游记”继续前行

秋天的宜宾,阴雨绵绵,白塔山也躲在雨幕里,更添朦胧。穿着太极服的曾熙站在“熙游记”武术俱乐部的门口,似一位得道仙人。二十有四的年纪里,藏着一份从容。

在宜宾,众人皆知“西游记”,对“熙游记”太极却知之甚少。“熙游记”:熙,是姓名,也寓意聚人,容纳天下人;游,则是象征太极灵动飘逸。曾熙想给大家传达的是“公益太极,熙游天下”。且与“西游记”谐音,通俗易记。“熙游记”承载着曾熙的梦想。

在曾熙的身上,几乎看不见同龄人一般的焦虑、迷茫、挫败感,有的是成熟、理性和平静。和曾熙交流,能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对自己未来的确信。“3年基础,5年台阶,10年一剑”是他坚持走着的路。

曾熙是一个有想法的人,他在尽自己的努力,让太极惠及更多的人。“武当太极拳以养生为主,以技击为辅。且武当太极拳的特点是以道家哲学为指导、以养生为宗旨、以技击为末学、以道德为门风。太极拳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全龄适合,熙游记就是要将太极拳年轻化、时尚化的理念传递给更多的人。”

太极

为周刊君点亮小心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