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瓷-II 单色蓝釉

 喜欢博物馆 2021-08-29

国家博物馆藏清代瓷器第二期。

上期请你欣赏了单色红釉,红红火火。这期换个颜色,我们欣赏单色蓝釉瓷器。但请放心,保证你看了心旷神怡不抑郁!

清代康熙

天蓝釉暗刻菊花纹长颈瓶

国家博物馆藏

这件瓷器漂亮到无需解释,纤细优美的造型,漂亮的暗刻菊花纹。注意哦!这菊花纹是先刻在瓷器的素胎上,外边罩上蓝釉,再入窑烧造而成的。因为罩了一层釉,不细看很可能会忽视,而一旦注意到它,往往给人惊喜,所以称为暗刻,这是古人喜欢的含蓄美。

这种天蓝釉色是康熙朝的首创。之前的蓝釉瓷器都是深蓝色,就是传统的祭蓝(蓝得偏黑)。它是用含有微量钴的秞料呈色而成。天蓝釉和上一期介绍的康熙豇豆红釉瓷器类似,成品多数都是小件的文房用品,多数都是官窑器。因为技术要求高,后世虽多有仿制,但颜色总难完全一致。

清代康熙

天蓝釉暗刻菊花纹长颈瓶

(优美的颈部线条和暗刻花纹)

国家博物馆藏

瓷器在康熙执政的61年中获得高速发展,创新纷呈,后世学者认为这主要得力于两点:

1、康熙首创了督理窑务制度,有中央委任的督窑官专门在景德镇烧造瓷器。

2、康熙本人重视瓷器烧造同时又兼容并蓄,接受并鼓励各种创新。

我自己也特别喜欢康熙的瓷器,总体感觉非常有朝气,较之后世雍正的细腻高雅,乾隆的富丽堂皇,品康熙瓷器像是吃青橄榄,看着青涩,细品确变化多端,回味甘美。

此处请横屏欣赏

清代康熙

祭蓝釉碗

国家博物馆藏

这是康熙官窑的祭蓝釉碗。望文知意,这是一件用于祭祀的器物。规范不同颜色的瓷器在祭祀典礼上的用途指南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创造。他的《大明会典》中明确指出:“洪武九年,定四郊各陵瓷器,圜丘青色,方丘黄色,日坛赤色,月坛白色.......”天圆地方,圜丘礼天,方丘祭地。祭蓝色就是专门用在圜丘的祭天仪式上的。直到今天,如果你去北京,到天坛公园看看,会发现天坛的琉璃瓦就是这种深邃沉着的祭蓝色。

祭蓝是从元代就成熟的釉色。明宣德的祭蓝釉非常漂亮,前几期请你欣赏过。

链接如下:

国博-明瓷 II

康熙祭蓝的水平也非常高,而且明显能看出模仿明代瓷器的痕迹。这是康熙瓷器很有趣的一点,喜欢模仿前朝,甚至很多还落前朝的款,可能是康熙皇帝心太大了吧?或者是因为改朝初期,从稳定民心出发。

此处请横屏欣赏

清代康熙

祭蓝釉碗(碗心款识)

国家博物馆藏

此处请横屏欣赏.

清代雍正

乌金釉碗一对

国家博物馆藏

最后请你欣赏一件少见的黑釉瓷器。因为国博藏清代瓷器里仅有这件黒釉瓷器,只好和蓝釉放一起为你介绍。

国人对黑色不太感冒,纵观瓷器史,只有少数几个朝代的黑瓷出名。其中最有名的应该是宋代的建窑,这与当时饮茶风俗需使用黑色瓷器衬托茶色有关。

清三代官窑中也有一种黑色瓷器脱颖而出,这就是“乌金釉”。“乌金釉”又是创烧于康熙年间,因为和煤一样黑,而煤雅称乌金,所以得名。如果不是黑得那么有性格,是很难有此成就的!

这件是雍正乌金釉,继承其父的法统,黑得发亮!

此处请横屏欣赏

清代雍正

乌金釉碗一对

国家博物馆藏

此处请横屏欣赏

清代雍正

乌金釉碗一对 (底款)

国家博物馆藏

今天就欣赏到这。

祝周末愉快!

***

国家博物馆藏瓷系列

国博-宋瓷 I

国博-宋瓷 II

国博-宋瓷 III

国博-宋瓷 IV

国博-元瓷 I

国博-元瓷 II

国博-明瓷 I

国博-明瓷 II

国博-明瓷 III-彩釉

国博-明瓷 IV-龙纹彩瓷

国博-明瓷 V-青花-数百年前全球化的缩影‍

国博-明瓷 VI-明晚期青花

清瓷 I-单色红釉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