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伏羲时代(三)

 百科知识博览 2018-10-06
    第三章  太极图

    第一节 渊源

    “太极”一词,最早见于《易传》,所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即是。

    而在宋朝之前,一直是只有“太极”之名,并无“太极”之图的。

    直到北宋时期的陈抟老道士,将其和另外的《河图》《洛书》等图象一起拿出来,传给他的学生。他的学生又几传几转,最后转到当时的名人周敦颐(也有说是朱熹),才经由这些名人散播开来。

    即便如此,对于这些图象的真伪,也一直是有人持怀疑态度的。

    但是,现在我们不用怀疑了。

    因为,1977年,在安徽阜阳双古堆,发掘出了西汉汝阴候的墓,从墓中出土了一个“太乙九宫占盘”,上面的图式,与陈抟所传《河图》《洛书》丝毫不差。证明陈抟老先生的东西,确有古传,并非是他自行臆造。

    1993年,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黔西北彝族美术·彝文古籍插图》,里面的两张插图,正是《河图》《洛书》。

    这表明,陈抟所传之图,不但可靠,而且历史久远,要追溯到周边少数民族和中原汉族尚未分化之前。也就是说,至少要追溯到黄帝和炎帝发生阪泉大战,以及黄帝和蚩尤发生涿鹿大战,伏羲和女娲后裔中的一部分,被赶到边穷地区,与中原决裂之前。

    实际上,彝族也许并不是在这一次涿鹿大战之后才和我们分家的,他们可能还是在未发生阪泉大战之前,就早已和我们分道扬镳了。因为,在伏羲、女娲、神农时代,都曾经发生过大规模的部落战争,都有战败的部落不得不从开放地区逃避到闭塞地区的可能。

    那么,陈抟老道士所传的这个《太极图》,是否就是最原始的《太极图》呢?《太极图》的作者是谁?它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陈立夫在《关于太极图的一些问题》中说:“大陆先后所出土之古太极图,较《周易》及《乾凿度》之成书,尚早三、四千年。诸如陕西永靖所出土六千五百年前双耳彩陶壶上之双龙古太极图(藏瑞典远东博物馆),使用毛笔中锋所画,早于孔子四千年。又出土商代及西周之多件青铜器上,亦契有雌雄双龙相互缠绕之太极图”。

    如果陈立夫所言“双龙相互缠绕”即为《太极图》的观点可以成立,那么,在陕西临潼姜寨出土的文物中,又有一只“鱼蛙纹彩陶盆”。

    这个彩陶盆的彩纹图案中,鱼和蛙,在盆底是以左右与上下两个大的方位相对的;而蛙是两只,又上下相对;鱼是四条,先是每两条在一起,肚皮对肚皮,形成一个相对的统一单元,然后,两个相对的统一单元,又在盆底形成了一个左右方位的高层次相对。

    我们从这个彩纹图里反反复复的相对情形中,能不能联想到我们现代哲学中的对立统一思想?特别是两条鱼,肚皮对着肚皮,能否让我们联想到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双鱼《太极图》呢?

    在西安半坡出土的文物中,我们还发现一个“人面鱼纹彩陶盆”——一个人脸的两边,各挑着一条鱼。这又是什么意思呀?

    翻开《山海经》的《海外北经》,就可以看到这样的记载:“北方禺疆,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青蛇”。

    在《山海经》的各篇中,一共有九处这样“珥蛇”的记载。那么,这个“珥蛇”又是指的什么呢?

    古代的一些部落中,祭师们在进行法事的时候,会在自己的两只耳朵下面,各挂一条小蛇。

    这是一种宗教仪式。这种仪式,就称为“珥蛇”。

    在红山文化遗址中,考古人员就发现了蛇形的玉坠。证明这种“珥蛇”仪式,确实是存在过的。

    那么,西安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不就是描绘的一种法事仪式吗?

    只不过,这里的蛇,换成了鱼。

    其实,鱼就是蛇的替代品;还有蛙,也是蛇的替代品。

    由于对蛇的恐惧与敬畏,我们的祖先,曾经崇拜过蛇。

    后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本事有所提高,个性随之张扬,相对地就有些自我膨胀、无所顾忌。因而,他们就不再崇拜和敬畏那原本令人恐惧和厌恶的蛇了。理所当然地,蛇就被赶下神坛,而由其它的东西来代替。

    由什么东西来代替呢?

    伏羲部落因为后来走向平原,走向草原,脱离了水性,所以,他们的蛇就飞到天上去了,变成了龙、凤。当然,在地上,也还有猪、熊,等等。

    女娲部落因为继续留在秦岭周边的山水之中,所以就崇拜鱼、蛙、花,等等。

    崇拜龙、凤、蛙、花,是一种对能力的向往。龙、凤是斗争能力的象征;蛙、花是繁殖能力的象征。而崇拜鱼、猪、熊,就是像今天的美国人崇拜火鸡一样,是一种感

    恩崇拜,是崇拜一切给他们以养育之恩的东西。

    当然,由于后来伏羲部落与女娲部落重新融合,而龙图腾相对其他图腾更有激发人们向往崇高的精神优势,所以,其他图腾就慢慢地拜倒在龙图腾的脚下,隐身到龙图腾的背后去了。我们华夏民族,也就由“蛇的传人”,变成了“龙的传人”。

    由“珥蛇”到“珥鱼”,我们发现了一种宗教仪式的转换。这就是说,珥鱼和珥蛇,形式不一样,它们的内在含意,却是相同的。

    那么,它们的内在含意又是什么呢?这珥蛇与珥鱼,都有着什么样的宗教意义呢?

    唐代李冗《独异志·卷下》载:“昔宇宙初开时,只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妇,又自羞耻。兄即与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遗我兄妹二人为夫妇,而烟合;若不,使烟散。’于烟即合,二人即结为夫妇”。

    像这样描述伏羲和女娲兄妹结为夫妇的传说故事,还有很多,内容上都大同小异。

    然而,分析这段传说,我们认为其作者至少有以下三个错误:

    一是把历史上前期发生的事情与后期发生的事情搞混淆了,产生了张冠李戴的错误;二是以后人之心,度前人之腹,不理解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环境以及由此带来的道德观念的差异;三是错误地理解了“伏羲女娲交媾图”的含义,以致发生错误的联想。

    历史上确实是有过近亲结婚,也就是兄妹通婚的事情。但那不是在伏羲、女娲所处的年代,而是在更早,是在燧人氏时代之前。

    从燧人氏时代开始,我们的祖先便有了血缘观念,并且由此确立了姓氏,规定了同姓之人不能通婚。燧人氏姓风,华胥氏姓风,伏羲、女娲都姓风。这说明了,华胥氏是燧人氏的后代,伏羲氏和女娲氏又是华胥氏的后代。而到伏羲、女娲的那个年代,同姓不能通婚的观念,绝对是早已经根深蒂固了。所以,从道德约束的层面上讲,伏羲和女娲作为兄妹,是绝不可能通婚的。

    传说中,给兄妹二人通婚设置了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宇宙初开,只有女娲兄妹二人,天下未有人民”,因而,二人只有通婚,否则不能繁育后代。

    但是,这样一来,二人的羞耻之心就没有必要了。因为,在人类发展的早期,文化蒙昧,人类等同于动物,根本就不可能有所谓的羞耻之心。

    有的传说中,说的是洪水把天下的人们都淹死了,只留下了兄妹二人。

    然而,这么一来,他们兄妹就更不可能通婚,并且繁育后代了。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发生了那么大的灾祸,幸存的人,虽然身体健全,但精神上必然完全崩溃,不可能再有任何的作为了。

    在大洋洲的一个岛上,曾经有多达7000余人,分为若干个部落各自平静地生活着。后来,西方殖民者上岛,与他们发生了激战。全岛7000余人,最后只剩下200余人,不得不投降。他们的想法,原本也是要好好地活下去,不为别的,只为种族能够繁衍,血脉不致中断。但是,在随后的新生活中,尽管西方殖民者对他们十分地优待,他们却在三十余年的时间里,仅仅生育过三个孩子,而且都体质欠佳,出生不久就夭折了。最后,这个岛上的原住民,没有被殖民者完全消灭,却一个不剩地,自我地消亡了。

    原因是什么呢?——精神创伤。

    而且,以人类的智慧来讲,根本就不可能发生洪水把人们全部淹死,最后只剩下两个人的事情。因为,大地并不是平的,有低处,也有高处。即使地球上的全部冰川融化,也不可能淹没全部的陆地。低处被淹了,人们可以跑到高处呀。何以会导致所有的人全部被淹死呢?

    那么,为什么人们会杜撰出伏羲和女娲兄妹结婚的传说呢?

    原因是:第一,历史上确实是有过伏羲和女娲两个部落分家,后来又重新融合的事实,但是,后来的人们不知道伏羲氏和女娲氏是两个部落,而以为他们是两个人,所以,就将他们两个部落的融合,理解为两个人的兄妹通婚;第二,人们错误地理解了“伏羲女娲交媾图”。这幅“伏羲女娲交媾图”被广泛发现,年代各不相同。其内容都是蛇身人首的伏羲和女娲,蛇尾相互缠绕在一起,而两人则面对着面,一人持规,一人持矩。但是,后来的人们只看到他们的两条蛇尾缠绕在一起,就以为他们是在交媾,却没有想一想,为什么他们一边“交媾”,一边还要一人持规,一人持矩?

    实际上,所谓的“伏羲女娲交媾图”,是我们的祖先举行祭祀时与神灵对话的符。它的意思就是:请求司阳之神与司阴之神进行谈判,要求双方订立盟约,各守规矩,保持和谐,以使人类能够和和乐乐、安享太平。

    天有日月,地有山水,人有男女,时有昼夜,春华秋实,冬雪夏雨——举目世界,无事无物,不成阴阳。那么,神灵当中,难道就不会有“阴神”和“阳神”吗?一定是有的。

    而“阴神”阴性,“阳神”阳性,他们的性情不同,就不会闹出个什么别扭来吗?

    而万一他们闹出个什么别扭来了,人类可就要遭殃哟。

    所以,人类就要祈祷,就要对神灵们进行哀告,请求他们订立盟约,遵守规矩,少耍性子。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有口头语言,有身体语言,还有笔墨语言。而人与神之间的交流,也仿照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有口头语言、身体语言、笔墨语言。

    古代祭师们在做法事的时候要唱歌,就是使用口头语言与神灵交流;跳舞,以及在身上弄一些特别的装饰,就是使用身体语言;而画符,就是使用笔墨语言。

    所谓的“伏羲女娲交媾图”,其实就是古代祭师们做法事时所使用的符,是祖先们以笔墨语言与神灵的一种交流对话。

    而相同的交流对话,也同时表达在口头语言和身体语言之中。祖先们“珥蛇”与“珥鱼”的装扮,就是一种身体语言。它们的含意其实和符图一样,也是请求司阳之神与司阴之神进行谈判,要求双方订立盟约,各守规矩,保持和谐,以使人类能够和和乐乐、安享太平。

    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双鱼型《太极图》,实际上就是由所谓的“伏羲女娲交媾图”演变而来的,她实际上就是我们祖先们祈神的一种符。

    只不过,从前的蛇神,换成了后来的鱼神而已。

    第二节 双龙《太极图》

    从考古学的事实上来看,鱼文化只出现在南方的仰韶文化之中,所以,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双鱼《太极图》,实际上就是来自于仰韶文化。也就是说,她是属于女娲部落的文化遗产。

    陈立夫说:“大陆先后所出土之古太极图,较《周易》及《乾凿度》之成书,尚早三、四千年。诸如陕西永靖所出土六千五百年前双耳彩陶壶上之双龙古太极图(藏瑞典远东博物馆),使用毛笔中锋所画,早于孔子四千年。又出土商代及西周之多件青铜器上,亦契有雌雄双龙相互缠绕之太极图”。

    这说明,除了双鱼《太极图》外,历史上实际上还有过双龙《太极图》。

    但是,为什么我们现在,普遍地只看到双鱼《太极图》,而不常见双龙《太极图》呢?

    这就是文化发展使然,是文化发展上优胜劣汰的结果。

    双鱼《太极图》和双龙《太极图》,都表达了一种阴阳之间对立统一的意涵。但是,双鱼《太极图》具有黑白阴阳之分,而双龙《太极图》因为图案复杂,要是黑白分明,就不大好看了;另外,双鱼《太极图》明显地有鱼头鱼尾之分,而双龙《太极图》只能分出龙头龙身,要明显地分出龙身龙尾就不容易;再其次,双鱼《太极图》一个鱼头朝上,一个鱼头朝下,如果双龙《太极图》也是这样的话,那就有辱某一条龙的身份——毕竟人家是一条龙啊,怎么能够低头朝下呢?

    所以,双龙《太极图》最终退出历史,是由于《太极图》的含义在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而龙自身的表达形式,却不能适应这种历史的变化。

    可是,历史上毕竟有过双龙《太极图》。也就是说,在伏羲氏的文化发展中,原始的“伏羲女娲交媾图”,也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变化发展,演变成了伏羲氏部落所特有的双龙《太极图》的。

    在红山文化遗址中,我们很容易见到蛇文化的影子。蛇形玉坠,表明伏羲氏也把陕甘地区祖先们蛇文化中的祭祀仪式,带到了草原。但是,由于图腾的变化,在仪式内容不变的情况下,他们的祭祀仪式的形式必然也要跟着发生变化,就是要将蛇图腾变换成龙图腾。

    而龙图腾自身,其实也是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的。

    最初的龙的形象,完全是根据恐龙的化石骨架想象出来的。其内在的含意就很单纯,就是单纯地崇拜力量。因为恐龙的体型巨大,所以它的力量必然巨大。

    后来,龙的形象中加入了猪的元素,也加入了蛇的元素,甚至加入了鸟和云的元素,这就使它的涵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也表明伏羲氏部落的生活环境变得复杂和深刻,使他们的思想文化也变得复杂深刻了。

    体形巨大的龙,就是表达的一种野性,是反映伏羲氏部落的野性扩张。是表明在没有土地限制的情况下,他们对力量的向往。

    因为力量代表着土地。有多少力量,就有多少土地;有多少土地,就有多少粮食。

    由恐龙骨架想象出来的龙,演变成猪头蛇尾之龙,表明了野性扩张时代的结束。表明这个时候,再没有未被开垦的土地可以扩张了。现在要多打粮食,只能靠在现有的土地上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这实际上是靠天吃饭,所以现在就要学会感恩。猪和鱼一样,是一种食物。猪崇拜和鱼崇拜,都是属于感恩崇拜。当然,猪崇拜产生在粮食相对充足之后,表明这时候的伏羲氏,是在向往一种更好的生活,表明他们不仅想吃得饱,而且想吃得好。

    而蛇崇拜重新恢复到龙的身上,表明土地的争夺已经开始,表明我们的祖先面对战争,采取的是一种不卑不亢,盘曲据守的态度。

    而龙的身上又加入一些鸟、云的元素,就是生活在草原上的伏羲氏,从草原的环境中获得了新的灵感,所以就放飞着新的梦想。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鸟是自然界中最自由的一种生物;空中的雄鹰,更是搏击的好手。而云彩的上天入地、千变万化、沾衣带湿、触之无影,更是一种败无可败,战无不胜的象征。

    随着龙形象的不断变化,随着伏羲氏的思想文化不断地发生深刻的变化,以“伏羲女娲交媾图”为原型的双龙《太极图》的思想内涵,当然也会发生深刻的变化。

    它不再仅仅是一种宗教意识的表达,不再仅仅是一种与神灵的对话,而是反映着伏羲氏部落的哲学思想及其处世态度。

    可是,有时候,简简单单才是真。过于复杂,反倒弄巧成拙。

    龙形象的复杂性,使它在表达形式上输给了女娲氏简单的鱼形象,在体现深刻的哲学意涵方面反倒自我掣肘。

    所以,当伏羲氏和女娲氏重新融合之后,伏羲氏的双龙《太极图》,就输给了女娲氏的双鱼《太极图》。但二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其实是差不多的。

    第三节 从宗教到哲学

    “伏羲女娲交媾图”,是从“蛇身人首”的蛇文化上发展起来的。

    “蛇身人首”的蛇图腾,本是表达一种价值观,是一种对蛇类的恐惧性崇拜。而这个价值观,又是以一个“人蛇对立”的客观现实为基础的。这个“人蛇对立”的客观现实中,就包含着阴阳,包含着对立统一的形式。

    而以这个“人蛇合一”的对立统一形式为逻辑的起点,我们的祖先就想到了,阴阳是一种无处不在的东西。

    那么,既然阴阳是一种无处不在的东西,神灵之中又会怎么样呢?神灵之中会不会也有阴阳呢?

    而如果神灵之中也有阴阳,那么,阴神和阳神的性格不同,他们会不会发生什么冲突呢?会不会闹出个什么别扭呢?如果他们之间闹个什么别扭,那对于我们人类,可就是个了不得的大事啊。

    他们之间随便哪一位打个喷嚏,那在我们人间,就不是一场及时雨,而是一场洪水滔滔啊,那是要死人的啊。

    所以,不能让神灵打喷嚏,不能让他们闹别扭。而怎样不让他们打喷嚏,怎样不让他们闹别扭呢?祈祷吧,与他们对话吧。

    这,应该就是“伏羲女娲交媾图”的来历。

    而“伏羲女娲交媾图”既然来源于“蛇身人首”,那就应该是在渔猎时代就已经有了。可是,渔猎时代有规和矩吗?

    规和矩是农业时代的产物,是农业时代为了丈量土地的需要而产生的。这就是说,我们现在看到的“伏羲女娲交媾图”,都是农业时代的文化遗留。更早时代的这种符图,是个什么样子,我们还不知道。它们经历了哪些变化,我们更不知道。也许那些符图,我们现在其实已经看到了,却是相见而不相识呢。

    而“伏羲女娲交媾图”,虽然仍然是一种宗教性质的东西,但它在人类认识论的历史上,却实现了一个具有奠基性的跨越。

    它把人类本能性的、不自觉的对立统一的世界观,上升到了理性的层面,变为了一个自觉的、理性的对立统一的世界观。

    我们谁都没有看到过神,因为神是一个不具有现实基础的存在,是人们想象出来的东西。而这个想象出来的东西,为什么会有阴、有阳,成双、成对呢?这就是我们的祖先们心中已经有了阴阳观念,已经有了对立统一的世界观的结果,是我们的祖先已经将本能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结果。它是对我们的祖先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反映。

    正是在这个自觉的、理性的对立统一世界观的基础上,我们就看到了后来的“鱼蛙纹彩陶盆”,看到了双龙《太极图》和双鱼《太极图》。

    “鱼蛙彩纹陶盆”里反反复复的相对情形,表达的就是一种对立统一的世界观。这也是《太极图》中最基本的内容。

    而双鱼《太极图》在对立统一世界观的基础上,则表现出了更详细的哲学内容。

    首先,黑白色彩,表现了对立统一双方性质对比上的差异。黑为阴,阴为柔,亦为静;白为阳,阳为刚,亦为动。

    鱼体为阴,表明其相对柔弱;鱼体为阳,表明其相对刚强。阴鱼阳眼,表明其惯性力相对较差,性质相对躁动;阳鱼阴眼,表明其惯性力相对较强,性质相对淡定。

    惯性是对能量与能力的体现。惯性力差,就是能量和能力差,相对难以把持;惯性力强,就是能量和能力强,相对容易稳住。

    所以,总体上,黑鱼跟白鱼对比,白鱼是强者,黑鱼是弱者。

    然后,圆与变形三角,表现了一个主体结构中不同部分的角色差异。鱼头为圆,圆为阴,阴为稳定;鱼尾为变形三角,变形三角为阳,阳为变化。

    鱼头之阴,首先代表一种稳定的态势,而稳定的态势代表惯性,代表能量,代表能力的源泉;鱼尾之阳,首先代表一种变化的态势,而变化的态势代表惯性的瓦解,代表能量的输出,是一种能力的展示。

    所以,鱼头为阴,是稳定的主导性结构,代表主体在支配自身的行为;鱼尾为阳,是变化的功能性结构,代表主体在表现自身的价值。

    再然后,上下左右,表现了对立统一双方地位上的差异。上为阳,下为阴;右为阳,左为阴。而阳为强,阴为弱。

    白鱼上位为阳,是其相对强势,占支配地位;黑鱼下位为阴,是其相对弱势,占被支配地位。白鱼尾巴绕向左下方为阴,是其相对具有由强变弱的趋势;黑鱼尾巴绕向右上方为阳,是其相对具有由弱变强的趋势。

    这个变化趋势,其实是由主体结构的能量、能力与其环境因素的互动结果决定的。

    虽然《太极图》中,也显示了一个对立统一结构的变化趋势,但是,她的主要作用,还是表达一个对立统一结构的存在形式。

    她表明,一个对立统一的结构,是由双方的功能、价值联系起来的,并且价值的正负与大小,决定了双方的关系,是敌对还是合作,是支配还是被支配。

    但是,这只是它的理论上的意义。实际上,我们的祖先创作它,肯定有其现实的目的。那么,这个现实的目的是什么呢?

    白鱼的尾巴朝下,黑鱼的尾巴朝上。这不是表示强者必然变弱,弱者必然变强吗?

    而这样一种提示,在一个为了土地而弱肉强食的年代,会给人以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效应呢?

    他就是激励弱者积极作为,警示强者谨防后路。将这样一个符图作为旗帜高举在战场上,它就作为神的旨意,对敌我双方都是强大的精神刺激。

    《太极图》原本就是一张符图,它是没有名字的。问一问现在的和尚道士,他们画的符,都有名字吗?

    而它现在有名字,是后来的文化作品越来越多,不给它们安上名字,不便于学习交流。

    当然,命名之下,《太极图》原来的意义,就有所限定。它现在的意义,就基本上是以其名字的含义为准了。

    顾名思义,《太极图》就是为了表达一个“极”字。而“极”,甲骨文造型,原是“人”字上下各一横,表示人之上、下两个方向所达到的天、地两端的限度。“极”音同及,有抓住之义。这实际上就是表达一种相对的姿态,而且是一种稳定性的、结构性的相对姿态。

    不过,“太极”之名,原谓“大恒”。

    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帛书《周易》六十四卦经文,及其另外的传文诸篇。经过二十余年的整理校勘,以后陆续发表。在《易传》之《系辞》中,今本“易有太极”,帛本作“易有大恒”。结合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恒先》篇中“恒先”之义考之,当以帛本“大恒”为确。“太极”当由“大恒”而来。

    可以认定,帛书抄写的年代在汉高祖刘邦至吕后执政的二十余年间。而今本“十翼”之文,是在帛《易》基础上修订完备而成的,其时间应该在文、景之后的汉武帝时期,即汉武帝立五经博士时或之后。帛本《系辞》之“易有大恒”,在今本中改为“易有太极”,是帛本抄写时汉文帝刘恒尚未称帝,无须回避其名讳;到抄写今本时,刘恒已经称帝,要回避其名讳的缘故。

    所以,《太极图》原来当为《大恒图》。

    “大恒”的关键词是“恒”。“恒”是什么呢?“恒”字来源于“亙”,“亙”是“恒”的本字。“亙”的字形字意就是天地之间日月互转,永续恒久。而从哲学的观点看,什么才是永恒的?狭义上的“存在”就是永恒,广义上的“变化”才是永恒。“太极”的关键词就是“极”。“极”是什么呢?“极”就是极端,就是一个对立统一结构中两个相对的方面。而从哲学的观点看,什么才是极端?什么才是对立统一呢?狭义上的两个相对的“存在”就是互为极端,就是对立统一;广义上的“存在”与“变化”,就是两个极端,就是一个对立统一。

    “大恒”与“太极”,既有相同的含义,也有不同的视角。而特别是以它们最初的字形字意来理解,不同之处就更加明显。这前后名称的变化,似是因为避讳而起,而又实有学术观点之差异。它与《太极图》原本无名,只是遥远时代的一种宗教活动所使用的符图的事实,共同构筑起一个《太极图》文化的发展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