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开东:钱梦龙先生三生三世,终于等来十里桃花

 与你同行2011 2018-10-06

钱梦龙先生是中国教育的标志性人物。他的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自80年代横空出世,迄今依然充满生命力。这是先生的光荣,也是中国教育的屈辱。

钱先生的影响绝不止在语文教育界,他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思想,被整个教育界广泛接受,并被奉为圭臬。

犹记得我读大一时,学校请来了钱老师做课。先生执教《愚公移山》,那是我第一次听大师的课,只觉得如饮甘霖,如饮醇酒,如坐春风。

20年过去了,我还记得其中一个细节。愚公决定要移山,“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钱先生问:这孩子前去帮助愚公移山,他爸爸会同意吗?此问大妙。问的是他爸爸,实质上指向孀妻之“孀”,遗男之“遗”,属于曲问。

钱先生接着又问:“小孩子跳跃着去帮助愚公。怎么跳跃?”学生思考后说:“不对。跳,不是跳跃,而是欢快的。”这属于有意错问。

其课堂行云流水,当行于行,当止于不得不止,就在轻轻松松的对话中,文章核心及难点,一一破解,犹如庖丁解牛,如土委地,豁然开朗。

再后来,钱梦龙、魏书生和于漪成为中国语文的新三老,与过去三老的叶圣陶、张志公和吕叔湘相映成趣。

再后来《教师之友》发起“那一代”,炮轰钱梦龙、魏书生和于漪老师,指出他们的硬伤和缺陷。批钱老师的文章名为《方格内的圆融》,为我一朋友所撰。方格内不去多说,圆融一词的概括倒是极为精确。虽然遭遇批驳,但钱先生宽容淡泊,一笑而过,彰显其大家风度,很是让我钦佩。

再后来就是很多年的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争论。“工具论”者只注重双基夯实和应用能力培养,使得语文教育越来越窄化;“人文论”者轻视文本价值,拼命倡导人文精神的熏陶,其结果就是语文越来越泛化。于是《语文课程标准》糅合这两说:“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但问题是,工具性和人文性能否实现主观的、外在的、简单的统一?如果能统一,它们内在的必然联系是什么?统一之后走向何方?如果不能统一,工具性和人文性究竟是何种关系?我们应该如何梳理这种关系指引自己的教学?

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导致了语文教育界的撕裂,这种论争掩盖了很多语文教学要解决的真正问题。又是钱梦龙老师大声疾呼,语文教育应该拒绝“性”骚扰。此论一出,满座无言,万籁俱寂,但又于无声处听惊雷。很多人恍然大悟、大醒。

“语文教学该返朴归真!”语文教学要多一点对民族传统、民族文化的尊重,多一点对自身经验的研究,少一点形式主义,少一点食洋不化,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接触文本,触摸语言,在读写听说的语文实践中摸爬滚打,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课。

后来当网络盛行的时候,钱先生又用这一时尚方式将自己对语文教学回归的呼唤上传,名为《请向钱梦龙开炮》……

这就是大写的钱梦龙先生!

这个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二,一共四次留级的差生,只有初小毕业,但凭着对语文的深厚热爱,终究滴水汇成大江,碎石堆成海岛,成为中国教育界的一面旗帜,一座巍峨的高峰。

钱老师的人生格言:自尊不自大,自主不自是,自信不自负,自谦不自卑。

如今钱先生已经87岁高龄了。这一次引发我关注的是,钱先生准备与姚丹华女士喜结连理的信息。很快这则消息便被证实,因为看到了姚丹华女士的一份声明。这一份声明,让人热泪盈眶。

姚丹华老师放弃继承权的声明:

声明

本人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素来钦佩钱梦龙先生之语文教学思想;本人亦酷爱古典诗词的欣赏与写作,遂与先生有更多的共同语言。近读先生于不久前问世之《两负轩吟稿》,吟诵再三,更油然而生相见恨晚之感。又见先生鳏居多年,空巢独处,三位子女虽有孝心,但皆分散居住,居处离先生寓所较远,不可能常侍于先生膝下,而先生巳届耄耋高龄,一人独居,实有诸多不便与不利因素。因此,经反复权衡,本人决定与先生结为终身伴侣,既便于照顾先生之晚年生活,本人亦可有更多切磋请益的机会,而先生之爱我助我也出于一片至诚,更增强我与先生结合之信心。但由于两人年龄相差悬殊,难免招致种种误解与猜测,故特声明如下:

一、我与先生的结合,纯属情感与志趣的结合,不搀杂任何功利动机;

二、婚后双方经济独立,互不干涉与过问;

三、先生唯一的房产嘉定秋霞公寓41号202室,由先生的三位子女继承,本人自愿放弃继承与居住权。

我再一次相信还是有伟大的爱情,在这个俗世存活,尽管很少为人所知。如果爱,仅仅是因为心动了;如果恨,那也仅仅是不爱了。

但很快就听到有人说,姚女士这个声明纯属多余,你不继承不就是了,为何要拿出来公告天下?

其实,在中国的确人言可畏,我为姚女士的壮举高唱赞歌。爱自己所爱,选择自己所选,然后用一纸声明,抵制黑暗的揣度和虚无,把脏水挡在身外,而且坚定自己的初心。其实,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和阶段,异性之爱、肉体之爱会让位于人的精神之爱、思想之爱。而后者无疑是更深层的爱。

但接着就有人说,就算佳人欲嫁,钱老也应该拒绝,甚至说出了暴殄天物这样的怪话。

我的观点是,钱老也是普通人,任何人都有追求幸福的自由和权力,钱老也不例外。更何况一位老者,晚年寂寞,也的确需要人照顾。如果真有一位心灵相知的人,愿意爱自己,真的深爱自己,不掺杂任何私利,理性决定与自己结成终身伴侣,两人夫唱妇随,红袖添香,琴瑟和谐,为什么要拒绝呢?

如果换成你,你会拒绝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勿夺人欲。为什么总喜欢先把别人当成圣人,然后就实施道德绑架,就算是圣人,也有结婚的自由。

所以我支持钱先生,一切真爱都应该被尊重和祝福。我从钱先生《赠丹华爱妻》中感受到他们的幸福。

诗结良缘情最真,

三生石上认前因。

从今不羡鸳鸯侣,

相守芸窗伴夕晨。

当年的王洛宾倒是因为年龄原因拒绝了三毛,但这不是对三毛的尊重,结果三毛回台湾反而自杀了。老王痛惜不已,老泪纵横,写下了人生中最后一首歌:

你在那橄榄树下

等待又等待

我却在那遥远的地方

徘徊又徘徊

人生本是一场迷藏的梦

且莫对我责怪

为把遗憾赎回来

我也去等待

每当月圆时

对着那橄榄树独自膜拜

我永远的在等待

你永远的不再来

等待等待越等待

我心中越爱

所以我选择相信爱情。多一些理解和祝福,少一些世俗的闲言。我相信钱老师的三生三世,也相信姚老师的十里桃花。

只为苍生说人话,不为君王唱赞歌

但书人间善与恶,哪管湮没与流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