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仝小林教授:糖尿病发现的四大阶段【郁、热、虚、损】

 鉴益堂 2018-10-07
本文转载自微信号大师讲经典

糖尿病的自然演变过程可分为:郁、热、虚、损四个阶段

1.郁证阶段
代表疾病的早期

多数肥胖糖尿病患者在前期肥胖阶段,因过食和少动形成以食郁为先导的气血痰火湿食六郁。

过食则谷气壅滞中焦,胃纳太过,脾运不及,土塞进而导致木郁,肝气郁滞不行,

加之少动,全身气机涩滞不畅,肝之疏泄不能,脾胃升降受阻,土壅木郁甚。

临床表现肥胖、多食、不耐疲劳。

消瘦糖尿病患者因脏腑柔弱,机体调节能力较差,于内则食人易积,遇事易郁,于外则易受邪气,故机体常处于郁滞状态。

临床表现消瘦、情绪波动、精神抑郁、易外感。糖尿病前期多属于郁的阶段。

2.热证阶段
代表疾病的发生

肥胖者在中满的基础上化生内热,

此阶段表现出一派火热之象,如痰热、湿热、胃热、肠热、肝热等,

临床可见易怒口苦(肝)、消谷善饥(胃)、便秘(肠)、大渴引饮(肺)等,其中肝胃郁热最常见。

或脾虚运化无力,中土郁滞日久化热,形成脾虚胃热,肝脉挟胃;

若波及肝木,形成肝热,连及血分以致血热,火伏气分,还可灼烧肺金。

临床可见情绪急躁易怒、心烦、口渴多饮、饥饿多食、舌红面赤等。

糖尿病早、中期多处于热的阶段,肥胖型以实热为主,消瘦型实热兼有本虚。

而郁、热阶段的病理基础是以胰岛素抵抗为主,胰岛B细胞损伤轻微,

表现为B细胞数量增加,分化作用丧失,但胰岛mRNA水平基本正常,对葡萄糖诱导的急性时相胰岛素分泌消失,但对其他刺激物诱导的分泌反应仍存在。

3.虚证阶段
代表疾病的发展

前一阶段火热未除,脏腑功能持续亢进,耗散脏腑元气,则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功能活动无力,气血津液生成及代谢障碍,加之火热灼津,燥热伤阴

故气阴两伤为始,进而阴损及阳,阴阳两虚,同时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积聚内生。

如《证治要诀·三消》曰“三消得之气之实,血之虚,久久不殆,气尽虚。”

此阶段以虚为主,兼有标实,既有气虚、阴虚、或阳虚,又常有火热未清,还可夹瘀、夹湿、夹痰等。

肺胃肝肾阴虚多与肺燥胃热俱现

由脾运不健渐致脾气亏虚,水饮失运,聚而生湿,水谷精微不归正化,注于脉中成痰成浊,痰热湿瘀既是病理产物,也是促使疾病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

古代所论消渴即属虚的阶段,消渴病机“阴虚燥热”亦与此阶段病机本质一致。

此阶段病理特点为胰岛B细胞损伤加重,表现为B细胞肥大,脱颗粒,胰岛素储备下降,胰岛mRNA水平下降,对精氨酸等非糖刺激物的分泌反应亦受损。

4.损证阶段
代表疾病的终末

糖尿病后期,诸虚渐重,或因虚极而脏腑受损,或因久病入络,络脉损而成

此期根本在于络损(微血管)和脉损(大血管),以此为基础导致脏腑器官的损伤。

《证治要诀·三消》曰:“三消久之,精血既亏,或目无视,或手足偏废无风疾,非风也。”

《圣济总录》曰:“消渴病久,肾气受伤,肾主水,肾气虚衰,开阖不利,能为水肿。”

此期火热之势已渐消退,虚损之象进二步加重,多以气血精津亏损,脏腑功能衰败立论。

此期多见阴阳两虚,各种并发症相继而生。

病理上,胰岛素抵抗较前一阶段减轻,B细胞损伤愈加严重,表现为胰岛形态结构改变,有胰淀粉酶样蛋白沉积、糖原和脂滴、胰岛纤维化、B细胞凋亡速度加快,功能衰竭。

郁、热、虚、损概括了糖尿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演变过程,代表了疾病发展的早、中、后及末期。

无论肥胖糖尿病(脾瘅)或消瘦糖尿病(消瘅),其自然发展过程均将经历郁、热、虚、损的演变。

把握糖尿病的整体发展脉络,对于认识、理解疾病,判断预后,并根据病情发展演变予以正确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