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利 | 引导孩子恰当地表达愤怒与攻击,是家长的必修课——

 子健168 2018-10-07



-01- 

咬人的孩子,

就不是好孩子?


当托班的老师第三次慌慌张张打电话给我,说女儿又咬了一个小朋友,而且情况比较严重的时候,我脑子里头那根叫理智的弦就断了。


第一次她咬了一个小男生的鼻子,稍微破了点皮;

第二次咬了另一个小男生的胳膊,隔着衣服留下了牙印子;

这一次,她直接在第三位男孩白嫩的脸颊上,咬了一个非常深的伤口,有的地方甚至流血了!


前两次家长还能勉强接受道歉,打了破伤风,这一次我该怎么办?


将心比心,要是自己孩子被咬成这样,我也会失去理智。孩子家长是怎么教自己的孩子的?学校是怎么管理的?怎么就能眼睁睁看着孩子被伤害?



忘记怎么求得对方家长原谅,又忘记了怎么样回到家,我开始狠狠打女儿屁股和腿,大声呵斥她“打你疼不疼?”“咬别人别人也很疼”“上次妈妈怎么和你说的?你怎么就一点也不听话!”


说话还不利索的她,边躲边缩在墙角嚎啕大哭,但让我震惊的是,她突然抬起手,狠狠地咬着自己的手背和手肘,力度之大,整个小身子都在都在抖动。


我慌忙掰开她的嘴,又忍不住打了她一巴掌吼:“你不许伤害自己,怎么样都不许伤害自己。”


尽管这事情过去有三年多,但女儿咬着自己的样子,手背上深深的牙印,我和她激烈的情绪体验,都时刻在警醒我,是做了一次怎样糟糕的家庭教育模板


-02- 

攻击别人的孩子

其实更需要爱!



性子安静的女儿,怎么会突然去攻击小伙伴,而且还是用咬人的方式?为什么她会突然咬自己?平时自诩冷静的我,情绪怎么就完全失控了?


美国儿童发展研究会会长,发展心理学专家贝里·布雷泽尔顿教授(下文简称布教授),在《应对孩子的愤怒与攻击》一书里,专为孩子咬人这件事,做了长篇幅的详细心理解析,并指出几个关键的点。


“咬人者”“被咬者”的父母,都一样不好过;

咬人行为让人感觉是种野蛮而低级的动物攻击方式;

咬人是种沟通方式,咬人和被咬的孩子都需要被安抚;

刚融入集体的孩子是攻击行为的高发期;

父母需要跳出自身童年阴影才能更好帮助孩子。


简单概括就是:无论孩子的行为表达恰当与否,都是与外界的一种沟通方式。


但作为父母,会因为孩子这种攻击性受焦虑和困惑折磨,过度反应,用错误教育方式来对待孩子。


对于刚入托不久,饱受分离焦虑的女儿,已经完全被吓坏了,小朋友害怕的眼神,大人对她的批评,还有我对她的打骂,都让她无力反抗,最后只有对自己狠狠咬了下去。


脆弱需要帮助的孩子却更多被以暴制暴,很可能变本加厉地去攻击小朋友,直到被周围一致贴上脾气不好、需要远离的标签。



布教授心疼地说:


成年人的过度反应会使孩子承受误解和拒绝,如果周围的人都对他没有信心,他又如何能够寻找更好的沟通方式呢?


这个认知,对于每个曾经因为打人、抓人、踢人攻击其他小伙伴的孩子来说,对于焦虑的父母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03-

爸妈们,

别害怕孩子的愤怒和攻击性!


当我尝试用这个概念去做口头调查的时候,大多数的爸妈都会摆摆手:“那可不行”“孩子乖乖的最省心”“不要惹事”等等。


爸妈们焦虑的原因,除了大文化背景倡导人与人之间应该谦逊礼让、友爱和谐之外,攻击的行为一旦发生,代表着就会有受伤的一方。


而且失控的攻击行为,会伤害和破坏良好的关系,毕竟孩子将来不是活在真空里,要融入集体,就得收起挥舞的爪子。


所以,对于愤怒和攻击性,我们一直是抱着避讳和贬损的态度。



对此,布教授在《应对孩子的愤怒与攻击》一书中,详细地划分了孩子心理发育月龄段,标出每个阶段的特征,明确这些愤怒和攻击性的本能是与生俱来的,因为每个孩子都需要用这种方式来宣告自己的独立,寻找自己的定位。


“这孩子特别难带!”


不管是哭闹、发脾气、不睡觉、啃咬妈妈、抓人、揪头发……这些让我们熟悉又心烦的折腾套路,都是婴儿的愤怒和攻击行为,目的是为了确定妈妈是否包容和接纳自己。


如果爸妈们无条件包容这种攻击行为,以充满爱意的照料回应,孩子就会感到放心,攻击行为就逐渐减少,并不存在大多数人担心所谓的“惯坏了孩子”。


反之,如果照料孩子的人,对这些攻击行为不耐烦甚至愤怒,孩子就会调整行为策略,比如攻击性不对外的情况下,更容易转成对自己的伤害。


那些把自己手指甲都啃秃,甚至啃出血的孩子们,那些频繁咳嗽发烧生病的孩子们,那些莫名其妙就攻击别人的孩子们,甚至撒谎,拖延等,绝大多数潜藏着没有被接纳的伤


-04-

适当表达攻击性的孩子,

成功几率更大


竞争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比拼冲突,而进取的底色,本来就是攻击性——我想赢你。


你就会明白,这种保留的攻击性,在孩子一生中,他必须独自面对的,那大大小小的,无数的冲突竞争里,是多么重要而且必要的品质。


仔细看那些能在自己事业上有所建树的名人,要在激烈的社会竞争里不被淘汰,大多是勇于打破了常规,敢于探索走出不寻常的路,而这种富有生命力的能力,就来自原始的愤怒和攻击性。


这本来就是生命赠与孩子珍贵的武器,却常常被我们用“要听话”“要乖”“要忍让”卸下。


-05-

平衡攻击性,

是一生的功课


看到这里,也许有爸妈会担心,保留愤怒和攻击性,孩子变成野蛮人怎么办?不受管束怎么办?养成了滋事斗殴的性格怎么办?


布教授不但懂得初为父母的焦虑和无所适从,也懂得孩子具体的需求,在解析孩子成长的不同的阶段,不同的行为表现,行为动机后,总会给出了细致无比的教育方法。


他表示:


父母帮助孩子学习处理愤怒的情感,把攻击性的诉求转化为建设性的行动,这些都是孩子持续一生的功课。


因为在孩子的成长中,最困难的任务之一,就是学习如何在攻击性过强和攻击性太弱之间取得平衡。


还记得去年的《爸爸去哪里5》圈粉的陈小春父子吗?


当暴脾气的陈小春黑着脸,不断催促Jasper走快点的时候,他没有闹脾气,或者听话加快速度,而是淡定拿起喇叭喊话:


“what's wrong with u?Can u stop angry now?”



这种看起来平和,实际上是对抗攻击的姿态,立马就让陈小春醒悟自己的问题,晚上还诚恳地和儿子道歉,这就是优秀的表达攻击性方式。


愤怒与攻击性,作为一种与生俱来的内驱力,不存在对错,需要我们理解,帮助孩子控制、调整、疏导和管理这种力量,而不是一味的压制它。


总结布教授提供了一些主要的处理原则,它们更多是在帮助孩子认识自己,明晰边界。


  • 跳出来处理孩子的问题


孩子在表达情绪和攻击状态的时候,会特别敏感关注父母的反应,同时学习父母处理这种情况的方式,这是孩子能否管控自己的关键。


孩子处理情绪的方式,就是和父母学习的,而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通常是自己童年遭遇的投射,强调要跳出自身的童年阴影,就是为了避免给孩子一个错误的示范。


“布教授有办法”之《给孩子立规矩》


  • 帮助识别情绪,理解比控制更有效


情绪,本来就没有好坏之分,孩子情绪的表达方式,从新生儿时到孩子能清晰说话前,爸妈可以试着了解孩子的需求,帮助孩子识别情绪,鼓励讲出自己的意愿。


  • 建立安全感,设定界限


不管什么原因,处于激烈情绪的孩子都需要一份安全感,布教授建议先安抚孩子,不管是分开冲突的孩子,还是给孩子一个安抚的拥抱,都能让他们感觉自己是被爱和安全的。


在安全感的前提下,设定清晰的规则“不许打人”“不能咬人”,“我知道你很生气,但再怎么生气,都不能伤害别人”,边界就是不允许任何人被伤害,再教孩子寻求正确的表达方式。


布教授有办法之《应对孩子的愤怒与攻击》


对于淤积的愤怒,也可以通过很多种方式发泄出来,多种释放情绪的途径比如打枕头,运动,都能帮助孩子平复情绪,也是和自己和解的方式。


养育孩子,一直都是任重且道远,需要智慧和方法,也需要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我们会因为理解孩子而感到爱和柔软,而这份爱,就是我们减少留下遗憾的力量。


赠书

“布教授有办法”系列

《应对孩子的愤怒与攻击》

化学工业出版社


活动规则:


欢迎小伙伴们畅所欲言,跟小编分享您对本文的感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