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布龙齐诺《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寓言》(An Allegory with Venus and Cupid,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

 阴山工作室 2018-10-07
布龙齐诺《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寓言》(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

布龙齐诺 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寓言 An Allegory with Venus and Cupid 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


作品介绍

The picture is likely to be that mentioned in Vasari's 'Life of Bronzino' of 1568: He made a picture of singular beauty, which was sent to King Francis in France; in which was a nude Venus with Cupid kissing her, and on one side Pleasure and Play with other Loves; and on the other, Fraud, Jealousy, and other passions of love. Venus and Cupid are identifiable by their attributes, as is the old man with wings and an hourglass who must be Time (not mentioned by Vasari). The identity of the other figures, and the meaning of the picture remain uncertain.
The howling figure on the left has been variously interpreted as Jealousy, Despair and the effects of syphilis; the boy scattering roses and stepping on a thorn as Jest, Folly and Pleasure; the hybrid creature with the face of a girl, as Pleasure and Fraud; and the figure in the top left corner as Fraud and Oblivion. The erotic yet erudite subject matter of the painting was well suited to the tastes of King Francis I of France. It was probably sent to him as a gift from Cosimo I de' Medici, ruler of Florence, by whom Bronzino was employed as court painter. Bronzino was also an accomplished poet. The picture reflects his interest in conventional Petrarchan love lyrics as well as more bawdy poetic genres.


布龙齐诺《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寓言》(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

布龙齐诺 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寓言 An Allegory with Venus and Cupid 局部

参考译文

这幅画很可能是瓦萨里在1568年的《布朗齐诺的生活》中提到的:他描绘了一幅奇异之美的画,这幅画被送到法国的弗朗西斯国王那里; 其中有一个裸体维纳斯与丘比特亲吻,并在一边快乐和玩其他的爱; 另一方面,欺诈,嫉妒和其他爱的激情。维纳斯和丘比特可以通过它们的属性来识别,有翅膀和沙漏的老人必须是时间(瓦萨里没有提到)。其他数字的身份以及图片的含义仍然不确定。
左边的嚎叫形象被不同地解释为嫉妒,绝望和梅毒的影响; 男孩散落玫瑰,踩着刺,狡猾,快乐; 混合生物与女孩的面孔,如快乐和欺诈; 并且左上角的人物为欺骗和遗忘。这幅画的色情而博学的主题非常适合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一世的口味。布龙齐诺被聘为宫廷画家创作的这幅画,可能是作为科西莫一世的礼物送给佛罗伦萨统治者。布朗齐诺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这幅画反映了他对传统彼特拉克体十四行诗爱情歌词的兴趣以及更加猥亵诗意的风格。


布龙齐诺《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寓言》(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

布龙齐诺 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寓言 An Allegory with Venus and Cupid 局部

维基百科

《维纳斯,丘比特,愚人和时间》(亦称为“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寓言”和“维纳斯的胜利”)是一个寓言通过绘画佛罗伦萨艺术家阿尼奥洛布龙齐诺。它现在在伦敦国家美术馆。
大约在1546年,布龙齐诺受委托创作一幅名为《维纳斯,丘比特,愚人和时间》的画作。它展示了作为风格主义时期特征的矛盾,色情和模糊的图像,以及布龙齐诺的老师蓬托尔莫。
这幅画可能是科西莫一世或弗朗切斯科萨尔维亚蒂委托,由他提出作为礼物赠送给法国的法兰西斯一世。瓦萨里写道,它被送到弗朗西斯国王,虽然他没有说明由谁。色情图像可能会吸引美第奇和法国宫廷流行的口味。对纹理和财富的关注也与布龙齐诺的贵族赞助一致。这幅画是拿破仑从巴黎带到维也纳的,1813年是约翰· 克格莱维奇从弗兰兹·文策尔、考尼茨·里特贝格那里获得了这幅画。自1860年以来,它一直在伦敦。
维纳斯的形象可以比作奢华的珍贵物品(如大理石雕像),因其不可用而备受青睐。在这种大而异常寒冷的构图中,故意构造在相反运动的对立面上,最好的工作是对面部进行处理。作为最重要的肖像画家,布龙齐诺画了几个精心绘制的美第奇家族肖像。
在画面的幽闭恐怖的前景中挤满了几个人物,他们的身份一直是学术界广泛争论的主题。有时它也被称为《维纳斯的胜利》。然而,它的意义仍然是难以捉摸的。丘比特以及他的母亲(维纳斯)和裸体普托,在右边都以典型的风格主义的形象蛇形形式构成。
这两个核心人物很容易通过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属性来识别。例如,她认为金苹果在夺得她巴黎的判决,而他炫耀的特点翅膀颤动。这两个人物都是裸体的,在光芒四射的白光下照亮。丘比特抚摸着母亲裸露的乳房,亲吻她的嘴唇。
至于他身后的沙漏,在场景右上方的胡须、秃头人物被认为是时间。他用力地向右侧扫过他的手臂。很难用任何确定的方式解释他的姿态; 这可能是为了防止画面最左边的人物屏蔽维纳斯和青少年丘比特的乱伦行为,使用滚动的蓝色织物,在前面和后面的人物之间提供一个屏幕。许多学者认为他的姿态似乎说“时间短暂,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可能全部结束。” 与时间相对的人物,以及对帷幔的掌握,通常被称为淹没,因为他的形状缺乏实质 - 没有眼睛的眼眶和面具般的头部。这个面具般的脸部被右下角的两个实际面具的图像所呼应。
其余人物的身份更加含糊不清。老太太被称为嫉妒 -虽然有些人认为她代表了梅毒的破坏性影响(不明智的性交结果)。在愚人身后右手边的生物,有一个女孩的脸和脱节、怪诞的身体,伸出一个蜂窝状,左手连在她的右臂上,躲在她背后的蝎子倒钩,可能代表着快乐和欺诈。然而,对这些识别没有达成共识。

作品细节


布龙齐诺《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寓言》(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

布龙齐诺 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寓言 An Allegory with Venus and Cupid 局部

布龙齐诺《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寓言》(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

布龙齐诺 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寓言 An Allegory with Venus and Cupid 局部

布龙齐诺《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寓言》(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

布龙齐诺 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寓言 An Allegory with Venus and Cupid 局部

布龙齐诺《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寓言》(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

布龙齐诺 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寓言 An Allegory with Venus and Cupid 局部

布龙齐诺《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寓言》(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

布龙齐诺 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寓言 An Allegory with Venus and Cupid 局部

布龙齐诺《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寓言》(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

布龙齐诺 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寓言 An Allegory with Venus and Cupid 局部

布龙齐诺《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寓言》(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

布龙齐诺 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寓言 An Allegory with Venus and Cupid 局部

布龙齐诺《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寓言》(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

布龙齐诺 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寓言 An Allegory with Venus and Cupid 局部

布龙齐诺《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寓言》(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

布龙齐诺 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寓言 An Allegory with Venus and Cupid 局部

布龙齐诺《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寓言》(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

布龙齐诺 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寓言 An Allegory with Venus and Cupid 局部

布龙齐诺《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寓言》(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

布龙齐诺 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寓言 An Allegory with Venus and Cupid 局部

布龙齐诺《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寓言》(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

布龙齐诺 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寓言 An Allegory with Venus and Cupid 局部

布龙齐诺《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寓言》(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

布龙齐诺 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寓言 An Allegory with Venus and Cupid 局部

布龙齐诺《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寓言》(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

布龙齐诺 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寓言 An Allegory with Venus and Cupid 局部

布龙齐诺《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寓言》(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

布龙齐诺 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寓言 An Allegory with Venus and Cupid 局部

布龙齐诺《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寓言》(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

布龙齐诺 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寓言 An Allegory with Venus and Cupid 局部

布龙齐诺《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寓言》(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

布龙齐诺 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寓言 An Allegory with Venus and Cupid 局部

布龙齐诺《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寓言》(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

布龙齐诺 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寓言 An Allegory with Venus and Cupid 局部

布龙齐诺《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寓言》(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

布龙齐诺 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寓言 An Allegory with Venus and Cupid 局部

画家简介

布龙齐诺 (Bronzino,1503-1572),托斯卡纳大公科西莫一世美第奇的宫廷画师,意大利佛罗伦萨的风格主义画家。全名阿格诺洛·迪·科西莫(Agnolo di Cosimo),亦称阿格诺洛·布龙齐诺(Agnolo Bronzino)。布龙齐诺这个绰号可能和他黝黑的肤色或他常用的肖像画主题有关。
根据同时代的学者乔尔乔·瓦萨里(Giorgio Vasari,1511-1574)记载,布龙齐诺是拉法利诺·德尔加博(Raffaellino del Garbo,1466-1527)的第一个学生,14岁成为意大利佛罗伦萨画派风格主义画家蓬托尔莫(Pontormo,1494-1557)的学徒。蓬托尔莫对布龙齐诺的艺术风格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他们合作了许多重要的作品。1539年,布龙齐诺首次接受Medici的邀请,参与科西莫一世和那不勒斯总督的女儿托雷多的伊莲诺拉(Eleonora di Toledo,1522 -1562)的婚礼绘画的创作。此后,他成为公爵的官方宫廷画家,在科西莫一世美第奇的宫廷里度过了他的大部分职业生涯。1563年,以科西莫宫廷杰出艺术家为主的佛罗伦萨美术学院成立,布龙齐诺是创始人和核心成员。
布龙齐诺是一位出色的肖像画家,他的画风和老师蓬托尔莫极为相近,以至于直到今天学术界依然在争论二人作品的归属问题。布龙齐诺最著名的作品是科西莫一世公爵和伊莲诺拉公爵夫人系列,以及他们的宫廷人物,如巴托洛梅奥·潘恰蒂基和他的妻子卢克雷齐娅。这些作品以对人物的个性化表现和对服装细节的细致刻画而闻名。作为梅第奇家族的宫廷画家,为满足宫廷贵族的趣味,他的肖像往往追求艳丽、华贵的效果。他以熟练的油画技巧展现出富丽堂皇、珠光宝气的奢侈场面。他画的肖像人物安静而优雅,冷峻而高贵,被视为宫廷肖像画的经典,影响了整个欧洲宫廷肖像画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
(阴山工作室根据维基百科和乌菲齐美术馆资料编写)

作品资料

Artist:Bronzino
Artist dates:1503 - 1572
Full title:An Allegory with Venus and Cupid
Date made:about 1545
Medium and support:Oil on wood
Dimensions:146.1 x 116.2 cm
Acquisition credit:Bought, 1860
Inventory number:NG651
Location in Gallery:The National Gallery,Room 8

相关文献

^ "bronzino-an-allegory-with-venus-and-cupid". www.nationalgallery.org.uk. Retrieved 2015. Check date values in: |accessdate= (help)
^ Wiens lebende Schriftsteller, Künstler und Dilettanten im Kunstfache: dann Bücher-, Kunst- und Naturschätze und andere Sehenswürdigkeiten dieser Haupt- und Residenz-Stadt : ein Handbuch für Einheimische und Fremde, Seite 319, Franz Heinrich Böckh, Bauer, Wien 1821.
^ The masters of mannerism, Museum of fine arts Budapest, page 29, Szépmvészeti Múzeum (Hungary), Marianne Haraszti-Takács, Taplinger Pub. Co., New York 1968.
^ "Judgement of Paris". www.theoi.com. Retrieved November 2014. Check date values in: |accessdate= (help)
^ Aphrodite equals Venus
^ peter-paul-rubens-the-judgement-of-paris + Venus Archived November 26, 2014, at the Wayback Machine.
^ The National Gallery. 2001. An Allegory with Venus and Cupid Archived 2008-05-25 at the Wayback Machine.
^ 'Fraude' as interpreted by Erwin Panofsky, Studies in Iconology, Harper Torchbooks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62), pp. 86–91 (originally pub.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9).
^ "Bronzino's An Allegory with Venus and Cupid". Smarthistory at Khan Academy. Retrieved September 25, 2013.
^ The Life Of Python. A&E Home Video. 1999.

阴山工作室

本文图片及英文资料均来自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官方网站和维基百科,局部细节图片及中文资料系阴山工作室所加。某些英文单词中的分割线和中文被大写拼音替代的词是为了规避网站非法字符审核。参考译文由Google翻译插件自动生成,或有疏谬在所难免。


大图下载


布龙齐诺《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寓言》(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

布龙齐诺 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寓言 An Allegory with Venus and Cupid 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