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韦绪性诊疗月经失调经验

 循天园 2018-10-07
    月经失调是月经周期或出血量异常为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可伴月经前、月经期的腹痛及全身症状。器质性病变或功能失常皆可导致月经失调,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系由内分泌调节系统失调所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内、外生殖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常见于青春期及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分为排卵性和无排卵性两类,以后者为多见。若月经过多,或持续时间过长,或淋漓不断,属不规则子宫出血,常见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或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闭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凡年龄在18岁以上仍未行经者称为原发性闭经;在月经初潮以后,正常绝经以前的任何时间内(妊娠或哺乳期除外),月经闭止超过6个月者称为继发性闭经。而绝经系指月经停止12个月以上。痛经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腰酸或其他不适,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多见于青春期,常在初潮后1~2年内发病;继发性痛经多由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性等器质性疾病所引起。诊断月经失调需重点排除全身或女性生殖器病理原因引起的出血,如感染、肿瘤、妊娠及相关疾病、生殖道损伤,甲状腺功能异常,以及血液病、肝肾功能衰竭等。月经失调涉及中医学的疾病范围甚广,主要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常与经期过短兼见)、经期延长、崩漏、闭经、痛经、经行发热、经行头痛、经行吐衄、经行泄泻、经行乳房胀痛、经行情志异常等。

    一、临证思维

(一)思维溯源

《黄帝内经》奠定了月经的生理、病理基础,认为肾气在妇女生理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明确指出月经的产生是由于肾气盛,天癸至,任通冲盛,血海按时满盈,而化生为经血。天癸随着肾气的盛衰,具有“充盛——孕育——衰竭”的自然规律。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妊娠”“妇人产后”“妇人杂病” 三篇,创立温经汤治月经不调,红蓝花酒治痛经,抵当汤治血瘀经闭,桂枝茯苓丸治癥瘕等,为后人奠定了坚实的临床基础。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妇人病8卷”中,认为冷热失调为“月水不调”的主要原因,“寒则血结,热则血消,故月水乍多乍少,为不调也” 。即经闭乃因风冷乘虚入于胞脉,气血凝滞所致。如血结于内,久致“血癥”;风冷与血气相搏可致“月水来腹痛”。南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重视血气、脏腑、冲任与月经的密切关系,书中“调经门”20论,涉及月水不调、月水不通、暴崩、崩中带下、月水不利、月水行与不行等,阐述病机较详,证治方药兼备,对后世医家具有重大影响。

金元四大家的学术争鸣,拓宽了月经病的临床诊疗思路。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主张以寒凉泻火之法以通经,如“女子不月,先泻心火,血自下也”。又认为“妇人童幼天癸未行之间,皆属少阴;天癸既行,皆从厥阴论之;天癸已绝,乃属太阴经也”。这一论述,对少女、中年妇女、绝经期妇女的月经失调,分别从肾经、肝经、脾经论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张子和 《儒门事亲》总结了“贵流不贵滞”的理论,认为痰水之邪与气血失畅密切相关,常用吐、下法攻逐痰水治月经病变而取效。李杲《兰室秘藏·妇人门》广泛应用补脾升阳除湿、益气补血之法于妇科临床,如其治经漏谓:“皆有脾胃有亏,下陷于肾,与相火相合,湿热下迫,经漏不止……宜大补脾胃而升举血气。” 朱丹溪调经以理气治肝为先,力纠时人“但见其紫黑者,作痛者,成块者,率指为风冷,而行温热之剂”之偏见,擅用四物汤化裁。明·万全《万氏妇人科》指出:“妇人经候不调有三:一曰脾虚,二曰冲任损伤,三曰脂痰凝塞。治病之工,不可不审。”临证用药以培补气血,调理脾胃为主,足资临床借鉴。《景岳全书·妇人规》强调冲任、脾肾、阴血与月经存在着密切联系。临证治法多健脾补肾,尤以治肾为主,即所谓“阳邪之至,害必归肾,五脏之伤,穷必及肾,此源流之必然,即治疗之要也”。其组方用药精当,善用调补阴阳之剂。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论述月经的生理、病理颇为精详,如云:“女子,阴类也,以血为主,其血上应太阴,下应海潮。月有盈亏,潮有朝夕,月事一月一行,与之相符,故又谓之月水、月信、月经。……女人之经,一月一行,其常也;或先或后,或通或塞,其病也。”此论对指导本病辨证论治颇有裨益。清·傅青主的《傅青主女科》主张辨证以肝、脾、肾三脏立论,临证强调肝肾同治,从肝着手,着重补血养肝,且理法严谨,药简效宏,影响久远。

(二)理法精要

韦师分析月经病,强调以气血、天癸的理论为指导,始可执简驭繁。认为胞宫司行经、蓄经、育胎、分娩之职,气血是行经、养胎、哺乳的物质基础。如北宋《圣济总录》云:“血为荣,气为卫……内之五脏六腑,外之百骸九窍,莫不假此而致养。矧妇人纯阴,以血为本,以气为用,在上为乳饮,在下为月事。”冲、任、督三脉下起胞宫,上与带脉交会,与十二经脉相通,并存蓄十二经之气血,而为联络脏腑、运行气血的通路。天癸源于先天,藏之于肾,受肝之阴血和脾胃运化之水谷精微的滋养,是一种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物质,故与肾、肝、脾胃密切相关。月经病的病机特点为肾、肝、脾三脏受损,气血不和,冲任失调。如肾气不足,冲任不固,封藏失职或血海失司,蓄溢失常,可致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月经先后无定期、崩漏;肾阴亏损,精亏血少,可致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经断前后诸证;肾阴虚内热,迫血妄行,可致月经先期、崩漏等。如情志不遂,肝郁血滞,冲任失畅,血海蓄溢失常,可致月经先后无定期;冲任失畅,胞脉阻滞,可致痛经、闭经等。如脾气虚衰,冲任不固,血失所摄,可致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崩漏等;气血化源不足,冲任血虚,可致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等。总之,本病机理复杂,常虚实相兼,因果相干,气血同病,肾、肝、脾等脏受累。

韦师论治月经病,首重调气血、健脾、益肾、疏肝之法。调理气血须辨明气病、血病,若病在气者,应以治气为主,治血为辅;若病在血者,应以治血为主,治气为辅。清·林珮琴《类证治裁·调经论治》云:“盖女善郁,木失条畅,枝叶萎悴,肝不藏血,经之所由不调也。”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淋带案》亦云:“女子以肝为先天”。因此,健脾、益肾、疏肝三法,须以疏肝柔肝为着眼点。“血之资根在于肾,血气滋生赖于脾,血之藏纳归于肝,三者并重,乃先天之体耳”(《女科折衷纂要》)。所以,健脾、益肾、疏肝之法也寓调理气血之义。益肾在于填补精血为主,并根据阴阳之不足,或以滋阴为主,或以温阳为主,但滋肾阴之品不宜过于阴柔,温肾阳之品不宜过于温燥,务使肾中阴平阳秘,水火既济,精血俱旺,冲任因而通、盛;补脾在于助气血之化源,以健脾升阳为主,佐以燥湿和胃,俾气血充盛,则统摄有权;疏肝重在理气解郁,佐以养血柔肝,以刚柔相济,使气血调畅,血海静谧而蓄溢有常。然理气之药不可过于温燥,以免耗伤阴血。

其次,据经前、经期、经后的不同阶段,分别施以疏、通、补之法。经前血海充盈,宜疏理气血,不宜盲目壅补,以免滞塞冲任;经期血室正开,治之当以“通”字立法,以因势利导,调畅气血,率不可过用寒、热、辛散之药,以免气血郁滞或耗伤气血。诚如明·方谷《医林绳墨大全》所云:“经水之行,常用热而不用寒,寒则必留其血,使浊秽不尽,带、淋、瘕、满所由作矣。”经后血海因泻溢而骤虚,宜调补肝肾之精血、脾胃之气血以治其本,勿峻攻其邪。

再次,权衡月经病与他病的先后,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妇人有先病而致经不调者,有因经不调而后生诸病者,如先因病而后经不调,当先治病,病去则经自调;若因经不调而后生病者,当先调经,经调则病自除”(《女科经纶》)。临证所见,如湿热带下,兼月经不调者,则当先治带下,带下愈而经自调;因崩漏而致心悸、怔忡、眩晕、失眠等症者,必先审因止血,俾血止而悸、眩诸症自宁。总之,诸法运用之要,当视其脉证,全面权衡,勿拘一端。

(三)辨证撷菁

月经病病因复杂,证候繁多。其辨证主要依据月经的周期、行经天数,及血经的量、色、质、气味的改变,并应详询病史,参合兼症、体征、年龄等,辨其寒、热、虚、实,在气在血,在何脏腑。韦师以“大方脉”的深厚功力,结合妇科病的特点,将其归为“月经病八辨”,可谓曲尽其详。一从经期辨:周期提前,多属血热或气虚;周期后延,多属血虚或血寒;周期先后不定,多属肝郁或肾虚;经期延长,多属气虚或血热;经期缩短,多属血虚或虚寒。二从经量辨:经量多,多属血热或气虚;经量少,多属血虚、肾精亏虚或血寒,而经量少,色淡质黏,或夹杂黏液,常伴周期后延,病久则“数月而经一行,及为浊为带之经闭,为无子之病”者,为“脂痰凝塞”而“血海之波不流”之证(《万氏妇人科》)。三从经色辨:经色鲜红或紫红,多属血热;经色淡红,多属气虚或血虚;经色紫黯,多属血瘀。四从经质辨:经质黏稠,属实、热;经质清稀,属虚、寒;夹紫黯血块者,属血瘀。五从气味辨:气味腥臭,多为寒证;气味臭秽,多为阳盛血热之证;气味恶臭难闻,属瘀血败浊之险恶证候。六从兼症辨:若疼痛在经前或经期者,多为实证;痛在经后者,多属虚证;疼痛时作时止,憋胀走窜甚于痛者,多为气分之郁滞;疼痛持续而痛处固定,疼痛甚于憋胀走窜者,多为血分之瘀阻;疼痛得热痛减者为寒证;疼痛而得热痛增者为热证;疼痛喜按者为虚证;疼痛拒按者为实证。七从年龄辨:少女,或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者,多责于肾;中年妇女,或伴郁郁寡欢,胸胁胀痛者,多责于肝;绝经期妇女,或伴食欲减退,神疲乏力者,多责于脾。八从脉象辨:正值经期,脉多滑利;若洪大滑数者为血热;沉迟而细者为内寒血虚;细而数者为阴虚血热;脉沉迟微弱者为肾虚;脉滑缓或沉缓者,为湿浊内阻。

以上所述乃月经失调辨证的一般规律,然“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故应辨证求因,知常达变,切勿胶柱鼓瑟,偏执一端。

二、验案举隅

(一)脾虚湿盛,瘀热闭阻案(月经先期)

于某,女,38岁。2012年11月9日初诊。

主诉:月经先期2年。

病史:11岁初潮,月经3~5/27~32。2年前正值经期,用冷水洗衣服,加之疲劳,此后每次月经均提前7天左右。虽经多方诊治,仍时轻时重,缠绵未愈。刻诊:末次月经为2012年11月2日,行经5天,经量较少,色黯,小血块较多,经前1周外阴潮湿而瘙痒,脘闷纳差,倦怠乏力,大便黏滞不爽,1~2日1行,小便色黄,气短乏力,带下色黄。舌质淡略黯,有瘀点,舌体肥胖,边有齿痕,苔白厚腻根部微黄,脉沉弦略数。诊断:月经先期。证属脾胃气虚,湿郁化热,湿热瘀血闭阻胞宫。治当本虚与标实兼顾,宜益气健脾与燥湿清热、活血调经法并投。予完带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处方:柴胡12g,白芍12g,炒苍术15g,炒白术15g,车前子(包煎)15g,炒荆芥12g,桃仁12g,红花12g,当归20g,川芎15g,益母草30g,枳壳12g,鱼腥草30g,炙甘草6g。每日1剂,水煎500mL,分2次温服。嘱其忌辛辣、油腻、生冷,慎起居。

二诊:服上方7剂,大便转畅,每日1行,小便色黄、倦怠乏力等症亦有好转,舌、脉象同前。效果不更方,予原方再投。

三诊:上方服至14剂,月经至,经量中等,色略黯,血块减少,行经5天。经前未见外阴潮湿瘙痒,诸症皆大有好转。于经净后守上方加减。服至24剂后,经期、量、质均正常。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按:月经先期,多责之于气虚或血热。而本案既见倦怠乏力,舌质淡,边有齿痕,又有经少而黯,小血块较多,外阴潮湿而瘙痒,大便黏滞不爽,小便色黄,舌质略黯,有瘀点,舌苔白厚腻根部微黄,脉沉弦数,其病机显属脾胃气虚,湿郁化热,湿热瘀血闭阻胞宫。治当益气健脾顾本,与燥湿清热、活血调经治标并重,俾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恋邪。完带汤(《傅青主女科》)疏肝健脾,祛湿止带,其原治脾虚肝郁,带脉失约,湿浊下注之带下病。然韦师用方不拘一格,强调“治病必求于本”,认为凡脾虚湿盛,而又有肝气郁滞之症者,皆可加减用之;合桃红四物汤加减,以活血化瘀而调经;随证加入枳壳、益母草、鱼腥草,以增强理气化瘀,清热泄浊之功。

(二)肝脾失调,湿瘀化热案(月经后期)

陈某,女,33岁。2012年6月3日初诊。

主诉:月经后期1年。

病史:13岁初潮,月经4~6/27~30。1年前因工作所愿不遂,渐致郁郁寡欢,以致月经后期,月经周期40天左右。虽经中西医调理治疗,病情时轻时重,反复发作。刻诊:末次月经为2012年5月20日,行经7天,经量稍少,色紫黯,血块较多,白带偏多而色黄,气味臭秽,腰膝酸痛,胸闷,善太息,夜寐不安,纳可,二便调,舌质略淡,有瘀点,苔薄白腻微黄,脉沉弦细。诊断:月经后期。证属肝脾失调,气血郁滞,湿瘀化热,阻于胞宫。治当疏肝健脾,燥湿清热,活血化瘀。予丹栀逍遥散合当归芍药散改汤加减。

处方:柴胡12g,白芍12g,牡丹皮12g,栀子9g,茯苓20g,炒白术12g,枳壳12g,郁金12g,当归15g,川芎12g,益母草30g,炒薏苡仁30g,鱼腥草30g,炒王不留行9g,炙甘草6g。每日1剂,水煎500mL,分2次温服。嘱其调畅情志。

二诊:服上方7剂,失眠好转,少腹微胀痛,腰膝酸痛日甚,颇似月经来潮之兆,遂于上方去牡丹皮、栀子之寒凉,重用当归至20g,川芎至15g,炒王不留行至15g,以引血下行。

三诊:上方服至6剂,经至而畅,量增如常,色转正红,血块亦少,行经6天。于经净后,上方加党参15g,以补益气血。

四诊:服至28剂后,经期、量、质均正常。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按:孙思邈《千金要方》云:“女人嗜欲多于丈夫,感病倍于男子,加以慈恋、爱憎、嫉妒、忧恚、染着坚牢,情不自抑,所以为病根深,疗之难瘥。”本案病因为所愿不遂,执拗偏急,情志不畅,以致肝脾失调,气血郁滞,湿瘀化热,阻于胞宫而月经后期。韦师初诊以逍遥散合当归芍药散化裁,以疏肝健脾,化瘀祛湿;配牡丹皮、栀子、益母草,以凉血、行血;伍郁金、炒王不留行、枳壳,以增强理气活血之效;炒薏苡仁、鱼腥草,以利水渗湿、泄浊解毒。二诊于月经来潮先兆之时,适时重用理气活血药,以引血下行。全方配伍严谨,且论治次第井然,故收全功。

(三)肝郁脾虚,湿毒蕴结案(月经过多)

崔某,女,36岁。2013年8月23日初诊。

主诉:月经量多半年余。

病史:12岁初潮,既往月经3~5/26~29天。半年来,每次月经均延期3~7天,经行约10天,经量多而色偏黯。就诊时正值经期第3天,小腹胀痛,腰骶酸痛,口苦咽干,形体丰腴,颜面油垢,有散在绿豆样大小的疖肿,色黯红,善急易怒,纳可,小便短黄,大便稍干,带下有黏丝,舌体胖,舌质淡,边尖红,苔黄腻,脉弦数。诊断:月经过多。证属肝郁脾虚,湿毒蕴结胞脉。治当疏肝健脾,清化湿毒。予逍遥散改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处方:柴胡12g,白芍12g,郁金12g,当归15g,茯苓20g,炒白术15g,党参25g,野菊花15g,蒲公英30g,紫花地丁20g,土茯苓30g,枳壳12g,炙甘草6g。每日1剂,水煎500mL,分2次温服。嘱其调畅情志,避肥甘厚味。

二诊:上方服至3剂时,经量明显减少,服至5剂时经净,月经色稍黯。服至12剂时小腹胀痛,腰骶酸痛消失,口苦咽干,颜面油垢及疖肿明显好转。遂于上方减野菊花、紫花地丁,继续服用。

三诊:守方服至15剂,经至如常。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按:本案月经量多达半年之久,若套用“固冲汤”或“固经丸”等固崩扶正之剂治之,循规蹈矩,则难以取效。韦师精于辨证,认为本案病机为肝郁脾虚,湿毒蕴结,损伤胞脉。故予逍遥散配郁金,以疏肝理气,健脾燥湿;用五味消毒饮之蒲公英清热解毒,兼能泻下焦之湿热,其与紫花地丁相配,善清血分之热结;野菊花入肝经,专清肝胆之热毒。三药有清热解毒之功,而无苦寒直折,凝滞血脉之弊。土茯苓“利湿去热,能入络,搜剔湿热之蕴毒”(《本草正义》)。如此配伍,则气血同清,中、下焦并治,兼能利湿泄浊。本案虽有月经色偏黯,疖肿色黯红等瘀象,但其病机关键系湿毒蕴结胞脉,俾湿毒除则气血畅,故韦师强调,治疗月经过多若非瘀血所致,不可贸然用化瘀止血法,以免加重出血。

(四)气滞血瘀,痰阻胞宫案(痛经)

张某,女,18岁。2012年11月8日初诊。

主诉:痛经5年。

病史:12岁初潮,既往月经4~6/26~30天。自述于5年前即出现痛经,虽经中西药治疗,未获显效,有时须注射“止痛针”方安。刻诊:月经来潮1天,小腹疼痛难忍,经行不畅,色黯,血块较多,块出痛减,伴胸胁及乳房胀痛,形体略胖,时感头晕沉,纳可,大、小便调,性情易急躁,嗜好肥甘厚味,舌质淡略黯,有瘀点,苔薄白腻,脉弦。诊断:痛经。证属肝气郁滞,痰瘀互结,冲任不调。治宜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佐以燥湿化痰。予二陈月舒笑痛方加减。

处方:香附12g,延胡索12g,制没药12g,当归15g,川芎15g,生蒲黄(包煎)12g,五灵脂(包煎)l2g,清半夏12g,陈皮12g,茯苓15g,炙甘草6g。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温服。嘱其饮食宜清淡,并调畅情志。

二诊:服上方5剂,小腹疼痛消失,经行较畅。上方减制没药、生蒲黄、五灵脂,加白术12g,白芍12g,以增强益气养血之效。此方服至下次经期前5天,开始服首诊方,服至经净。

三诊:此次月经如期来潮,疼痛未作,经量、经质均正常。随访半年,月经均应期而至,无不适。

按:痛经系周期性发作疾病,“凡经来腹痛,腹痛经后气血弱,痛在经前气血凝,气滞腹胀血滞痛”(《医宗金鉴》)。因此,治疗痛经要顺应胞宫的充盈或亏虚,因时而治,“痛”时治标,“不痛”时治本。本案属肝气郁滞,痰瘀互结,冲任不调所致,月经期尤其要注意调理冲任气血。调气重在疏肝,使气顺血和,冲任通畅,其痛自止。月舒笑痛方系韦师治疗痛经的经验方,该方合二陈汤即为二陈月舒笑痛方。因本案无肾虚寒凝之象,故减肉桂、小茴香、白果之益肾祛寒。方中香附疏肝理气,尤善行下焦气滞,调血中之气,为调经止痛之妙品;当归、川芎养血活血,而川芎为“血中之气药”,辛温走窜,功擅行气活血止痛,以增强活血止痛之功;蒲黄、五灵脂、没药、延胡索活血化瘀,通经止痛。方中对活血化瘀药的运用,以川芎、延胡索等功善活血,尤擅止痛者为首选。同时,此两味药,既有活血之功,又有行气之效,故为理气活血,调经止痛的必用之品。辅以二陈汤燥湿运脾,兼能理气,即《丹溪心法》所云:“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本方药简而效宏,俾气行痰化,冲任、胞宫气血调和,而疼痛自愈。

(五)脾肾阳虚,湿瘀互结案(闭经)

蔡某,女,38岁。2014年4月25日初诊。

主诉:停经5月。

病史:14岁初潮,月经3~5/27~29天。平素饮食不节,缺乏运动锻炼,月经2~3月1行,经行2~4天,未曾治疗。近5月来月经未行,经用西药治疗,未获显效。刻诊:小腹寒冷,带下清稀量多,腰膝酸软,倦怠乏力,素体瘦弱,脘闷纳差,大便溏薄,夜尿稍频,舌质黯淡,有瘀斑,舌体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腻,脉沉细无力。诊断:原发性闭经。证属脾肾阳虚,湿瘀互结,冲任不调。治当本虚与标实兼顾,温肾健脾与燥湿化浊、活血通经法并投。予右归丸合当归芍药散改汤加减。

处方:制附子(先煎)12g,鹿角胶(烊化)12g,炮姜12g,熟地黄12g,山茱萸12g,山药20g,菟丝子25g,仙灵脾15g,炒白术15g,茯苓20g,陈皮15g,当归20g,川芎15g,桃仁12g,红花12g。每日1剂,水煎500mL,分2次温服。嘱其节饮食,注意保暖。

二诊:服上方30剂,小腹寒冷,带下清稀量多,腰膝酸软,倦怠乏力皆减轻,饮食增加,大便仍溏,脉、舌象同前。上方减制附子,加炒苍术15g,炒薏苡仁30g,再投。

三诊:服上方23剂,诸症基本消失,经水始行,行经3天,量少色黯,血块少许。遂改服成药右归丸,以巩固疗效。治疗27天后,诸症消失,经水再潮如常。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按:本案患者月经14岁初潮,素体瘦弱,显属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平素饮食不节,缺乏运动锻炼,脾肾阳气渐衰,阳虚则水津不布,血行迟滞,以致湿聚成痰,寒凝血瘀,湿瘀互结,阻滞胞脉,发为闭经之患。诚如《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所云:“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至有历年,血寒积结胞门。”治宜温补脾肾以治其本,燥湿化痰、活血化瘀并用以治其标。方中以附子、鹿角胶、菟丝子、仙灵脾、炮姜温肾暖脾,袪寒除湿;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滋阴益肾,于阴中求阳,并防诸温热药损阴之弊;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活血祛瘀通经而不耗伤阴血;白术、茯苓、陈皮,益气健脾,燥湿化痰。全方配伍严谨,标本并重,使阳复寒散,湿浊得化,胞脉通畅而获愈。(刘爱军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