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识】抵抗衰老是一场战争!

 cws的图书馆 2018-10-07

汪建:一百岁的梦想
CCTV《开讲啦》

抵抗衰老是一场战争

衰老是人类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当生命的变化及疾病到来时,我们不能回避与漠视,只能勇敢的面对,积极的解决。


有人说,进入老年是一场战争,与疾病斗争,与衰老斗争,与各种烦恼斗争,而只有坦然与豁达,生命才能继续开花。

坚持就有希望

 倾诉者:张志忠  81岁

我们学校林木葱郁、假山环绕、溪水潺潺,每天清晨阳光会透过树叶的缝隙照射到我家窗边,那感觉温暖至极。


闲暇时,我会手持鱼竿,在湖边独自品味着闲情逸致,亦或是坐在书桌旁,写下多年的患病经历。


我写了一本叫做《生死日记》的书,里面记录着自己罹患肺癌之后对生的渴望与热爱,以及对死的平静与淡然。

罹患癌症,生活给我当头一棒

1997年,我还是某大学文学院的特聘教授,工作非常忙碌,每周要讲五节年级大课。


有一段时间,我感觉左胸很痛、声音沙哑、整日干咳,当时以为是讲大课累得就没在意。


直到那年冬天,我突然感冒发热、痰中带血、胸痛加剧,去医院检查后,确诊为“肺癌晚期”,而且肿瘤离心脏很近,医生说手术几乎没有挽救生命的可能,我最多只能活个把月。


当头一棒!我仿佛能感到死亡的距离。


记得当时给孩子上最后一节课的场景,他们每一个人都很可爱,瞪着大大的眼睛认真听讲,一丝不苟地记着笔记。


看着他们,我心里内疚极了,以后或许再也不能站在这个三尺讲台上了,一想到这些我就浑身疼痛,甚至喘不过气来。


挨过了一个多月,在老伴和女儿的一再要求下,我总共做了3次化疗,其实是为了让她们安心。


因为我认为,像自己这种癌症晚期患者,延长寿命也许只能用天来计算,化疗太痛苦了,我不愿意让仅有的几十天生命忍受折磨,还不如回家休养。


此前,我从没想过死亡离我竟然这么近,虽然我一直很豁达,认为死是自然常态,并不可怕。


可从事教育事业40多年,真想在有生之年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感悟和理解授予更多的学生,让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在这块博大的土地上灿烂开花,也能有更多时间总结40余年对文学的感情。


可惜日子已经不多了,癌细胞无情地吞噬着我的思想、灵魂、甚至意志力,黑色的绝望无法用语言描述。


1998年春节后,我再次感觉右胸和腰很疼,咳嗽加剧,检查后被诊断为“癌细胞转移至右胸”,医生叮嘱老伴尽快准备后事。


我平静地接受了,微笑着对老伴说:“回家吧,不住院,这也是上天的意思。”

天堂的路我准备好了

当时感到身体已经死了,可脑还活着。身上就像缠绕着一条碗口粗的藤萝,呼吸一次肺脉就剧痛一次,全身几乎都麻木了。


除了右手写字的时候能感到力气,其它仿佛都是死的。


翻开日记,记载着这样的内容:“女儿今天给我擦汗,她的泪水几乎浸湿我的稿纸,最近她总自责作为一名医生,看见我难受,却无能为力。


而自从有了女儿的照顾,我每天都能写下近3000字,实在不行就让她来代笔……”


不知不觉,一个月过去了,除了把整个心思花费在最后的日记和论著中,我几乎没有想任何事。


女儿也是天天给我准备好“五颜六色”的粥,还有难喝的中药汤剂,我尽量都喝下,即便再苦,也不辜负孩子的爱。


说真的,那几个月的日子很平静,就感到自己要去一个地方,一个很安详的地方,没有大悲痛,没有疾病,没有遗憾,每天都尽力去记录下身体的变化和心灵的感悟。


每每看到自己的成果,还觉得特别骄傲,因为那是一种释放,一种对生命的抗争,是面对生死而真心付出的一份情感。


也许是心态平静,几个月后,我的病症没有加重,反而觉得身体有了力气,吃饭也觉得有味儿了。


我当时特别希望这不是所谓的“回光返照”,那几天,我晚上几乎不睡觉,睁大眼睛看着月亮,哪怕只有漆黑的夜空、孤独的古树、寥寥的星光……


后来才发现,这真的不是“回光返照”,而是女儿熬的中药汤剂产生了效果。

生死瞭望,十年带瘤生存

身体的变化使得老伴和女儿喜不自禁,去医院检查结果是——瘤体稍有萎缩,人体免疫力增强,建议观察一段时间,保持饮食用药,做好护理工作。


怎么也想不到,那些中药竟然救了我的命!我再次被中国传统医学所震撼!


1999年3月,我在日记中记载道:“一年了,时间真是杀人的东西,它对生者几乎是弹指一挥间,可对经历过绝症的人来说,却赋予了另外的涵义。


这一年,看到春天树上的新芽,夏天闷热里的细雨,秋天枯黄的落叶以及冬天皑皑的白雪,我更感恩于生命的顽强。


《中国古典乐器史论》已经完稿,《秋雁南回》系列文学古籍将要整理完成,一年来罹患肺癌前后的记录也将整理为《生死日记》。”


很快,到了2000年中秋节,我的生命还延续着,我庆幸自己跨入了21世纪,还能与老伴及儿女们吃个新世纪的团圆饭。


新书《秋雁南回》已经出版,《我的大地》已经进入校稿阶段。我心想,这回如果老天要我走,我将了无遗憾。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今,11年过去了,我竟然还活着,我常常想这是命运的“施舍”。


其实我每时每刻都做好准备离开这个世界,但既然上帝多给我一天,我就要尽到一天的义务。


从与肺癌抗争的这11年让我明白:“人是有欲望的,欲望越多越恐慌,越恐慌越害怕,病魔反而越猖獗!清晨的阳光、枝头的鸟儿、潺潺的流水,才是生命最宝贵的财富。”

古人说:“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我想,这是对活着最恰当的诠释。

与疾病斗争

倾诉者:邓辉 62岁

一般来说,人在60岁以后是很难过的。


第一是因为病痛,许多人身患多种疾病,整天不是这儿疼就是那儿疼,我就是个例子。


第二是因为孤独,人老了活动空间小了,与社会渐渐隔绝了,多是呆在“家”这个狭小空间里,不少人因此患上了抑郁症。


5年来,我共住过3次院,患过5次疾病。


我认为,人上了岁数,毛病都出来了,就像一台机器,使用多年后,机件磨损大,该更换的零部件必须更换。


慢性鼻炎困扰我有39年,吃了很多药都无济于事。


每次去医院求治,医生总是叮嘱我慢慢治疗。拖到57岁,鼻子还总是不通气,整夜用嘴呼吸,躺在床上难受极了!


无奈之下,去医院做了全面检查,结果显示——鼻中隔弯曲、鼻窦炎,要做鼻腔微创手术。那是我生平第一次接受外科手术,这种手术还是比较痛苦的,同病房的一位病友,说她5年前做过,相当痛苦。


记得术后第4天,从鼻子里抽出纱布条的时候,我疼得眼泪直掉,可这次治疗解决了我39年来的苦痛。


后来,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二年3月,我在小学执教不到一个月,因用力提两桶纯净水,右腹部破了一个洞,医院诊断为“右股疝气”,第二次进入手术室……


2016年,我又查出患有面肌痉挛,右眼时而睁不大,嘴唇蠕动,像面瘫患者。


而后,经过治疗,这一毛病得到了有效控制。2017年又出现左肩酸痛……


不到5年,一个站讲台40年的老师一系列的疾病都冒出来了,整日与疾病做斗争,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


这几年,我深感身体各器官功能在慢慢减退,体力和脑力不如从前,所以选择待在家里过一种自由自在、悠闲快乐的晚年生活。

我改变了起早贪黑的习惯,平时把时间安排得非常合理,读书、看报、看电视、散步、做家务,保持着不紧不慢的节奏,最近我又开始研读《易经》。


有一天早上我要起床时,突然发现腰痛得动不了,当时家里只有我自己。


我就告诉自己要镇定,躺在床上自我按摩了相关穴位,过了一会儿才慢慢地起来了。


这几年我就坚持按摩,配合适当的腰部活动,结果腰痛一直没有再犯。 


追求自由、追求快乐、追求健康是我的梦想,即便明天就走,今天也要活得有质量。

勇敢面对衰老与疾病

你怕老吗?怕美丽容颜逝去吗?


生活中,人们对年龄的增长,对衰老和疾病抱有很大的恐惧,对于这一问题,心理学家给出的解释是——对于年龄增长过于悲观的人,是因为他们对于“老”缺乏积极的认知和设想。


他们的头脑中存留了太多孤苦悲惨、了无生气的老年画面,缺少对丰盈美满,幸福安康的老年生活的心理向往。


疾病来临,甚至即将身故,是每个步入晚年的人都会遭遇的大事件。


这样的经历常常会让人突然领悟到:永远不能活得像个少年,而是要勇敢面对生命有限的事实真相。


其实,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死亡就是陪伴我们一路走来的同行者,只是在年轻的时候我们常常看不见它,而衰老和疾病的浮现会指引我们去勇敢地正视它。


往往这个时候,许多人才开始豁达、坦然和平静看待生命的凋谢,抓紧完成自己的梦想。


文中,第一位老人就是在疾病中成长,对生命的思考变得透彻,活得更加踏实、平静,也在此中领悟出那些宝贵的人生智慧。


而第二位老人在与疾病的斗争中慢慢懂得开始关注自己生存的意义,开始考虑什么样的生活才是自己真正的向往,把越来越多的时间花在真正值得的地方。


当不再随便迎合他人的意见时,也就开始享受独立与成熟所带来的乐趣。

所以,不管生活赋予我们什么,只有平和从容的心态和勇敢的面对,才能让我们的生活的更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