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耳石症复位后,为什么还是感觉头昏、走路不稳?听听新华耳科医生怎么说?(中篇)

 kyx258 2018-10-07
往期精彩回顾


“中枢适应”的特殊性


有些患者由于自身特殊的体质,耳石从椭圆囊斑上脱落后,打破了耳石器官自身的功能平衡,引发不适应的头晕反应。


这种反应即使在成功复位治疗后仍需要有较长一段时间的“中枢适应”过程。


因此,耳石复位后出现残余头晕的症状时,也不用过多的担心,因为中枢对这种不平衡的适应也是有个过程的。


精神心理因素引发残余头晕


临床研究及实践发现许多反复复发的耳石症患者在发病后,发现如果避免头部或体位的快速变化可以有效地减少或减轻眩晕的发生。


因此这部分患者在日常活动时(抬头、转身、躺下或坐起)常常强迫固定体位,久而久之便开始出现紧张头痛颈肩背痛、焦虑和紧张,同时对正常体位变化的反应增强。


一些研究也证实,在急性前庭周围性眩晕发作后,持续的非前庭性头晕症状与原发的器质性病变无关,而与心理精神因素关系密切


并且如果耳石症造成的眩晕症状越严重,患者的恐惧感就越明显,其成功复位后残余头晕持续的时间就越久。


因此我们在临床上经常嘱咐患者:复位后没有必要强迫固定体位,“怎么晕,怎么动”,是最好的前庭康复方法。


复位次数与残存头晕的相关性


复位次数越多的患者,说明其原始的耳石及眩晕症状更严重,所以需要多次复位。


在复位的过程中和发病期间导致患者恐惧心理更明显,精神应激压力越大,从而更容易出现精神性头晕的残余症状。


耳石症伴发较重眩晕症状的患者,容易出现精神性头晕残余症状的机制可能是前庭功能障碍造成海马、杏仁体、皮质下等结构神经环路功能的障碍,影响单胺类和去甲肾上腺素类神经递质的功能,从而导致焦虑和抑郁。


神经元的变性造成残余头晕症状


国外有学者对5例耳石症成功复位后长时间残余头晕不适症状的患者去世后进行颞骨解剖及病理生理特征分析,提出耳石复位后残存头晕的病理生理机制可能是神经元的变性,而并非由于耳石器官感受器的机械刺激所致



总之,关于耳石复位后残存头晕不稳的机制仍不清晰。因此,在临床上对于这些耳石复位后出现残余头晕的患者,我们还是推荐其进一步完成相关的前庭功能检查


耳石检查


眼动检查


冷热试验


转椅



vHIT


cVEMP



通过相关的前庭功能检查,可以全面地评估外周及中枢前庭器官是否存在器质性的病变,为后期的药物治疗或前庭康复干预提供指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