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血压,必需了解的几点新知...

 涂鸦吧 2018-10-08

高血压几乎是成年人标配,学会怎么管理是刚需!

◆ ◆ ◆ ◆ ◆

高血压无疑是人类面临的最重要疾病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者三巨头(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前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均死于高血压脑卒中,遗憾的是他们均未接受过系统的降压治疗。

高血压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病和当今世界最大的流行病;高血压是导致心脏病、脑血管病、肾脏病发生和死亡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也被称为“无声杀手”,因为其病程多呈缓慢进展,早期常无症状,在进展过程中可出现严重心、脑、肾和血管疾病等并发症或不声不响的死去,或临死亡前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

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和死亡一半以上与高血压有关,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控制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关键。

高血压的问题非常重要,同时又涉及广泛,以下仅从高血压的“新标准”,如何准确测量血压,高血压的治疗等方面进行描述。

一、美国高血压标准

2017年由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等学术机构制定颁布的2017年高血压诊断治疗新指南,把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从多年采用和公认的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90mmHg,突然降至收缩压≥130mmHg和/或舒张压≥80mmHg。

《美国新指南》的五大变动:

确立高血压新定义。体现早期干预的重要性,但不意味着此阶段一定要吃药,可通过生活方式治疗,早期干预可预防更多的高血压并发症。

确立药物治疗的新门槛。建议如10年心血管病风险≥10%(主要指患有冠心病和脑卒中者),启动降压药治疗的血压为≥130/80mmHg;如10年心血管病风险<10%(主要指无冠心病和脑卒中者),启动降压药治疗的血压为≥140/90mmHg。

确立降压治疗的新目标。无论是高血压伴有冠心病或脑卒中(非急性期)及伴糖尿病、心力衰竭、慢性肾病,还是10年心血管病风险≥10%,降压目标均为130/80mmHg;如10年心血管病风险<10%,将血压降到130/80mmHg以下也合理。

确立65岁以上老年患者降压目标。对能自己活动的65岁以上老年患者降压目标也是SBP 130mmHg,如有多种疾病并存和预期寿命有限的65岁以上老年患者,可根据临床情况决定降压治疗的目标值。

确立血压监测时间的新建议。早晨服药前和晚餐前应至少测量两次血压,间隔1分钟,取平均数;如更换降压药物,应在药物变动2周后获取1周的血压值。

当然也有质疑声。2018年3月2日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在线版发表最新研究,提出对《美国新指南》的质疑,认为这一指南并不适用于所有人群。对基线心血管病风险较高的患者可能有更多的获益;而对基线心血管病风险较低的患者,强化降压治疗带来的危害则可能要大于收益。

二、面对美国的新指南,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我们应该看到《美国新指南》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及治疗目标下调的积极意义,它传递了高血压治疗的新理念,即延缓高血压的进程,阻断高血压对心脑肾重要脏器的损伤,对高血压的干预要越早越好;在患者可耐受的血压水平内,血压降得越低越好。

但美国经验,中国可以借鉴但不必盲从。

中国的高血压防治指南是基于大量关于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干预试验,循序渐进、平稳而可操作地制定修改的;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不能照搬照抄国外的指南,应坚持中国证据、中国指南、中国剂量。

我国成人高血压知晓率46.9%、治疗率40.7%、控制达标率15.3%。现阶段我国高血压管理面临的最大挑战并非考虑是否该强化降压,而是如何提高高血压控制率的问题。高血压患者的管理重点应针对不同的高血压人群,确定个体化的降压治疗方案和降压目标,减少心血管事件,使高血压患者取得更大的获益。我们应做的仍是踏实践行最新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总之,我国高血压防控要瞄准基层主战场,坚持走自己的路,做对的事。

三、中国高血压指南有哪些变化?

2018年9月20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在第27届国际高血压学会科学会议上正式发布。

(一)、高血压的定义不变,即: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诊室SBP≥140 mmHg和(或)DBP≥90 mmHg。

(二)、分层 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和3级。根据血压水平、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临床并发症和糖尿病进行心血管风险分层,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很高危4个层次。

(三)、血压测量

➤诊室血压是临床诊断高血压和分级的常用方法;

➤有条件者应进行诊室外血压测量,用于诊断白大衣性高血压及隐匿性高血压,评估降压治疗的疗效,辅助难治性高血压的诊治;

➤动态血压监测还可评估24 h血压昼夜节律、体位性低血压、餐后低血压等;

➤家庭血压监测还可辅助调整治疗方案,基于互联网的远程实时血压监测是血压管理的新模式;精神高度焦虑的患者,不建议频繁自测血压。

(四)、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

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应根据高血压患者的总体风险水平决定给予降压药物或器械治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采取强化降压的治疗策略,以取得最大的心血管获益。

降压目标:

(1)一般高血压患者应降至<140/90 mmHg;能耐受和部分高危及以上的患者可进一步降低至<130/80 mmHg。

(2)老年高血压:

65~79岁者,血压≥150/90 mmHg时推荐开始药物治疗,≥140/90 mmHg时可考虑药物治疗;首先应降至<150/90 mmHg,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140/90 mmHg;

≥80岁的老人,SBP≥160 mmHg时开始药物治疗;≥80岁的老年人应降至<150/90 mmHg(Ⅱa,B)。

(3)特殊患者

➤一般糖尿病患者的血压目标<130/80 mmHg;

➤慢性肾脏病患者<140/90 mmHg,伴有蛋白尿的患者<130/80 mmHg;

➤冠心病患者<140/90 mmHg;

➤脑血管病患者<140/90 mmHg;

➤妊高症患者<150/100 mmHg;

➤心力衰竭患者<140/90 mmHg。

(4)强化降压理念与措施

➤对心血管高危风险患者,血压降至130/80 mmHg有益;

➤对血压≥140/90 mmHg者,可开始小剂量联合治疗;

➤对一般高血压患者初始用常规剂量降压药,降压目标<140/90 mmHg,若能耐受,部分可降至130/80 mmHg左右;

➤积极联合治疗。

四、高血压治疗要强调非药物治疗

我国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与发生心梗的比例为5:1;我国71%的脑卒中和54%的心梗死亡与高血压有关。中国50万高血压调查最新数据公布:患病率 23%,我国高血压患者2.4亿,知晓率 42.7%,控制率 14.5%,因此从整体上看,防治高血压的道路任重而道远。

面对这么多的高血压患者,我们应该如何处理,是当前横在医务人员面前的重要问题。药物与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抗高血压办法,但无论何种药物均有副作用,而手术也面临手术并发症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高血压病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如果从根本上控制本病,应该要强调注意生活方式的强化干预。

长期坚持生活方式改善是高血压治疗的基石,合理使用降压药是血压达标的关键,两者缺一不可。非药物治疗非常重要!

规律运动和限制饮酒均可使血压下降。规律体育锻炼可降低收缩压4-9mmHg;最好的运动是慢跑或长跑,还有太极拳、游泳;合理膳食可以降低收缩压8~14mmHg,合理膳食主要是低盐饮食(食盐<6g/d)、低脂肪。如肥胖者体质量减轻10kg收缩压可下降5~20mmHg。

1、运动可以治疗高血压吗?其实一般运动血压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合适的运动是可行的。当然运动要注意方法。某些剧烈的运动,如快步登高、爬山、举重、快跑、网球比赛等,过量无氧运动等,就不适宜高血压病人。

运动方式:应以有氧运动为主,而且以长期为主,短期效果不明显。长期坚持适量运动,如游泳,每天快步行走30分钟以上,都可以降压。中等或更小的运动量及柔和性质的运动项目,如放松性的散步、力所能及的慢跑、放松性的游泳、柔和太极拳、轻松的交谊舞及健美操等。有时,也可参加打高尔夫球、桌球、保龄球等,

运动强度:比较适合高血压患者的心率范围为最大心率的50%~60%;运动量:高血压患者开始运动可每次20~30分钟,以后增加至30~40分钟。包括运动前准备活动及运动后的恢复整理时间。其中达到运动强度后,应坚持运动20分钟。每周至少3次有氧运动和1次中等强度运动,有氧运动每次至少1小时,中等强度运动控制在1小时以内,以不影响次日工作与生活为衡量标准。当然以不感觉太疲劳为度。

最佳运动时间:中老年人运动时最好定时、定量并长期坚持。一天中较适宜运动的时间一般在早晨或下午进行,不宜在饱餐后、饥饿、浴后运动,更应避免冬泳。

2、饮食治疗高血压的误区

➤为了减轻体重,不吃主食只吃菜;血脂高不吃肥肉,多吃植物油有益无害......;

➤高血压药一旦吃上就得吃一辈子,而且药有副作用,所以最好先饮食控制,不要先吃药...... 其实;

➤有些高血压患者相信各种偏方、中草药、自然疗法能够根治高血压......其实高血压的原因很复杂;

➤即使完美地做到饮食控制、锻炼减肥,降压效果有时也非常有限......它可能让早期、轻度的高血压回归正常。

合理饮食:除了低盐饮食,少吃腌制食品、腐乳之品,还应严格控制摄入碳水化合物、含糖量高的食物等;杜绝食用煎炸油腻食物、动物内脏及啤酒等;提倡优质蛋白饮食,如鱼类、鸡肉、牛肉、羊肉等动物蛋白,均衡摄入有助于提高人体抵抗力;多摄入粗纤维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粗粮等。多用含钾丰富的食物,如胡萝卜、芹菜、香蕉、柑橘等。

常用药物包括CCB(C)、ACEI(A)、ARB(A)、利尿剂(D)和β受体阻滞剂(B)

3、药物降压的误区

药物降压的误区很多,如下:

➤凭感觉用药,没有什么症状不用吃药;

➤不愿长期服药,认为会耐药或危害肾功能;

➤血压正常平稳了就减量或停药;

➤单纯依靠药物干预,忽视生活方式干预;

➤只服药,不监测效果,不测血压值;

➤不按医嘱服药,听说某种药效果好就自行购买服用;

➤认为血压降得越快越低,效果越好;

➤终身管理就等于终身服药;

➤觉得自己血压达标了要停药。

降压药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般患者采用常规剂量,老年人及高龄老年人初始治疗时通常采用较小的有效治疗剂量。

➤优先使用长效降压药物,以有效控制24h血压,更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

➤对血压≥160/100 mmHg、高于目标血压20/10 mmHg的高危患者或单药治疗未达标的高血压患者,应进行联合降压治疗,包括自由联合或单片复方制剂。

➤对血压≥140/90 mmHg的患者,也可起始小剂量联合治疗。

面对高血压,人类最重要疾病之一,我们不能忽视。正确的认知是防治高血压的开始,长期坚持生活方式改善是高血压治疗的基石,合理使用降压药是血压达标的关键。

--------------------

兴医中华 利民长远

神经介入资讯,神经介入最专业的平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