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师传经验(中医确有专长备考参考)

 张玉龙医论 2021-03-23

       阿胶(傅致胶、覆盆胶、驴皮胶),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甘性平,归肺经、肝经、肾经,功能补血止血,滋阴润燥。主治血虚证、虚劳咯血、吐血、尿血、便血、血痢、妊娠下血、崩漏、阴虚心烦失眠、肺虚燥咳、虚风内动惊厥。现代药理学认为阿胶具有①促进造血功能②抗辐射③提高免疫功能(对免疫功能的影响)④提高耐缺氧、耐寒冷、抗疲劳作用⑤止血⑥提高钙吸收(对钙代谢的影响)⑦抗肌肉萎缩⑧抗休克⑨利尿消肿⑩其他作用(含锌高治不孕不育、滋阴补肾)等作用。阿胶可为人体必需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重要补充来源,可起到营养胎儿(孕妇)、增加智力、加速生长发育、延缓衰老等作用。

       羚羊角(冷角),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咸性寒,归肝心经,功能平肝熄风、清肝明目、凉血解毒。主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筋脉拘挛,肝阳头痛眩晕,肝火目赤肿痛及出血(血热),温病发斑,痈肿疮毒等。内服:煎汤1.5—3克,宜单煎2小时以上,磨汁或研细末0.3—0.6克,或入丸散。现代药理学认为羚羊角具有①镇惊、抗惊厥②解热③降压④增强耐缺氧能力⑤抗病原微生物等功效。“羚羊角最能清大热,兼能解热中之大毒。且既善清里,又善透表,能引脏腑间之热毒达于肌肤而外出,疹之未出,或已出而速回者,皆可以此表之,为托表麻疹之妙药。即表之不出而毒瓦斯内陷者,服之亦可内消。又善入肝经以治肝火炽盛,至生眼疾,及患吐衄者之妙药。所最异者性善退热却不甚凉,虽过用之不致令人寒胃作泄泻,与他凉药不同。此乃具有特殊之良能,非可以寻常药饵之凉热相权衡也。或单用之,或杂他药中用,均有显效。”(《医学衷中参西录》)

        胎疸:茵陈15克,羚羊角1克(先煎),竹叶6克,水煎煮,日一剂,早晚温服。①湿重于热加猪苓、白术;②热毒炽盛加生地、板蓝根;③神昏惊厥加安宫牛黄丸;④便秘加生大黄;⑤气血虚弱加黄芪、当归;⑥阴黄加干姜,去羚羊角。

        羚羊角天生木胎,具有发表之力,其性又凉而解毒,为托表麻疹之妙药。疹之未出或已出而速回者,皆可以此表之,即表之不出而毒气内陷者,服之亦可内消。为其性原属木,故又善入肝经以治肝火炽盛,为眼疾及患吐衄者之妙药也。所最异者性善退热却不甚凉,虽过用之不致令人寒胃作泄泻,与他凉药不同。若当用羚羊角而无时,可用茅根、石膏煎汤送服阿斯匹灵以代之,并宜随证增减石膏之用量,大便不实时宜少用不用,大便已实时宜重用多用。

        羚羊角、麝香、蝎尾、蜈蚣。治小儿高热惊风,开窍醒脑。轻症单服立效。方用羚羊角3克,麝香1克,蝎尾12只,蜈蚣2条。为未,分二次服。若小儿有窒息之险,另加麝香0.3克,立解其危。

       活血降压茺蔚子(却瘀导滞):茺蔚子即益母草之子,味辛甘,性凉,无毒,入心肝经。《本草纲目》:“顺气活血,养肝益心,安魂定魄”“行血甚捷”。《务中药性》(何本立):“祛瘀生新。”“凡高血压出现心肝火旺,脑络不和之证,见头痛目胀,视物昏花,心烦失眠,可用之。”施今墨先生善用茺蔚子治疗高血压病,他所拟制的“高血压速效丸”,主药即是茺蔚子,施氏治疗高血压主一“通”字,认为茺蔚子、牛膝之类药物,“顺而导之,使血液不致上窜,则脉络贯通,上下之血液均衡,血压自然恢复正常。”头痛者配夏枯草、川芎;目胀者配野菊花、昆布;眼生翳膜者配青葙子、石决明;心烦失眠者配栀子、酸枣仁。茺蔚子汤:茺蔚子15~30克,夏枯草15~30克,怀牛膝10克,赤芍15克,炒川芎5克,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用于高血压病,每获良效。

        妊娠期女性高血压,在适当配伍下使用茺蔚子降血压比较贴切,临床常和黄芪、夏枯草、黄芩、茯苓、钩藤、茵陈、桑寄生、杜仲、续断、女贞子、旱莲草等配伍治疗妊娠期高血压。

        金银花(二花、银花、忍冬花,为疮痈要药、风热表证要药),其花初开银白,渐转金黄色,故名。常言说“清热解毒金银花,痈肿疮毒一把抓”,“清热解毒金银花,人人都把它来夸”。金银花功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痢、清解暑热。临床使用大剂量才能展示其作用,尤其是治疗疮瘍更应该大剂量。

        扁桃体炎:金银花25克,连翘25克,玄参30克,生石膏30克,山豆根15克,黄连10克,牛蒡子10克,酒大黄10克,黄芩10克,桔梗10克,甘草10克,水煎煮,日一剂,早晚温服或分3—4次温服。

        麦粒肿:板蓝根20克,双花25克,紫花地丁25克,大青叶25克,蒲公英25克,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

        急慢性咽喉炎:金银花15克,野菊花15克,水煎服,日一剂,频服。

        咽喉肿痛:双花、麦冬、桔梗各等量,水煎代茶,频频饮用。

        艾叶(艾蒿、蕲艾、陈艾),俗话说:“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草功能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祛湿止痒、温煦气血、透达经络。孟子曰:“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石榴怀远石榴砀山梨,汴梁西瓜甜到皮;向阳的石榴红似火,背阳的李子酸透心),俗话说:“桃南杏北梨东西,石榴躲在树枝里。”其功能生津止渴、涩肠止泻、润肺止咳——“四止”(止渴、止泻、止血、止滞,疗渴解酒醉)。张锡纯云石榴“为治气虚不摄肺痨喘咳之要药”。石榴果皮性收敛,久泻脱肛并久痢。

        石榴花:乌发止血止带。①石榴花、白芨等份晒干或烘干,研末,混合均匀,外敷伤口,可止外伤出血;②白石榴花煎服,治黄白带下;③雾壳作房珠作骨,水晶为粒玉为浆。

       石榴所含磷多,对神经系统正常功能的维持、电解质的平衡、代谢的调节有重要影响。

        《齐民要术》“凡石榴者,须安僵石枯骨于根下,即花实繁茂。则安石之名义或取此。”

中医诊断学(复习资料)

第三章  问诊

第一节    问诊的意义及方法

一、问诊的意义

二、问诊的方法

1. 环境要安静适宜。

2. 态度要严肃和蕩。

3. 不用医学术语询问。

4. 避免资料片面失真。

5. 重视主诉的询问。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1.  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婚否。民族。职业。籍贯。工作单位。现住址等。

2. 主诉:病人就诊时最感痛苦的症状、体征及其持续时间。

3. 现病史:发病情况。病变过程。诊治经过。现在症状。

4. 既往史既往健康状况。既往患病情况。接种史。过敏史。手术史。

5. 个人生活史:生活经历。精神情志。饮食起居。婚姻生育。小儿出生前后情况。

6. 家族史:有无遗传性疾病等。

第三节  问现在症

《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倶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一、问寒热

【病机】

寒为阴邪,其性清冷 ← 邪气致病 → 热为阳邪,其性炎热

                                             

  怕冷症状突出                        发热症状明显

                       ↑                                 

阴盛则寒,阳虚则寒 ← 机体阴阳失调 → 阳盛则热,阴虚则热

【寒】

1. 恶风——遇风觉冷,避之可缓。

2. 恶寒——自觉怕冷,添衣加被不减。

3. 畏寒——自觉怕冷,得衣近火则减。

4. 寒战——恶寒之甚,恶寒同时伴有战栗。

【热】

1. 微热——38以下。

2. 壮热——39以上。

3. 潮热——热如潮水,按时发热或按时热甚。

4. 五心烦——自觉心中烦热手足心发热。

5. 骨蒸发热——自觉骨头发热,热由内向外透发。

【类型】

恶寒发热——证。

但寒不热——里寒证。

但热不寒——里热证。

寒热往来——半表半里证。

(一)恶寒发热(表证)

【病机】

恶寒 ← 侵袭肌表,卫阳被遏,肌腠失于温煦 ← 外邪 →  外束肌表,正邪交争,卫阳郁而发热 → 发热。

“有一分恶寒,就有一分表证”

恶寒发热轻重:

1. 与外邪瓶有关: 外感风寒之邪——风寒表证恶寒重发热轻。

                 外感风热之邪——风热表证发热重恶寒轻。

                     外感风邪——伤风表证发热轻而恶风。

2. 与感邪轻重有关:感邪轻 → 恶寒发热俱轻。

                  感邪重 →  恶寒发热倶重。

3. 与邪正盛衰有关:邪正倶盛 → 恶寒发热倶重。

                  邪盛正衰 →  恶寒重而发热轻。

某些里热证亦可表现为寒热并见如:肠痈。②创疡邪毒内陷等。

(二)但寒不热(里寒证)

【病机】

邪气致病 → 感受寒邪较甚 → 但寒不热 ← 阳气不足,阴寒内生 ← 机体阴阳失调。

分类:

1. 新病恶寒——突然怕冷,且体温不高。

① 里实寒证——寒邪直中脏腑经络,郁遏阳气,肌体失于温煦。

② 风寒表证初期——寒不热为发热前奏。

2. 久病畏寒——经常怕冷,四肢凉,得温可缓。

       里虚寒证——阳气虚衰,形体失于温煦。

(三)但热不寒(里热证)

病机表现:

邪气致病——感受热邪,或寒邪化热入里 → 但热不寒 → 阳盛,或阴虚 → 机体阴阳失调。

1. 【壮热】——高热(39°C以上)持续不退,不恶寒只恶——里实热证。

① 伤寒阳明经证。

② 温病气分阶段。

2. 【潮热】

① 日晡潮热(阳明潮热)下午3~5时(申时)热势较高——里实热结——伤寒阳明腑实证。

② 湿温潮——身热不扬(初扪之不热,久即灼手),午后热势加剧——里湿热证——湿温病。

③ 阴虚潮热——午后和夜间有低热,甚则骨蒸发——里虚热证——感或内伤病之阴虚证。

 瘀血发——午后或夜间发热——里实热证——血瘀证。

⑤ 身热夜——发热以夜间为甚——里实热证——温病热入营血阶段。

3. 【微热】

① 气虚发——长期微热,劳累则甚,兼疲乏少气、自汗——气虚清阳不升,郁而发热。

② 阴虚发热——长期低热,兼颧红、五心烦热等——阴液亏虚,阴不制阳,阳气偏穴。

③ 血虚发——时有低热,兼面白、头晕、舌淡、脉细等——血虚失养,阴血无以敛阳。

④ 气郁发热(郁热)——每因情志不舒而时有微热二情志不舒,肝失条达,气郁化火。

⑤ 气阴两虚发热——小儿于夏季气候炎热时长期发热——气阴两虚证。

(四)寒热往来(半表半里证)

【病机表现】

                                        ↗正衰邪进——

外邪入侵,伏于半表半里,邪正相争,互为进退

                                        ↘正盛邪却——

【寒热往来无定时】——少阳病——半表半里证——正邪相争,正盛则发热,邪胜则恶寒。

【寒热往来有定时】

1.疟疾——邪伏于膜原(寒战与高热交替,每曰或二三日发作一次——入与阴争则寒,出与阳争则热。

2. 气郁化火。

3. 妇女热入血室。

  二、问汗

《素问·阴阳別论》:阳加于阴谓之汗。”

(一)有汗无汗

1. 无汗

1)表证无 ——风寒表证——寒性收引,腠理致密,玄府闭塞。

2)里证无汗 ——津血亏虚——化汗乏源。阳气虚弱——无力化汗。

2.有汗

1)表证有汗

① 风邪犯表——风性开泄,玄府不密。

② 风热表证——热性升散,肌腠疏松。

2)里证有汗

① 里实热证——里热识盛,迫津外泄。

② 阴虚内热——蒸津外泄。

③ 阳气亏虚——肌表不固→汗出。

(二)特殊汗出

1. 自汗——醒时经常汗出,活动尤甚——气虚证。阳虚证。

2. 睡则汗出,醒则汗止——阴虚证。

3. 自汗盗汗并见——气阴两虚证。

4. 绝汗(脱汗)

① 亡阳证——阳气亡脱,津随气泄 → 冷汗淋漓如水,面色苍白,肢冷脉微。

② 亡阴证——内热逼涸竭之阴津外泄 → 汗热而黏如油,燥扰烦渴,脉细数疾。

5. 战汗(转折)——先恶寒战栗而后汗出。

① 汗出热退,脉静身凉——邪去正复,疾病向愈。

② 汗出而身热不退,烦躁不安脉来急数——邪盛正衰病情恶化。

6. ——所出之汗有冷感——阳气虚。惊吓。

7. ——所出之汗有热里热蒸迫。

8. ——汗出沾衣色如黄汁——风湿热邪交蒸。

(三)局部汗出

1. 头汗(但头汗出)——①上焦热盛。中焦湿热。元气捋脱。进食辛辣、热汤、饮酒。

2. 半身汗——风痰、痰瘀、风湿等阻滞经络,营卫不能周流,气血失和。

①痿病。中风。截瘫《素问·生气通天论》:"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3. 手足心汗

1)手足心——生理现象。

2手足心汗出量多——理现象。

① 阴经郁热熏蒸。

② 阳明燥热内结,热蒸迫津外泄。

③ 脾虚运化失常,津液旁达四肢。

4. 心胸——多见于虚证。

① 心脾两虚——心悸、失眠、腹胀、便溏。

② 心肾不交——心悸心烦、失眠、腰膝酸软。

5. 阴汗——生殖器及其周围汗出——下焦湿热郁蒸。

三、问疼痛

(一)问疼痛的性质

1. 胀痛:气滞。肝火。阳亢。

(1) 胸胁脘腹:气滞证。

(2) 头目:肝火上炎证肝阳上亢证。

2. 刺痛:瘀血——胸胁脘腹:①血瘀证。

3. 冷痛:寒

(1) 寒邪阻滞经络——头、脘腹、四肢关节——①实寒证

(2) 阳气亏虚,脏腑经脉失于温煦——腰脊、脘腹——②虚寒证。

4. 灼痛——

1) 火邪窜络——肌肤、脘腹:①实热证。

2) 阴虚火旺——脘、腹:②虚热证。

5. 重痛——①湿、②肝阳上亢

1) 湿邪困阻气机——头部、四肢、腰部以及全身——①湿证。

2) 肝阳上亢,气血上壅——头部重痛——②肝阳上亢证。

6. 酸痛——①湿。肾虚。

(1) 湿邪侵袭肌肉关节,气血运行不畅——四肢以及全身——①湿证。

(2) 肾虚骨髓失养——腰——②肾虚证。

7. 绞痛——①有形实邪。①寒。

(1) 有形实邪阻闭 → 心脉痹阻真心痛、结石阻滞胆管上腹痛——有形实邪。

(2) 寒邪凝滞气机 → 寒邪犯胃胃脘痛——实寒证。

8. 空痛————部或小腹——气血亏虚证、②肾精不足证。

9. 隐痛————头、胸、脘、腹——①阳气虚证。精血亏虚证。

10. 走窜痛——①气滞。风邪。

1) 胸胁脘腹疼痛而走窜不定——窜痛——①气滞证。

2) 四肢关节疼痛而游走不定——游走痛——①行痹证(风邪偏盛)

① 固定痛——瘀血。湿。

① 胸胁脘腹固定作痛——①瘀血证。

② 四肢关节固定作痛——②寒湿。③湿热。热壅血瘀。

② 掣痛(引痛、彻痛)——/实。

1) 新病,痛势剧烈持续不解,或痛而拒按——筋脉阻滞之实证。

2) 久病,痛势较轻时痛时止,或痛而喜按——筋脉失养之虚证。

(二)问疼痛的部位

1.头痛

1) 辨经络

① 阳明经——前额连眉棱骨痛。

② 太阳经——后头连项痛。

③ 少阳经——两侧痛。

④ 厥阴经——顶痛。

⑤ 少阴经——痛连齿(说以少阴见证为主)。

(2) 辨虚实

① 实证——不通则痛——六淫、瘀血、痰浊、火郁、阳亢、瘤积、寄生虫等。

② 虚证——不荣则痛——气血阴精亏虚,不能上荣于头,脑窍空虚。

3) 辨外感内伤。

【外感头痛】

① 风寒头痛——及项背,无休止,遇风加重,常喜裹头。

② 风热头痛——痛喜冷,甚则如裂,伴面红目赤。

③ 风湿头痛——头痛如裹,肢体困重。

【内伤头痛】

① 气虚头痛——头痛隐隐,过劳则甚,时发时止。

② 血虚头痛——头痛隐隐且晕,绵绵不休,面白。

③ 肾虚头痛——脑空痛,腰膝酸软。

④ 血瘀头痛——头痛如刺,痛有定处,经久不愈,外伤史。

⑤ 痰浊头痛——头痛时作,昏蒙沉重,泛呕眩晕。

⑥ 肝火上炎及肝阳上亢头痛——头胀痛而眩,时作筋掣,两侧为重,口苦目赤。

⑦ 食积头痛——痛兼恶心呕吐,胃脘痞闷,食不下。

2.胸痛

① 胸痹——左胸心前区憋闷作痛,时痛时止——瘀等邪阻滞心脉。

② 厥心痛(真心痛)——胸背彻痛剧烈,面色青灰,手足青冷——脉急骤闭塞。

③ 肺痨——胸痛,颧赤盗汗,午后潮热——肺阴亏虚,虚火灼络。

④ 肺热病——胸痛,咳喘气粗,壮热面赤——热邪壅肺,肺络不利

⑤ 肺痈——胸痛,壮热,咳吐脓血腥臭痰——痰热阻肺,热壅血瘀。

⑥ 胁肋痛——胸胁软骨疼痛,局部高起,或沿肋骨相引掣痛——气结痰凝血瘀,经气不和。

⑦  胸部疼痛——亦见于肺癌、胸部外伤等。

3. 胁痛

① 肝郁气滞——胁胀痛,叹息则舒。

② 肝胆湿热——胁胀痛,口苦纳呆。

③ 肝胆火盛——胁灼痛,急躁易怒。

④ 肝阴亏虚——胁隐痛,两目干涩。

⑤ 饮停胸胁(悬饮)——咳嗽牵引两胁作痛,肋间饱满。

⑥ 寒滞肝脉——胁痛

(《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胭内廉,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顽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4. 胃院痛

① 进食后疼痛加剧——实证——寒、热、气滞、瘀血、食积。

② 进食后疼痛缓解——虚证——胃阴虚证、胃阳虚证。

③ 胃脘剧痛暴作,出现牙痛及反跳痛——胃脘穿孔。

④ 胃脘疼痛失去规律,痛无休止而明显消瘦——考虑胃癌。

5. 腹痛

① 痛甚拒按——实证——寒凝、热结、寒湿、湿热、气滞、瘀血、结石、虫积、食积。

② 痛缓喜按——虚证——气虚、血虚、阳虚、阴虚。

③ 肠痹或肠结——腹部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伴腹胀、呕吐、便闭。

④ 腹部脏器穿孔或热毒弥漫——全腹痛,有压痛及反跳痛。

⑤ 结石——脐外侧及下腹部突然剧烈绞痛,向大腿内侧肌阴部放射,尿血。

⑥ 脏器破裂或癌瘤——疼痛部位多是所在部位。

⑦ 痛经异位妊娠破裂——妇女小腹及少腹部疼痛。

⑧ 上腹部疼痛——注意某些心肺病变。

⑨ 全腹、脐周或右少腹疼痛——肠痨、脂膜痨等。

6. 背痛

① 背痛不可俯仰——寒湿阻滞,或督脉损伤。

② 背痛连项——风寒客于太阳经腧。

③ 肩背痛——寒湿阻滞,经脉不利。,

7. 腰痛

① 肾虚——腰部经常酸软而痛。

② 寒湿——腰部冷痛沉重,阴雨天加重。

③ 瘀血阻络或腰椎病变——腰部刺痛,或痛连下肢。

④ 结石阻滞——腰部突然剧痛,向少腹部放射,尿血。

⑤ 带脉损伤——腰痛连腹,绕如带状。

⑥ 骨痨、外伤——亦可导致腰痛。

⑦ 湿热蕴结——湿热腰痛(四妙丸)。

8. 四肢痛

① 四肢关节肿痛——风寒湿邪侵袭,或风湿郁而化热,或痰瘀、瘀热。

② 四肢疼痛,痿软不用——脾胃虚弱。

③ 独见足跟痛或胫膝酸痛——肾虚(老年人或体弱者)。

9. 周身痛

① 新病周身痛——实证^卜感风寒、风湿或湿热疫毒。

② 久病卧床不起之周身痛——虚证——气血亏虚。

四、问头身胸腹

(一)头晕

1. 肝火上炎,或肝阳上冗——#头胀痛,口苦,易怒,脉弦数。

2. 气血写虚——伴面白,神疲乏力,舌淡脉弱。

3. 痰湿内阻——头重,如物缠裹,痰多苔腻。

4. 瘀血阻滞——头刺痛,或有外伤史。

(二)胸闷

1. 心气虚,或心阳不足——伴心悸气短。

2. 痰饮停肺——#咳喘痰多。

3. 热邪或痰热壅肺——#壮热,鼻翼煽动,

4. 寒邪客肺——#气喘,畏寒肢冷。

5. 肺气虚,或肺肾气虚——伴气喘,少气不足以息。

6. 亦见于气管支气管异物、气胸、肝气郁结证等。

(三)心悸

表现: ① ——因受惊吓而致心悸,或心悸易惊。

      ② 怔仲——无明显诱因,心綱烈,上至心胸,下至脐腹,悸动不安。

病因:① 心胆气虚,突受惊吓。

    ② 胆郁痰扰,心神不安。

    ③ 心气、心阳亏虚,鼓动乏力。

    ④ 心阴、心血不足,心神失养。

    ⑤ 心脉痹阻,血行不畅。

    ⑥ 脾肾阳虚,水气凌心。

   (四)胁胀

① 肝气郁结——易怒,脉弦。

② 肝胆湿——口苦,舌苔黄腻。

③ 饮停胸胁(悬饮)——肋间饱满,咳唾引痛。

(五)脘痞

① 食积胃院——暧腐吞酸。

② 脾胃气滞——食少,便溏。

③ 胃阴亏虚——饥不欲食,干呕。

④ 湿邪困脾——纳呆呕恶,苔腻。

⑤ 饮邪停胃——胃脘振水声。

(六)腹胀

1. 腹胀喜按——虚证——脾胃虚弱。

2. 腹胀拒按——实证——食积胃肠、燥热结滞肠道、肠道气机阻塞。

(七)身重

     1. 脘闷苔腻——湿困脾阳,阻滞经络。

     2. 浮肿——水湿泛溢肌肤。

 3. 嗜卧,疲乏——脾气虚,不能运化精微布达四肢肌肉。

 4. 乏力——热病后期,邪热耗伤气阴,形体失养。

(八)麻木:肌肤、筋脉失养

1. 虚:气血弓虚。

2. 实:①风寒入络。肝风内动。风痰阻络。痰湿或瘀血阻络。

(九)乏力:自觉肢体倦怠,运动无力。

1. 多种内科病常见症状:气血亏虚或阳气虚衰为主要病机,也见于湿证。

2. 病位:脾胃、肺、肝。

五、问耳目

(一)问耳

1. 耳鸣、耳聋

《杂病源流犀烛》:耳鸣者,聋之渐也,唯气闭而聋者则不鸣,其余诸般耳聋未有不先鸣者。

(1)实证——突发耳鸣、声大如雷,按之尤甚,或新起耳暴聋。

① 肝胆火扰、肝阳上亢。

② 疲火壅结、气血瘀阻。

③ 风邪上扰。

④ 药毒损伤耳窍。

(2)虚证——渐起耳鸣、声细如蝉,按之可减,或耳渐失聪而听力减退。

① 肾精亏虚。

② 脾气亏虚,清阳不升。

③ 肝阴、肝血不足,耳窍失养。

2. 重听

① 骤发重听——实证——痰浊上蒙、风邪上袭。

② 日久渐成——虚证——肾精亏虚(多见于老年体弱)。

3. 耳胀、耳闭(同一疾病由轻变重的两个不同阶段)。

耳胀——自觉耳内胀闷不适;耳闭——耳内胀闷,且有堵塞感,听力减退。

① 风邪侵袭,经气痞塞。

② 痰湿蕴结于耳。

③ 邪毒滞留,气血瘀阻。

(一)问目

1. 目痒

两目痒甚如虫行,伴有畏光流泪、灼热——实证肝火上扰,风热上袭。

目微痒而势缓——虚证(多属虚证)——血虚(目失濡养)。亦见于实性目痒初起,或剧痒渐愈邪退正复之时。

2. 目痛

实证:肝火上炎——目剧痛难忍,面红目赤。

风热上袭——目赤肿痛,羞明多眵。

虚证:阴虚火旺——目微痛微赤,时痛时止而干涩。

3. 目眩(眼花)

新起目眩,体不虚:实证——肝火上炎、痰湿蒙窍、肝阳上亢。

经常目眩,体弱:虚证(目失所养)——气虚、血亏、阴精不足。

4. 目昏、雀盲、歧视:肝肾亏虚,精血不足,目失所养(常见于年老、体弱或久病之人)。

① 目昏——物昏暗,模糊不清。

② 雀盲——白昼视力正常,每至黄昏以后视力减退,视物不清。

③ 歧视——视一物成二物而不清。

六、问睡眠

(一)失眠(不寐、不得眠)

虚证:

 心脾两虚——睡而易醒,难以复睡,心悸健忘,体倦神疲,饮食无味。

② 心肾不交——不易入睡,甚者彻夜不眠,心烦多梦,潮热盗汗,腰膝酸软。

③ 心胆气虚——不寐多梦,易惊胆怯,不能独自安卧。

④ 心阴不足——眠而多梦易惊醒,心悸健忘,潮热盗汗。

实证:

① 肝火上炎——不易入睡,或多梦易惊,或噩梦纷纭,心烦易怒,胸胁胀满,口苦目赤。

 胆郁痰扰——睡卧不宁,时时惊醒,眩晕胸闷,痰多恶心,胆怯心悸。

③ 食滞胃肠——失眠,脘腹胀满或胀痛,暧气或暧腐吞酸。

④ 心火上炎——心烦失眠,口舌生疮。

(二)嗜睡(多寐、多眠睡)

① 痰湿困脾,清阳不升——困倦嗜睡,头目昏沉,胸闷脘痞,肢体困重(例:平胃散)。

② 脾气虚弱,清阳不升——饭后困倦嗜睡,纳呆腹胀,少气懒言(例:香砂六君子汤)。

③ 心肾阳虚,神失温——精神极度疲惫,神识朦胧,困倦易睡,肢冷脉微。

④ 大病之后,正气未复——大病之后,神疲嗜睡。

⑤ 亦见于老年人——气虚弱,营血不足,倦而嗜睡。

⑥ 嗜睡伴轻度意识障碍,叫醒后不能正确回答问题者——邪闭心神——昏睡、昏迷之前兆。

六、问饮食口味

(一)口渴与饮水

1. 口不渴饮

口不渴,亦不欲饮——津液未伤——寒证、湿证。

2. 口渴欲饮

1) 津液耗伤,阴液亏少:

① 燥邪伤津——口渴咽干,鼻干唇燥,发于秋季。

② 温热病初期,邪热伤津不甚——口干微渴,发热,脉浮数。

③ 里热炽盛,津液大伤——大渴喜冷饮,壮热,大汗出。

④ 严重耗伤津液——严重腹泻,或汗、吐、下及利尿太过,大渴引饮。

⑤ 阴虚津亏,虚火内识——口渴咽干,夜间尤甚,颧赤盗汗,五心烦热。

(2) 气化不利,津液输布障碍:

口渴多饮:消渴病——口渴而多饮,小便量多,形体消瘦。

         小儿夏季见之,无汗或少汗,发热,为夏季热。

【渴不多饮】

① 湿热证——渴不多饮,兼身热不扬,心中烦闷,苔黄腻。

(机理:热邪伤津口渴,体内有湿故不多饮)

② 温病营分证——渴不多饮,兼身热夜甚,心烦不寐,舌红绛。

(机理:邪热耗伤阴津,故口渴,但热邪又能蒸腾营阴上潮于口,故不多饮)

③ 痰饮内停证——渴喜热饮而量不多,或水入即吐。

(机理:痰饮内阻,津液不能气化上承于口,故口渴,但体内有饮邪,故不多饮)

④ 血瘀证——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兼面色黧黑,或肌肤甲错。

(机理:瘀血内阻,津失输布,故口干,体内津液本不亏乏,敌但欲漱水不欲咽)

(二)食欲与食量

1. 食欲减退(不欲食、食欲不振、纳呆)

① 正气抗邪,保护性反应——新病食欲减退,一般是邪气影响脾胃功能,不一定是脾胃本身的病变。

② 脾胃虚弱,腐熟运化无力——久病食欲减退,兼面色萎黄,食后腹胀,疲倦。

③ 湿邪困脾,运化机能障碍——纳呆少食,脘闷腹胀,头身困重,苔腻脉濡。

④ 食滞胃脘,腐熟不及——纳呆少食,脘腹胀闷,暖腐食臭。

2. 厌食(恶食)

① 食滞胃脘,腐熟不及——厌食,兼脘腹胀痛,嗳腐食臭,舌苔厚腻。

② 湿热蕴脾,运化机能障碍——厌食油腻,脘闷呕恶,便溏不爽,肢体困重。

③ 肝胆湿热,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厌食油腻,胁肋灼热胀痛,口苦泛恶。

④ 孕妇:妊娠反应——妊娠后冲脉之气上逆,影响胃之和降导致厌食,属生理现象。

妊娠恶阻——厌食兼严重恶心呕吐。

3. 消谷善饥(多食易饥)

① 胃火炽盛,腐熟太过——口渴心烦,大便干燥;兼多饮多尿,形体消瘦为消渴病。

② 胃强脾弱——消谷善饥,兼大便溏泄。

(机理:胃强则胃腐熟功能亢奋,故消谷善饥;脾弱则脾运化无力,故大便溏薄)

4. 饥不欲食

① 胃阴不足——饥不欲食,兼脘痞,千呕呃逆。

(机理:胃阴不足,虚火内扰,则有饥饿感;阴虚失润,胃之腐熟功能减退,故不欲食)

② 蛔虫内扰——饥而不欲食。

5. 偏嗜食物或异物

 小儿虫积——嗜食生米、泥土等。

② 妇女妊娠期间偏食酸辣——生理现象。

③ 偏嗜肥甘——易生痰湿。

④ 过食辛辣——易致火盛。

⑤ 偏嗜生冷——易伤脾胃。

    6. 食量变化

 食欲渐复,食量渐增——胃气渐复,疾病向愈。

 食欲渐退,食量渐减——脾胄功能渐衰,疾病逐渐加重。

③ 除中:危重病人,本来毫无食欲,突然索食,食量大增——胃气败绝,是假神的表现之。

(三)口味

1. 口淡:脾胃虚弱。寒湿中阻。寒邪犯胃。

2. 口甜:口甜而黏腻不爽——湿热蕴结于脾,与谷气相搏,上蒸于口。口甜而食少,神疲乏力——脾气亏虚,甘味入脾,脾气虚则甘味上泛。

3. 口黏腻:痰热内盛。湿热中阻。寒湿困脾。

4. 口酸:口中泛酸,气味酸腐——进食过量,食滞胃脘,化腐生酸,浊气上泛。泛吐酸水——酸味入肝,肝郁化热犯胃,胃失和降。

5. 口苦:心火上炎——心烦失眠,常有口苦。肝胆火——肝胆湿热、肝火上炎。

(机理:胆汁味苦,故胆火上炎或胆气上泛,皆可致口苦)。

6. 口涩:燥热伤津。脏腑热盛,气火上逆。

7. 口咸:肾病。寒水上泛。

 

七、问二便

(一)大便

1. 便次异常

(1) 便秘:

肠道病变:胃肠积热。阳虚寒凝。气血阴津亏损。腹内癥块阻结。(病机:肠道燥化太过,肠失濡润或推动无力,传导迟缓,气机阻滞)

其他因素:肛门病变。肌痿。()痱。肠外肿块压迫。温热病过服止泻药或温燥之品。腹部手术之后。全身衰意状态。

(2) 泄泻:外感风寒,湿热疫毒。饮食所伤。食物中毒。療虫或寄生虫积于肠道。情志失调。久病脾肾阳气亏虚(暴泻多实、久泻多虚)

2. 便质异常

(1) 完谷不化:脾虚。肾虚。食滞胃肠。

(2) 溏结不调

① 大便时干时稀——肝郁脾虚,肝脾不调。、

② 大便后稀——脾虚。

3脓血便——痢疾。肠癌。

4便血

① 胃肠病变:远血——大便色黑如柏油状——胃脘等部位出血。

近血——便血鲜红——肛门部病变——内痔、肛裂、息肉痔、锁肛痔等。

② 全身性疾病——疫斑病、稻瘟病、血溢病、紫斑、食物中毒、药物中毒、直肠癌。

3. 排便感异常

1肛门灼热:①大肠湿热。热结旁流。

2里急后重:湿热痢疾(湿热痢疾: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肛门灼热)

3排便不爽:①大肠湿热——泻下如黄糜而黏滞不爽。

              ② 肝郁脾虚——腹痛欲便而排出不爽,抑郁易怒。

              ③ 食积——腹泻不爽,大便酸腐臭秽。

(4) 大便失禁

① 脾肾虚损,肛门失约。

② 骤起暴泻,或神志昏迷而大便失禁者,一般不属脾肾虚损。

(5) 肛门气坠——脾虚中气下陷。

(二)小便

1.尿次异常

(1)小便频数:①膀胱湿热——新病小便频数,尿急、尿痛、小便短赤。

 ②肾阳虚或肾气不固——久病小便频数,色清量多,夜间明显。

(2) 癃闭:

实性:①瘀血。结石。湿热。败精。阴部手术。

虚性:①肾之气化不利,开阖失司。年老气虚、阳虚。

2. 尿量异常

(1) 尿量增多:① 虚寒证——小便清长量多。

     ② 消渴病。

     ③ 脑神病变——多尿、多饮而形体消瘦。

(2) 尿量减少: ①热盛伤津、腹泻伤津、汗吐下伤津——小便化源不足。

      ②心阳衰竭,脾、肺、肾功能失常——气化不利,水液内停。

      ③湿热蕴结,尿路损伤、阻塞——水道不利。

3. 排尿感异常

(1) 尿道涩痛:①湿热内蕴。热灼津伤。结石或瘀血阻滞。肝郁气滞。阴虚火旺。

(2) 余溺不尽:①久病体虚。肾阳亏虚。肾气不固。湿热邪气留著于尿路。

(3) 小便失禁

虚证:肾气亏虚——下元不固,膀胱失约。

脾虚气陷、膀觥虚寒——不能约摄尿液。

实证:尿路损伤、湿热瘀血阻滞——尿路失约,气机失常。

神昏而小便失禁——邪闭心包,心神失去其主宰作用。

(4) 遗尿:虚证——肾气亏虚、脾虚气陷'膀胱虚寒。

实证——肝经湿热。

 八、问妇女经带

(一)月经

1. 经期异常

(1) 月经先期:连续2个周期提前7天以上。

虚证——①脾气亏虚。肾气不足。

实证——①阳盛血热。肝郁化热。阴虚火旺。

(2) 月经后期——连续2个周期延后7天以上。

虚证——营血丐损。肾精不足。阳气虚衰。

(3) 月经先后无定期(经期错乱)

虚证——脾肾虚损。

实证——肝气郁滞。

2. 经量异常

(1) 月经过多——①血热。气虚。③瘀血阻滞。

(2) 月经过少

虚证——①营血不足。肾气亏虚。

实证——①寒凝。血瘀。痰湿阻滞。

(3) 崩漏

虚证——脾气亏虚。肾阳虚衰。肾阴不足。

实证——热伤冲任,瘀血阻滞。

(4) 闭经

虚证——肝肾不足。气血亏虚。阴虚血燥。血海空虚。阳虚寒凝。

实证——痨虫侵及胞宫。气滞血瘀。痰湿阻滞。

3. 经色、经质异常

(1) 经色淡红质稀——血少不荣。

(2) 经色深红质稠——血热内炽。

(3) 经色紫暗夹有血块,兼小腹冷痛——寒凝血瘀。

4. 痛经

(1) 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或刺痛拒按——气滞血瘀。

(2) 小腹灼痛拒按,平素带下黄稠臭秽——湿热蕴结。

(3) 小腹冷痛,遇暖则减——寒凝。阳虚。

(4) 月经后期或行经后小腹隐痛、空痛——气血两虚。肾精不足。

(二)带下

1. 白带——①脾肾阳虚。寒湿下注。

2. 黄带——①湿热下注。湿毒蕴结。

3. 赤白带——①肝经郁热。湿毒蕴结(绝经后考虑癌瘤)

九、问男子

(一)阳痿

1. 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肾阳虚,命火衰微,性功能衰减。

2. 心悸失眠,纳呆腹胀——思虑过度,损伤心脾。

3. 精神抑郁易怒——肝气郁结,失于疏泄,宗筋弛缓。

4. 肢体困重,苔黄腻——湿热下注,宗筋驰纵。

5. 暴受惊恐之后——惊恐伤肾。

(二)遗精

1. 过劳则甚,心悸失眠,纳呆腹胀——心脾两虚,气不摄精。

2. 小便混赤,苔黄腻——湿热下注,扰动精室。

(三)梦遗

1. 心烦失眠多梦,腰膝酸软,颧赤潮热——肾阴亏虚,相火扰动精室。

2. 梦遗频作,甚则滑精,同时腰膝酸软,面白,头晕耳鸣——肾气亏虚,精关不固。

(四)早泄

1. 腰膝酸软,面白,头晕耳鸣——肾气亏虚,精关不固。

2. 心烦失眠多梦,腰膝酸软,颧赤潮热——阴虚火旺,心肾不交。

3. 精神抑郁易怒——肝气郁结,疏泄失度。

4. 小便混赤,苔黄腻——湿热下注,扰动精室。

十、问小儿

1. 问出生前情况——先天营养状况和发育正常否。

2. 问预防接种传染病史——水痘、麻疹、丹痧。

3. 问发病原因

卫外能力较弱——感受六淫之邪。

脾胃薄弱——饮食损伤。

坏境因素——惊吓哭闹。

第四章   脉诊

第一节    诊脉概述

一、脉诊原理

(一)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

1. 心脏的搏动。

2. 脉管的舒缩。

3. 心阴与心阳的协调。

(二)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

(三)其他脏腑与脉象形成的关系

二、诊脉部位

(一) 三部九候诊法

    上部(头)

——太阳穴——颞浅动脉——头角之气——额、颞部。

——耳门穴——耳前动脉——耳目之气——耳、目。

——巨髎穴——面动——候口齿之气——口腔、牙齿。

中部(手)

——太渊穴——晓动脉——肺之气。

——门穴——尺动脉心之气。

——合谷穴——主要动脉——胸中之气。

下部(足)

——足五里穴或太冲穴——股动脉或跖背动脉——肝之气。

——箕门穴或冲阳穴——股动脉或足背动脉——脾胃之气。

——太溪穴——腔后动脉跟支——肾之气。

(二)人迎寸口诊法

(三)仲景三部诊法

寸口——候脏腑。

趺阳——胃气。

太溪——肾气。

寸口脉十分微弱时:

① 趺阳脉尚有力——胃气尚存。

② 趺阳脉难以触及——胃气已绝,难以救治。

(四)寸口诊法

    1. 寸口分部

——腕后高骨(桡骨茎突)内侧。

——关前。

——关后。

    2. 寸口脉诊病的原理

    ① 寸口部为“脉之大会”——寸口脉属于手太阴肺经之脉,为十二经脉之始终。

    ② 寸口部脉气最明显——寸口部是手太阴肺经“经穴”(经渠)和“输穴”(太渊)所 在处,“脉会太渊

    ③ 可反映宗气的盛衰——肺脾同属太阴经,脉气相通。

    ④ 寸口处为桡动脉——行径固定,位置表浅,方便易行。

    3. 寸口分候脏腑

文献


《难经》


小肠

大肠

膀胱

命门

《脉经》


小肠

大肠

膀胱

三焦

《景岳全书》

肾小肠


心包络

膻中

膀胱大肠

三焦命门

《医宗金鉴》

月市


膻中

胸中

胆膈

膀胱   小肠

大肠

常用寸口分候



肝胆

肾(命门)


膻中

胸中

小腹

膀胱、小肠

小腹(大

肠)

三、诊脉方法

)时间——清晨(平旦)未起床,未进食时最佳。

(二)体位——病人正坐或仰卧,医者在患者侧面,患者前臂自然向前平展,与心脏同水平,手腕伸直,手掌向上,手指微微弯曲,在腕关节下面塾——松软的脉枕。

(三)指法

1. 选指——选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指目,指端平齐,略呈弓形倾斜,与受诊者体表约呈45°角为宜,使指目(指甲二角连线和指腹交界棱起之间的部位/指尖与指腹交界处)紧贴于脉搏搏动处。

2. 布指

① 中指定关,食指关前定寸,无名指关后定尺。

② 小儿:“一指定三关”(大拇指或食指)。

3. 运指

① 举法——“浮取”——较轻地按在寸口脉搏动部。

② 按法——“沉取”——用力较重,甚至按到筋骨,以体察脉象。

③ 寻法——“中取”——用力不轻不重,按至肌肉,前后左右推寻,细细体察脉象。

④ 总按三指同时用大小相等的指力诊脉。

⑤ 单诊————个手指诊察——部脉象(呼吸:16~18次)。

(四)平息——医者保持呼吸调匀,清心宁神,以自己的呼吸计算病人脉搏至数,正常脉搏70-90/分。

(五)五十动——时间——般不应少于50次脉跳的时间(心率:60~100次)。

四、脉象要素

1. 脉位——部位、长度——浮、沉脉,长、短脉。

2. 脉数——至数、节律——数、迟脉,促、结、代脉。

3. 脉形——大小、——洪、细脉,弦、濡、缓脉。

4. 脉势——强弱、流畅——实、虚脉,滑、涩脉。

第一节   正常脉象

一、正常脉象的特点

(一)有胃——从容、徐和、软滑。

(二)有神——脉律整齐、柔和有力。

(三)有根——尺脉有力沉取不绝。

1. 寸关尺三部皆有脉

2. 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一4~5至(70~90/分)。

3. 不大不小,从容和缓,节律一致。

4. 尺部沉取有一定的力量。

5. 随生理活动、气候、季节和环境等不同而相应变化。

二、脉象的生理变异

(一)个体因素影响

1. 性别——女性脉势较弱,至数稍快,脉形略小。

2. 年龄——婴儿每分钟脉搏可达120

3. 体质——瘦人脉多浮,胖人脉多沉;六阴脉”和六阳脉不属病脉。

4. 脉位变异——“斜飞脉”“反关脉

(二)外部因素影响

1. 情志——喜致脉缓、怒致脉弦、惊致脉动等。

2. 劳逸——运动后脉多洪数,入睡后脉多迟缓。

3. 饮食——饭后脉稍数而有力,饥饿时脉多缓弱。

4. 季节——春胃微弦”“夏胃微钩”“秋胃微毛”“冬胃微石

5. 昼夜——昼日偏浮而有力,夜间偏沉而细缓。

6. 地理环境——东南方脉多细软偏数,西北方脉象多沉实。

第二节    病理脉象(28种)

历史沿革:

1. 王叔和——《脉经》——24种脉(最早24种)。

2. 李时珍——《濒湖脉学》——27种脉(七言歌诀——27)。

3. 李中梓《诊家正眼》——28种脉正好——28)。

4. 滑寿——《诊家枢要》——29种脉枢要28种)。

附:28种病脉:浮沉迟数、洪细弦紧、虚实滑涩、缓脉、弱脉、结代脉、长短脉、濡微     散芤革、伏牢动疾促。

一、常见病脉

(一)浮脉: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有余,按之不足——①表证。虚阳浮                越证。正常人。

1. 散脉:浮大无根,至数不匀——①元气离散,脏气将绝。

2. 芤脉:浮大中空,如按葱管——(急性)①大量失血。伤阴。

3. 革脉:浮弦中空,如按鼓皮——(慢性)①亡血。失精。半产。漏下。

   (二)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①里证(有力里实、无力里虚)。②正常人。

1. 伏脉:沉取不应,重按推筋着骨始得,甚则暂伏而不显——①邪闭。②厥病。③痛极。

2. 牢脉:沉取实大弦长,坚牢不移——①阴寒内盛。疝气癥积之实证。

(三)迟脉:脉来迟缓,一息不足四至——①寒证洧力实寒,无力虚寒)。②邪热结聚之实热证。③正常人。

1. 缓脉:一息四至——脉来和缓,应指均匀——①正常人。

       怠缓无力,弛纵不鼓——②湿病。③脾胃虚弱。

(四)数脉:脉来急促,一息五六至——①热证。②里虚证(心气勉其力而行之)。

1. 疾脉:脉来急促,一息七八至——①阳极阴竭,元气欲脱。②小儿常脉。

(五)虚脉: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虚,应指松软,亦是无力脉的总称——①虚证,                多见于气血两虚

     1. 短脉:首尾倶短,只显关部——①有力主气郁。②无力主气损。

(六)实脉:三部脉充实有力,来去皆盛,应指愊愊,亦是有力脉的总称——①实证。②正常人。

1. 长脉:首尾端直,超过本位——①阳热有余之实证(阳证、热证、实证)。②平人。

(七)洪脉:脉来浮大,充实有力,来盛去衰,状若波涛汹涌——①阳明气分热盛。

1. 大脉:脉体宽大,无汹涌之势——①健康人。大则病进(有力邪实,无力正虚)。

(八)细脉:脉细如线,应指明显——①气血两虚。②湿病。

    1. 濡脉:浮细无力而软——①虚证。②湿病。

    2. 弱脉:沉细无力而软——①阳气虚衰。②气血倶虚。

    3. 微脉:极细极软,按之欲绝,似有似无——①气血大虚。阳气衰微(久病正气将 绝,新病阳气暴脱)。

(九)滑脉: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盘走珠——①痰湿。②食积。③实热。④青壮年 常脉。⑤妇女孕脉。

1. 动脉:脉短如豆,滑数有力——①惊恐。疼痛。

(十)涩脉:形细而形迟,往来艰涩不畅,如青刀刮竹——①气滞血瘀。②精伤血少。  ③痰食内停。

(十一)弦脉:端直以长,如按琴弦——①肝胆病。②疼痛。③痰饮。④胃气衰败。。⑤ 老年常脉。

1. 紧脉:绷急弹指,如牵绳转索——①实寒证。②疼痛。食积。

(十二)结脉:迟而时一止,止无而有力——①阴盛气结。寒痰血瘀,结而无力—— ③气血虚衰。

2. 代脉:迟而中止,止有定数——①脏气衰微(代偿)。疼痛。惊恐。跌仆损               伤。

3. 促脉:数而时一止,止无定数——促而有力——①阳盛实热。气血痰食停滞,促而             无力——③脏气衰败。

    1. 【浮脉类】

浮脉轻取即可得,浮洪濡并散芤革。

浮举有余按不足,表证虚阳浮越出。

洪脉体大搏有力,来盛去衰是热意。

濡脉浮细无力软,病主虚证湿困懒。

散脉至数力不均,元气离散脏气陨。

芤脉浮大空如葱,主病伤阴与落红。

革脉搏指空边坚,亡血失精产崩连。

    2. 【沉脉类】

沉脉重按始得之,沉伏弱牢并施。

沉轻不应重按得,里证常人一并合。

伏重推至筋骨处,邪闭厥病痛极住。

弱沉细无力而软,阳气气血俱缺短。

牢沉按实大弦长,阴寒疝气癥积襄。

    3. 【迟脉类】

迟脉息少四至,缓涩结脉再添迟。

迟脉一息少四至,寒证实热均可是。

缓脉一息四至缓,脾虚湿困平人挽。

涩脉艰涩滞不畅,气血精淤痰食长。

结迟一止无定数,阴结痰淤气血暮。

    4. 【数脉类】

数脉大五小于七,数疾促动四相依。

数脉大五小于七,热证亦主里虚疲。

疾脉急疾有七八,阳极阴竭元气塌。

促数一止无定数,热淤痰食脏衰痈。

动脉滑数短如豆,病甶疼痛惊恐凑。

    5. 【虚脉类】

虚脉应指无力五,虚细微代短相辅。

虚按无力应指软,气血两虚由它管。

细脉如线应指显,气血两虚湿证演。

微极细软有无摸,气血大虚元气脱。

代迟一止有定数,脏衰惊痛与跌仆。

短脉不及本部长,有力气郁无力伤。

6. 【实脉类】

实脉应指有力六,实滑紧弦长大凑。

实按充实而有力,实证平人紧相系。

滑来流利应指滑,痰食热孕青年查。

弦端直长按琴弦,肝胆痰痛与老年。

紧绷弹指如转索,宿食疼痛实寒裹。

长脉端直超本位,气余阳热实平备。

大脉宽大无汹涌,健康之人病进恐。

一、频次总结

1. 常脉:一息四至五至——70~90/分。

2. 迟脉:一息不足四至——60次以下/分。

3. 缓脉:一四至——60~70/分。

4. 数脉:一息五六至——90~120/分。

5. 疾脉:一息七八至——120次以上/分。

二、不同脉象主同——症状总结

1. 【主湿】缓、细、濡(滑:痰湿)。

2. 【主惊】动。②代。

3. 【主痛】伏。②动。③弦。④紧。⑤代。

4. 主食积:①滑。②涩。③紧。④促。

5. 【主气滞血瘀】涩。②结。⑤促。

(结脉主气滞血瘀,不主食积;促脉两个都主;代脉主痛主惊)。

6. 【主气血两虚】虚、细、弱、微、结。

7. 【正常人可见】浮、沉、迟、缓、疾、长、大、滑、弦。

三、脉象特点总结

1. 牢脉:沉取实大弦长——沉、实、大、弦、长。

2. 濡脉:浮细无力而软——浮、细、软。

3. 弱脉:沉细无力而软——沉、细、软。

4. 动脉:脉短如豆,滑数有力——短、滑、数。

(一)脉象鉴別:详细内容可见中医诊断学教材,不做赘述。

(二)相兼脉:

1. 浮紧脉——①外感寒邪之表寒证。②风寒痹病疼痛。

2. 浮缓脉——①风邪伤卫。②营卫不和之太阳中风证。

3. 浮数脉——①风热袭表之表热证。

4. 浮滑脉——①表证夹痰(常见于素体多痰湿而又感受外邪者)。

5. 沉迟脉——①里寒证。

6. 沉弦脉——①肝郁气滞。②水饮内停。

7. 沉涩脉——①血瘀(尤常见于阳虚而寒凝血瘀者)。

8. 沉缓脉——①脾虚。②水湿停留。

9. 沉细数脉——①阴虚内热。②血虚。

10. 弦紧脉——①寒证。②痛证(常见于寒滞肝脉或肝郁气滞所致疼痛)。

11. 弦数脉——①肝郁化火。②肝胆湿热。肝阳上亢。

12. 弦滑数脉——①肝火夹痰。②肝胆湿热。③肝阳上亢。④痰火内蕴。

13. 弦细脉——肝肾阴虚。血虚肝郁。肝郁脾虚。

14. 滑数脉——①痰热(痰火)。②湿热。③食积内热。

15. 洪数脉——①阳明经证。②气分热盛(多见于外感热病)。

(三)真脏脉——“十怪脉

七绝脉:无偃刀脉、转豆脉、麻促脉。

1. 无胃之脉:无冲和之意,应指坚搏

① 偃刀脉——脉来弦急,如循刀刃             

② 转豆脉——脉动短小而坚搏,如循薏苡子          

③ 弹石脉——急促而坚搏,如指弹石 

此三者多意味着邪正盛衰,胃气不能相从心肝肾等脏气独现,病情危重  

2.  无神之脉:脉律无序,脉形散乱         

① 雀啄脉——脉在筋肉间连连数急,三五不调,

止而复作,如雀啄食                            

② 屋漏脉——如屋漏残滴,良久一滴               

③ 解索脉——脉来乍疏乍密如解乱绳状,时快时慢,散乱无序

此三者多意味着脾肾阳气败,神气涣散,生命将终

④ 麻促脉——脉来如麻子纷乱,细微至甚 → 卫气枯,营血涩之危候。

3. 无根之脉:虚大无根或微弱不应指

① 【釜沸脉】浮数之极,至数不清,如釜中沸水,浮泛无根。——三阳热极,阴液枯竭之候。

② 【鱼翔脉】脉在皮肤,头定而尾摇,似有似无,如鱼在水中游。——三阴寒极,亡阳于外,虚阳浮越之征.

③ 【虾游脉】脉在皮肤,如虾游水,时而跃然而去,须臾又来,伴有急促躁动之象——三阴寒极,亡阳于外,虚阳浮越之征(孤阳无依,躁动不安)

五、妇人脉与小儿脉

(一)诊妇人脉

1. 诊月经脉

(1) 月经将至——妇人左关、尺脉忽洪大于右手,口不苦,身不热,腹不胀。

(2) 月经不利——寸关脉调和而尺脉弱或细涩。

(3) 闭经。

① 尺脉虚细而涩——精血亏少之虚闭。

② 尺脉弦涩——气滞血瘀之实闭。

③ 脉象弦滑——湿阻于胞宫。

2. 诊妊娠脉

已婚妇女,平时月经正常,突然停经,脉来滑数冲和,兼饮食偏嗜——两尺脉搏动强于寸脉,或左寸脉滑数动甚。

3. 诊临产脉,临产妇人脉象异于平常:

1) 其脉多浮,或脉数而滑或紧。

2) 冲指脉——¥时无脉的中指中节或本节的两旁出现脉搏跳动。

(二)诊小儿脉

1. 诊小儿脉方法:“一指定三关”——内容:浮沉、迟数、强弱、缓急。

① 3岁以内——左手握小儿手,医生用右手拇指或食指按于掌后高骨处诊脉,不分三部,以定至数为主。

② 3~5——以高骨中线为关,向高骨的前后两侧滚转寻三部。

③ 6~8——可以向高骨的前后两侧挪动拇指,分别诊寸、关、尺三部。

④ 9~10——可以次第下指,依寸、关、尺三部诊脉。

⑤ 10岁以上——可按诊成人脉的方法取脉。

2. 小儿正常脉象的特点:较成人脉软而速,年龄越小,脉搏越快(2~3岁:100~120次/分;5~10岁:100次/分)。

3. 小儿病脉

① 浮脉————浮而有力——表实。

                  浮而无力——虚虚。

② 沉脉——里证——沉而有力——里实。

                  沉而无力——里虚。

③ 迟脉——寒证——迟而有力——实寒。

                  迟而无力——虚寒。

④ 数脉——热证——浮数——热。

                  沉数——里热。

                  数而有力——实热。

                  数而无力——虚热。

⑤ 滑脉——①痰热壅盛、食积内停。

⑥ 濡脉——湿邪为病。

⑦ 歇止脉——心气心阳不足。

第四节    脉诊的临床运用及意义

一、脉诊的临床运用

(一)独异脉的诊断意义

(二)辨脉主病不可拘泥

(三)脉症顺逆与从舍

二、诊脉的意义

(一)辨別病证的部位

(二)口判断病证的瓶

(三)分辨邪正的盛衰

(四)推断病证的进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