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吴医叶天士汗证验案感悟汗证治疗

 易针堂 2018-10-08

从吴医叶天士汗证验案感悟汗证治疗

 半痴山人 


导读 

叶天士拜师17人,其一生著述虽少,但是在推动中医的发展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很多人往往只知道他是一个温病派的人物,其实事实上并非如此,他在临床该凉则凉该温则温,甚至被誉为最懂仲景之人。半痴山人这位作者,小编与其接触虽少,但知道他在经典上研习明显比常人扎实,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从叶天士的汗证验案之中一起思考汗证的治疗,以及吸取一些治疗误区的经验。



叶天士是清朝著名的医家,其留下的《临证指南医案》记载其众多的临床经验,小子不揣冒昧,对叶案加以探析,旨在发掘传统中医经典书籍的奥秘,为临床服务。

 

今天我们看的医案出自《临证指南医案》卷三汗这一节,原文如下:


某(二一)脉细自汗,下体怯冷,卫阳式微使然。(卫阳虚)黄芪(三钱) 熟附子(七分) 熟于术(一钱半) 炙草(五分) 煨姜(一钱) 南枣(三钱)

 

汗出并非皆因热,温补中焦建其功

 

这样的医案都是言简意赅的,很多人都认为这样的医案没什么价值,其实深入挖掘里面的内容,可以学习的地方特别多。这个病人摆出来的证候只有自汗,下体怕冷,脉细。何以用温药?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和汗有关的内容,中医内科学有汗症一节,里面强调自汗和盗汗,认为自汗与阳气不能固密有关,而盗汗多认为与阴液不足有关。其实并不然,我们不要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一见到自汗就阳虚,一见到盗汗就阴虚。其实阳虚也会盗汗,自汗也会阴虚。


郑钦安就认为盗汗可以是阳虚,并说:“夜分乃阳气潜藏之时,然而夜分实阴盛之候,阴盛可以逼阳于外,阳浮外亡,血液随之,故汗之,曰盗汗。医者不知其为阳虚,不能镇纳阴气,阴气外越,血液亦出,阴盛格阳于外,阳不得潜,亦汗出。”可见,我们不要先入为主地把某一症状归结为阳虚或阴虚。

 


如果学习过伤寒论和黄帝内经的人会知道一些和汗有关的名言。如:“阳加于阴谓之汗。”还有《伤寒论》阳微结那一条的“阴不得有汗。”很多人就会认为阴寒类的病人不会出汗,只有阳这个动力帮助才会出汗。其实经典的言论并不是绝对的,在《金匮要略》中寒疝病发作就会出白汗,这里的白汗是指剧痛而出的冷汗。《素问 · 经脉别论》认为:“厥气留薄,发为白汗。”这里的白汗也与此同意。所以阴寒内盛的病人也会出汗。

 

前面的言论,是我对这个医案有感而发,也是在临床上我所看到的一些问题。我们言归正传,分析一下这个医案。


验案分析


这个病人自汗,下体怕冷,是属于正常的状态,阳气亏虚,不能固护阴液,而导致汗外泄。而这里的阳气具体一点,是指卫阳,卫阳不能固表,导致营阴外泄。我们的卫阳和营阴都来自中焦,中焦脾是运化水谷精微的地方,也是营卫的来源之地。如果脾阳虚,中焦阳的动力不足,不能化生营卫,营卫不能充实肌表。长此以往,也会导致体表肌肤的不固密,汗液外泄。对于这样的病人,温补脾阳先治其本,再加某药以固表是本案的治法。

 

叶天士用的是白术附子汤加黄芪,也可以说是术附汤合芪附汤的合方。白术附子汤出自《伤寒杂病论》。伤寒论的白术附子汤是治风湿的,金匮要略的白术附子汤与本案相符。金匮要略的白术附子汤出自中风病篇,条文如下:“治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暖肌补中益精气。”这个条文很明显,有暖肌补中益精气的作用,王旭高称此为暖土以御寒风法,通过温中补脾建立一层防护罩,来抵御寒风。


大家要注意,寒风不等于风寒。温补脾阳以扶持卫阳,卫阳充盛才能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方中白术附子生姜温脾阳,大枣炙甘草补脾的虚弱,可让脾阳得以恢复。原案再加黄芪以益气固表,《神农本草经》论述黄芪可治大风,这里的大风是什么意思呢?通过黄芪的益气固表,固护卫气以抵御大风。所以,再这里加黄芪是有固表的作用。

 

我们都说叶天士是温病大家,其实不然。叶天士拜了17个老师,大半是伤寒老师,叶案中有三分之一有用附子。可见,叶天士不仅会温病,也是熟读伤寒的。其实我们学中医的都有一些固有的观念,刘河间是寒凉派,就基本用寒凉药;朱丹溪是滋阴派,他就基本用滋阴药。这样的言论还是很多的。可见,我们学中医的,要多读书,要有自己的主张,不要被别人的思想左右,更不要人云亦云。很多时候,我们要自己去探究事物的真实面目,道听途说只能妨碍自己的判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