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露|登高方识远,天地纳于心

 物道 2018-10-08
寒露|登高方识远,天地纳于心


寒露·草木摇落露为霜


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是为寒露;

一到寒露,天气渐寒,白露将凝结为霜。

在北方,最后一拨鸿雁开始列队南迁,

更有漫山菊花盛放,白云红叶两相辉映;

而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

每当此时,父母总会叮咛:天凉,勿忘添衣!

尽管草木摇落露为霜,但有了这一声关切,

秋深露重的寒冷季节,也变得暖意洋洋。


寒露一到,标志着气候从凉爽过渡到了寒冷,可以隐约听见冬天的脚步了。

古人善于通过一滴露珠的变化感知天地变幻,白露才刚“露凝而白”,寒露就将“凝结为霜”。

俗语说:“寒露寒露,遍地冷露。”此时的露珠寒光四射,不能再赤脚趟水或踩青,也记得护住腹部。大人们会“拐着弯儿”关切孩子道:“寒露的露水落在身上太重了,会肚子疼。”


尽管“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但寒露也有一颗热烈的心,要在萧瑟的深秋里燃起一把火来:

看那“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层林尽染;看那“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菊花盛放;看那树梢挂着一只只小红灯笼似的柿子,仿佛诉说着“事事如意”。

你会发现,尽管夏日的火热归于萧瑟,雨季的喧闹归于寂静,但天地从未陷入悲伤,刘禹锡依旧唱着《秋词》:“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不经一番寒凉,怎见人心温暖。

不如在这薄凉的深秋里做个温暖的人,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寒露 · 三候


一候 · 鸿雁来宾 | 天气渐寒,最后一批鸿雁也大举南迁,因已有先到者为主,故后至为宾;


二候 ·大水为蛤 | 此时雀鸟匿迹,古人见海边突然有很多纹路相似的蚌蜊,以为是雀鸟所变;


三候 ·菊有黄华 | 季秋之月,菊花已普遍盛放。

寒露|登高方识远,天地纳于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寒露习俗】

遥知兄弟登高处

重阳登高由来已久。由于重阳节在寒露期间,此时又十分适合登山,慢慢的寒露亦有了登高的习俗。因“高”与“糕”谐音,故登高还要吃花糕,寓意“步步高升”


面对秋风萧瑟、草木凋零,人们难免悲愁,但寒露越往下坠,人越要往高处走,唯有登高怀远,感知天地广阔,方能消解心中悲愁,从容应对生死荣枯。


霜叶红于二月花

寒露,“霜叶红于二月花”,多地有赏枫叶的习俗,最为著名的当属北京香山红叶,于森玉笏峰小亭极目远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如天边红霞,缭绕群山。鲜活饱满的色彩,给这个逐渐萧条的季节平添了许多生机。

柿柿如意时时安


“立秋核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会发现满山满坡挂满了火红的柿子,圆润盈实如一只只小红灯笼,透着一种喜气,在已有些萧瑟的深秋,这一抹红火就如暗夜深处的明灯,为你燃起生活的希望,仿佛在说“祝你事事如意”。



寒露宜饮菊花酒 
寒露与重阳节接近,此时菊花皆已盛开,为除秋燥,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这一习俗与登高一起,渐渐移至重阳节。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寒露|登高方识远,天地纳于心


寒露|登高方识远,天地纳于心

图片|蓝色原石-摄图片|来源于网络寒露时节天高气爽,最宜邀朋约友,登高以畅怀,玩赏完白云红叶,不如也借着这个美好的日子,畅饮一杯菊花酒,掏心窝子说些心里话,“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寒露·登高方识远,天地纳于心


寒露,时节已深秋,露重人畏寒,

草尖上的露珠散发着慑人的寒气,

一颗颗滚落下来,沾湿行人衣衫。

寒露除了添衣加裳,人们还钟情登高;

从俗事纷扰的山谷登到云气缭绕的高处,

是一种精神的攀升,也是一次心灵的释怀;

因为高处的开阔明朗让你不再受情绪障目。

人只有和浩渺天地相比,才知自己的渺小,

而那日夜烦扰的万千愁绪更变得微不足道。

登高望远,看到悠远的南山下金菊遍地,

云升月落终有时,万千愁绪也如云烟飘散。


文字为物道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