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赣州窑新的考古发现

 天宇楼33 2018-10-09

赣州城东,从龟角尾溯贡江上行七里,即七里镇。七里镇又名七鲤镇,因为此地原有七座形似鲤鱼的山包,这些山包蕴含着丰富的瓷土,孕生了辉煌五百年的七里窑火。



2013年3月5日,七里镇窑址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7月25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发掘队对七里镇窑址开展为期6个月左右的发掘工作。这次发掘,再次引发人们对七里镇窑的关注。



位于赣州城郊的七里镇(又称七鲤镇,今为七里村),这是一座千年古镇,远望赣城,近俯贡水,榕树沿途迤逦,日夜吐纳芳华。沿岸两公里、内延一华里的范围内,古窑幽积成林,池塘星罗棋布,人家屋舍连绵,四季流淌乡韵,是一处上风上水、风景秀丽的文化古村。自东晋赣州建城以来,随着城市的发展,七里镇经历千年岁月沧桑,世代文明累累层积,蕴涵了极其丰富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内容,城市文化、客家文化、瓷器文化、状元文化、木材文化、税务文化、建筑文化、渔民文化、仙娘庙文化、万寿宫文化、康王文化、东河戏文化、造船文化……在这里皆可以一一俯拾。毫不夸张地说,走进七里古镇,就是走进一幅浓缩且瑰丽的城乡风景画中。



走进七里镇,让人不禁感叹这个古镇的开基者独具慧眼的目光——毗邻城市而不进入街区,接近繁华而不陷于热闹,既可依赖城市,亦可自身图强。七里镇正是如此,依着毗邻州府郡城的天然地理优势,赖着自己绝无仅有的白石泥瓷土矿,把窑火点燃起来的。



赣州在唐朝以前的历史,除秦代石固、东晋开城祖高琰、唐朝刺史李渤、唐末风水师杨救贫、五代称“卢王”的卢光稠等少数几人,一般性人物几乎没有记载。因此,无法说明七里镇的开基祖是谁?第一个烧瓷师傅又是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唐末时的七里镇早已开始烧瓷,清乾隆二十一年《赣县志》载:“唐末常官设瓷窑于七里镇。”说明唐末官府已开始介入,设官窑、收窑税了。



直至北宋,虔州一直是军事重镇。唐末时人口更少,镇守城池的官兵及城市居民加起来也不过一两万人,经济总量很小。直到五代时期,由于唐末黄巢兵乱,大量中原汉先民举族南迁,队伍浩大,而踞城为王的卢光稠采取的又是扩城池、广纳流民的开明政策,短短几十年内吸收了相当规模的民众入城定居。城市从一平方公里扩了三倍,七里窑火也从之前不温不火的状态顿时旺盛了起来。



北宋嘉佑年间,赵卞在虔州知军任上,率领兵民开凿了十八滩,赣江航道开始真正意义地有了经济价值,同时他协调韶州方面,双向努力将梅关古道凿宽成可通马车的大通衢,“南方水上丝绸之路”得以有效发挥作用。赵卞为朝廷开辟了一条全新的经济命脉,北宋的虔州成了“商贾如流、货物如雨”之“冬无寒土、万足践履”的商业繁荣城市,南来北往的旅人、商客、船队,将七里镇瓷器送往了北边遥远的中原,或者是南边的粤地琼海,甚至是南海之外诸国。这一时期的七里镇人口达到城市人口的二十分之一,有六千之众。其中,既有北宋末期逃避战乱迁徙来的流民性质的普通工匠,也不乏和平时期专门从别处窑场(如南昌洪州窑)辗转而来的身怀技艺的烧瓷师傅。这种人才输入之变,其结果是给七里窑带来了烧瓷技术从粗放水平往较高水平的提升。



元代,由于战乱,导致元朝初期的汉人口锐减了百分之九十。人口锐减,带来了整个社会经济的严重倒退,七里瓷器也开始走下坡路。不过,元朝时期七里瓷开始走下坡路还有一个非政治原因,即自五代以来至南宋期间的四百年,七里瓷为满足因人口剧增而呈现的超量生产,提前消耗掉了赖以生存的制瓷原料白石泥。结果是成分混杂的原料烧出来品相差的日用瓷器逐渐被冷落,而赣江航道载来的北方优质瓷器却直接冲击着七里瓷的市场。至明代初年,七里窑火正式熄灭。瓷土是烧瓷人的生存之本。如同当年从洪州窑来到七里窑,烧瓷器的师傅们重复着祖先迁徙的脚步,陆陆续续往新发现了有巨量优质瓷土的昌南镇(今景德镇)迁去了;一小部分人家往闽粤去了;还有一位姓张的师傅则往赣县湖新迁去,衍生了后来的赣县湖新瓷厂,即江口瓷厂的前身。



2010年南海沉船打捞出的瓷器中就发现有七里镇瓷,这标志着七里镇瓷器在宋代作为日用瓷已经成为世界性流通商品。事实上也是,南宋期间,七里镇窑火到极盛,乃至每个窑主家都有一个自己的专用码头,如袁屋码头、方屋码头、黄屋码头等,以方便自家生产的日用瓷以最快捷的速度进入船道(也因此孕育了七里镇的船业、木材经济以及万寿宫、康王文化)。官府则遥相呼应,将赣州城内离码头最近的路段拿出来,开辟成瓷器街(现中山路),专门展示七里瓷器,方便南北客商采购。


宋代,七里镇的日用瓷烧制技术已经有了相当高的水平(如青白釉瓷的出现),七里镇流传甚广的“烧龙床”“将军潭”的故事背景或许就是宋朝。只可惜,七里镇窑的烧瓷人为生存而劳作,一直固守不变地只烧制工艺简单、品相简朴的日用瓷,表现出重实用而轻艺术的倾向(唯有乳钉柳斗纹罐有一定艺术、技术含量)。这种工艺品极少的生产状况,其直接结果是艺术欣赏与收藏价值大打折扣。而比七里镇稍晚出现的赣北之昌南镇则不同,当七里镇热火朝天地烧制日用瓷时,昌南镇的烧瓷师傅就将目光转向了艺术品、瞄准了京城贵族,他们在北宋景德年间就烧出了让皇帝迷醉的青白瓷,以致皇帝一高兴下诏——以年号为名改昌南镇为景德镇。至明永乐年间的郑和,受皇帝旨意,七下西洋,携带了大量瓷器,特别是景德镇瓷器,促进了中国陶瓷远销海外,也极大地推动了景德镇的陶瓷国际贸易。



2013年3月5日,七里古镇迎来了它最辉煌的一天——国务院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七里镇窑址赫然在列。至此,赣州共有2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七里镇窑址则是章贡区区域内继通天岩石窟、赣州城墙、赣州佛塔之后的又一项“国宝”。今年7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发掘队对七里镇窑址开始了再度发掘。千年前便点燃起窑火的七里镇,在风光五百年后沉寂了五百年,如今再度引人关注。



发掘出土的瓷器主要有五代时期的青瓷、两宋时期的青白瓷与酱釉瓷、南宋至元代黑釉瓷等四个品种,不见明代青花瓷。因此,七里镇窑应始烧于五代,终烧于元代。



七里镇古窑刷新了多项考古记录。首先,有4座南宋龙窑的窑室宽达4米,特别是袁屋岭龙窑宽达4.9米,是目前发现的窑室最大古代龙窑。肖发标说,这么大跨度的龙窑需要高超的起拱券顶技术,可见七里镇宋代龙窑是古代龙窑建筑难度最高的龙窑。


其次,周屋坞宋代龙窑的窑壁高达3.6米,赖屋岭宋代龙窑火膛处窑壁高达2.68米,均刷新考古发现的宋代龙窑窑壁高度纪录。上世纪90年代起,专家学者一直在探索唐宋龙窑的高度问题,但全国考古发掘的数百座龙窑均已坍塌成废墟,导致其成为世纪之谜,如今疑团得以破解。



这些唐宋龙窑中,一座保存了较完整的窑头,一座保存了较完整的窑尾,一座保存了较完整的窑顶,还保存了诸如窑尾开门、用胶质混凝土填充窑床并固定匣钵柱等建造技术,可以说是建造技术信息最全最丰富的唐宋龙窑,将改写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窑业技术发展史。


上世纪80年代,七里镇窑址发掘的五代龙窑和两座元代龙窑宽度都在2米左右,为什么南宋龙窑的窑室会扩大一倍以上?


蒋祁的《陶记》记载,“官籍丈尺,以第其税”,“兴烧之际,按籍纳金”。税金征收于烧成之前,窑炉越长税金越多,这两项不合理的税收制度导致窑炉的改造者朝着缩短窑身、扩大窑炉竖向空间的利用率和提高烧制成功率的方向发展。七里镇窑址3个时代龙窑的结构性变化佐证了关于蒋祁《陶记》著作于南宋而非元代的考证是正确的,解决了一个争论已久的学术问题。



宋瓷收藏者的学习交流平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