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中国古人会做琉璃,却不会做玻璃?

 昵称4kb4q 2018-10-09

古代中国对琉璃珠的称呼有很多种:缪琳、琅轩、琉琳、玻黎、硝子、罐玉、药玉等,早在西周就有了与西亚地区相同风格的琉璃珠,从西周墓葬出土的费昂斯琉璃珠是迄今为止最早的铅钡玻璃。


为什么中国古人会做琉璃,却不会做玻璃?


琉璃珠自西周时期的费昂斯珠开始,一直为古人视为珍宝。其颜色丰富多彩,贵重多于黄金,比肩美玉,深受王室青睐。直至宋代非洲贸易珠的大量进入我国,琉璃珠才得以普及。


为什么中国古人会做琉璃,却不会做玻璃?


琉璃珠以战国蜻蜓眼最为难得,无论是西亚流入还是本土制作,都工艺精湛,图案细腻。由于蜻蜓眼只出现在战国时期这短短三百年,有关于蜻蜓眼的制作工艺已无处可寻,以至于其工艺已无法复原,令人深感遗憾。


为什么中国古人会做琉璃,却不会做玻璃?


对于中国古人是否自己研发的制作玻璃技术的争议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中国玻璃外来说很长时间在学术上占主流地位,因为一度考古学家认为中国境内最早的古玻璃出土于新疆地区,所以判定玻璃工艺应该是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中国的,专家们据此认为古代的中国人不会制作玻璃,我们是从西方学到了玻璃制作技术。


为什么中国古人会做琉璃,却不会做玻璃?


可是在2005年,我国激光技术和光存储技术的开拓者,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干福熹教授通过研究上世纪50年代以来出土的中国古代文物,否定了玻璃技术的外来说,建立了玻璃技术的本土学说。他认为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在很早就已经研发出了玻璃制品,但是化学成分比西方的玻璃制品单一。


为什么中国古人会做琉璃,却不会做玻璃?


它的历史和瓷器一样的久远。原始瓷器制作中形成高温熔结的釉滴,就是中国最早的玻璃。也可能是某些炼丹师所为,无从考证了。但是西周时就有玻璃珠子穿的项链了。那时的人们就已经能将石英砂烧成玻璃体了,我国古代玻璃是铅钡玻璃,不同于西方钠钙玻璃,也就是说我们祖先很早就会制作玻璃,而不是从西方传过来的。这应该是中国玻璃的萌芽期。

从战国至两汉时期,中国的玻璃制造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这时期的铅钡玻璃,其色泽、透明度都近似于玉,所以有人说古人是在仿制玉器,其实是那时候工艺还不成熟,玻璃因为烧制温度低,有大量气泡,且含有钡,因而透明度不高,很像不透明玉。这种不透明不可能是古人故意为之,因为清朝时期西方的透明玻璃传到我国就大受人们喜爱。


为什么中国古人会做琉璃,却不会做玻璃?


中国古代的“琉璃”就是现在的玻璃,只不过应用不像现在这么广泛,大多用于观赏,属于奢侈品,而它们的形态一般都是圆珠状。除此之外,与现在的普通玻璃无论是化学成分还是状态上都没什么区别。


为什么中国古人会做琉璃,却不会做玻璃?


中国的琉璃在古代由于技术落后,勉强能造出来已经算是不错了,物以稀为贵,这种东西自然就成了一种“宝贝”。一般“琉璃”这种东西都是应用于宫廷的饰品和皇帝的碗筷等,清朝皇室内有“琉璃厂”。


为什么中国古人会做琉璃,却不会做玻璃?


普通人是没有权利用这种东西的,逾矩便要杀头。古代的玻璃之所以没有大量应用于各个方面,主要还是因为制造技术落后,普通玻璃在冬天倒入热水就会炸裂,没有很好的性能。

据考证,在西汉早期,我国传统的自制玻璃已经完成由小件装饰品向日用器皿和实用工艺品的过渡。从类似玉器的装饰品到日常的水杯都有考古发现。但是这个时候玻璃的制造工艺却发展不前了。因为陶瓷也在大发展中,而且陶瓷制作简单,价格低廉,适合普及,在社会上也能很快应用,相比贵如黄金的玻璃,质地脆弱,远不如陶瓷实用。也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瓷器在中国赢来了大发展的机遇。


为什么中国古人会做琉璃,却不会做玻璃?


魏晋南北朝的玻璃器发展成为独立的手工艺门类,但是多为各种观赏


为什么中国古人会做琉璃,却不会做玻璃?


中国古人会做玻璃。我们现在考古发现最早的玻璃制品是西周时期原始玻璃,也叫费昂斯,二氧化硅没有熔化成液态,还是晶体状态的。宝鸡西周鱼国墓出土。但这个不知道是不是中国人做的。


为什么中国古人会做琉璃,却不会做玻璃?


后来,恶毒的加拿大人白威廉,也叫怀特,在洛阳发现了东周王陵出土的真正的玻璃珠,我们叫它“蜻蜓眼”珠。这个珠子我没有见过,不知道是不是传说。“蜻蜓眼”这个名字是从日本古玩商传到中国来的。因为日本人也超喜欢这种珠子,关西的美秀博物馆收藏很多。据说这个就是东周王陵出土的。


为什么中国古人会做琉璃,却不会做玻璃?


后来,河南固始春秋时期墓葬出土了几颗玻璃珠子,也就是蜻蜓眼珠,总算是国内藏最早的玻璃制品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