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扎堆的地方我向来都厌而远之

 风临酒把2 2018-10-09

摘要:我知道,他们扎一起肯定聊这些,我最特么烦这些了。当下的很多焦虑,越来越浓厚的家长焦虑,孩子的负担,起跑线不断的前移,就是这些家长整天扎在一起互相传染互相哄抬的。一个家长,会很理性,一群家长,它的名字就叫焦虑,叫不理性,叫“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样”。




 吐槽青年出品  曹林|文


没有撕,就没有社交媒体,社交媒体需要“撕裂”和“撕咬”的滋养才有活跃度。这两天社交媒体被“喂养”的是这样一个话题:家长因开跑车接送孩子上学被老师移出群:引起攀比。就那么点破事,说一家长开法拉利跑车接送孩子,引起其他家长不满,群里说这事提醒家长,该家长回复一句“我自己辛苦赚钱买的车接孩子怎么了”,直接被踢出家长群。


法拉利,攀比,家长群里撕,更有“踢出家长群”的撕逼高潮,直接也让网众高潮了,很多网站的跟帖都上了10万+。很容易想起前段时间的另一件奇葩事,一个母亲在同学群里晒女儿的清华录取通知书,被踢出群。动辄拉黑,动辄踢群,动辄开撕,动辄“果断取关”,一身戾气,都特么有病。


看了一下网众的留言,多数说“开法拉利跑车接送孩子怎么了,孩子根本不会攀会,只是成人眼红”,有说“那开普通车接孩子的,有没有考虑过骑电瓶车接送的?要不都移出去”。——我倒不太关心这事儿本身的是非,因为本身是非很明显,不是开法拉利有问题,也无关心态问题,确实是家长老师本身自己的心态有问题。我关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拿这种事在家长群里说,本身就有病。

老师如果觉得某家长开法拉利引起其他家长意见,最妥当的方式,就是私下跟该家长沟通,我相信,即使那位家长不认同不理解,甚至不接受,也不至于这样怼起来,更不会变成撕。私聊的、没有围观的语境,会让人保持理性、礼貌和可回旋、妥协的余地,而不会较着“丢面儿”的劲儿。在家长群里公开说这事,而且不是用商量讨论的口吻。――谁谁谁的家长,你开法拉利接孩子让其他家长不舒服。――家长群中指名道姓的说教和批评,会让当事家长产生双重被羞辱感(某某孩子的家长),也容易煽动起群内“家长斗家长”的多数暴力情绪,让“本可商量”的事变得“不可讨论”,使家长群内秩序失控。


在一个有着公共讨论能力的开放语境中,这种事情当然是可以拿来讨论的。――注意,我说的是讨论,而不是像这位老师,定个调子然后让众家长撕那个开法拉利的家长。“开法拉利接送孩子会不会引起攀比”是个很好的大专辩论赛辩题,可以考验大众的思辨力,训练公众的民主协商能力。——但这样的公共讨论只适合在开放民主的语境中才可以,在家长群这种怪胎而病态的语境中可以吗?当然不可以,家长群功能只应该严格限制在“发班级通知”“公开学校信息”“家长问询”之类发布层面,而无法承担公共讨论、民主协商、交流信息、沟通想法之类的社交和协商功能。

一群本不合群的人,只是因为自己的孩子上同一个学校在同一个班级,而被拉到同一个群中,你能指望这样的群能承担什么功能,你能指望这群人会有什么讨论问题的耐心,会考虑别人的感受会顾及别人的面子?人有自己的个性,但一融入某个群体,“群属性”有时会压倒性地泯灭人的个性。一个有着公共精神和理性思辨力的公务员,一个在生意中善于博弈和回旋的高情商女白领,一个气质优雅博学多才的大学老师,在不同的群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另一面。在同学群中,会维持某种人设。在公司群中,是人格的另一面。在亲友群中,完全又是另外一个人。――呵呵,到了家长群中,不管是张处,是王局,是方总,是Tina李,是Angel潘,是这个V那个V,都特么变成在老师前应有的那副模样,某某孩子的家长。


典型的家长范儿:取媚老师,拍老师马屁,惟老师马首是瞻,眼里只有自己的孩子,带着强烈的为孩子争“好印象”而表现出的出位和表演心态,担心孩子落在起跑线上而写在脸上的焦虑。很多报道都说过,家长群已经变成了焦虑群、攀比群、马屁群、戏精群、火药群、广告群。对老师的过度热情,对自家孩子的过度关心,对别家孩子的过度注意,对攀比的过度热衷,对教育的过度焦虑,察颜观色下的随时表演。“某某孩子”的家长,这个前缀所形成的“家长性”,让一个在其他职业身份上可能很优秀的人,变得自私、冷漠、焦虑、阴暗、心机。


我平时还算是一个喜欢交朋友、爱跟人交流的人,但家长扎堆的地方我向来都厌而远之,远远地保持距离。一次跟爱人一起送孩子参加一个活动,把孩子送进活动场地后,家长们在门外等候,一群不认识的家长扎在一起聊得火热。我一个人站到马路对面等,我爱人问我怎么不跟其他家长一起聊聊,我问,聊什么啊?聊“你孩子报了哪些兴趣班”?聊“你孩子在班上是第几名”?聊“你孩子的英语参加补习班了吗”?聊“谁谁谁家又搬家了,那家的学校更好”?我知道,他们扎一起肯定聊这些,我最特么烦这些了。当下的很多焦虑,越来越浓厚的家长焦虑,孩子的负担,起跑线不断的前移,就是这些家长整天扎在一起互相传染互相哄抬的。一个家长,会很理性,一群家长,它的名字就叫焦虑,叫不理性,叫“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样”。


不好意思,我得调整一下情绪,回到一开始那个话题,关于法拉利的。我的意思是,“开法拉利接送孩子会不会引起攀比”这个话题,家长群有资格把它辩好吗?当然没有资格,作为“家长群皇帝”的老师那么一表态,批评了开法拉利的家长,这题还特么能辩吗?老师一表态,各位家长的表演就开始了,一群本不合群的人,被强拉到一起,讨论这样一个本不适合在群里讨论的问题,必然会砸。


是的,一个好辩题就这样被一个低情商的老师和家长群给毁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