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妈妈是女儿第一位老师(第二章)

 木香草堂 2018-10-09
好妈妈是女儿第一位老师(第二章)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第二章 好妈妈是女儿的好朋友

进入青春期的女儿,她们不再事事依赖父母,开始有了要独立的愿望。如果妈妈能试着与女儿交朋友,可谓是一个好的教育方法。与女儿交友,就要注意和女儿思想上的交流,多和女儿谈话,语气要亲切自然,使女儿无拘无束,感到你是她的朋友,那么她就会把心里话告诉你。

 

概述

  进入青春期的女儿,她们不再事事依赖父母,开始有了要独立的愿望。如果妈妈能试着与女儿交朋友,可谓是一个好的教育方法。与女儿交友,就要注意和女儿思想上的交流?多和女儿谈话,语气要亲切自然,使女儿无拘无束,感到你是她的朋友,那么她就会把心里话告诉你。如果你经常在女儿面前摆出一副冷峻严肃的态度,动不动就训斥女儿,使她对你敬而远之,即使你想和她谈谈心,她也只会敷衍你,不会讲出心里话的。同女儿谈心交友,不能唠唠叨叨,应充分理解和尊重她,遇事要鼓励她勇于做出自己的选择,敢于承担责任。

 

一、了解女儿的心理

现代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与外界接触较少,而很多家长不是一味溺爱孩子便是在孩子面前饰演“红脸白脸一起唱”的角色,不注重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时间一长,父母和子女之间形成了隔阂,在一起常感到无话可说,严重的甚至导致孩子对家庭产生厌恶感。所以,作为妈妈不可一味抱怨女儿,应该从女儿的心理来了解女儿,了解女儿的需要,了解她们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掌握女儿的心理规律,这样才能和女儿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

 

上了锁的日记本

因为被女儿发现偷看她的个人日记,使得女儿与妈妈“反目成仇”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举不胜举。

一般妈妈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对妈妈来说,女儿应该是毫无保留而透明的,女儿对妈妈还有什么秘密可言?

上初二的王薇最近跟妈妈闹上了别扭,周四因为大扫除,放学早,王薇打算回家早早吃完饭去找同学玩,难得有个轻松的下午。可一进家门,她发现妈妈正捧着自己的日记本看得“津津有味”,显然没想到女儿会回来这么早,慌乱的妈妈一时有些尴尬。

王薇一时怒火涌上脑门:“您为什么偷看我的日记,还给我!”说话间,泪水已经在眼里打转转。

回过神来的妈妈也不甘示弱,女儿质问的口气让她难以接受:“看看怎么了,搞什么小秘密。我是你妈,有什么不能让我看的?!”

“您这是不尊重人!”王薇一把夺过日记本,重重关上自己的房门。

母女俩在争吵中不欢而散。第二天,打扫女儿房间的妈妈赫然发现女儿的日记本上多了个精巧的小锁,她的心被重重地击痛了,自己已经被女儿当“小偷”防着了。她始终想不明白:看女儿日记也是为了掌握她的想法,更好地教育她呀。

王薇妈妈错就错在了她的思想根源上。她忘记了女儿已经长大了,她忘记了女儿也是有隐私权的。

女儿在上小学以前凡事都愿向妈妈汇报,因为她们不明白的事情太多,几乎没有任何判断能力。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进入青春期后,女儿似乎突然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令妈妈不知所措。这段时期也是妈妈们最不接纳女儿有秘密、特别关注女儿内心世界的时期。

对女儿日渐减少的了解,让许多妈妈感到无所适从,于是,很多妈妈想办法偷看女儿的日记。其实,秘密是女儿长大的一个标志,没有秘密的女儿是不会成熟的,对妈妈没有秘密的女儿永远也不会长大。

良好的母女关系对女儿的学习、生活非常有益。然而,母女之间的交流往往并不像妈妈想的那样简单,如果妈妈对女儿做了超“规范”的行为,一旦被女儿发现,对妈妈的不信任就会增加。 

处于青春期的女孩在处理现实面临的困境时,总会寻找一个他人不知道的“秘密”,来保持内心的平衡。这个秘密包括与?性朋友交往、写日记等,一旦这些秘密被成人揭晓,女儿稳定的心理就会变得紊乱,会对妈妈产生激烈的抵触情绪,造成母女关系的疏远。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环境里,各行各业的人都有很大的生存压力。许多成年人就喜欢看动画片,收集小人书,甚至是在床上打滚,对亲人撒娇等,这些都是他们为了缓解紧张、达到平静而采取的注意力迁移方法,当然,这些也都是他们不为外人所知的秘密。身为妈妈的您,是不是也有自己的小秘密呢?

由此可知,采用秘密行为可以让女儿寻求稳定心理,这可以看做女儿的防卫本能之一。一旦秘密被揭露,就好像自?的宝物被夺走,当然憎恨会对抢宝物的人,以达到心理平衡。

妈妈对女儿的爱心是毫无疑问的,但作为家长,一定要留心女儿心理上的稳定。妈妈要用较适当的方法纠正女儿的错误,对女儿的表现感到反感时,不要以揭穿女儿的秘密当做消除自身反感的手段,这对稳定女儿的心理是无益的。

青春期是一个问题多发时期,其根源在于青春期的特点是生理上的成熟,特别是性的成熟。在生理变化的同时,伴随着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变化,当心理变化与生理变化不同步时,青春期的女孩不仅承受着以往从未经历过的“少年维特之烦恼”,而且,处理不好,?容易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障碍。

愉快地接受开始有秘密的女儿,尊重女儿的隐私,是一个聪明妈妈的正确选择。

作为成年人,尤其是女儿最亲近的妈妈,在青春期这一特定时间,对女儿应多一分关注、多一分理解和尊重。对于她们自身因为青春期生理、心理的变化难以驾驭而出现的困惑与烦恼,妈妈们应该正确地引导,在尊重她们隐私和情感的同时帮助她们,坚决避免偷窥、粗暴的干涉等行为。

 

化解女儿的脾气

安楠自从上了学之后,脾气就大得不得了。饭做得不好吃发脾气;作业写不完发脾气;敲门时门开慢了发脾气;妈妈说话声音大了发脾气,甚至因为自己衣服穿慢了,也会胡乱发脾气。这也不是,那也不行,妈妈忍无可忍,直接上手狠狠打了安楠屁股两下。在安楠的哭声中,妈妈也开始冷静,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得想个法子。

那么,面对爱发脾气的女儿,应该怎么办呢?下面有几点可供参考。

1)不要被女儿的脾气所要挟

女儿发脾气往往是为了要挟父母,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妈妈让步的话,在女儿面前表现得低三下四、畏首畏尾,或者是出于怜悯、同情、娇惯而屈从,最后以无条件满足相妥协,这实际上是纵容、,强化女儿发脾气的不良行为。长此以往,女的脾气就有可能越来越坏,人也会变得越来越粗暴、任性,成为一个要挟家长的行家,因此,妈妈千万不要被女儿的脾气所要挟,而应采取其他方式消除女儿的脾气。

2)转移女儿的注意力

眼看女儿要发脾气,妈妈迅速将她的注意力转移开去是很有好处的。但妈妈的这种努力必须及早地进行才会有效。比如说,妈妈和女儿一起逛街,女儿因妈妈没给买她想要的衣服而发脾气。“看那个骑车的男生,看见没有?真帅,你们这些小女孩真有福气,天天能在校园里见到帅哥。”“知道哪个牌子的面包比较好吃吗,买点回去做早餐,你们这些小人精,比我们会吃多了。” 因为妈妈的滔滔不绝,女儿不愉快的情绪也许就被转移了,即使还有点不高兴,但聪明的女儿懂得找个台阶赶紧下的道理。

3)给女儿点小小的警告

向女儿提出警告可使女儿知道她如此做的后果,有助于防止女儿发怒和耍脾气,还可以防止怒气和脾气一发而不可收。但要注意避免难以兑现的警告,这样警告才能得到女儿的重视。比如说,可警告:“想不想吃饭了,再发脾气,我不做了。”这种警告只会让女儿一根筋硬到底。也许换个方式更好些:“继续吼,大声点,明天嗓子哑了,就跟你们同学打手语沟通吧。”如此一来,女儿就会重视你的警告,因为她确实能感到嗓子不好受。而且妈妈的幽默表达方式,说不定还让她破涕为笑。

4)要求女儿认错、道歉

每当女儿发过脾气之后,坚持要求她认错是个好办法。它标志着愤怒的终结,并有助于女儿恢复正常而不是老绷着脸。认错还有助于母女之间关系的恢复。女儿认错时态度是否诚恳,语调是否正确都不那么重要。要求女儿认错的主要原因是:它对女儿懂得发怒之后如何使情况恢复正常有好处。家里的成年人若能在发怒和冲动之后认错、道歉,对女儿也有帮助。这就是对女儿的身教。在争论和爆发脾气之后,进行调和对于有?各方都很重要。它使女儿懂得在不危及彼此关系的情况下,如何结束争论。

5)暂时不予理睬

女儿一般不会在独自一人的情况下耍脾气,脾气的发泄总是有对象的。在女儿号啕大哭,摔东西的时候,自己转身穿鞋出门,女儿的脾气就不会持续太久。如此几次之后,女儿自然就会领悟到,靠执拗、任性、发脾气是不能实现自己不合理的愿望的,因此便可以慢慢地晓之以理,改掉说一不二,为所欲为,执拗任性等不良习惯。

6)跟爸爸沟通,意见达成一致

在如何对待女儿耍脾气的问题上,如果父母意见不统一,任何措施都没有意义?双方会相互削弱对方措施的效果。比如,当爸爸在干预发脾气的女儿时,妈妈千万不能说“不听你爸的话”、“不和你爸好”之类的话;或者当妈妈教育女儿时,爸爸打断妈妈的话而为女儿辩解,说情等。须知,这种做法不仅不能从根本上使女儿受益,而且很容易使女儿不尊重父母中的一方,甚至有损家长应有的威信。

7)消除引发女儿脾气的原因

女儿发脾气都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原因不外乎遇到冷落,待遇不公平,为引起大人的注意或所求不遂等。无论出自哪方面的原因,妈妈均应认真对待,并采用适宜的办法,使女儿从这些因素中解脱出来。这就需要妈妈要先严于律己,反省一下自己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有无不适当的地方,同时妈妈要多尊重体贴女儿的感受,努力防止激起女儿的愤怒。

8)引导女儿适当地发脾气

如果在女儿非常愤怒的时候对她加以压制,女儿的情感可能受到严重的伤害,会造成她肠胃不适等生理问题的出现,因此,妈妈当适当引导女儿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

人人都有脾气,人人也都会发脾气。发脾气属于人皆有之的正常情感,再乖的女儿也不例外。处于发育阶段和身兼繁重学习任务的少女发脾气是很普遍的现象,即使是最温顺的女孩有时也会发脾?,但是经常发脾气,并不利于女孩培养良好稳定的情绪,不利于女孩健康性格的形成。所以妈妈们要多留意这点。

 

心事只跟闺密讲 

由于爸爸在外地工作,一个月才能回来一次。所以教育女儿月月的任务自然而然就落在了妈妈的肩上。妈妈每天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月月,生怕有半点疏忽。但是妈妈却发现,刚刚迈入15岁的女儿在家话越来越少了。妈妈还以为是学习压力大,女儿累得不想说话。但是学校老师却反映,月月在学校是活跃分子,而且人缘颇好。

疑惑的妈妈转脸就去问月月:“你怎么在学校话那么多,回来跟我一句都不多说?”

“有啥好说的,说了你也不懂!”月月不以为然。

 

一句话把妈妈给噎得够呛。

自己多年来对女儿辛辛苦苦付出、操劳,现在换来的却是女儿的冷漠、误解。女儿已经多久没和自己唠过嗑了,即使是在吃饭时间,女儿也是闷头吃喝,自己问什么答什么,?来不主动说话,饭后回自己的房间一关门,有时一两个小时也不出来。可是和同学打电话却唠起来没完,总是有说不尽的话,说着说着还会开心地笑起来,让她这个当妈的非常羡慕。

妈妈觉得很委屈,天天上班,还要做饭洗衣收拾家,周末加班多赚钱也是为了女儿过得好点,女儿不理解也就罢了,现在落得个连话都不跟自己说。

可女儿也有自己苦衷,她的理由照样充足:“妈妈现在只关心我的学习成绩。除此之外,就没别的了。”

从月月上初中开始,妈妈就显得比她还紧张,为她的衣食住行忙前忙后,更是天天为她的学习成绩操心。可这?是月月跟妈妈冷战的最大理由。

在月月看来,妈妈有时候根本不了解自己在想什么,平时她跟妈妈说话也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哪句话说错了就导致妈妈对自己的责骂和更加严厉的管教。有时候自己想表达一些对事物的看法,却招致了妈妈的不屑,认为小女儿什么也不懂。“我最讨厌妈妈把我当成什么也不懂的小孩子儿,整天就知道让我学习,好像我生来就是一个学习机器!”

月月平时性格就风风火火、敢想敢做,深受同学的欢迎。自己跟同学们谈学习、谈歌星、谈网络、谈影视剧……完全可以“畅所欲言”。可和妈妈说起这些内容来,情况就大?一样了。有一次,月月和妈妈刚刚说起一个新出道的歌星,便遭到妈妈的斥责,认为关心这些事是“不务正业”,会影响学习成绩。

月月觉得,自从升初中以来感觉妈妈突然像变了个人,不像从前那样耐心听自己说话了,也不带自己出去参加任何活动。她甚至感觉家里变得不再温馨,整天弥漫着“备战”的紧张气氛。“其实我知道快要中考了,可是妈妈越这样,我越感到心里紧张,这样我就更不愿意和她说话了。”

我们相信,每个妈妈都对自己的女儿付出很多,现在的女儿比妈妈们小的时候幸福多了,为什么反过来女儿对家长好像没什么感情了??多妈妈反映,有时和女儿唠起将来父母年龄大了有关养老的问题,女儿的回答让人很寒心。有的说现在都上敬老院,哪有用女儿养老的;有的说,虽然父母有些行为不称职,但也会帮助父母安度晚年的;还有的竟然认为父母生她养她就是为了给自己养老的……很少有从亲情出发,主动提出会好好赡养父母的。妈妈悲叹,这种“尽义务”的想法让自己对女儿未来的情感世界担忧。

相比女儿来说,妈妈算是过来人,很多女儿经历过的事妈妈都经历过,但妈妈经历过的事女儿却没有经历过,所以妈妈要想让女儿在情感上走近成年人,在情感上要率先走近女儿。

首先,妈妈要跟上“女儿社会”的发展时代。妈妈要“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为了教育女儿、走近女儿,要主动到女儿的世界中去学习、去接触。经常上上网,看看女儿都喜欢什么东西,经常和女儿一起看电视,和女儿寻找共同语言。女儿只有感觉你是朋友了,才会和你谈感情,才会和你亲近。

其次,妈妈对女儿期望值太高,往往会导致女儿的反感。很多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并不是家长逼出来、看出来的。爱因斯坦只有一个,牛顿也只有一个,学习不好的学生并非不优秀。妈妈要注意培养女儿某个方面的天分,并非只有提高学习成绩这一条路。

不是要啥给啥。由于现在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所以,妈妈对待这宝贝女儿可谓倾尽一切,不遗余力,吃的、穿的、玩的、用的,要什么给什么。在女儿的起居饮食上,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岂不知,这种教育抚养方式给女儿送出的是误导的信号,即让女儿感觉妈妈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应该的。

很多妈妈对女儿付出后,就认为女儿一切事情都理所当然地要听从自己,这也是对父母付出的一种回报。岂不知,正是这种让女儿“唯命是从”的误区,导致妈妈和女儿之间产生的隔阂越来越大。

妈妈要为女儿指导人生,而不是设计人生,不要强迫女完全按自己的意愿去做事。妈妈往往难以接受女儿做的事,并非是女儿不应该做的事。妈妈不要总是满足女儿的所有要求,要鼓励女儿用个人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愿望,这样会使得女儿在未来受到挫折时能够正确对待。

对于女儿来说,妈妈的经验和阅历无疑是一种现成的财富,引导女儿主动和自己沟通,对她以后积累知识、积累经验都会有很大的益处。

我不是小女儿了

“我把墨水打翻了,妈妈骂了我好久,言语粗暴。”

“妈妈心血来潮送我去学校,一路上除了强调提高学习成绩,还是提高学习成绩。”

“每次上学都叫我小心点,天天如此,每次都说很多遍。”

“做错小事也绝不放过教育我的绝佳机会,一说N个小时。”

“有一次我起床晚了,妈妈拉住我唠叨半天,结果我终于迟到了。”

“高三模拟考试没考好,妈妈从晚上7点一直讲到了次日凌晨两点,非常唠叨,我很疲惫,很想睡觉。”

左芮眼里的妈妈就是这样的,唠叨而又不从来不让自己有好日子过。

左芮说:那次一向成绩优秀的她考砸了,从前十名掉到二十多名。参加完家长会回来的妈妈脸好黑。晚饭之后,火山无悬念地喷发了!她一个劲儿说我成绩差,家长会上老师宣布成绩时,她的脸都被我丢尽了。问我咋那么笨,骂我不认真,说我一天到黑到底在干啥……”左芮忍无可忍,开始反驳:“你们一天只晓得忙,从来不管我,平时我考差了你们都不说,现在开家长会丢面子了才说!”

妈妈对女儿的反驳颇感意外,但是她从来不动手打女儿,于是一连串的大道理脱口而出:“我跟你爸都是为你好,我们不工作谁赚钱,不赚钱你读得起书吗?”晚上11点过后,爸爸回来了。爸爸接了妈妈的班,开始在昏昏欲睡、明天还要上课的左芮耳边狂轰滥炸。爸爸的话毫无新意,妈妈在旁边不时插话补充。最后等双亲口干舌燥放过自己之时,已经凌晨两点多了。

左芮的妈妈是个女强人,平时没时间管她,所以放任了左芮的脾气,变得贪玩、好耍。而妈妈只要见她犯点小错,总是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我耳朵都听得起茧子了,她还不停说,一说几个小时,不嫌口渴。我上课时经常脑子里都是妈妈不断在耳边说话的场景、声音,烦躁得很,她越是说,我越不想听!”

但是左芮的妈妈却不这么认为。

“我很唠叨?我不觉得啊!我不可能打女儿,每次都是讲道理。”妈妈理直气壮地说,这女儿一直很听话,但是自从上了高三,就变得很让人头疼,学习下滑,干什么都马马虎虎、磨磨蹭蹭、学习起来不专心,完全没有高考前应有的紧张样子。 为此一向宠爱左芮的老师都有了意见,频频给家长打电话反映。妈妈觉得:“只要她爱学习,懂道理,不让我操心,我是不会如此唠叨的。可她就是不让我省心,你看我平时生意这么忙,她也不体谅我。”妈妈觉得一切都是左芮不懂事造成的。

女儿对唠叨妈妈的反感,犹如《大话西游》里孙悟空对唐僧教诲的厌恶。女儿犯错时,急于解决问题的妈妈总是采取这种看似行之有效而实际却毫无用处的办法:反复地唠叨。妈妈忽略了女儿对问题的陌生、无助、恐惧,没有?在女儿的立场上去理解女儿,这样的说教,如何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只有和女儿进行有效沟通,一起分析、解决问题,才能使女儿很快树立信心,迎难而上。

左芮真的像妈妈说的那么一无是处吗?其实不然,左芮字写得好,还会画漫画,平日里女同学总缠着她画少女漫画,男同学也喜欢向她索要《七龙珠》里的人物肖像漫画。左芮学习中上等,但她从来没架子,逢有同学问她题,她从来不藏着掖着。此外,她还是女生中难得的体育健将。打得一手好篮球,跟男生对抗时也毫不逊色。如果妈妈少些唠叨,多些肯定,左芮或许会变得更优秀。

妈妈的唠叨,是女儿心中永远的痛。妈妈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如果女儿整天在你耳旁唠叨:你赚的钱太少,你不会穿衣服,你没有谁谁妈妈漂亮,你做的饭太难吃……试想,妈妈会受得了吗?大概心中只剩下难过和委屈。所以,女儿也是同样的,少遭受些唠叨“攻击”的女儿也许更能爆发出巨大的前进动力。

妈妈在和女儿沟通、交流的时候,是否时常会感到“牛头不对马嘴”,原本是关心女儿,可是她却不领情;想说点知心话,却发现女儿心不在焉……其实,女儿在与妈妈沟通时是有选择性的,如果你无法开启她的心扉,自然也就无法正确地与她进行交流,好话未必能起到好作用。

 

倾听是最美的语言

楼上孙大姐家十几岁的女儿嗓门特别大,隔着楼板都能感受到,让人头疼。其实,女儿声音大是因为家长根本没有认真倾听,家长应该学会倾听女儿的声音。倾听,能让我们听到女儿的内心世界,帮助女儿健康成长,并能建立起良好的母女关系。 

倾听女儿的声音,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记得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人跟人在讲话时,表面上是你一句我一句,好像是一个在说,一个在听,但真相?,你在讲时我却没有在听,只是在想下一句我要怎么说,至于你讲什么没关系。妈妈若只是一心一意地关心要怎么讲,那么心思就无法在女儿身上。

这又与我们将女儿看做是什么样的角色密切相关。将她当作“女儿”,还是当作“我们自己的女儿”,还是当作“大人”,还是当作“独立的个体”。理论上是应把女儿当作独立个体,但是当你看到女儿站在面前显得那么矮小、柔弱,你还能将她看成是独立的个体吗?而妈妈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表面上都是为了女儿着想,其实是关注的是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认为自己的想法是对的。比如,女儿要学钢琴、游泳、画画,女儿每天早上必须吃一个鸡蛋、一块蛋糕,喝一杯牛奶…… 。

在一般父母眼里,认为女儿小学、中学、大学,甚至研究生一路读下去,才是最理想的。而实际上做父母的要认清这个观念:女儿来到人世间有她自己要走的人生路,没有什么人生形态是最好的。哈佛大学校长曾在毕业典礼上讲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他向在台上领奖的学生说:“你们不用太骄傲,因为你们都要回学校当教授,学校要给你们付薪酬。”他安慰坐在台下没有领奖的学生说:“以后哈佛的发展,都要靠你们的捐献。”我们必须把心放宽一点,才能更容易接受并尊重女儿的选择。

要学会倾听,做妈妈的必须存有这样的观点,过去常讲“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是不对的,因为是人就会犯错,妈妈当然不能排除在外。如果你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把女儿看做是独立的个体,真心与她交朋友,平等地交流,那么你就能学会倾听。

 

你和女儿是平等的

女儿要喝可乐,妈妈帮她打开,然后告诉她,吃完饭才能喝,可爱的小家伙就真的只是闻一闻,等吃完饭后才去动它。这样挺好的,女儿很快乐,同学也很快乐,连我也跟着觉得快乐。因为小宝贝学会了克制自己。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妈妈总是心平气和地先退一步,给女儿一个民主、宽松的氛围,因为得到尊重,女儿的心情是愉快的,因而她也自然而然地退了一步,这时母女就达成共识了。

女儿胃口一直不是很好,一看到饭就会皱起眉头说:“妈妈,我吃不了这么多,我真的吃不下的。”于是,妈妈就同意把她碗里的饭去掉一点,然后当着她的面把她的饭往自己碗里装,其实只是倒出了一点点,然后会问他:“你看,去掉了这么多了,行吗?”女儿就很高兴地回答:“行,我现在能吃完了。”当她不再害怕时,也真的很顺利地把饭吃完了,因为心里的包袱已经放下了。

到了商场,女儿就一个劲往玩具柜台钻,还会不停地要求买一个芭比娃娃。但有时候她选择的玩具往往是那些好看的,又比较昂贵的,可在妈妈看来又是不太有价值的。所以,妈妈会对她说:“你可以在那儿多看一会儿,多玩一会儿,但妈妈不一定买。”女儿会在那儿看好长时间,玩很长时间,妈妈会耐心等她。其实,当她把其中的特点都了解后,对这个玩具的兴趣也不多了,有时候真的买回去了也就不再喜欢了。有时候,妈妈会让她在选的玩具中做一个决定,到底买哪一个,她也会很高兴的,因为这是她自己的决定。

有时候女儿在画画,或者搭积木时,妈妈叫她吃饭,或者做别的事,女儿就会很不情愿。她不高兴,大人也不高兴,因为有时候家长真的没有时间去等她,也没有耐心去等她。后来,妈妈就很注意这一点,每次都会提早一些时候和她打招呼:“宝贝,再过五分钟你就要停下来了,我们要出去了。”女儿也会说自己的要求:“等我把这个小蜗牛画好,行吗?”“当然,但你要抓紧时间。”妈妈想到了和女儿协商,女儿也就学会了用协商的办法。

妈妈说:“只要我跟女儿讲民主,给女儿一个民主的氛围,她也会是个讲民主、懂道理的人。”

关于这个故事,我想阐述的是,女儿任何时候都需要妈妈耐心、和蔼的回答,这是无关乎年龄的。同样的话,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效果往往也就大不一样。

给女儿一个民主的氛围,只有当她觉得她和你平等的时候,她才会认真考虑你对她的那些要求。

 

将批评裹上“糖衣”

请先看一位妈妈讲的真实的教子故事:

一天夜里,丈夫推醒我低声发颤地说:“今天派出所找过我,咱家的小三跟几个同学在假期里偷过几家商店。”“真的?”我大吃一惊。“他们说,已找过小三和她的同学,她们也承认了。” 

“啊!”我怒火中烧,真想立刻冲到小三的房间,狠狠揍他一顿。但理智没让我这样做,女儿小三刚12岁,还是初犯,如能通过批评教育及时正确引导,比打一顿的效果会更好。于是,我嘱咐丈夫:“一,在她哥哥面前只字不提,以防兄妹间发生口角时揭她的短,刺伤她的自尊心;二,此事由你先对小三谈,我暂时回避,日后找机会再跟她谈;三,对小三的批评重在正面引导,体贴她,温暖她,切勿用冷言恶语刺激她,更不能打骂。”

3天后一个中午,我提前下班,小三也第一个放学回家。我把刚收到的一份《法制报》递给她,上面登有一段关于少年犯的文章。等她看罢,我趁热打铁,从一条小虫毁了一条大船谈起,谈到盗窃者的心理,今天偷1元,明天想偷10元,日后就会犯更大的错误……小三听得认真,不断点头,但这次我未触及她的事。

10天后,派出所将小三盗窃挥霍掉的东西折款245元责令退赔。从丈夫那里得知,小三为此很着急。因为她清楚去年家里已经欠下一笔债,目前家里也没有多余的钱,她怎能不着急呢?我认为跟小三直接面谈的时候到了。晚上,我单独和她直截了当?提起此事。先讲了如何做人、遵纪守法的道理,最后说:“尽管咱家很困难,这245元就是借,也要替你赔上,但有两条你必须记住:一,吸取教训,从此坚决不要再犯;二,必须抓紧学习,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小三听后,发自内心地哭了:“妈妈,您放心,我再也不干坏事了。”

此后,小三真的变了,到了期末,还拿回家一张奖状。

一位可钦可敬的妈妈!真可谓教女有方。看来,批评女儿也是一门艺术。那么,这位妈妈的教子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1)正面引导

有些家长批评起女儿,张口闭口总是否定性语言:你真没出?、你真不争气、你真不要脸……有的极尽挖苦讽刺之能事。如此责骂不休,真不知究竟要把女儿往正道上引,还是往邪路上推。应该是,在简明扼要抓住要害、严肃认真地指出错误后,用肯定的语言,如“你是有出息的”,“肯定会争气”等,给予正确引导,指明出路。任何批评,其根本目的不仅在于抑制女儿的过错行为,更重要的在于激发女儿好的行为,那位妈妈不用冷言恶语刺激女儿,而是加以引导、指明出路,是十分明智的。

2)尊重人格

女儿有过错,理应批评,但其人格应受到尊重。批评应对事不对人,女儿和大人,被批评者和批评者,人格应该平等,正是基于这一点,那位妈妈才能严肃认真又心平气顺地对待女儿。批评可以严肃,甚至严厉,但这类似于镇痛药,用多了便失效。

3)避免当众批评

有的父母误认为当着他人的面数落一下女儿,会增强刺激效果,殊不知,这样做最大的弊病是伤害了女儿的自尊心。本文提到的那位妈妈单独批评女儿,这是极可取的。

4)看准时机

女儿一旦有错,要及时批评。“你等着,晚上回来见!”这策略是一种失误。你想,本是上午的事,到晚上再批评,这中间女儿还要干好多事,那错事也许淡忘了。当然,所谓及时批评也应视年龄特点及错误性质有个时间跨度,要抓住时机“冷处理”。那位妈妈就既抓准了时机,又不失为及时。

5)相互配合

女儿有了过错,爸爸批,妈妈护,岂不效果相互抵消,何谈教育?当然,父母对女儿的批评方式可有差别,但必须口径一致,配合默契,这是本文故事给我们的又一点启示。

女儿避免失败的愿望比争取成功的愿望更强烈。为了防止最小的可能的失败,宁愿降低努力的水平。这就是家长造成的恐惧使女儿失去主动进取的重要原因之一。希望家长不要一看到女儿成绩考差了,就来一顿“审讯”,甚至痛笞,以免女儿失去信心?家长应对女儿的学习从过程去要求,这样比从结果去要求更科学,效果更理想。

叛逆期是女儿“翻坎儿”的阶段,由于种种原因,学习成绩有所下降,妈妈心情比较着急、浮躁。女儿与妈妈之间出现了对立的情绪,这时妈妈应先冷静下来,学会将批评裹上“糖衣”,这样更易于女儿接受。

 

将代沟变成“纽带”

家境不错的李女士为了让宝贝女儿享受更好的教育,决定把女儿送到国外的名牌大学。前两天,李女士喜滋滋地把女儿从“贵族留学预科学校”接回家度周末。女儿在预科学校一年的花费将近10万元,但是她的成绩并不理想。 

因此,李女士对女儿进行了语重心长的教育。第二天,李女士出乎意料地看到一段令她心寒的文字:“我恨她,我再也不想见到她……”望着女儿稚嫩的笔迹,李女士陡生挫败感,心灰意冷,她不明白:对女儿千般呵护,万般宠爱,准备花一百万元送她出国读书,就因为批评几句,她就恨我至此,为什么她一点也不理解我的良苦用心?

臧女士的女儿读高三,正值高考,一家人对她爱护有加,生怕照顾不周,影响女儿复习。一段时间以来,臧女士发?女儿的手机费猛涨,在家也总是遮遮掩掩地捧着电话唠个没完,臧女士刚劝了女儿一句:时间宝贵,少打几个电话吧。女儿勃然大怒:不让打电话,我就从楼上跳下去,臧女士哑然。她不敢把这事告诉丈夫,怕丈夫发脾气打女儿,女儿真的跳楼。

一边是妈妈们长嘘,现在的女儿太难管,不听话;一边是女儿们短叹,妈妈怎么不理解我们,她们不也是从我们这个年纪长大的吗?这种相互的不理解就叫代沟。

代沟是指两代人因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道德标准等方面的不同而带来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的差异。“代际冲突”即由这一差异而导?的两代人在解决问题方式、评价问题标准等方面产生的分歧和矛盾。

进入青春期的女孩因依附性减弱,独立性增强,从而使母女两代人在对待事物的认识上产生一定的距离。由于态度的不同及意见分歧,因此出现了一条心理鸿沟,致使女儿认为妈妈不了解她们,有事宁可与同学商谈,而不愿向妈妈诉说,甚至以不满、顶撞、反抗、违法等方式试图摆脱妈妈或社会的监护,以自己的方式行事,坚持自己的理想和判断是非的标准。

从某种意义上说,代沟是时代进步的标志,但也是困扰交流与沟通的难点,且容易增加形成偏见和歧视的可能性,代沟两侧?人轻则互不理解,重则抱有敌意,所以要通过种种途径,做各种努力来跨越、填平代沟。代沟是一种心理存在,良好的沟通方式可以让代与代之间曾经断裂的心理联系接续起来,从而达到交流的顺畅和相处的和谐。

可怜天下慈母心,做妈妈的谁不想女儿听话,有出息?要想一家和乐,缩短代沟,需要妈妈做出更多努力,尤其是精神准备。

1)承认代沟

面对代沟,不要回避,要迎刃而上。生活中的代沟,其实可以不必计较,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而思想上的代沟,需要在沟通中进行碰撞,在碰撞中取得个性的共振。两代之间不能伤感情,不然,不但无法沟通,而且会加深隔阂。

2)及时沟通

交谈是最好、最直接的沟通方式,妈妈应主动创设谈话情境、营造交流氛围,和女儿“以心换心”。这种交谈必须建立在双方平等的基础上,妈妈最好是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其中,切忌用封建家长式的态度,居高临下地训斥女儿,否则会使彼此间的距离感增强。

3)宽松要求

适当降低对女儿的要求。对女儿要求过高,会形成女儿心理上的重压,致使女儿把家庭看成“集中营”。妈妈应争取给女儿创造宽松和睦的环境,不能按自己的好恶和标准来评价与要求女儿。

4)相互尊重

不要给女儿过分的爱,而要给女儿一片“情感自留地”。青春期的女孩渴望独立,对事物具有一定的批判、评价能力,因而不愿事事听命于大人,而喜欢批评、反抗权威与传统。她们迫切需要得到父母和周围人的尊重,承认其独立意向和人格尊严。过多的保护会使女儿内心烦躁,产生抵触情绪,报复和逆反心理也会日趋严重。

5)学会接纳

对待女儿,妈妈们应学会在接纳、容忍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在家庭生活中,妈妈要学会接纳女儿的态度和意见。这种接纳不是被动的,而是在真正弄清对方的意见和态度是否合理之后,心悦诚?地放弃自己的见解而接纳对方。或者,将双方的意见取长补短,相互融合,更是一件快事。

6)转换角色

由于涉世不深,青少年看待事物经常抱理想主义的态度,遇挫折易沮丧,也易受他人影响,考虑问题片面甚至凭冲动办事,理性不足、是非界限不清。做妈妈的要理解女儿的这些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由“权威式”、“保姆式”的关系变成“朋友式”的关系。

7)求同存异

如果两代人之间的某些差异极难协调,那么妈妈就该求大同、存小异,理解、尊重女儿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绝不可将自己偏爱的某种模式强加给?方。

 (8)与时俱进

现代社会,科技日新月异、信息瞬间万变。现在的女女儿没有旧观念、旧模式,凭着对新文化的敏感、认同以及接受能力的优势,必然会走在妈妈的前面。妈妈应主动学习、与时俱进,力求与女儿建立共同语言。有一位妈妈为找到女儿痴迷网络的缘由,和女儿一起上网,发现了其中的乐趣。“贪玩的妈妈”获得女儿认同后,对女儿“寓教于玩”,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

尽管不乏成功个例,妈妈们依然要头脑冷静,不要指望能彻底填平代沟。代际冲突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它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当然,这需要妈妈?用恰当方式,与女儿和睦相处、让女儿健康成长。

 

让女儿学会独立思考

女儿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被允许表达意见,不仅仅是谈可接受的、安全的话题,而且要允许讨论、争论,这对女儿的发展?至关重要的。 

它可以建立女儿良好的自我形象、自信心,让妈妈知道一个小孩说的话和做的事都不是无关紧要的。就社交谈话而言,妈妈可以体会到小女儿的权利是什么,社会允许的限度又是什么。

女儿再长大一些,就会质疑你的判断,挑战你的逻辑,无畏于提出相反的观点,并且不发脾气地进入真正的成人式讨论。在女儿改换角色,进入社会之前,让她在充满爱心的家庭中安全而保险地学习这一切非常重要。

作为一位好妈妈,你必须先于任何一位老师让女儿明白:能够自己思考是有益的,但不要因此而奖励正确的回答,惩罚错误的回?。好的妈妈并不急于在女儿一犯错误的时候就指出并纠正她们,如果你这么做,女儿自我检查和自我纠错的能力就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她也无法获得充分的自信。

成年人喜欢有礼貌地反驳别人,这同样适用于妈妈与女儿间的任何交往。你可以用这些方法帮助你的女儿形成看法,强化逻辑,教给她如何真正地、自信地发问。你可以允许你的女儿在友好的气氛中阐明她的想法,反驳你的观点。好的妈妈会为女儿智力和自信的成长感到自豪,并且不惧怕女儿的异议。

让女儿养成“如果……”的思考习惯是件好事,这样她才能在同一时刻考虑几种不同的选?。当女儿冲动地建议一项不太合适的举动时制止她,让她考虑一下如果那么做会发生什么,让她自己找出原因,为什么那样做不合适,这样,当你不在身边或是周围没有人帮忙的时候,她就会三思而后行。

要鼓励女儿预先多作思考,这有助于提高女儿的判断力和交际能力。克制下意识的欲望的能力标志着情感的成熟。

 

好朋友是聊出来的

18岁的琪琪再过几天就要高考了,现在妈妈反倒比女儿紧张、焦虑,总担心她考不上好学校。每次妈妈江女士看到女儿复习?专心,就会忍不住地说:“你还不赶紧学习,将来考上一所好大学!”可琪琪特别不耐烦,捂着耳朵就是不想听妈妈的话,反而说:“您老是看不上我。”江女士理解女儿有心理压力,但又帮不了她,所以非常着急。

女儿和家长都有考前焦虑。女儿在考试时紧张,有时就是为了让别人认可他。考试前还可能出现睡眠不好、肠胃消化不好等现象,这些都是考前焦虑的具体症状。父母要给女儿松松绑,让她们考试时尽量放松自己,培养善于自我调整的良好心理素质。此外,妈妈不要在女儿面前唠叨不停,否则女儿会感到你并不信任她,家长自身的焦虑消极情绪?会转移给女儿,女儿在同样很着急的情况下并没有获得家长的有效帮助。所以,妈妈比女儿更需要心理辅导,过多的唠叨对女儿是一种干扰。

在考前提供一种宽松的环境,就是父母对女儿的最好帮助和支持。

单亲妈妈朱女士的女儿晓林14岁,正在上初二,做作业极为拖拉,尤其是作业越多的时候越不着急做。朱女士总想让她抓紧时间,每天无数次地叮嘱她快点做作业,早点睡觉。但女儿瞪着眼睛说:“哎呀,我正想呢,你别老催我。”宁可面对作业愣半天神儿,也不拿着笔在草稿纸上算,总要耗到凌晨1点做完作业才去睡觉。朱女士恨铁不成钢,就对她大发雷霆,狠狠地数落一顿,没想到女儿反过来冲着姥姥、姥爷发脾气。

老人对朱女士说:“你一说她,她就冲我们发火。”朱女士对此很为难。

 家长如何对女儿进行帮助可以探讨一下。如果家长对女儿说了3遍学习的意义后,她还是不听话,说明女儿不是听不明白,而是她做不到。对女儿管得过多是单亲妈妈的常见问题。而单亲家庭最大的问题就是家长容易把女儿当成自己的情绪配偶。本来妈妈的一些情绪应该释放给爱人的,因为没有条件,只能释放给女儿,这是一种不正常的家庭关系。反过来,女儿向姥姥、姥爷发脾气,是因为在家里最亲?的人面前,容易把自己的不安全感和消极情绪发泄出来。要让女儿学会释放自己的内在情绪,考虑别人的感受。现在单亲妈妈和女儿抵触那么多,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面对自己的消极情绪。

首先,妈妈关注的热点主要是在女儿的学习方面,但恰恰从中出现的问题和冲突是不断增加的。女儿厌学情绪的产生有两个原因:一是没有学习目标,不知道为何而学;二是父母在很大程度上也在承受学习压力,把自己的压力转移到女儿身上,增加了摩擦冲突。家长忽视了女儿成长过程中学习内在动力的发现和发掘,总是帮女儿选择学习科目、 计划,甚至学校。这样无形中剥夺了女儿自己做主的机会,她不是为自己学习,而是被动地学。这是目前家庭教育中的重大缺失。

其次,妈妈和和女儿的沟通内容过分地简单化,主要集中在学习上,忽视了女儿成长中的丰富内容。父母普遍不会和女儿沟通,沟通不是教训批评,而是平等中体现尊重的对话。人需要情感的交流,妈妈要好好想想,我和女儿之间的交流都有哪些内容,作为朋友、作为家长的成分各有多少,家长和女儿之间的沟通到底有没有问题。妈妈对女儿关爱少,就会出现情感透支,女儿出现问题后父母只好开始还债。家里要给女儿提供充满情感的温暖环境。妈妈和女儿在沟通的内容方面,讲道理应该只占5%,而情感要占95%,这样就会产生好的效果。妈妈可以在尊重的前提下实现对女儿的监护和管理。青春期的女儿要独立,渴望摆脱控制、有自己的秘密,不想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别人指点。妈妈如果对此没有充分的理解,女儿就会产生消极情绪。因此,要解决成长的问题,就要给女儿一种宽松的环境。

在你心里,你的女儿可能永远长不大,但是很多女儿在15岁或更早的时候就愿意把自己当作大人来考虑,这时妈妈完全可以用成人的谈话方式和女儿讨?问题,而不再是完全的“家长”作风。把女儿当作朋友,当她认为和你聊天没有“被惩罚的威胁”时,她才会无所不谈。以下七招让女儿对你吐露心里话:

  (1)慎用批评

不管是不是女儿的错,如果你想要女儿把发生的事告诉你,攻击和批评可不是办法。此外,不要过早地下结论,要等待她把事情全部说完。听完了她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诱使她们自己发现问题的答案或者解决办法。

随着女儿的不断成熟,妈妈应渐渐走到幕后,给女儿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机会。

2)创造机会

“女儿,让我们来谈谈!”如果你们的谈话是样开始的,结果往往说话的只有你一个人。然而,在你们一起打完篮球,开车回家的路上,或周末一起洗衣服时,往往是女儿滔滔不绝、喋喋不休的时候。

 要想多了解女儿的生活,就要多创造这些对她们没有压力、和你一起活动的机会。当你真的需要问问题的时候,也要少用“为什么”,这个词往往会激发她们的逆反心理。

3)控制反应

比如,当女儿告诉你她没有被校足球队选中时,尽管你和她一样很失望,也不能让这种情绪表现出来。否则,会造成她以后只报喜不报忧的后果。

4)奖励诚实

当女儿做错了事时,你必?首先对她向你承认错误的诚实表示肯定。女儿最担心因为她的错误行为而失去父母的爱,所以你要特别注意鼓励她养成主动承认错误的好习惯。

5)尊重隐私

即使对于最开放、最友好的父母,女儿还是有她自己的秘密,特别是在青少年时期,她开始学着和父母分离,越来越多地依靠朋友。我们应该做的只是让她知道,如果她需要,你永远在她身边。

6)替她保密

想象一下,你最好的朋友把你告诉她的最隐秘的事传给了其他人,你的感受会怎样?女儿也是一样,这可能是你失去信任最快的途径。

7)及时弥补

不管我们怎样注意,总有犯错误的时候,及时弥补就显得极为重要。要肯放下架子,向女儿承认错误。

要抽出一定的时间,与女儿谈心聊天,让她把你当做知心朋友,把知心话讲给你听,只有如此,你才能掌握女儿的心理动态。

 

把关心写在纸条上

说到女儿的教育,每一个做妈妈的都有一肚子话要说,虽然家庭情况不同,教育方式也各有千秋,但目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女能快快乐乐地健康成长。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会得到良好的效果,有的妈妈就抱怨说,只要我一说女儿就烦,说什么老一套,又来了,不说不行,说了就崩,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的确,妈妈苦口婆心却适得其反的现象并不少见,但在这个时候,做妈妈的不应该只怪女儿,也应该反思反思,看看问题出在哪里,能不能换种方式使女儿能够更容易接受一些。其实,只要有心、有创意,家庭教育同样也可以很有趣。

我的朋友有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当这个女儿有了一些阅读能力之后,我的朋友便开始尝试着给女儿写一些不同内容的小纸条,哪怕只是三言两?。她把这些小纸条有时放在女儿的铅笔盒里,有时又静静放在女儿的玩具箱里,甚至冰箱门上、镜子上、枕头上,只要是女儿能看到、能找到的地方都曾经是她的目标。她希望当女儿意外地发现这些小纸条的时候能带给她一份惊喜,也让她能够真实地触摸到妈妈对她的关注和爱心。

看得出来这是一位非常有心的妈妈,她这样做确实是动了一番心思。首先,她抓住了女儿好奇心强的特点,当女儿看到一件她从没有见过的东西时一定会琢磨半天,而当她发现了一张小纸条的时候,她一定会迫切地想知道那上面到底写了些什么。因此当她能够读懂上面的内容时她?定会很兴奋,这样就比较容易集中注意力,也会留下比较深的印象。

其次,文字和语言有着不同的特点,语言稍纵即逝,有时候说好几遍也不一定留下多少印象,轻易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而文字则克服了这个弱点,只要不把它毁掉,那么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拿出来看看,而且每看一次,感觉都在重温一遍,印象自然比较深刻。

除此之外,选择这种方式还为妈妈与女儿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方便。应该承认,大部分的妈妈并不善于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当女儿逐渐长大之后就更不轻易和她们在一些问题上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而女儿需要的也不?仅是吃好、穿好。在写给女儿的纸条上,既可以有对女儿的表扬、鼓励,也可以有对女儿的批评教育,而这时的内容起码应该是有理有节,循循善诱,这与暴风骤雨式的训骂与呵斥相比,不仅考虑到了女儿的自尊心,也更容易被女儿所接受。

最后一点,这样做对妈妈也是一种考验,它不仅可以让女儿对妈妈有更多的了解与尊重,坚持下去说不定可以逼着你同女儿一起进步。因为随着女儿年龄的增长,纸条的内容将不再是单一的表扬、批评之类,逐渐会扩展到推荐一本书啊,介绍一篇好文章啊,留下一个需要动动脑筋才能回答的小问题啊,甚至包括对某个观的探讨等等,内容开始五花八门,这就对妈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写什么,怎么写,想必还得动动脑筋,当然这也是很有意思的。而当女儿长大些后,她也一定会加入到这个游戏之中,这对于他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的练习也是一种帮助。如此来来往往,家庭教育同样可以增添不少乐趣。

由此看来,写给女儿的纸条虽小,但它的作用却不一定小,妈妈们不妨试一试,也许它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果与女儿相处遇到这些冲突,最好这样做:

怎么叫女儿都不起床时

要说:现在已经630,该起床了,我不再叫你。

不要说:这么大了,每天还要人叫,太懒了!

女儿迷恋看电视时

要说:我感到你花在看电视上的时间太长,是不是需要调节一下?

不要说:你读书像看电视一样认真,就不需要我操心了。

女儿打电话占线时间太长时

要说:打电话最好不要超过5分钟,免得别人打不进来。

不要说:电话又不是你一个人的,别人不要打了?

 女儿坚持要买某样东西时

要说:我知道你喜欢,但是我没有这笔预算,我们另外想办法。

不要说:你以为要什么就有什么?我又不是开金库的!

女儿不告诉家?要外出时

要说:我想知道你去哪里,几时回来,这样好让我放心。

不要说:别把家当旅社,要来就来,要走就走。

 女儿顶嘴时

要说:你的意见和我不一样,我们需要讨论。

不要说:你翅膀硬了,居然敢和我顶嘴。

女儿要零用钱时

要说:这些钱你打算怎么用?我想你会节约开支的。

不要说:给多少?你太不知节俭了。

要女儿做家务时

要说:我太累了,你能帮我吗?

不要说:做点家务脸就拉这么长,嘴上能放个瓶子。

女儿不做功课时

要说:你做作业时是不是有什么困难?需要什么帮助?

不要说:不好好读书,将来和那些捡破烂的一样没出息。

当你发现女儿有什么不对劲的时候,不要逼着女儿问原委,如果女儿不愿意交流,你可以把自己的关心写在字条上,放在女儿的床边,当她不经意看见时,一定能体会到妈妈的关心,也会在事情过后把原委主动讲给家长听。

 

语言威胁等于纵容

放假了,妈妈与女儿相处的时间多了。在亲情增加的同时,妈妈发现女儿身上小毛病的机会可能也相应变多了。常听妈妈抱?女儿怎么就不听话呢?很多时候,妈妈越是出于民主地让步,女儿越是变本加厉地坚持自己错误的行为。 

于是有的家长便不断使用威胁语言“你再……我就……”可是这样雷声大雨点小的威胁能起作用吗?

同事的小女孩儿11周岁了,一次我们开会她把女儿带到了会议室。显然一个大人在那儿唠里唠叨,其他大人闷头听的场面不太吸引她,于是她挣脱了妈妈吵着要去外面。同事便在后面喊:“不许去啊!去了就别再回来了!”不想她头也不回地说:“行!”

暂且不管外面的世界是否精彩,既然知道里面的世界足够无奈那么就出去好了!这情景让我想起了我的外甥女和一些学生。每天中午放学回家外甥女第一件事,一定是扔下小黄帽打开电视看动画片。姥姥姥爷怎么叫她吃饭她都无动于衷,叫的次数多了她就要求把饭菜端到茶几上去吃。害得好几次姥姥气急了说:“你看吧,看那个就饱了,甭吃饭!”然后就听外甥女不紧不慢地回答:“不吃就不吃!”

当班主任的人常会遇到学生迟到的情况,很多时候家长也显得无能为力。于是老师总在无奈时说:“再起晚了就别来上课了!”学生虽嘴上答应再也不迟到了,可事实却是他们依然迟到,老师们继续愤怒。

显然,这样的威胁对任何年龄阶段的学生都起不到任何作用。我想,原因在于这样的威胁本身构不成任何威胁,潜意识中或者她们认为“妈妈不可能不要我”,“姥姥不可能不让我吃饭”,“老师不可能不让我上课”,或者她们觉得“可以到外面玩不回来”,“可以为看动画片而舍一顿饭”,“可以不来上课,反正我也不愿上”。对此,我想几乎所有人都是一百个无可奈何。不过,每次看到外甥女耍赖我绝不跟她多说一句话,而是直接采取行动——关电源。开始两次她又叫又闹,后来就一句话不说地去吃饭了,而且饭后也不提继续看电视的事。

外甥女的举动让我怀疑她每次都在试探大人,如果大人态度不强硬或者她看不到大人有什么实际制止或惩罚她的行动,她就认为大人其实是在默许她,至少大人的限度是可以放宽的,一句话——“你弱我就强”。

语言上的威胁没有用,有时候不妨专制、专权一些,当然前提是女儿其实知道自己是错的。总之,必须用行动让女儿看到妈妈的底线,否则威胁也可能是纵容,也可能让女儿越来越不听话。

 

三、用心与女儿沟通

人际间的沟通,除了透过口语,还会用身体语言来加强,妈妈和女儿之间的互动亦是如此。例如,对女儿表达关心和爱意,妈妈除了说“我爱你”以外?也常会用拥抱、亲吻的方式,让女儿感受到妈妈深厚的爱。身体语言在亲子互动的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妈妈若能多加练习身体语言,不但能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提升亲子沟通的品质,也能使亲子间的感情更亲密!

 

巧妙地让她认错

在网上溜达的时候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杀人犯逃窜了整整一年,来到一个小镇,这时他已经浑身肮脏,衣衫褴褛。饥渴难耐的逃犯在一个水果摊前久久不想离开,水果摊上的桔子深深诱惑着他,但是他已用完了身上的钱,他正在犹豫:是乞讨还是抢劫?最后,逃犯慢慢地把手伸向身上携带的尖刀。

就在这时,一个又大又圆的橘子忽然出现在心神不定的逃犯面前,逃犯感到有些意外,握刀的手不由自主地松开了。原来,摊主已经注意逃犯好久了,猜测他是想吃橘子而没有钱,于是就把橘子递给他并说:“吃吧,不要钱。”逃犯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过桔子,大口地吃了起来。而后,什么也没说就离开了。

三天过后,逃犯又来到那个水果摊前。这次还没等他开口,摊主就拿起几个橘子塞给他,逃犯欲言又止。同上次一样,逃犯吃过橘子又匆匆离开。晚上,摊主收摊准备回家时,发现水果边放着一份顾客遗忘在那里的报纸,展开一看,顿时被惊呆了?原来上面大篇幅刊登了一个逃犯的通缉令,悬赏万元给提供线索者,而上面的照片,居然就是被他施舍橘子的那个人。摊主犹豫了,因为如果报警,也许就意味着那个令人同情的乞丐将永远从世界上消失。但是理智最终战胜了怜悯,摊主拨通了报警电话。

警察连续几天埋伏在小摊周围。三天之后,逃犯果然又出现了,这次他没有直接来到水果摊前,而是在远处矗立了许久,警察们都很紧张。但出人意料的是,最后,他缓缓掏出身上所带的尖刀,扔在了地上,随即举起双手坦然走进警察的埋伏圈。警察蜂拥而上,没费吹灰之力便把逃犯制服。已经戴上手铐的?犯忽然说:请等一等,让我与水果摊老板说句话。警察有些迟疑,逃犯继续说:我身上没有任何凶器。在警察的裹挟下,逃犯来到惊魂未定、不知所措的摊主面前,只是小声说了一句话:那张报纸是我放在那里的。然后,逃犯微笑着上了警车。摊主连忙找到那份报纸,发现上面还赫然写着几行小字:我已经厌倦了东躲西藏的流亡生涯,谢谢你真诚的眼神和橘子,当我为选择怎样结束自己的生命而犹豫不决时,是你感动了我。举报酬劳一万块钱,就算是我的报答,我为能帮助你而感到快乐……

读罢这个故事,我久久不能平静。是呀,恶念的形成也许很复杂,?是给一个人的善良抚去尘埃的办法常常很简单——打动他的心,也许仅仅是一口水、一个橘子……或者,一个眼神。妈妈在教育自己的女儿时是不是也应该学习水果摊主的那种宽厚、仁慈的方法呢?时常给女儿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爱抚的动作……这样的教育效果肯定比讽刺、挖苦、打骂女儿要好成千上万倍。

记得一位教师在闲谈时告诉我,他们班××同学太拗了,上课时让他读课文,结果他却没读对几个字,于是老师就对他说:“你看你,全班就你个头最大,读起书来却什么也不是。”后来,老师再让他读课文时,他就埋着头,死活不?。听了老师的一番话,我想:如果老师当时不是讽刺学生,而是鼓励他(比如说:如果你平时多在识字方面下功夫,老师相信,很快你的识字能力也会像你的数学那样棒),教育的效果肯定会与上面的效果大不一样。

记得教育家魏书生曾经有这么一个教育故事:

一个女学生只考了30分,因为她从不听课,也不做作业,她害怕老师会训斥她。没想到,魏老师走到?身边,激动地说:“你真了不起,你连作业都没做,居然还考了30分!我真不敢相信,如果你认真起来会怎样?”听了老师的话,女学生兴奋极了,把老师的表扬告诉了妈妈。从此,她就开始听讲做作业,成绩很快就提高了。

是呀,老师一句简单的鼓励,往往会从根本上改变一个学生!特别是对后进生的关心,应该更多一些,因为,他们更需要得到老师的承认,哪怕是有了一点点进步。

当女儿不确定自己的所作所为时,妈妈一个微笑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说错了没关系,只要你能说就非常勇敢了。”往往会极大地增强女儿的自信心,使她克服畏心理,成为学习的积极参与者。当女儿偷拿了家里的东西,你不能大呼小叫地把她当成小偷,让她在众人面前名誉扫地,而应像平常那样和她谈心,让她明白自己错在哪里。

当女儿犯了错误时,你不能揪住小辫子不放,而是要保护好她的自尊心,维护好她在同学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同时还要巧妙地让女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每天给女儿三拥抱

拥抱能让女儿感到更舒服。这是在用最快的方法对女儿说:“我爱你!”在女儿身边的时候,一定要拥抱她。有专家说:拥?就像一个人的营养,每天给一个人一次拥抱,仅是生存需要。给他两次拥抱,她能保持好的状态,给她三次拥抱,她才会成长。而且,你要记住,每次拥抱对你和女儿都是有好处的。

冯女士说:“在和女儿的关系中,我觉得做得最好的一点是学会了拥抱。而且,我越来越发现,这种身体的接触不仅温暖、美好,而且非常神奇,有一种不可取代的魔力。”

拥抱女儿是一种良好的亲子沟通方式。研究显示,婴儿期缺乏拥抱,女儿爱哭、易生病、情绪易烦躁,就算渐渐长大学习独立后,她们仍然需要这种身体的“支持”。拥抱女儿是告诉她们,不管什么?候,不管你犯了多大的错误,父母对你的爱都不会变。因此,建议妈妈每天起码拥抱女儿三次。

1)先说早晨第一次拥抱

在不少家庭中,女儿的一天始于妈妈的唠叨和指责之中:“你怎么搞的,这么慢吞吞的。”

“你怎么只吃这么一点?”“你到底是缺了哪条筋,丢三落四的。”……这些情绪化十足的负面言语,只会让女儿不舒服,从而影响女儿一天的情绪。其实,即使女儿做错了事,或是任性、发脾气,也不妨先给她一个拥抱,让女儿在你的拥抱中稳定下来,然后再说一些你想说的话,“刚才你的书还在沙发上,装上了吗?”“我们一起抓紧时间,这样就不会迟到了。”这时哪怕你再唠叨,女儿也乐意接受。美好而快乐的一天,便由此开始。

2)再谈傍晚第二次拥抱

傍晚回家了。见到女儿,很多妈妈会边干家务边机械地问:“今天在幼儿园(学校)过得好不好?”女儿的回答也一样的干脆:“好!”她实际上是拒绝了你的询问,因为她觉得你并不重视她。

所以,无论你手头有多忙,请放下手里的一大沓报纸,或水淋淋的青菜,或正在移动的鼠标,给女儿一个热烈的拥抱,这会让女儿有“回家”的感觉,她会觉得你的注意力全部放在她的身上,从而乐意和你分享她的快?与烦恼。

“你看起来很高兴,有什么好消息告诉我?”这是冯女士拥抱女儿后常说的一句话。当然也有这样的句子:“宝贝,你好像不太高兴,有什么事情能告诉妈妈吗?”诸如此类的开头,会让女儿觉得你了解她,或想了解她,而女儿所希望的只是被了解,一个拥抱、一句关心的话语,是对她倾吐实情的最好鼓励。

3)第三次拥抱可以在女儿睡觉前完成

不少妈妈忙于事业家务,恨不得早点把女儿哄上床。但其实,女儿会从你敷衍的态度中看出你的不耐烦,然后,又用同样的不耐烦来对付你。事实上,做妈妈的哪怕日理万机,只需要在?儿临睡之前,在她床边坐上一会儿,给她讲上两个故事或几句亲热的话,末了再给女儿一个轻轻的拥抱,女儿就很容易带着你的关爱进入甜美的梦乡。

拥抱是一种力量,它是妈妈借着身体的接触来告诉女儿,妈妈永远爱你,这种爱将变成女儿生命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把女儿当成大人

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女儿显著的特点是“变”。生理上在变,女儿开始发育了;心理上也在变,妈妈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儿不听话了,甚至还可能妈妈“对着干”。你要她往东,她偏朝西;你要她往西,她偏朝东,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逆反心理”。 

这个时期,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断乳期”。

女儿的逆反心理是如何产生的?从小学进入中学,对女儿是一个飞跃。她们认为自己已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了,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她们一方面想摆脱父母,自作主张;另一方面又必须依赖家庭。这个时期的女儿,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不完全恰当地理解自尊,强烈要求别人把她们看做是成人。如果这时妈妈还把她们当小孩来看待,无微不至地“关怀”,啰啰嗦嗦地“叮咛”,她就会厌烦,就会觉得伤害了其自尊心,就会产生反抗的心理,就会萌发对立的情绪。如果在同伴和异性面前管教她,那么,她的“逆反心理”会更强烈。

难怪此时,许多妈妈常抱怨女儿越来越不听话了,整天不想回家,不愿与自己说心里话,交换想法,做事比较任性。而许多女儿却说,妈妈一天到晚唠唠叨叨,烦死人了!规定这不许,那不准,真讨厌!显然,和女儿在“对着干”。

随着接触范围的扩大,知识面的增加,内心世界丰富了,女儿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有时与妈妈的价值观不同,遭到妈妈的反对,得不到妈妈的理解。于是就在同龄人中寻找共鸣,妈妈也就变得不那么亲近了。此时,如果妈妈不了解女儿的这种心理、生理变化,一味简单、生硬地管教,就会迫使女儿产生反抗情绪和行为。这个时期的女孩,尽管自我意识发展了,但自我控制能力还差,常会无意识地违反纪律。她们喜欢与人争论,但常论据不足;喜欢怀疑,却又缺乏科学依据;喜欢发表见解,但又判断不准;喜欢批评别人,却又容易片面。妈妈知道了“心理断乳期”女儿的这些特点,对待她们就更应避免简单粗暴,也不能用“哄骗”的方法来对待她们。而是应当站在平等的位置上,将女儿当成大人,用成人的礼节和女儿握手言好!

妈妈管教女儿往往有两种心理状态:一是把女儿看成私有财产,对女儿具有绝对权威;二是妈妈将女儿看成自我理想的再现,希望女儿能实现自己想实现但没有实现的理想。因此,妈妈,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灌输给女儿,企图让女儿按自己的设想去生活。

为此,妈妈光满足于表面上了解女儿是不够的,妈妈必须学点心理学知识,尤其是关于青少年的心理学,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女儿、理解女儿,积极地教育女儿。

妈妈要看到女儿的成长,尊重女儿的自尊心,与她们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朋友关系,并允许女儿也能参与家庭的管理。

妈妈要相信女儿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尽可能支持她们,在其遇到困难、失败时,应鼓励安慰,成功了要立即表扬。

妈妈要有勇气向女儿请教,有勇气承认自己的过失。

对于女儿逆反心理的消极面,妈妈应根据女儿的心理特点,循循善诱,进行教育。妈妈更应看到逆反心理的积极一面,如因逆反心理出现的好奇心,是一种渴求认知事物的欲望,是求知的动力。逆反心理往往具有求异和思辨的特点,是女儿智慧的火花,创造的源泉,妈妈应留心注意,因势利导,促其成材。

 

沉默也是一种教育

当年陶行之在育才学校任教时,班内的一名女孩在考试题中少写了一个标点,结果被扣了分。试卷发下来后,她偷偷地添上?标点,来找陶先生要分。当时陶先生虽然从墨迹上看出了问题,但是并没有挑明,而是满足了女孩的要求。不过,他在那个标点上重重地画了一个红圈。女孩顿时领会了老师的意图,惭愧不已。多年以后,那女孩已经成才,她找到陶先生说:“从那件事以后,我才下决心用功学习,下决心做个诚实的人。”看来陶先生的一次“沉默”,不仅没有妨碍学生改错,反而促进了学生更好地做人!

由此又想到作家莫言说过的一段话,他的女儿很有出息,有人问他:“为何能教育出这么一个既优秀又感恩的女儿?”他说:“大爱无言,沉默也是一种教育。少了一些聒噪和唠叨,女儿反而可能会有更多理性思考的空间;而身教重于言教,在默默无声的行为之中,女儿可能更愿意学习和模仿父母良好的生活和工作习惯。”

所谓“沉默”,就是在一定时间内对女儿沉默不语,以静制动,让女儿依靠自身的理智去战胜非理智的想法,从而完成心路历程的转换,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很多事例证明,沉默在家庭教育中有其独特的功效,如果恰到好处地运用,能给女儿传递出丰富的、难以言表的信息,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 

为女儿教育而苦恼的妈妈们,不妨在适当的时候也试试“沉默教育法”,用沉默引导女儿自我教育、自我反省、自我管理,说不定远胜过千言万语。

妈妈对女儿进行教育多采用与“说”相关的方式。是的,有声教育是不可少的,需要经常和女儿说、讲、问、答。然而,有意义的沉默,也是不错的教育手段。

1)“沉默”用于引导

妈妈要培养女儿做什么,可以用无声的行为向女儿暗示,引起女儿的关注,产生模仿大人的愿望。

2)“沉默”用于批评

女儿有了错误,有了不良行为,有时用无声的否定效果更好。例如特别的冷落她,用表情和态度表示不满、失望、难过,刺激女儿反省自己的行为,从而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内疚,此时再施以正面教育,对女儿的震动会更强烈一些。

3)“沉默”用于缓冲

有时,妈妈和女儿会发生较激烈的冲突,双方的情绪都异常激动,越说越僵持。显然,有声教育已无能为力了,那么,就采取沉默来冲一冲“火药味”。让双方都逐渐冷静下来,有利于调整情绪与心态,促使双方都重新考虑问题,往往会出现教育的转机。

为使“沉默”教育效果良好,要注意几点:一是要让女儿感受到沉默,感受得越深刻越好。为此,沉默要表现得明确一些,强烈一些,形成比较浓厚的氛围。不能轻描淡写,不了了之?二是家长要密切注意女儿的反应,把握“火候”,不失时机地抓住教育契机。三是要和相关的教育手段有机结合使用,不适合孤立采用“沉默”手段。

古语云:“沉默是金”。妈妈若能恰到好处地运用“沉默”的艺术,往往能对女儿传递出更丰富、更有效的信息,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功效。

 

最有效的沟通术

为了让妈妈们对沟通技巧有个全面的了解,我总结了25条沟通绝招,希望妈妈们能从中找出适合自己的教女方法。

她们怎么说,而且须用心地倾听。

花时间学会真正理解她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就像我们当父母的一样,女儿当然也不是完美的,故不妨接纳她们本来的样子吧!

常和她们一起度过有意义的时光。

别将女儿跟她们的兄弟姐妹刻意地作“横向比较”。

与其对女儿常作否定,还不如找到一些表示肯定的话说说。

不忘表扬——告诉她们你为她们而感到自豪。

礼貌对待她们的朋友。

可以跟她们说说你心中的烦恼,这样她们就会明白:遇到麻烦的并非只有他们。

热心参加她们学校组织的活动,如运动会、表演会、手工作品展览会等。

有些事完全可征求她们的意见或看法。

对她们拥有的物品同样应予以尊重。

不妨经常和她们一起哈哈大笑。

努力发现你和女儿共同喜欢做的事,并参与其中。

对学校布置给女儿的工作同样热心。

耐心地观察并发现她们的兴趣所在。

尽量多地和她们一起进餐,或一起做饭。

有时可对她们说,你认为她们很有两下子。

让她们知道,你随时随地乐于做她们的帮手和后盾。

作解释时务必耐心。

让女儿学会如何应对突发的意外事件。

为了能随时照顾女儿,你也须照顾好自己。

向她们说,你很高兴是她们的家长。

见到女儿时不忘露出微笑。

每天都可以跟她们说你真诚地爱着她们。

不管是什么沟通技巧,在使用时都要因人而用、因时而用,只有这样,才能和女儿实现心与心的沟通。

 

四、忙里偷闲常相伴

如果作为妈妈的你工作太忙,那么“女儿需要你”,就是一个让你“偷懒”的充分理由。哪怕只是陪着她看看电视,聊聊女儿遇见的趣事,唱首歌给女听……这简简单单的事情都会让女儿欢喜雀跃。所以,请挤出一些时间,多陪陪女儿,让她健康地成长。

 

抽空多陪陪女儿

记得前段时间经常演一个广告,一个小女孩得了奖状,晚上等爸爸回家来看,可是左等不回来,右等不回来,她睡了一觉爸爸还没有回来,她哭了爸爸也没有回来……女儿那种期盼的心情让人看了非常难受。广告最后一句话好像是:有时间,多陪陪女儿。

邹爽平时很少有时间在家吃饭,昨晚从上海出差回来,没有其他应酬。放学的女儿一进家门看到妈妈在家,马上高兴得蹦了起来。

三个人坐在桌旁吃饭,女儿对?妈说:“妈妈,你知道你在家我有多高兴吗?我每天第一句话就是问‘妈妈回来吗?’可见你在我心目当中的位置,就拿一个人来当比方吧,你就在嗓子眼儿那儿。”邹爽当时就被感动得稀里哗啦。

邹爽深情地看着女儿,女儿更动情了:“妈妈,你一回来,我爸的位置,就由嗓子眼儿‘吧唧’一下,掉到胃了。”说完女儿还看着爸爸坏笑又说:“爸爸,你要是再训我的话,就直接掉到肚脐眼儿了。”

“没良心的,还学会威胁人了。”爸爸也不示弱。

晚饭是芸豆蒸面,邹爽和女儿都很爱吃,女儿吃了一碗多,剩最后一点的时候她说不想吃了?爸爸说让她把芸豆吃完,她说把面吃完,爸爸说面已经吃了不少了,吃点菜。她说:“我就是舍不得剩下面条。”爸爸于是接上:“我就是舍不得剩下菜。”此话一出口,立马感觉不对,女儿比爸爸反应还快:“你舍不得剩下菜,把菜给你吧。”邹爽笑晕,爸爸气晕。

看来还是和父母在一起的感觉比较好,平时尽管爸爸费尽心思,调理女儿的饮食,辅导她的功课,陪她玩,但在她心中,好像总缺少了点什么。有时她会对爸爸说:“爸爸,我觉得家里只有两个人太安静了,我喜欢我写作业的时候有噪音,哪怕是你和妈妈吵架的声音也好。”只要邹爽一回家,?儿立刻多了欢笑。这种现象以前还不明显,随着女儿年龄的增长,好像对妈妈的依赖和信任凭空地增加了许多。

但是,这样其乐融融的时间总不是太多,邹爽平时工作忙,基本上都是女儿睡了以后才回来。爸爸就总是旁敲侧击地提示她,希望她多回来陪女儿。爸爸是无法代替妈妈去给予女儿一些东西的,就像妈妈也同样不能代替爸爸一样。

女儿的成长,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所以,如果父母能抽出时间的话,还是尽量抽出时间来分享这个过程吧。也许等老了之后,不用忙工作了,想和女儿在一起的时候,却发现她不知什么时候已?长大了,那时她可就不会再让你抱、让你亲、跟你说心里话了……

实验证明,和父母接触多的女儿,智商高于与父母接触少的女儿。而且,那些和父母感情好的女儿,身心发育也要超过与父母接触极少的女儿。那么工作繁忙的妈妈该如何教育女儿,增进自己和女儿的感情呢?

很简单,不管工作有多忙,都要抽时间多陪陪女儿。妈妈应该多和女儿说话,通过交谈,让女儿知道你很关心她,很爱她。而且,通过交谈还能让女儿懂得一些道理,学到一些知识,并能了解到女儿的喜好、学习情况,及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妈妈平时还应为女儿购置有?育意义、能增加女儿知识和提高女儿智能的书籍及玩具,培养女儿热爱科学、热爱知识的良好品质。

双休日,妈妈应安排好做家务的时间,尽量抽空带女儿到那些能诱发人提问的地方,如:动物园、博物馆,或是大自然中,让女儿的身心得到充分休息的同时,又能了解各种知识、对大自然有一个感性认识,并自发地去观察和思索,增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外出办事、走访时,只要条件允许,最好带女儿一同前往。因为在你办事的同时,能让女儿增长来自家庭之外的社会知识,让她多看一些有关女儿教育方面的书籍,相信你的女儿不但智力?展得好,而且,青春的岁月也会成为她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约会”大自然

“望女成凤”,是每一位妈妈的良好愿望,这种愿望的实现除了女儿的自身素质外,还需要家长善于帮助女儿释放压力,特别?大型考试的压力。良好的心态和心理素质,往往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而女儿面临第一次人生考验时,往往由于她们缺乏临战经验,一旦遇到挫折,就可能造成她们心理压力过大,甚至迷失自我。

因此,平时妈妈要注意帮助女儿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善于帮助她们释放压力,特别是考试时期的心理压力。学习的压力往往造成她们心里烦躁、寝食不安,甚至脾气暴躁,此时,如果妈妈再给她们施加压力,一般情况下,她们脆弱的心理很难承受,必然影响到她们的考试成绩。考试结束后,女儿焦急地等待着分数和录取通知书时,内心的焦急程度不亚于考试期间。

因此,妈妈还要千方百计地帮助女儿放松精神的压力和身心的疲惫,并适当地、恰如其分地传达“一颗红心,两手准备”的意识,使她们对成功和失败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以防止考试失误对她们的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考试前后,妈妈千万不要忘记给女儿释放压力,舒缓她们的身心。

大自然是妈妈对女儿进行美育取之不尽的丰富源泉,而且也是妈妈帮助女儿放松减压的绝佳去处。大自然以其博大的胸怀向我们展示无垠的天空、澎湃的大海、逶迤的山峦、奔腾的江河、万紫千红的花草树木。朝霞、落日、白云、星空,都会引起女儿美好的想象。昆虫、飞鸟、游鱼、蝴蝶,对女儿都有极大的吸引力。瑰丽的色彩、生动的形态、动听的音响、神奇的变化会使女儿感到其美无比、其乐无穷。

  经常带领女儿到千姿百态、气象万千的大自然中去,让他们呼吸新鲜的空气,领略鸟语花香的美好景色,有助于陶冶女儿的情操,增强女儿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还能让女儿养成不急不躁,心胸开阔的良好品质。

妈妈和女儿一起欣赏自然美景时,不要走马观花,而要和女儿一起细细品味大自然的美妙之处,和她一起讨论和描述,使大自然的美丽深入女儿的心灵。一年四季都是妈妈利用大自然对女儿进行美育的好时光,随着女儿年龄的增长,有条件的妈妈要多带女儿去旅游。

将“行为”作为对女儿考试完之后的奖励是个不错的选择。当然,远离了吵闹都市的尘嚣和没完没了的功课侵扰。母女俩就一起陶醉在大自然博大的怀抱中尽情放松吧!

 

与女儿齐头并进

女儿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遭遇很多问题,作为与女儿最亲近的妈妈,我们也会在女儿成长的过程中遭遇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妈需要和女儿一起成长。

在与女儿一起成长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应该是妈妈的心态了。 

因为妈妈的心态不仅影响到教育女儿的方式,也会对女儿的心态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妈妈都要放松心态。即便是育儿专家,在养育女儿的过程中,一样会面临许许多多的问题。这么一想,我们就没什么好紧张的了。

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是:不管你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教育女儿,与女儿沟通,你们彼此都应该感到快乐。只要你们彼此都觉得很快乐,你就成功了90%

教育没有什么清规戒律,同样的方式适合这个女儿,但不见得适合那个女儿。同样的女儿,不同的人来养育,也会养育出不同的女儿;不同的女儿,同一个人来养育,也一样养不出同样的女儿。女儿作为个体,她们是千差万别的,所以要相信自己的女儿是最好的,至少也是最独特的。

相信自己是非常好的妈妈,不仅要带着爱心,更要带着耐心、好奇心、宽容心、童稚心与女儿交流,这样,你就会发现教子的乐趣。只要你能发现乐趣,你就会忘却那些烦恼,从这些乐趣里体验到养育女儿的成就感,找到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

如果把困难、疑惑仅仅当成是妈妈探究养育策略的新起点,那么困难、疑惑就不会那么困扰你了。谁都会遇到难题,哪个女儿都有优缺点,所以别苛求完美,尽可能地朝着完美的方向努力就行了。

时代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作为母亲只有不停地学习,才能跟上这个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社会,与女儿齐头并进地成长,才能收获教育的快乐和成果。

 

多举办家庭聚会

在你草草翻阅家庭相册时,女儿能在上面辨认出几个人?她见过你的叔叔吗?见过以前每个暑假都要来你们家住上一个礼拜的人??你的堂姐呢?虽然你小她几岁,但她总是很乐意让你紧紧跟随,有时甚至会让你试用她那款最新色泽的口红。由于亲戚们都住得很远,女儿可能连你的叔叔、姑姑和堂兄弟都不认识。如果这样的话,或许该搞个家庭聚会了。

先确定日期并制订计划。尽可能通知到每一个人,尤其是那些正在远游的人。如果你有一个大家庭,可以向其他家庭成员寻求帮助,并给每个人分配适当的任务,尽量让女儿也参与进来,如果年龄太小,就不必承担实际任务了,让她们密切注意随时更新的消息和近期计划就行了。

可以考虑在公园里租一个亭子或在宾馆里租一个大?间,这样一来你就能让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了。

和你的女儿一起画出家谱图,让她看到每个人在大家庭中是怎样和其他人联系在一起的。先从粗略的草稿开始着手,再将所有的细枝末节全部填进去,便可以做成一个同正规展览品大小一样的版本。让女儿能看出谁和谁有怎样的关系。如果可能的话,附上家庭成员的近期照片,让女儿能将其名字和模样联系起来。

让你的女儿为这个盛典设计一件特别的T恤衫。审视女儿设计的图案并再做一些改动,或者请专业人士为T恤衫印上图案。为了使这些T恤衫更为个性化,可以使用工艺品或纺织品永久颜料笔,为每件T恤写上名字。

准备各式各样的游戏和活动,越是老掉牙的越好。搞一个特长表演节目,每个人都必须表演自己的拿手好戏。

分配给女儿一台照相机,叫她们在聚会过程中采访一位她不熟悉的家庭成员。聚会完毕后,收集这些采访资料,将采访稿打印出来,冲洗照片,并制作一个纪念簿。送给每个家庭一份复制品,务必将纪念簿送给那些未能出席聚会的家庭成员。 

当然,你需要让女儿仔细辨认照片上的每一个人,并让她说出他们的名字。也许不久的将来,她会慢慢淡忘。那就在她忘记之前,再举办一次家庭聚会吧。

女儿在辨认和向这些她平日里并不熟悉的叔叔、伯伯、婶婶、嫂嫂、哥哥、妹妹们打招呼的过程中,就已经迈出了她走向社会复杂人际关系的第一步。也许以后不管走到哪儿都有她认识的人,而且她已经学会怎么和陌生人相处了。

http://read.dangdang.com/content_2223920?ref=read-3-C&book_id=12668

 好妈妈是女儿第一位老师(第二章)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