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哑柏刺绣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18-10-09

‍ 哑柏刺绣先于手绣,后又引进机绣。

哑柏刺绣 明、清两代哑柏仅有零星商品绣。民国初期,战乱和饥荒使刺绣艺人死而技息。解放后,哑柏手绣有所发展,绣市得以恢复。七十年代,提倡兴办厂、场,槐花村与西安凤凰刺绣厂挂钩,办起了专业机绣厂。绣工的增加,产品的繁多,外销量的增大,哑柏先后建立了四个较大的专业集散市场。外购商,推销员云集哑柏,绣品销售全国各地,也有推销人员在东南亚国家和俄罗斯等国设点销售绣品。新闻媒体、报刊杂志不断报导,我县著名文艺作家倪运宏先生,以哑柏刺绣为背景而创作的戏剧《花乡风情》和电影《两对半》名声大震,影响极大。

哑柏手绣以平针、齐针、散套针、切针、扣针、绕子针等10余种。虽然针法很多,但在实际操作上,主要用“扎法”、“挂法”、两种。“扎法”多用于纹样的大实面,所以也有人称扎法为“面绣”,“挂法”多用于纹样的轮廓线,所以也有人称“挂法”为线绣。从效果来看“扎法”的图案比较丰满厚实,“挂法”的图案比较疏而空灵。机绣以平针、跳针、云针、打籽等六大类为主,有针法70余种,八十年代流行贴花,烫花和印花,20世纪九十年代流行烫绣、印绣、喷绣等工艺。主要生产枕套、被罩、床罩、台布、门帘、洗衣机罩、电冰箱、电视机罩、沙发苫单等十大类,100多样花色品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