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拥有同理心是教育好孩子的金钥匙

 木香草堂 2018-10-09

尹老师您好!

       我是您的忠实粉丝,很庆幸在09年刚准备做妈妈的时候就看到了您的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转眼6年了,我的孩子也5岁多了,在孩子成长的这一路上,真是收获了太多幸福和感动。这几年成长的不止是孩子,还有我自己。所以一直都很感恩,在对的时间跟您的书相遇,让我走上这条育儿育己的成长之路。

现在我的床头放着您的另外一本书《最美的教育最简单》,即使看过不止一遍,但时不时还会拿起来看几篇,经常是一边看一边在心里默默跟您交流,仿佛您在身边一样亲切。您在书里强调过读书对孩子的重要性,但对于大人,尤其是父母,读书和学习同样重要。我常常想,假如我没有读书,没有学习和反省,也许我也会像我的父辈那样,像身边很多不读书的父母一样,抱怨带孩子的辛苦劳累,抱怨孩子的各种问题,而从来不从自身找原因。自己累,孩子更痛苦。

在没有说我自己的孩子之前,很想提一下我自己当孩子时的感受。我是一个80后、来自农村的妈妈,父母都是农民,虽然不是留守儿童,但童年记忆里关于父母的记忆几乎是空白的。父母忙于干农活,印象中只有他们对于生活沉重的哀声怨气,他们给我的是最基本的温饱,吃饱穿暖之外,他们看不到孩子的其他需求。父母对我的评价是,从小就乖,懂事,从来不给父母添麻烦,即使发烧几天都没有哭一声,没说一声不舒服。现在回想起这些话,真的很难过。幼小的孩子怎么可能不需要父母的关心和照顾,习惯性的忽略,让我们活在各自的世界里,没有交集。在我印象中,我生病常常是自己扛,不会跟家人说,上学更是我一个人的事,他们只知道我很乖,成绩还不错,其他也不过问。初中开始住校,一周回家一天,高中一个月回家一天或者两天,大学里假期打工挣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在很难很难的时候,也从来没想过向家里求助,很多心酸只有我一个人清楚。

 在我工作之后,家里除了需要让我寄钱才会打电话给我,有次甚至我一个人在住院,妈妈打电话说家里有事,各种诉苦抱怨,她都听不出我沙哑的声音跟平时有什么不同。虽然从小到大,他们没有打骂过我,但在我心里家真的一点都不温暖。虽然我也很感恩他们生养我,让我读书而不是早早务农,我愿意承担为他们养老的责任,但我们的心之间却像隔着什么,没办法走进彼此心里。

     在我准备要孩子的时候,我的父母和公婆都提出要帮我带孩子,“孩子的事不用我费一点心”,在没看到您的书之前,我自己也觉得老人帮忙带孩子是一个福利,很多人不都是这么做的吗?年轻的父母上班,老人帮忙带孩子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一样。而身边几个自己带孩子的妈妈,常常是各种抱怨。幸亏那段时间看了不少关于教育的书,“育儿”“做妈妈”开始成为我的一门新的功课,我开始试着跳出父辈的观念的影响,用我认为正确的方式带我的孩子。比如孩子一哭就抱,他们会说我宠孩子,会惯坏孩子。事实上完全不是这样,我儿子也很乖,很少哭闹。他哭的时候,要么是要吃奶喝水,要么就是拉粑粑了,或者只是想在我怀里看我对着他笑、对着他哦哦啊啊的说话,这样的需求不是很正常的吗。需求被及时回应的孩子更容易跟大人建立良好的互动。身边的朋友常常说我对孩子很有耐性,愿意去迁就孩子。其实这么做并不难,我常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假如我是那么弱小,我能做到什么,我需要什么,我想父母为我做什么。这么换位思考后,孩子身上很多看起来不可思议的行为都很容易理解了。

记得儿子四岁多的时候,有阵子迷恋上坐公交车,有次吃完晚饭8点多了,他还吵着要坐公交车,我就带他就近上了一辆公交车,一站一站坐过去,他不肯下来,我索性由着他,经过一些有趣站点的时候跟他讲讲跟这个地名有关的小故事,坐了一个多小时,到了终点站:白云山制药厂。他很兴奋的说,原来我们吃的那个感冒药就是这里做出来的呀。其实我也是第一次知道这个有名的药厂原来就在那里。后来专门找了一个休息天,跟他来了一个公交一日游,随便找一辆公交上去,看到有趣的地方就下来看看,然后再任意坐一辆公交车,一天里游了大半个广州,发现了很多没有留意的好玩的地方,孩子玩的很痛快,我也收获了很多。

在孩子成长的五年多里,我极少和孩子发生冲突,甚至连发火的机会都很少。很多朋友都说我运气好,生了个贴心的“小暖男”,也许孩子的天性是一个因素,但大人养育孩子的理念和方式也很重要,大人多理解孩子,孩子也变得有同理心,讲道理,也会体谅大人。有次带儿子和朋友一起去爬白云山,一路上孩子都是自己走,到下山快到一半的时候,他实在太累了,我就抱他走,还不到几分钟,我自己也体力消耗的差不多了,气喘吁吁,满身是汗。儿子体贴地说,妈妈,你都出很多汗了,我要自己走。我坚持抱他下山,他不肯,就自己一路陪着我们走完全程。晚上回到家给他洗澡的时候,我才发现他的小脚磨出了两个小泡,那时他还不到5岁。

我不是全职妈妈,没办法给他24小时的陪伴,甚至有段时间还不得不把他交给婆婆带。但工作以外的时间我都尽可能陪他,陪他看绘本,讲故事,玩游戏,陪他去公园和图书馆,疯玩。他在乡下婆婆家的时候,我每个月把休息的时间凑在一起坐六七个小时的车去老家陪他玩几天,堆沙子,逮虫子,捡树叶,种菜种野草,去水沟捉小鱼和蝌蚪,只要和他在一起,我好像自己也变成了一个孩子,陪他做各种他有兴趣的事。有次他动情的说,妈妈,我觉得我最爱的人就是你,比爱其他人都多。我也想说,这真是我这辈子听过的最动听的“情话”了。

     最后还是想说说阅读。很多父母花几百块给孩子买件衣服不心疼,但花十几块买书就觉得浪费,这样的父母真傻呀。虽然我也爱看书,也知道读书的好处,但看了您书中关于给孩子读书的细节还是受益匪浅。从孩子几个月的时候就给他读书听了,现在儿子5岁半了,看过很多优秀的绘本,童话,科普书,还有一点传统国学,比如《三字经》《弟子规》和唐诗,我没有特意要求他看多少,学会多少字,背多少古诗。仅凭他的兴趣,喜欢就多看一些,不喜欢也不勉强。儿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强,也很有想象力,经常会绘声绘色的给我讲自己编的故事,识字也比同龄孩子多。而最重要的是,他已经变成一个离不开书的小书虫,经常要我给他买各种书。现在上幼儿园中班,老师说他玩的疯,学的快,学习能力很强,他也很喜欢上学,经常把幼儿园学到的东西“教”给我,学习基本不用费心。

     在儿子成长的5年多里,我写了三本日记,大部分都是关于儿子成长的点滴,也是我自己的一段心路历程。仿佛我自己又成长了一次,让自己黑白色的童年重新涂上了绚丽的色彩。那些父母留给我的残缺,慢慢的修整了,即使还有一些遗憾,我也能试着心平气和的去理解父母,不再让童年那些影子遮住自己的天空。

    关于父母,关于孩子,亲子关系还有太多想说的,不占用您宝贵的时间了。时间仓促,写的很急,请见谅。

   再次感谢您。 祝您健康,愉快!

                                您的读者:宝宝妈

 -----------------------------------------------------------------

  宝宝妈,你好

   看到你信中孩子坚持走下山,小脚磨出了两个泡,眼睛里感动得有了泪。你对孩子的爱有多深,孩子就会爱你有多深,母子之间,再多的爱也不嫌多。你是一个智慧的母亲,给了孩子无条件的爱、自由、宽容,孩子必然会尽情舒展快乐地成为他会成为的样子。将来,无论孩子做什么,一定是一个快乐幸福的人,有了这点,人生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东西吗?

     你的信非常有代表性,我打算在博客或微博发表出来,让更多的家长受益,我会隐去你的真实信息,希望你能同意。

   祝你和孩子生活愉快!

 尹建莉

--------------------------------------------------------------------- 

 

尹老师,您好!

      还担心您看不到我的邮件,更没想到您会回复,而且还这么快。心情有点小激动,如果能和更多家长一起分享孩子成长的快乐,我也觉得很满足和幸福。非常感谢您的平台。您不长的回复字里行间不经意的流露着对孩子的博爱,再次感谢您。

  祝您生活愉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