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王晓军--河南南阳社旗县人 自幼随父学习中医,熟背中医经典入门书籍。先后在河北省,南京中医药大学等学习深造。基层临床经验28年积累!形成独有的王氏中医诊治思维!时常受邀至全国各地门诊坐诊指导。以及中医学习平台授课分享。相继发表医案,医话等近百篇。 ![]() 病例01 患者:赵某 性别:男孩 年龄:8岁 身高:146厘米 体重:53 初诊:2017年1月8日 体型较胖壮 主诉:咳嗽鼻塞有痰、涕质粘色黄白相兼不易排出二月余,久药不效,鼻塞及咳嗽均以晚上及晨起时明显,(中西药均用过,但是具体不详),检查多次只是说气管有炎症,余无特殊,平素喜肉食,视其舌厚质偏红,咽喉亦稍有充血,按其上腹部不适明显但无压痛,大便时秘数日一行,时一日二至三次质稀不爽 处方(科学中药):大柴胡汤2克、排痰散、石膏、川芎、辛夷各0.5克,一日二次,五天剂量,饭后服用。 反馈:上方仅服一次(下午拿的药)当晚排稀便一次较爽,咳嗽即大缓,一夜安眠,五日药尽鼻塞亦无,不需再诊矣,其母亲非常高兴。 病例02 患者:邢某 性别:男性 年龄:62岁 身高:176厘米 体重:52 初诊:2017年1月7日初诊 体中偏瘦,面黄暗 症状:腹壁薄按之无压痛,主诉因数月前受凉感冒治愈后遗留咳嗽时好时坏,屡药未果,近日咳嗽明显加重,咽痒不明显,咯痰有泡沫质稀,视其舌淡暗而润,苔略黄腻,口干口渴,但不欲饮水,自诉怕冷,咳嗽后心悸微汗而有恶心,食欲一般,有肠炎史,大便不成形而每日二次以上,脉浮大略数,87次(脉率)按之无底力 处方(科学中药):真武汤2克、桂枝汤1克、干姜、细辛、五味子、冬花各0.5克。一日三次,饭后服用,七日剂量。 1月16日二诊:药后咳嗽十减六七强,诸症皆缓,原方不更改为一日二次服用,续服一周后咳嗽痊愈。 病例03 性别:女性 年龄:56岁 身高:154厘米 体重:55公斤 症状:舌苔薄白,主诉咳嗽喘不过气心慌多汗,老慢支哮喘20年,咽喉无充血红肿,口干喝水多,痰浓有白泡样,大小便正常,食欲好,晚上睡觉躺下憋气,出汗多,夏天到了吹点风扇又怕冷还好发感冒,近三个月反复感冒咳喘痰多治疗不好 处方:小青龙去麻黄加茯苓(重)杏仁厚朴五副。 复诊:咳喘轻,痰少汗也出得少了,就是上不得楼梯,上了二楼就喘气心慌无力,处以原方加入人参山茱山药20剂,以资巩固。 病例04 患者:候某 性别:男婴 年龄:67天龄 初诊:2016年2月28日 家长诉:咽喉有痰喘憋,鼻塞不适,余无特殊,视其舌咽无充血,握其手并无灼热感 处方(科学中药):神秘汤、射干麻黄汤、荆芥、防风各0.5克,以上混匀,为一天量,分二至三次服用。 共服九天,诸症消失。 病例05 患者:张某 性别:男孩 年龄:3岁半 症状:过敏性咳嗽迁延二月不愈,视其肤白偏瘦,咽稍红充血,家长诉:孩子食欲一般,表现为干咳,入睡前及晨起明显,时有汗出,握其手心亦有汗。 处方: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神秘汤各1克,栀子、连翘各0.5克。 服此方15天咳嗽消失,仍予原方30次,嘱每天一次个反后服用,予以巩固。 病例06 患者:陆某 性别:男孩 年龄:6岁 初诊:2016年3月8日 症状:咳嗽有痰三天,发热(体温多少未记录)一天,鼻塞流涕(清浊混杂)大便次数多二月余,但是成形软便,纳差,自服小儿至宝丸、蓝芩口服液等,无效来诊,视其体瘦,精神不佳,手心潮润,腹软无抵抗,舌淡红,略腻。 处方:柴胡桂枝汤1.5克、半夏厚朴汤1.0克、玉屏风散0.5克,上午服;六君子汤3.0克、桔梗0.5克、辛夷0.5克,晚上服用。10天量。 药后二日体湜渐趋退清,诸症均有缓解,咳嗽已不明显,食欲改善,大便次数减少,原方续服巩固而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