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去、现在、未来

 天地虚怀xia 2018-10-10
今天,想和大家谈一谈禅修。这是一项长期、长远的任务。记得早在2011年5月16日那天晚上,我们法乐禅修园当时的住众,在一起学习了禅修园的共住规约。

我们还解释了法乐禅修园名称的来由,解释了它是一个过渡性的禅修寺院、禅修的园林、禅修的地方。

法乐禅修园,可以说是上座部佛教在中国弘扬上座部传统的禅法,修行、实践上座部佛教传统方法的第一个落脚点。

但是,由于法乐禅修园的地理环境,制约了法乐禅修园作为一个禅修道场的长远发展。

首先,法乐禅修园是暂时性的。因为它设在曼听佛塔寺内,曼听佛塔寺是一个村寨的寺院,周边都是村庄,因此它的发展空间有限。此外,作为禅修道场,需要的是安静、宁静。

但是,由于傣族是一个很快乐的民族,节日不断、节庆不断,一会放鞭炮,一会唱歌,一会跳舞,一会又拜神、祭神等等,所以就有很多欢庆的声音。

这些对于禅修者而言,是一些没必要的干扰。还有,由于现在傣族正在积极发展经济,然后进行建筑时,各种机械或人为的声音等,也会干扰到禅修。

再者,这边的地方有限,随着住众不断增多,也越来越不适合作为一个长远的、长期性的禅林。

但是,我们的禅修必须要坚持下去。所以我们把法乐禅修园,定为一个过渡的阶段、过渡的时期。

我其实早在1997年已经来过曼听佛塔寺。那个时候,这里还没有现在的规模。大殿还是旧的;去塔包树要经过一片荒地。   

现在女众的住区,也几乎是一片荒地,长了一些柚木跟油棕。2009年再来的时候,寺院就着手规划了。逐步建起这两个禅堂,然后开始规划女众住区。

曼听佛塔寺,经历了一个由村寨寺院到办禅修营,然后再成为法乐禅修园的时期。

2009年之前,曼听佛塔寺和放光寺合作,也办了好几期禅修营,但问题也是很多。

在禅法方面也没有固定,有时,也请泰国的出家人过来教禅等等。一直到开始办止观禅修营,才慢慢地把方向定下来。

在2009年的12月份,曼听佛塔寺成功举办了,第一期短期出家以及止观禅修营。

在2010年的12月份,曼听佛塔寺成功举办了,第二期短期出家以及止观禅修营。

结营之后,也就是2011年的1月8号,在四众弟子的盛情邀请下,在都罕听长老的盛情邀请和挽留下,我答应了做曼听佛塔寺的业处导师。

于是从1月20号开始,曼听佛塔寺改制为法乐禅修园。法乐禅修园作为中国上座部的禅修道场临时性地设在这里,是将来法住禅林的过渡期。

在2011年5月17日,这里举行了纪念我们果德玛佛陀,证悟正自觉、成佛2600年的纪念庆典活动。

5月18号到6月17号,法乐禅修园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禅修营,也可以说是,属于在曼听佛塔寺举办的第三届止观禅修营。

结营后,由于弘法的需要,我又去了新加坡、印尼,然后又去到新加坡,再回到缅甸的帕奥禅林雨安居。

雨安居结束后,也就是2011年11月18日,我回到法乐禅修园。也可以说,今后会相对稳定地在这边安住。

如果没有特别的因缘,基本上还是在西双版纳曼听佛塔寺,法乐禅修园这里教学、教导以及学习。

随着我们法乐禅修园的住众逐渐地增多,无论是出家众还是在家众,僧团要慢慢地建立,制度也要不断地完善。

但是,对于硬件我们还是暂时不做太大的动作,因为这些都只是临时的、暂时性的,大家能有个安身的地方就好。

以后,如果我们有更好的条件,我们再把各项基础设施、设备进一步地完善。

现在,基本的大方向,是不再对法乐禅修园作太大的发展,因为这是过渡性的时期。

作为上座部佛教在中国的禅修道场来说,法乐禅修园属于过渡期。但从法乐禅修园本身的发展来说,也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此前是办禅修营的时期,目前则可以说是逐渐地从办禅修营的时期,过渡到长年性的禅修中心的时期。

换言之,以后举办禅修营的机会少了。为什么?第一,如果住众越来越多,而这边住宿的条件可能比较有限。

一旦人数达到了某一个量后,就没有足够的条件举办禅修营。虽然现在不会说,以后再也不办禅修营,但应该不会像以往那么频繁。

以后,在因缘条件具足,或者说真的有必要时,或者长老觉得需要办禅修营的时候,我们还是会继续举办。

但更重要的另一个方面是,办禅修营其实是一个不得已的方法。为什么?这最主要是从禅修和断烦恼的角度上来说的。

因为办禅修营,是在没有固定的业处导师的情况下,不得已的选择。禅修营类似于集训,它其实就是一种培训班,这与长年性地投入禅修的要求,是不符合的。

缅甸虽然禅修中心、禅修道场众多,但是那里并不流行举办禅修营。因为在缅甸,很多都是以长年性的禅林为主,所以它没必要去办禅修营。

而很多的禅修中心、禅林,它有固定的业处老师,或者说修vipassanà(观)的,就叫做念处老师,以止观为主的就叫做业处老师。

有了固定的老师之后,那些想要长期禅修的,不管是在家、出家都可以进行修行,所以说没必要办短期的禅修营。

禅修营是一个适应在外国举办的活动,这里的外国,是指非上座部佛教传统的国家,例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韩国、日本、越南、美国、英国、德国等这些非上座部佛教国家。

在这些国家所举办的禅修营,基本上都有这样的特点,就是到上座部佛教国家,去邀请那些堪任教导、堪任教授的大长老、长老或者业处导师去教导、去教禅。

而禅修营基本上都是有时间段的,例如七天、十天、或者说一个月、二个月、三个月等等。

当然,我们也不排除,有些人看到了禅修营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给寺院带来的名利,于是滥竽充数,冒充业处老师欺骗善良的信众。

在中国,目前也可以看到很多的这类人。例如:有些人在帕奥禅林里住了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甚至一年,他们修得怎么样,我们是很清楚的。

但他们回国后,就介绍自己是从某某禅林来的,然后堂而皇之打起了办禅修营这样的幌子。

甚至有些人,只是在国外到这个禅修中心参观、那个禅修道场看一下,然后回来就开班授徒。对于这种禅修营,我们应该跟它划清界线。

禅修营是一种密集性的训练,因为禅修营的时间是很有限的,有一个月的,最长也只是三个月,半年的很少。

由于时间有限,所以为了让前去参加禅修营的禅修者、学员们,能够尽量多地投入禅修,禅修营的规约往往都会比较严格。

比如必须严格地禁语,一切无关禅修的交际活动必须全部停止。此外,禅修的强度也很大。

有的如果是以内观为主,你的正念要全天性地持续,你要不断观照你的身体、动作、心念等等,要求很高强度的密集的训练。

而它们所录取、接受的禅修者,绝大部分都是以在家人为主,也就是业余的、非专业的人士为主。

他们可能有时请十天的假,请半个月的假都很不易,一旦有这样的机会,也就很难得了。

这些在家人,一直都生活在红尘浊世,生活在名利场的世间,生活在竞争和压力很大的社会。

哪怕是短短的十天、半个月、一个月,对于他们来说,犹如身心获得了清凉的沐浴一般,能够使他们焕然一新。

因为不管是内观,还是修维巴沙那,或者培养定力,各种业处、念处都好,能够在压力纷繁的俗世中,突然遇到了佛法的清流,他们的心很容易感受到一种截然不同的效果。

当他经过这种密集的训练后回到平时生活的环境,他会发现,原来他的心会对于各种不良的反应,自己心念的醒觉、或者外界的反应会更加敏锐,他的觉照力会更强。

他能够更加清醒地,去处理世俗的人际、工作、家庭等等的关系,因为他对心念的体察会更加微细,对身体的各种言行等体察会更加微细。

所以,禅修营确实是把上座部佛教禅法介绍、教导给非上座部佛教的人们,给现代的人们,生活在城市里奔走于各个阶层的人们认识、了解、体验和实践上座部禅法的很好途径。

这是目前我们所知道最好的体验方法,特别有那些堪任教导的老师亲自去指导,亲自去一个城市、一个地区指导。

它也让现代社会的人们,有机会认识到原来上座部佛教的禅法,是那么的实效、实用,那么的清净。

而不像人们一般所认为、所看到的佛教,那么混浊、世俗、庸俗不堪。南传上座部佛教,确实是一股来自佛教最原始的泉流。

虽然办禅修营,确实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特别是最近十年间,在中国大陆兴起了办禅修营之风。

各种佛教寺院,在看到了办禅修营带来的良好效应、效果之后,不管教导的人是否堪任,随便抓一个人来就开营。

禅修营对于在非上座部佛教的国家,对于在家人,对于非专业的禅修人士来说是很有效的。于上座部佛教的传统而言,它有利于推广上座部佛教。

但是,它不利于一个真正想要投入到禅修,并希望长期为导向断除烦恼做出奋斗、努力的人。

针对这些年来世界性掀起的禅修风,菩提大长老是这样评论的,他认为西方社会这种冥想训练,已经很普遍了。就这点,中国其实相对来说是落后的。

很多的西方人,都乐于去参加这种禅修活动,甚至有很多的心理学家、精神病科医生等,他们都去参加。

然后,他们会结合禅修方法,用于他们自己的心理治疗、临床治疗等方面,这也是很普遍的事实。

菩提大长老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让现代人士、让西方人士、让全世界认识上座部佛教。

但是,如果长期这样下去,会流于取巧,会偏于技巧性地投机,对于全面系统地了解上座部佛教,反而无益。

因为办禅修营,它是去头去尾的形式。为何这样说呢?很多参加禅修营的人士,如果只是片面地为了学一些观照内心的技巧的话,他会非常热衷于禅修营这种方式。

但是,他并没有看到,在上座部佛教里,这种禅修的传统,必须要以信仰为基础,要以教理为纲要,然后再以实修为铺展。

比如,在缅甸帕奥禅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当中,属于西方人士的布施供养日,不知道有没有两天或三天。

但在另一方面,西方人去帕奥禅修的却很多,是他们不懂得什么叫供养吗?他们可能会知道布施与供养,知道但真正去实践的很少。

作为上座部佛教的民众、那些信徒弟子们去体验则不同,因为他们有了信仰,所以他们会去布施,因信而施。

这也可以看到,西方人注重的是一种实效、实用性的东西,他们认为信仰也许是没有必要的。但对于薪火相传的佛陀弟子而言,这是非常重要,也是不可欠缺的。

另外一点是,佛陀教导的禅修方法是为了断除烦恼,出离生死,绝不只是为了让你的生活更加美好。

佛陀教导的禅法绝不是为了延长轮回,而是为了让人早日了生脱死,这是根本的区别。

所以,禅修的最终目标,只是为了断尽烦恼、为了解脱生死,而不是让我的生活更美满、让我的生活更惬意、让我的生活更加艺术化、更加洒脱、更加轻易一点,绝不是这样!

如果,你只是为了要改善你的生活、改善你的心理,或者说参加内观,参加禅修营,以便能够更好地赚钱。

如果抱着这样的目的,把佛教当成是,一个可以开发的、可以发财的热卖点,那就大错特错了。

曾经有一个在西方很出名的心理医生,他早年在泰国阿姜查的道场学习。在那边出家了十多年,然后回国继续当心理医生,现在他也教禅,办了很多灵修之类的活动。

他在泰国、缅甸那边学到的很多东西,成为了他现在谋生的技巧。他也写了很多本书,但大多数我们都不敢认同,他教得有点像大杂烩。

他们禅修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他们是不是真的按照佛陀教导、佛陀的要求去体验禅修?他们最终的目的是如何?

所以,这种只是拿了一种技巧性的东西来改善生活的素质,调整人们生活的态度等等的做法,我们叫它是去头去尾的禅修。

这个也是办禅修营过热的副作用,它会带来必然性的弊端,这也是我们所不认同的。

而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们需要的,是把禅修当成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禅修绝不是一种培训,绝不是去体验几天,学到什么东西,然后运用到生活这样的一种技巧。禅修不是生活的技巧,禅修是断烦恼的智慧。

为什么我们需要长期的禅修?因为我们有烦恼,无穷无尽的轮回,我们一直都是与烦恼为伴,做烦恼的奴隶。

烦恼时时刻刻、无处不在地跟随着我们,难道你能够用十天,就断除烦恼吗?用一个月就断除烦恼吗?用三个月的精进禅修就断除烦恼吗?

除非你有很强的巴拉密,遇到了佛陀,或者生活在佛世,你就有可能,而在现在这个时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如果你有那么强的巴拉密,你也不用再轮回到今天。

所以,我们今天生活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的是把禅修当成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用一句世俗的话来说:它是一个持久战,而不是闪电战,不是攻坚战。

我们的烦恼积累了有多厚、有多深,我们的禅修就必须坚持多久,一直到把所有烦恼断尽为止,这才是我们禅修的目的。

我们禅修最终的目标,就是为了断除这些烦恼,唯有断除了这些烦恼,我们才能真正地出离生死、出离轮回,才能够解脱。

也正因为如此,我回到中国,目的就是为了要建一个地方让大众,让那些喜欢禅修的、那些热爱正法的有识之士,能够长年地安住。

能够持续地禅修,不断地培养正念正知、培养定力、培养智慧,乃至尽自己的能力,当自己的巴拉密成熟而断除烦恼,并不是为了举办禅修营而回来。

虽然从2007到2011年,我办了很多次禅修营,在各地办了很多的禅修营,在很多国家也办了禅修营。但是,那些都是不得已的事情。

一旦我回到了缅甸帕奥禅林,我就不会说,我要在帕奥禅林办禅修营,因为没有必要。

然而,我出去外面办禅修营,是不得已的选择。如果不去,很多想修的人,他们连接触的机会都没有。

而且,办禅修营确实也很累。我们也很清楚,禅修营的生活方式并不适合禅林的修行方式。

禅林的修行方式,它就必须像佛陀在世时那样,要讲持戒,生活要规律化。但不能完全地禁语,完全没有交际等等。

正如佛陀讲到七种不退、僧团不会衰败之法。第一种就是僧众们、僧团必须经常聚会。但是在禅修营里面,是不能说话的。

佛陀说:只要僧团经常地聚会,僧团就只会兴盛,而不会衰退。第二种是僧团有什么事情就一起讨论,那么僧团就有希望增长,而不会衰退。

作为僧人来说,他不可能完全禁语。佛陀曾经为了禁止比库禁语,他制定了要自恣。如果说,哪位比库在雨安居期间规定禁语的话,犯恶作。

但是在禅修营里面,我们必须要禁语。为什么呢?如果你说话,他也说话,大家就互相干扰了。

但长年性的禅修,如果大家都禁语的话,对于那些患有忧郁症、自闭症的人,一个一个恐怕都要疯掉了。特别是那些多疑、很多心理问题的人,他们就会憋出很多问题。

现在,我们制定的一些规约,大家应该能感觉到,已经在逐渐转向于长年性的禅修。

正因为是长年性的禅修,我们也没有像禅修营那样,要求大家必须要禁语,然后法工每天拿着本子去盯着你们。

如果你觉得交际谈话干扰禅修,你应该止语,但是没有绝对要求你必须禁语。

大家现在说话,也不用担心隔墙有耳,也不用怕榜上有名,不用去担心。还有,禅修营里面的规约是:禅坐期间不得经行。

现在不是这样,如果你报告说,我坐得很痛。那么我说,你去经行吧。

因为禅林的生活,长年性禅修的生活,它需要一种很轻松、很自然,符合中道、精进的氛围。

而不是说,像在禅修营那样,绷得很紧张,而且要有法工等来维护这种规约。

这个是为了短期的体验,就好像是军训一般。但是作为一个长期性、长年性的禅修者,我们更应该要调整一下修行的心态,就是不能够急。

禅修,它直接对治的是烦恼,它是和我们的烦恼做斗争的、战斗的。一旦我们把所有的烦恼断除了,那就是阿拉汉了。

为什么叫做阿拉汉呢?就是杀死烦恼,已经杀死了、杀尽了烦恼的敌人,就称为阿拉汉。

所以,如果你把烦恼全部都杀死了、杀尽了,你就是一位阿拉汉了。或者说,你已经和烦恼离得很远了。

要想成为阿拉汉,就要杀死烦恼。但在还没有杀死的时候,我们就跟烦恼作斗争。烦恼有多顽固,我们的禅修就必须要持续多久。

因此,长年性的禅修,是在磨炼我们的行为、磨炼我们的心性、磨炼我们的正念、磨炼我们的性格。

而不是说,一期有几天几天,达到了什么效果。更不是说,做几天期的不同计划。

我们的禅修,其实不应该是一个课程、一个培训的课程,它必须是你体验到什么,你才再做下一步。

你没有体验,就必须得原地踏步。例如:你没有证得禅那,那么你就不断地再培养定力。

如果你觉得,现在你培养定力,那同时你也可以培养你的正念正知,多点去保持正念,要保持如理作意,而不要让心经常被烦恼所占据,这个是要靠我们平时的功夫的。

而这些,也不是说七天、十天、半个月、一个月、三个月就能够完成,就能够做得很好的。

你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你的正念保护得很好,让你的修行很好,但是时间一长,烦恼就会恢复本来面目。

而长期的禅修,更容易让我们看到烦恼的本质,烦恼很容易被压服,但是它很容易又会复苏,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我们禅修的过程,就是不断地跟自身的烦恼作斗争,有时烦恼占上风,有时正念占上风;有时我们的定、慧占上风,有时烦恼又占上风,就是这样。

不断地削减,不断地跟它做斗争,如果我们失败,那它就赢了,就张牙舞爪。

但是,一旦我们强了,我们的正念正知强、我们的如理作意强、我们的法强,就把它压下去。

通过这样不断地去磨炼,去训练我们的正念正知,去磨炼我们的性格,去提升我们的定力和智慧,最终在智慧完全成熟的时候,才能够把烦恼连根拔除。

不管我们要培养正念正知也好,要提升定力、提升智慧也好,特别是要改变自己的性格,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长期的事情。

我们花的时间越多,只要我们不放弃、只要我们有耐性,只要我们有精进、有忍耐,修行成果自然出来。

这就好像佛陀曾经跟弟子比喻,有一个木匠的斧头柄,它磨得很光滑,我们不能够说,这个斧头的柄;

他只是磨了一次、两次、两天、三天、四天,他是长时间不断地使用、不断地使用,所以他的斧头柄,才能被磨得很光滑。

同样的,当我们的烦恼被镇伏了,甚至被断除了,我们不能够说,他才修了一天、两天、三天,他修了一年、两年、三年,他是经过一段长时间的不断努力。

在这个过程中,先了解烦恼、认识烦恼;了解烦恼,然后才镇伏烦恼;镇伏烦恼,最后才有可能断除烦恼、断尽烦恼。

不是说,不经过了解就能迅速镇伏烦恼。也不是说,不经过镇伏就能够断除烦恼。它都需要经过这么一个过程。

所以,我们来这边禅修,不能够把禅修当成是一种生活的调节,不能够把禅修当成一种技巧、能力的学习。

我们也不能够,把禅修当成好像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逃避,来这边换换空气。就好像前几年流行旅游,现在又开始炒作禅修,我们不能这样想。

我们来到这里,就要跟随着正法传统来循序渐进、次第而学。我们的传统,就是要以信心为基础,要以戒行为基础,要以正念正知为基础。

在这种前提下,在这种基础上,再来培养定力,再来培养观智。而且,我们的目标是为了断除烦恼、证悟涅槃,这才是佛陀的传统,上座部的传统,永远是完整的,而不是只取到中间一截。

尽管中间一截有很多技巧性的东西,确实是很值得现代人去学习的,但是作为上座部佛教的弟子,我们应该完整地把它学到,把它付诸于实践。

如此,我们才有可能把它完整地传递给后人,使它完整地去利益后来的人,而不只是学到几式花拳绣腿,唬人而已。

俗话说,“麻秆打狼两头怕”,当真正面临强大的烦恼时,手无利器,内心慌乱,学的东西又不见了踪影。

因此,我们从2012年新年开始,法乐禅修营逐渐地转向于长年性的禅修寺院。

我们办禅修营的机会可能会越来越少,以后会不会办由长老来决定,或者与长老商议决定。

当然,以后我可能还是会在其他的地方办禅修营,但那个不是我的目的。

办禅修营就好像是撒种子,它不是栽培大树的机会。你不可能通过办禅修营来培养僧才,你不可能通过办禅修营来出人才。

只有在长年性的禅修氛围中,唯有长年地在禅林中安住,才有可能出僧才、出人才、出业处老师,甚至出圣者。

所以,希望我们每一个人,也应该有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我们禅修的目标,只是为了断尽烦恼。

同时,要有自知之明,自己的烦恼有多顽固,自己的烦恼有多重,我们修行的路就有多漫长。

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被一时的好坏而左右,我们才不会为一时的挫折而沮丧。

唯有我们把自己的禅修,当成是我们这一生无怨无悔的付出时,我们才能够活出真正的人生意义。

如果我们有了这样的一种心念,我相信我们的人生是不会空过的,我们的禅修是每天都在进步的。

我们的定力,我们的智慧,也会每天都在增长。而我们最终也能够达到佛陀所指出、所教导的终极——也就是断尽烦恼,证悟涅槃。

希望我们大家都能以此共勉。萨度!萨度!萨度!   玛欣德尊者 讲于西双版纳法乐禅修园  2012-01-02    由上座部佛教的贤友们文字录入

链接:中国上座部佛教网址及玛欣德尊者经文、随缘开示视频:
http://www.tudou.com/home/cinatheravada/
http://weibo.com/flcxy    http://www./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