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种痘运动

 茂林之家 2018-10-10

天花是一种烈性传染病。东汉以后,在中国流传甚广。自牛痘术传入中国以后,尽管每年许多城市都在为民众接种牛痘疫苗(以下简称种痘),一些中心城市甚至形成了较大规模的种痘运动,但全国的种痘率依然较低。在广大农村,受人力、物力及种种陋习所限,种痘更是没有得到普及,致使天花仍时有发生甚至大规模流行。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种痘运动

新中国成立之初,天花肆虐不止,呈现出流行范围广、发病率与病死率双高的特点。从各省卫生志来看,当时全国各地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天花流行的问题,一些省份还相当严重,死亡率也非常高。以1950年为例,安徽省天花发病高达11620例,发病率为38.7/10万,死亡1534人,病死率为13.20%。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种痘运动

1950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以下简称卫生部)、军委卫生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军民春季防疫工作给各级人民政府及部队的指示》,其中提出了要通过普种牛痘来控制天花流行的要求。4月,卫生部公布《一九五O年工作计划大纲》,将大量制造疫苗、施行普遍种痘作为工作计划的重点。8月,在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的总结报告中,贺诚又进一步提出:“对于危害最大但在实行预防上非常简单的疾病一一譬如天花……我们应该马上着手,组织普遍的预防,定期地予以全部或大部消灭”。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种痘运动

为了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普种牛痘工作,1950年10月,政务院发布《关于发动秋季种痘运动的指示》,要求各地积极开展秋季种痘运动。10月12日,卫生部颁布《种痘暂行办法》,规定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之居民,不分国籍均须种痘。在中央人民政府的号召下,各省、市纷纷行动起来,全国的种痘运动由卫生基础条件好的地区逐渐扩展至缺医少药甚至无医无药的边远地区。

东北区由于卫生防疫基础条件较好,种痘工作开展较快。1950年,东北7省均已开展种痘运动。3月1日,吉林省颁布《预防天花暂行办法》,下达了在3年内扑灭天花的指示。仅在1950年春季即完成190余万人的牛痘接种工作,占应种痘总人口的27% 。其他如黑龙江、热河等省以及旅大地区、鞍山市的种痘规模也颇为可观,其中又以旅大地区种痘率最高,1950年的接种率已达97.6%。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种痘运动

华北区各省、市整体种痘情况略逊于东北区。其中,河北省因建政工作进展较快,使得种痘工作起步早,1950年春即开展了大规模的种痘运动,共施种888万余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28.2%。山西省次之,1950年春、秋两季种痘260余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1/4。绥远省则因卫生基础条件较差,种痘运动推进较慢,据1950年1-7月统计,仅接种74630人。

西南区部分省、市因卫生机构不健全,加之交通不便、民贫等原因,卫生防疫工作开展更慢。到1950年秋,云南省才发动第一次大规模的种痘运动,种痘约80万人,仅占总人口的4.9%,更大规模的种痘运动至1951年才全面展开。

1950年,全国共接种牛痘6400余万人。从总的种痘人数来看是史无前例的(民国时期最高接种700万人),但对全国总人口5.5亿人而言还相距甚远。一些边远地区的接种率仍然很低,宁夏省1950年只种痘5.2万余人,约占全省人口的6%。

此期,天花仍在许多省份广泛流行,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旧中国遗留下来大量传染源和易感人群,加上国内战争尚未结束,各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尚未健全,致使种痘工作未全面落实。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种痘运动

1951年以后,卫生部仍一再强调卫生工作要以防治天花、霍乱等危害最大的几种传染病为主。4月,在全国防疫专业会议上,卫生部更是明确了防疫工作的方向,并制定通过了鼠疫、霍乱、天花等19种传染病的防治方案和“法定传染病管理条例草案’及关于防疫工作的规章制度等”14个文件。此期,中央、各大行政区以及各省、市卫生机关公布的工作计划中几乎都包含普种牛痘的内容,逐步形成了白上而下推行种痘运动的运作机制。

1951年春,卫生部先后发出种痘通报与春季种痘指示,要求各地卫生部门切实布置好1951年春季种痘工作,完成1/4人口的接种任务,并拟在3、5年内完成普种牛痘的工作。通报发出后,各地陆续布置了春季种痘任务。东北区的种痘工作推进得最好,仅1951年上半年,东北区即有2768万余人接种了牛痘,占应接种总人口的65.1%,远高于1950年的种痘人数(1004万余人)。这也使得东北区天花发病人数迅速下降,由1950年的5471人降至1951年上半年的388人。《健康报》在1951年9月13日、20日对东北区的种痘运动进行了大篇幅报道。东北区的种痘工作还得到了中共中央的肯定,其种痘经验也给各地提供了有益参考。1951年春季,全国共接种牛痘约1.16亿人,加上1950年的数字,共接种牛痘约1.8亿人,超额完成了春季种痘任务。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种痘运动

为了尽早完成全国普种牛痘的任务,卫生部于1951年秋再次号召各地开展秋季种痘运动。到1951年年底,全国已有约3.05亿人接种了牛痘,约占总人口的54.2%。这样的成绩在解放前是难以想象的。

进入1952年,卫生部“乘势追击”,将种痘运动进一步扩大。2月初,卫生部发出指示,要求各地继续在1952年春、秋两季普遍开展接种牛痘工作,全国要接种约2.6亿人,以达到基本消灭天花的目的。这一指示将全国的种痘运动推向高潮,在各级卫生部门的努力下,1952年最终接种牛痘约2.41亿人。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种痘运动

至此,全国完成牛痘接种5亿多人,约占全国总人口 88.9%。除少数边远地区外,大部分地区已基本完成普种牛痘的工作。

为了尽早消灭天花,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卫生防疫部门,充分团结发动广大的医药卫生从业人员,通过开展卫生宣教、大量培训种痘人员、实行种痘责任制、解决重点地区的防疫问题等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规模宏大的种痘运动。经过3年多的努力,完成了5亿余人的牛痘接种任务,迅速、有效地降低了天花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种痘运动的开展小仅革除了群众中长久以来根深蒂固的不卫生种痘观念和一些陋俗,而且使党和政府赢得了广大民众的普遍赞许,大大提高了民众对新政府的政治认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