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常见意象解读(02)|愁种子杜鹃

 油而不腻 2018-10-10

一、杜鹃的别称

杜鹃是古诗中出现比较多的鸟类意象之一。

1.杜鹃又叫杜宇、望帝。

(1)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相传战国时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得到荆州人鳖灵,便让他做了蜀国宰相,几年之后因为鳖灵功劳过高,望帝便把帝位禅让给鳖灵,鳖灵的帝号是开明氏,自己则退隐到西山修道,死后魂化为杜鹃鸟,啼声凄切,传说杜鹃啼叫时嘴里会流出殷红的血,后用“杜鹃啼血、子规啼血”等指杜鹃鸟的哀鸣。第(2)句诗中就化用了杜鹃啼血的故事。

2.杜鹃鸟又名子规、布谷。

(3)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4)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陆游《初夏绝句》)

杜鹃鸟的叫声似“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很象是在劝说游子归家,所以又叫子规。第(3)句中用“子规”。杜鹃鸟每到暮春时节飞到田间啼鸣,其叫声在农人听来似“布谷,布谷”,又好像是在说“阿公阿婆,割麦插禾”,帮助田家兴农事,所以又叫布谷鸟。第(4)句中“布谷”即指布谷鸟。

二、杜鹃的意蕴

1.抒发惜春伤春之情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阑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杜鹃鸟恰在暮春夏初时啼叫,所以诗人常用杜鹃来表达百花凋零、春已归去的情况。词的上片写春归之景,落红铺径,小雨霏霏,到杏园花残,杜鹃啼叫,这几幅最具特色的暮春之景组合在一起,极好地表达了面对春天逝去而产生的无可柰何的惜春之情。听到枝头杜鹃鸟传来的声声“不如归去”,让人自然产生不知春归何处、无法挽回的伤感。

2.表达思乡盼归之情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常借以表现思乡情感或离愁别恨。这首词作者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写杜鹃鸟“与行人”“殷勤”“语”着“不如归”,来表达自己思念家乡,结尾两句又发出了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3抒发忠贞爱国之情

金陵驿二首(其一)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借用杜鹃啼血来表达忧国志士的忠诚爱国之意。作者在被元军押送往大都(今北京)的途中经过金陵(今南京),尽管当时整个金陵城都笼罩在悲凉的氛围中,他深知此次离开故乡决无生还之望,所以面对被元军攻破四年之久的金陵,他说就让我的忠魂化作啼血不止、怀乡不已的杜鹃鸟归来陪伴您(指金陵)吧!这两句诗鲜明地表达出作者誓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以死报国、坚定不渝的民族气节。



【巩固训练】

1.简要分析下列诗中子规意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崔涂《春夕》)

(2)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

(3)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苏轼《西江月》)

2.指出下面这首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

 送人归京师   陈与义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参考答案:

1.(1)借子规鸟月下啼唤表达游子魂牵梦萦的思乡之情。

(2)杜鹃的阵阵悲鸣烘托了环境的凄凉和词人无穷的愁绪。

(3)以杜鹃一声悠长的啼叫表现了空山万籁俱寂的春晨之美,也表达了自己完全融化到大自然中的畅适愉悦之情。

2.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