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中期书法的发展, 非吴门书派的功劳最大!

 竹子直 2018-10-11

明初书坛看似并不寂寞,其实以书法见解平庸低下的帝王唯马首是瞻, “台阁体充斥天下,实际上是颇为寥落的。到了明代中叶成化、弘治时期, “台阁体”书法已渐渐走向穷途末路,变得僵硬刻板,毫无生命力。书法家们也认识到“台阁体” 的危害,转而师法晋唐,以畅情适意、抒发个人情感为目的的书风重又开始抬头,并逐渐成为明中后期的主流。

明代中期,社会的政治、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江南一带,城市经济相对繁荣、发达起来。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资本主义萌芽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因素开始出现。虽然自其出现之日起,就受到封建势力的压迫、榨取,也仍旧在社会生活中立即产生了它的影响。于是,“台阁体”书法衰微, 许多文人、书家重新焕发出对艺事的浓厚兴趣,并力图重创新风,纷纷返回到古代的优秀艺术传统中寻找可资借鉴的改革凭藉。因此,明代书法在经历了明初“台阁体”书法的特殊表现,又复归于宋、元帖学书法发展的轨道上来,故而可以说,明代中期的书法,是文人书法取代“台阁体”书法,重新抬头,再度表现,获得了强烈的艺术生命与广泛影响的一种结果。

明代中叶书法形成“吴门书派”,先后出现了吴宽李应祯、沈周、祝允明文徽明、唐寅、王宠等组成的书画家群体。吴门书派这个人数颇众的书家群体集中于一地,关系较密切,有的师生相传,有的亲属相承,有的是声气互求的朋友。以往谈明代书法,往往就以其中人物为主要代表。这个书家群体虽然仍受赵孟频影响颇大,但目光已扩展到宋四家以及更早些的古代大家身上,如吴宽专学苏轼,沈周专学黄庭坚是极为有名的。然而其中声名最盛者,当为祝允明、文微明,加之后来的王宠。

祝允明专以书名,当时名望最大;他所学极广,面目也变化多端。文微明书画之名并重,其书法十分推崇赵孟頫,既学“宋四家”,也学“二王”。其小楷很有名,功力极深,九十高龄还能作匀整娟秀的小字。他的行书从《集王圣教序》出,人评为“法度有余,神化不足”,尤嫌姿媚甜俗,而这正是他个人面目之所在。他也作篆书和隶书,曾写四体《千字文》,但其篆隶毕竟有所欠缺,亦时代之局限。

比祝、文较晚的王宠,其书法无论是小楷,还是行草书,都静淡古雅,婉绰疏逸,意境甚高。后人评道:“以拙取巧, 合成而雅,婉丽酒远,奕奕动人,为时所趣,几夺京兆(祝允明)价。”“衡山(文徽明)之后,书法当以王雅宜(宠)为第一....人面向故神韵超逸,迥出诸人之上。”

明代中期的书法,为时世所重的书家辈出,以李东阳、沈周、吴宽为、祝允明、文徵明、王宠等人为代表。明中期“吴中四家”崛起,书法开始朝尚态方向发展。祝允明、文徵明、唐寅、王宠四子依赵孟頫而上通晋唐,取法弥高,笔调亦雅。祝允明高古无华,文微明娟秀骨清,唐寅风华绝代,王宠风流儒雅,得益于当时思想观念的开拓解放,书法开始迈入倡导个性化的新时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