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批90后,已经给自己立遗嘱了

 yangtz008 2018-10-12

“未知死,焉知生?

——鲁迅”

90后又“出事儿”了。

“一条”今天更新了一个视频:中国90后,已经开始立遗嘱了。

这里所谓的遗嘱,其实是生前预嘱,当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时,你希望自己获得怎样的医疗照护?

涉及5个方面——

我要或不要生命医疗服务

我希望使用或不使用生命支持治疗

我希望别人怎样对待我

我想让我的家人和朋友知道什么

我希望谁能帮助我

说句实话,第一眼看到“遗嘱”两个字,我确实有一点被冒犯的不适感。

大概是国人都忌讳死亡吧,一提到跟“死”有关的东西,都觉得触了霉头。

年纪轻轻、白白壮壮,谈什么切气管呼吸机,想什么死亡的尊严呢?呸呸呸!

我记得鲁迅先生讲过一个小故事:一户人家生了一个男孩,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

一个客人夸赞:“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得到一番感谢。

另一个客人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被大家合力一顿痛打。

人生下来,一双腿就在迈向死亡,这是大实话啊!

可是我们听不得。“死”这个东西,不想不听不说,已是约定俗成。

可越是拒绝,人的死亡质量就越差。

2015年,经济学人智库(EIU) 发布了一份涵盖80个国家和地区的死亡质量指数报告。

结果显示,中国排名71位,倒数第10。

减少痛苦的姑息治疗,在中国的普及极其缓慢;治愈性治疗方法,还是占据了医疗战略的主要地位。

过度治疗,拖垮了很多人临终前的生命质量。

换句话说,即使在垂死的时候,绝大部分国人都还在痛苦不堪地求生,而不是舒服一点地“等死”。

有的是自愿求生,更多的是被迫活着。

1999年,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病重入院。

一番抢救后,终于保住生命,但鼻子里从此插上了胃管。长长的管子,从鼻子直通到胃。

流食就从胃管打进去,一天分6次。

由于长期插管,老先生的嘴巴合不拢,下巴也脱了臼。

后来,又切开了气管,接上呼吸机来维持生命。

生不如死,老先生自己想放弃治疗,可那些爱他的人却不同意。

“你要活下去啊!我们不能没有你!”

长期昏迷,无法进食,老先生的生命只剩下机器上的心跳,就这么煎熬了6年。

“长寿是对我的折磨。”面对这群“爱他的人”,巴金先生留下了这一句话。

美国国家医学研究所,曾经对2010年与1998年的医疗数据做了一个比较,发现较之从前,虽然现在的医疗水平发展了,可在生命最后阶段觉得痛苦的人却增加了12%,患抑郁症的人数增加了26%。

死亡,不再是一瞬,它成了一场辛苦的持久战。

难道,死亡真的必须是这样吗?

不插管、不进ICU、不上呼吸机可以吗?

罗点点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她跟很多医生朋友聊过,大家的想法出奇的一致:

“不希望在ICU,赤条条的,插满管子,像台吞币机器一样,每天吞下几千元,最后‘工业化’地死去。

在仅存不多的日子里,我们要死得漂亮点儿。”

于是,便有了“临终不插管”俱乐部。

“我的底线,是一定要干净。”面对一条的镜头,岳小姐说了这一句。

是啊,人活一世,时时刻刻都需要尊严撑着,包括濒死的时候。

干干净净地来,干干净净地走,才应该是人这一生最起码的体面。

知乎网友小张,分享过父亲患病到离世的那一段经历——

父亲得了肝癌,作为一个医生的小张比谁都清楚,肝癌病人最后会被各种并发症折磨得多么痛苦。

他不愿意让父亲遭这个罪。

“在医院走廊徘徊了一夜,我决定帮他选择一条痛苦最少的路。”

小张签了字,放弃治疗,在父亲昏迷的时候,结束了他的痛苦。

父亲心跳停止后,小张为他穿上了西装和衬衣,干净又精神。

和他靠在一起,感受他身上的余温在缓缓传递过来,再一点点冷下去。

小张说:“父亲,我是他生命的延续。”

或许吧,在签下字的那一刻起,小张也有过千百次的自责,千百次想反悔。

但就像网友@愚人说:“被活着,除了痛苦,毫无意义。”

但对于父亲来说,有这么一个干净体面的结局,就是儿子给他尽的最后一次孝。

研究表明,绝大部分人在清醒的时候,其实都希望自己最后能在家离世。

最后常常事与愿违,被迫在病床上煎熬了很久。

可能是因为,“孝顺”和“爱”绑架了身旁的亲友,他们认为一旦放弃,就是冷血,就是辜负。

网友@风信子,在摸不到母亲的脉搏后,拔掉她的身上所有的管子。

“在拔出静脉穿刺滴注的管子时,血涌出来,按住出血点后我的手上沾了她的血。

有一段时间里,我总觉得是我杀了她。”

可能是因为,我们都太害怕失去。

所以,即便看着病床上那个人在苦苦挣扎,恨不能替他承受,却依旧固执地不愿放手。

“你还有心跳,我就不会失去你。”

究其根本,是我们一直缺乏死亡教育,从来不敢直面死亡。

从上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就陆续在小学校里开设“死亡课程”。

有专业医护人员对孩子们讲解死亡常识,让孩子们体验模拟的死亡过程。

他们一点点明白,“死”究竟是个什么东西,也慢慢减少了对生命结束的恐惧。

而我们呢?

国人从小都被教育说,死亡是黑色,是痛哭,是失去,是悲怆,也是禁忌。

《奇葩大会》曾经请来一位“死亡体验馆”的馆长,丁锐。

他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我们一直学习的都是如何控制和操纵这个世界;是时候,我们也该学学如何面对无常了。”

在他的体验馆里,曾经来过一对夫妇,在游戏的时候男的先“死”了,女生却固执地要跟他一起走。

最后,馆长同意了她的请求,让她躺在传送带上先走了。

看她渐渐远去,男生哭得不成人样,嘴里一直大喊着:“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

馆长很惊讶,为什么他们会这么投入?

原来,女生已经癌症晚期了,游戏之外,她是那个先被淘汰的人。

“我想在我还飘飘亮亮的时候,跟他好好说声告别。”

认真的彩排一次,等到死亡真正来临的时候,便不会那么手足无措,乱了方寸吧。

你的肉体死去了,我记着你最好看的样子和最体面的告别。

带着这份记忆,我更好的活下去。我的记忆还在,你也永远不会消亡。

仔细想一想,死亡到底是什么?

豆瓣口碑9.5的美国年度佳剧《This isUS》,其中有一幕就讲到了这个话题:

小女儿看到爷爷生了重病,跑去问叔叔凯文:“爷爷会死吗?死了之后会发生什么?”

凯文拿来一张画,跟一群小屁孩讲起这个“沉重”的话题——

世界就像这张画,每个人一路走来,都留下了自己的颜色。

就算一个人死了,就算你见不到他们,不能再和他们说话,可画中依旧有他们的位置。

每个孩子身上,永远都有父母的影子。

没有一个人的死亡,没有单独的你和我,我们都是一体的。

看这一段的时候,我就在想,如果我们也早一点听到这样的解释,死亡或许就不是黑色的,而是五彩斑斓的吧。

值得庆幸的是,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90后,已经慢慢放下老一辈人的忌讳和害怕,开始思考“死亡”,开始勾勒自己期许中的“死亡模样”,开始立生前预嘱。

这是一件很好的事。

鲁迅说:未知死,焉知生?

黄执中说:“我去的地方不需要勇气,你们(在人间)才需要勇气。”

生与死,其实就像一本书的封面和封底,无所谓哪个好,哪个坏。

重要的是,封面和封底中间的这几百页、几千页的故事,你要如何书写,如何精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