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跳慢的人寿命长?

 风饕虐雪 2018-10-12

记得很多年以前就听说过这个传言了:心跳慢,寿命就长。 为了证明这个理论,还拿老鼠和乌龟、大象等很多哺乳动物来举例子:

小老鼠心跳每分钟心跳超过400次,寿命只有2年;大象的心率约每分钟30次,寿命约70年;乌龟的心率10次,寿命可达百年......

然后还有一个推论:动物一生的心跳总数都是大致相等的,所以心跳越慢,活得越久。

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

确实,科学家们研究过哺乳动物心率和寿命之间的关系。在哺乳动物里面,一生的心跳总数虽然不像传言说得那样都相等,但是大致也在同一个数量级内。并且心率和寿命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可是人跟这些动物相比,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

代表人类的点并不在这条直线上。如果根据另外一波科学家的说法,人类最长寿命可达120岁,似乎更说明这个规律对人不太好用?

其实,这个现象是存在的,但是推理方法是错误的。这些理论只是猜想,并不能证实。

比如普遍个头小的动物寿命都短,个头大的动物寿命都长,是不是也能说明人越瘦小寿命越长呢?

显然这种推论也很武断,并不是一种科学的论证方法。相关性并不代表因果关系。就如同公鸡打鸣和日出的关系一样。

那人的寿命跟心率有关系吗?

虽然目前并无定论,但是医生普遍认为心率偏慢一点对心血管系统是有好处的。

我在其它的科普文章里也多次说过,心跳减慢有助于血压下降,心肌供血量增加,休息时间延长。但是这必须是生理性的,自然的减慢,再慢也有底线。在需要心跳加快的时候,比如跑步,心率还是能根据需求迅速增加。如果是心脏的某个零件出了问题而引起心率减慢,则是非常危险的状况。

为了减少心跳次数,成天静坐不动,寿命不一定长。毕竟影响寿命的因素太多了,体质虚弱、肥胖、血压升高、免疫力下降...照样能对你的健康造成威胁。就算是专门从心率角度来分析,这类人平时心脏得不到锻炼,往往储备功能较差,安静状态下心率反而偏快,稍稍一活动会更快。总的心跳次数并不一定少。 反而是经常运动的人,心肌收缩力大,效率高,安静的时候心率会更慢一些。坚持运动的人会更健康。

结论

心率慢,寿命就长,听听就行了,不必太较真。对于某些心血管病人而言,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控制心率则是有必要的。

欢迎关注郑医生百嗑,关注日常健康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