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赵嘏--江楼感旧

 江山携手 2018-10-12
 唐/赵嘏--江楼感旧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注释
  
  1、江楼:江边的小楼。感旧:感念旧友旧事。
  
  2、思渺然:思绪怅惘。渺(miǎo)然:悠远的样子。
  
  3、依稀:仿佛;好像。
  
  译文
  
  我独自一人来到这江边的高楼,我思绪纷然好像有满腹的忧愁。我看见月光就像是水一般流淌,流淌的水又像是天空茫茫悠悠。我还记得我们曾经一同来望月,而如今同来的你们又在哪勾留?要知道这江楼水光相接的风景,和去年所见一样幽美一样轻柔。
  
  鉴赏
  
  赵嘏(约 806—约 853),字承祐,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唐武宗会昌四年(844)进士,官渭南尉。工诗,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四评价道:“《长安秋望》诗云:‘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当时人诵咏之,以为佳作,遂有‘倚楼’之目。”有《渭南集》三卷,《全唐诗》录其诗三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其诗五首又七句。
  
  《江楼感旧》一作《感怀》,一作《江楼书感》,差别不大,但《江楼感旧》比较原始,比较切题,比较具体,还是用《江楼感旧》为好。
  
  前两句写登楼。首句扣题。“独上江楼”说明过去和人同上过江楼,这就为“感旧”埋下了伏笔。“思渺然”是说思绪万千,究竟想些什么,诗人引而不发,让读者在下文中寻找答案。次句写上楼后所见。一是“月光如水”,形容月光像水一样清亮;二是“水如天”,形容水像天空一样明净。两者又采用顶针的手法紧密联系在一起,读起来声如贯珠。更重要的是这句诗将月光、水和天连成一片,三者交相辉映,造成了一种宁静、广阔、澄澈的境界。
  
  后两句写感旧。主要通过物是人非来表现对去年同来望月者的怀念。这是诗歌中经常出现的主题,但是诗人赋予它以江楼望月这样一个独特的题材,使得这首诗仍然能引起广泛的共鸣。
  
  此诗结构绵密,首句“独上江楼”与第三句“同来望月人”相互照应;次句写所见之景与第四句“风景依稀似去年”相照应;“思渺然”与后两句写物似人非之感相照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