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颐和园(二佛香阁)

 璇琮坑 2018-10-12
颐和园(二佛香阁)
    佛香阁是全园的中心建筑,为颐和园的标志, 也是中国古建筑精品之一,有很高的建筑艺术价值。阁前有八字形台阶直登台上,登上佛香阁, 可饱览昆明湖上风光和四周景色。




颐和园(二佛香阁)
  进山门处拍

   佛香阁是从山腰托出山顶的一座宏大佛阁,屋面结束在闪闪发光的镏金宝頂上。远望特别稳重壮丽,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利用地形、造型、造景的杰出范例。它所具有的八面形外观,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能取得相同影廓。这对它成为全园构图中心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颐和园(二佛香阁)
  站在智慧海前的石头上拍



颐和园(二佛香阁)

颐和园(二佛香阁)
    佛香阁:位于在万寿山前山中央部位的山腰,建筑在一个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是一座八面三层四重檐的建筑;阁高41米,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上覆绿剪边黄琉璃瓦,是颐和园内体量最大的建筑。佛香阁正面挂三块金字牌匾,每层一块,自上而下:“式延风教”,“气象昭回”,“云外天香”。阁内供奉阿弥陀佛,供皇室在此烧香礼佛。佛香阁原为九层佛塔延寿塔,修筑到第八层时乾隆帝下令拆毁,仿武昌黄鹤楼改建阁楼。


颐和园(二佛香阁)


颐和园(二佛香阁)
    " 众香界 " 琉璃牌楼在智慧海(无梁殿)和佛香阁之间。" 众香界 " 牌楼和智慧海为清漪园遗存,其余均为光绪朝重建。

颐和园(二佛香阁)


颐和园(二佛香阁)

颐和园(二佛香阁)

颐和园(二佛香阁)

颐和园(二佛香阁)

颐和园(二佛香阁)
   佛香阁内供奉明代铜胎千手观音佛像一尊。千手观音,也称千手千眼菩萨,铸成于明万历二年,铜胎鎏金,高五米,头面分四层,每层三面,共十二面,二十四臂,下蹬九层有 999 个花瓣的莲花宝座,法相庄严,铸造精美。


颐和园(二佛香阁)
“云外天香”

颐和园(二佛香阁)

 
颐和园(二佛香阁)

颐和园(二佛香阁)

    据说这座巨大的建筑物被英法联军烧毁后,1891年花了78万两银子重建,是颐和园最大的工程项目。登上佛香阁,周围数十里的景色尽收眼底。 佛香阁高37米,八面三层四重檐,建于万寿山前山的巨大石造台基上,这座台基,包山而筑。把佛香阁高高托举出山脊之上。仰视有高出云表之概,随处都能见到它的姿影。


颐和园(二佛香阁)

                 颐和园(二佛香阁)



颐和园(二佛香阁)


颐和园(二佛香阁)

颐和园(二佛香阁)




颐和园(二佛香阁)


颐和园(二佛香阁)



颐和园(二佛香阁)
  德辉殿是五开间的大殿,乾隆时期此处是多宝殿,是当年慈禧到佛香阁拈香礼佛时的更衣之处。
颐和园(二佛香阁)
    在排云殿的东西两侧分别是芳辉殿和紫霄殿,是举行万寿庆典时王公大臣休息的地方。现在殿中陈列的文物皆为当年王公大臣敬献慈禧的寿礼。
颐和园(二佛香阁)
  排云殿

 排云殿位于颐和园万寿山前建筑的中心部位,原是乾隆为其母后 60 寿辰而建的大报恩延寿寺,慈禧重建的时候更名为排云殿。" 排云 " 二字取自晋代郭璞《游仙诗》:" 神仙排云山,但见金银台 "。这组建筑是颐和园最为壮观的建筑群。

颐和园(二佛香阁)



颐和园(二佛香阁)

颐和园(二佛香阁)
     二宫门的东西两侧分别是玉华殿和云锦殿,这两个殿原是清漪园时期大报恩延寿寺的钟楼和鼓楼。玉华殿曾是慈禧皇太后举行万寿庆典时皇上临时休息的地方,而云锦殿则是慈禧皇太后举行万寿庆典时二品以上王公大臣临时休息的地方。

颐和园(二佛香阁)

颐和园(二佛香阁)

颐和园(二佛香阁)

颐和园(二佛香阁)

颐和园(二佛香阁)

颐和园(二佛香阁)




颐和园(二佛香阁)
  排云门

  排云殿的宫门称为排云门,排云门前立有两只造型生动、铸造精美的铜狮




颐和园(二佛香阁)

颐和园(二佛香阁)

颐和园(二佛香阁)

 " 云辉玉宇 " 牌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