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我们总把最好的一面留给别人,而把最差的一面丢给亲人?

 追梦detsg 2018-10-13

我们生存于世,谁都不容易。生活给了我们很大的压力,也带给了我们很多的思考,有些人承受不住这样的压力被生活压垮,有些人则对生活感到愈加的陌生。我们对生活的理解不一样,写这篇文章,我只希望能从我一知半解的感悟当中,为生活里一些剪不断理还乱的怪现象做一个解释,让大家能够正确合理的看待这些事,也能够在遇到这样的事情的时候,理性的处理。

那就先从我们的成长说起吧,成长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请,它不仅寄托着我们的渴望与梦想,也伴随着别人的期待和希望。它既简单粗暴,又繁琐复杂,不仅让我们得到了身体上的发育,更主要给我们带来了心灵上的成熟。

就如同我们要打造一副健壮的身板,必须要克服重重困难,突破身体的极限一样,心灵上的成熟,也必然要接受别人冷嘲热讽的考验。有些来自于外人的评头品足,有些来自于自我的否定怀疑,更多的,则是家人的“批评教育”。

我想,一说这个话题,有同感的年轻人一定不会少。我们都是深受“别人家的孩子”折磨的苦命人。我们也同样努力,也同样付出,最终却总是在父母那里得到一个不值一提的回复。我想正是这样的一种否定带给我们莫大的伤害,让我们在日复一日的内心挣扎中,变得无地自容,变得怀疑人生。真正的教育不应该是以折磨为核心,不应该是创伤心灵为根本。虽然我现在早已过了被父母求全责备,耳提面命的时代,但那样的感受还是一直存在的。而且不仅是我,有太多的从父母手中挣脱出来的我的“亲密的战友”,都会有这样的感受。

我们总是无法满足父母的要求,我们总是活在“别人家的孩子”的阴影下。虽然,父母并不如一般的文章报道出来的那般言语粗暴,但还是会换一种温和的语气来善意的提醒,你现在不如“某某人”。

我不会凭我的胡思乱想在这里胡编乱造,没有听过的话,没有见过的事,我没有十分的把握,不作为我的论点来阐述。我只写我知道的,只讲我的感受。

我就是长期在“别人家的小孩”阴影下“茁壮”成长起来的一代90后。其实父亲并没有在单独教育我的时候,提及某某少年得志的“别人家的小孩”,他甚至很少在和我相处的时候,有过多的话语。父亲与儿子之间,“理所应当”的,总会有那么一段天然的不得不尴尬的时期。

但当稍微有几个来访的客人的时候,情况就会发生巨大的改变,我也不知道父亲是真的赞同他们的观点还是故意表演给我看,每次谈到某某人家的孩子,他都会带着满腔羡慕嫉妒又恨铁不成钢的语调高谈阔论,我像是一只待宰的羔羊,可怜兮兮的坐在他们旁边,只能任凭父亲唉声叹气,阴阳怪调的讽刺挖苦,没有半点开口辩护的机会。

“人家那就厉害了,怪不得成绩那么好”

“是啊是啊,人家经过电视机的时候,看都不看一眼,咱们这娃能行?没法比”

“老了还指不定是个啥了,现在为他们这么打拼,到时候,管都不管你,能给口饭吃就不错了。”

……

坐在他身边的每时每刻,简直生不如死。句句如剑刺喉,字字如刀诛心。我只能“认真”的看着布满条纹的桌面,又或脚底下开裂的地缝,无精打采。偶尔抬头看看正聊得热火朝天的父亲,期许且渴望,父亲能够嘴下留情,不要再继续了。

我是真的亲身经历过那样的绝望,真的切身体会过那样的痛苦,才会对这样的事情有如此深的感悟。

有人说:我们总是把最好的一面留给别人,而最差的脾气和耐心都给了最亲近的人。浅浅读来,其实并无差错,对别人我们总是笑脸相迎,对自己的亲人反而横眉冷对。

我想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有来自亲人的期盼,他们总是希望我们能这样做,能那样做,我们也必须得按照他们的要求来这样做,来那样做。“别人家的孩子”就是他们对我们期望的一个总的概括,简单粗暴,我们希望你能成为他那个样子。

我们当然是有思想有独立意志的个体,我们自然希望按照自己的规划,自己的思想来安排自己的一切,但所有的这些都要被别人横加干涉的时候,矛盾自然而然的就产生了。

这也正是别人和亲人之间的最大的区别。大部分情况下,“别人”总是顺着我们的思想来行动,或受我们指派,或与我们合作。我们志同道合,如果他们不能顺着我们的意思来,大不了,我们再换一个“别人”,“别人”那么多,又不是只有一个。

可亲人就不同了,他们看起来好像事事要背着我们的意思来与我们对着干,总是这不可以,那不安全。操碎了心,反而让我们心生不满,他们限制了我们的自由,阻碍了我们的行动,由不得让我们怨恨丛生。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想办法自行消化,我们无法像摆脱一抓一大把的“别人”一样,将自己亲爱的父亲母亲残忍的抛弃,就这样,虽然道不同,但我们还是得尽力的互相融合。在时间与感情的双重作用下,慢慢的找到双方都同意的临界点,做一个不大不小的退让与成全。这就是我们与亲人之间的关系。且退且进。虽然矛盾重重,但不离不弃。

知道了这一点,我们是不是在以后的生活当中能够更好地来与父母亲来相处呢?他们希望我们变得更好,我们却希望变得更被尊重更自由。我们的想法都没有错,只是在做法上显得不太恰当,略显过激。这样的问题也不是不能解决,只要我们与父母建立良好的沟通,必然能够避免许多因为误会导致的不理解而引起的矛盾。我们是血浓于水的亲人,只要方法得当,我们的关系一定会越来越亲密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